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学.ppt
第五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h,学习内容,第一节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认识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了解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熟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 熟记老年人心理特点 ,焦虑、抑郁的表现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老年人空巢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要点 学会应用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护理措施 第二节 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了解老年期抑郁症及痴呆症的病因 熟悉老年期抑郁症及痴呆症的临床表现 掌握老年期抑郁症及痴呆症的护理,案例,李某,男,78岁,已婚,汉族,初中文化,工人。1年前因儿子飞机失事后郁郁寡欢,食欲下降,神差。无论家人朋友还是医生护士,心理疏导后都无法改变其自闭性思维,最近,家人发现老人特别喜欢收藏水果刀,有时藏在床头柜里,有时放在裤兜里,老人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了,家人没再追究,因为家人很忙,老人就直接交给小保姆照顾。 问题:该老人主要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该老人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虽然老年人的不良心理健康,尤其 是抑郁,已经被认为是公共事件中缺乏 处理的一个领域,但应该公认的是,大 多数老年人并没患有需要精神护理的心 理疾病。 Craing和Mindell,2007,第一节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感知觉的变化 智力的变化 记忆的变化 思维的变化 人格的变化 情感与意志的变化,(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感知觉的变化 易误听、误解 辨别方向、时间、人物等能力下降 导致敏感多疑,记忆的变化,易于发现,较敏感的指标 有意记忆为主,无意记忆为辅 远事记忆 近事记忆 再认 回忆 逻辑记忆 机械记忆,智力的变化,智力的生理性老化 1.液态智力: 获得新观念,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 健康成年人 老年人 2.晶体智力: 与后天知识、文化经验的积累有关 健康成年人 老年人相对稳定,80岁 智力的病理性老化 老年痴呆,思维的变化,无论在概念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还是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都受到老化的影响,均为下降趋势 个体差异大,人格的变化,人格概念: 人的特性或个性,包括性格、兴趣、爱好、倾向性、价值观、才能和特长等 。 主要表现: 适应能力下降 缺乏灵活性 猜疑与妒忌心理 办事谨小慎微,情感与意志的变化,情感活动相对稳定 个体差异大 老年人的忧郁感更多起源于对健康的关注 老年女性的疑病倾向比老年男性明显,总体主要表现:,精神活动能力减弱 运动反应时间延长 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 人格改变和情绪变化 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孤独、多疑、自卑、抑郁、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消极情绪。,生理功能逐渐衰退: 神经系统听力视力等 社会地位改变: 有工作 没工作 干部 百姓,(二)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二)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家庭状况: 家庭关系不和睦、代沟明显 营养状况: 对神经组织和细胞影响较大,(二)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体力或脑力过劳 疾病损害: 活动不便,长期卧床悲观、孤独,(三)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 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 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 安享天伦之乐与空巢家庭的矛盾 安度晚年与生活变故的矛盾,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护理,焦虑 抑郁 孤独 自卑 离退休综合征 空巢综合征,(一)焦虑,概念 是指个体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不愉快的情绪状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噪、失眠等,但又无法说出明确的焦虑对象。 包括:指向未来的害怕不安和痛苦的内心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以及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原因,1.体弱多病 2.疑病性神经症 3.各种应激事件 4.某些疾病,表现,急性焦虑: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 几分钟-几小时 慢性焦虑:持续性精神紧张,易激怒,易冲突 持久过度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易诱发急症,预防与护理,1.评估焦虑程度 2.针对原因处理:指导和帮助老年人及家属 分析原因正确处理积极治疗慎用药物 3.指导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4.子女理解尊重:帮助子女学会谦让、尊重、理解老年人 5.重度焦虑须治疗,(二)抑郁,抑郁症:当抑郁持续2周以上,表现符合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的诊断标准则为抑郁症 高发年龄:50-60岁 我国老年人中有40%存在抑郁状态,老人自杀通常与抑郁障碍有关,增龄 疾病 应急事件 孤独 应对消极,原因,抑郁症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己持续2周。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情绪低落 思维迟缓 行为活动减少,表现,减轻抑郁症状 减少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健康状况 降低医疗费用和死亡率(自杀),预防与护理,主要措施,避免诱发因素 严防自杀 使用认知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是一种心灵的隔膜,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三)孤独,原因,离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 无子女或空巢老人 体弱多病 性格孤僻 丧偶,表现,1.伤感、抑郁、精神萎靡 免疫功能 疾病 2.孤独产生不良生活方式: 烟酒慢性疾病 3.孤独抑郁病自杀倾向,预防与护理,1.子女:关心、照顾、理解、电话 2.老人:力所能及 3.融入社会:学习、活动,自我评价偏低,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四)自卑,原因,老化引起的生活能力下降 疾病引起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的部分或全部丧失 离退休后角色转换障碍 家庭矛盾,表现,1.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 2.慎于与人交往孤独的自我封闭,预防与护理,1.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尊重老人 2.鼓励老人参与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 3.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五)离退休综合征,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由此产生偏离常态行为的一种适应性心理障碍。,原因,离退休前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离退休前后生活境遇反差大 适应能力差或个性缺陷 社会支持缺乏 失去价值感,表现,主要体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 坐立不安、不知所措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易做错事 由于情绪改变易急躁和发脾气 易回忆或叙述过往经历 偏见 情绪抑郁 四无:无力、无用、无助、无望感,预防与护理,1.正确看待 2.做好心理行为准备 3.避免消极不良情绪 4.营造良好环境 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六)空巢综合征,“空巢”:1.无子女或子女相继离开家庭 2.单身老人 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常由于人际疏远、缺乏精神慰藉而产生被疏离、舍弃的感觉,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原因,生活变化不适应 对子女依赖性强 性格缺陷,表现,1.精神空虚、无所事事 2.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 3.躯体化症状,预防与护理,1.未雨绸缪,正视“空巢” 2.夫妻扶持,相惜相携 3.回归社会,安享悠闲 4.对症下药,心病医心 5.子女关心,精神赡养 6.政策扶持,社会合力,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何谓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即不仅没有心理疾病,个人能够良好适应和充分发展。,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知正常 2、情绪健康 3、关系融洽 4、环境适应 5、行为正常 6、人格健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 1、适应原则:协调、改造 2、整体原则:身心统一 3、系统原则:人与自然、社会、人际 4、发展原则:发展观点动态把握,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1、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正确认识衰老和疾病,顽强抗争,促进病情稳定和康复 1)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2)年老并不等于无为、无用 3)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4)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2、指导老年人做好离退休的心理调节,3、鼓励老年人勤用脑,4、妥善处理家庭关系 (1)面对代沟,求同存异,相互包容 (2)促进老年人与家庭成员的情感沟通 老人主动调整,成员主动关心;空巢老人主动沟通,子女常看望;夫妻相互照顾;鼓励老年人同住. (3)支持丧偶老年人再婚,5、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量运动,6、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发扬敬老尊老的社会风气 尽快完善相关立法,7、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第二节 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二、老年期痴呆症患者的护理,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抑郁症,央视主持崔永元因压力过大,曾患严重的抑郁症,病发最严重时,他曾经需要24小时的陪护,甚至曾经想过自杀,抑郁症,2003年的4月1日绝望的张国荣纵身一跃,无奈地结束了自己46岁的绽放生命。原因很简单,追求完美的张国荣受不了自己的抑郁症。病痛时会痛苦的全身肌肉抽搐,无法工作。抑郁症的症状反而让他自己更无法承受。所以选择跳楼来解决身体和思想上的头痛,抑郁症,在观众心目中,喜剧明星是与笑声相连的,其实他们跟抑郁症距离并不遥远,其中的代表便是著名的笑星“憨豆先生”。因为之前主演的影片英国间谍约翰尼受到了影评家的猛烈批评,“憨豆”感到十分压抑,患上抑郁症,不得不接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流行病学,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我国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北京的约为1.57,上海约为5.28,并随老龄化社会的进展日趋上升 抑郁症还因反复发作,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功能,导致精神残疾 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自杀和自杀企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至少2周)的情绪低落或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又称情感障碍。 老年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 包括: 1、原发性抑郁(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 2、继发性抑郁(老年期),老年抑郁症分类,原发性抑郁: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抑郁: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缓解期间精神活动保持良好,一般不残留人格缺损,也无精神衰退指征,部分病例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老年人抑郁症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倾向 生化因素:5-HT、NE,MAO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心理社会因素 经济状况 医疗费用支付形式 疾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 社会支持 鳏寡老人,临床表现,“三低”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消沉,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 后期表现为抑郁心境,疑病性,疑病内容常涉及消化系统症状,便秘、胃肠不适是此类病人最常见也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激越性,激越性抑郁症最常见于老年人 表现为焦虑恐惧,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大祸临头,搓手顿足,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夜晚失眠,老年抑郁症病人大多数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常见的躯体症状有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胃肠道不适、便秘、颈背部疼痛、心血管症状等,情绪低落不太明显,因此极易造成误诊 隐匿性抑郁症:常见于老年人,躯体症状较突出,查不出相应的阳性体征,服用抗抑郁药可缓解、消失,隐匿性,最常见症状,迟滞性,表现为行为阻滞,通常以随意运动缺乏和缓慢 特点,肢体活动减少,面部表情减少,思维迟 缓、内容贫乏、言语阻滞 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缄默状态,行为迟缓,重则 双目凝视,情感淡漠,对外界动向无动于衷,妄想性,大约有15的病人抑郁比较严重,可以出现妄想或幻觉,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认为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恶,听见有声音控诉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谴责自己,让自己去死。由于缺乏安全感和无价值感,病人认为自己已被监视和迫害,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 抑郁症病人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 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 由于病人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 功率也较高。据研究,抑郁症病人的自杀率比 一般人群高20倍,自杀倾向,抑郁症性假性痴呆,80%病人记忆力减退,类似痴呆表现的占10%-15% 为可逆性认知功能障碍 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季节性,冬季发作,春季或夏季缓解,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护理目标 抑郁症状或情绪得到改善或消失 患者生理需求得到满足 患者能以言语表述出对于自我、过去的成就和对未来的展望持正向观点 未发生自杀、自伤行为,护理措施,日常生活护理 改善睡眠状态:早醒减少睡前活动,睡前准备 加强营养:食欲减退选择老人喜爱的食物、变换饮食种类耐心、规劝老人饮食 督促自理:鼓励、引导老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药护理,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多虑平、阿米替林、氯丙嗪等,可出现口干、便秘、视线模糊、直立性低血压、嗜睡、心动过速、无力、头晕、皮疹、癫痫等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可出现头痛、影响睡眠、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轻微 坚持服药,严防自杀,识别自杀动向: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观察自杀先兆症状 环境布置: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整洁舒适。 专人守护:专人24h看护,(尤其是夜间、凌晨、午间、节假日);凌晨是抑郁症者自杀的最危险期,早醒者劝其继续入睡,否则需严加看护 工具及药物管理:做好药品及危险物品的保管,心理护理,阻断老人的负向思考 护理人员应该鼓励老人倾诉,协助老人确认负向的想法并加以取代和减少。帮助老人回顾自己的优点、长处、成就的机会来增加正向的看法 鼓励病人抒发自己的想法 鼓励其内心表达,认真倾听,言语恰当,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交流 怀旧治疗 回顾以往的生活,增强自尊 学习新的应对技巧 创造与人接触的机会,增强社交的技巧,健康指导,不脱离社会,培养兴趣 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同住 社会重视,抑郁护理措施,锻炼和人际交往是避免抑郁的最好方法,老人身心健康五要决,“一个目标”:身心健康 “二个一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 “三个忘”:忘记年龄、忘记疾病、 忘记怨恨 “四个有”:有个老窝、有点老底、有个老伴、有群老友 “五个要”:要笑:是笑口常开心常乐;要动:坚 持适当的运动锻炼;要俏:美化自己和生活;要唠:谈心交流不憋闷;要掉:功名利禄皆可抛,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案例分析,xx患者,女,77岁,重庆人,退休教师,高中文化,因“记忆力下降3年,加重半年”收治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以近期记忆下降为主,远期记忆尚可,常常反复问同一问题,生活完全自理,未引起重视及进行相关治疗。患者于半年前出现近期记忆力下降加重,并出现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走失两次,重复说同样的话、问同一个问题。病程中患者无明显头痛、头晕、肢体抽搐、无发热、外伤等,大小便正常。,案例分析,既往史:有原发性高血压5年。家族史、婚育史无特殊。 专科检查:神清,近期记忆差,远期记忆力尚可,空间 定向力下降;MMSE:19分,MOCA:12分,ADL:26分。 辅助检查:头颅MRI示轻度脑萎缩。 思考: 1.该患者所存在的医疗诊断是什么? 2.该患者目前所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 3.根据所提出的护理诊断简述相关护理措施。,1994年11月5日,美国前总统里根向公众宣布:,我最近被告知我是美国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中的一员。 目前,我感觉良好., 二年后 不认识熟人 六年后 不认识妻子;不知自己 曾为总统;说话、做事困难 十年后 died,思考: 1.这是一种什么病? 2.为什么美国总统也治不好? 3.得了这种病我们该如何护理?,痴呆的概念, 老年期痴呆 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由于大脑退行性病变、脑血管性病变、外伤、肿瘤、感染、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老年期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简称老年性痴呆) 主要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 包括 混合性痴呆 其他类型痴呆 以AD和VD为主,约占全部痴呆的70%80% 目前的研究热点,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以进展性认知功能不全和记忆衰退为主要特征。也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chronic brain syndrome)。,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全球每7秒钟就增加1名老年性痴呆患者;老年期痴呆在老年死因中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居于第三位。 专家预言: 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将是AD,组织病理: a. 老年斑 b. 神经原纤维缠结,b.神经原纤维缠结,a.老年斑(淀粉样蛋白),护理评估,1.健康史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心理-社会状况,1.健康史,(1)了解老年人有无脑外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既往卒中史、吸烟等。 (2)评估老年人有无AD发病的可能因素:遗传因素:早发家族性AD(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AD)与第1、14、21号染色体存在基因异常有关,65%75%散发AD及晚发FAD与第19号染色体ApoE4(载脂蛋白4)基因有关;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减少,免疫系统机能障碍;慢性病毒感染;铝的蓄积;高龄;文化程度低等。,2.身体状况,各期的 特点,2.身体状况,第一期,遗忘期,早期: 首发症状为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语言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孤立性失语;空间定向不良,易于迷路;抽象思维和恰当判断能力受损;情绪不稳,较幼稚,或呈童样欣快,易激惹,人格改变,敏感多疑。病程可持续13年。,2.身体状况,第二期,混乱期,中期: 完全不能学习和回忆新信息(近期),远期记忆力受损但未完全丧失;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进一步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需别人协助;人格进一步改变;行为紊乱. 此期护理照管最困难,多在起病后的210年,2.身体状况,第三期,极度痴呆期,晚期: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两便失禁;智能趋于丧失;无自主运动,缄默不语,成为植物人状态。 常因吸入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该期多在发病后的812年。,2.身体状况,3.辅助检查,(1) 影像学检查: AD病人: CT或MRI显示有脑萎缩,且进行性加重;PET可测得大脑的葡萄糖利用和灌流在某些脑区有所降低。 VD病人: CT或MRI检查发现有多发性脑梗死,或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多位于丘脑及额颞叶,或有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表现。,3.辅助检查,(2) 心理测验: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可用于筛查痴呆;韦氏记忆量表和临床记忆量表可测查记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可进行智力测查。采用Hachinski 缺血量表(表5-2)可对AD和VD进行鉴别。 P77,4.心理-社会状况,(1)心理方面 : 常感到孤独、寂寞、羞愧、抑郁,甚至有自杀行为。 (2)社会方面: 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烦恼,也给社会添加了负担,尤其是付出与效果不成正比时,有些家属会失去信心,甚至冷落、嫌弃老人。,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记忆功能障碍 与记忆进行性减退有关 2.自理缺陷 与认知行为障碍有关 3.思维形态紊乱 与白天活动减少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 与思维障碍有关 5.照顾者角色紧张 与老人病情严重和病程的不可预测及照顾者照料知识欠缺、身心疲惫有关,护理计划与实施,治疗护理的总目标: 老年期痴呆病人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记忆力和沟通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能较好地发挥残存功能,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家庭能应对照顾痴呆老人。 防治原则: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具体护理措施,1.日常生活护理 2.用药护理 3.智能康复训练 4.安全护理,5.心理护理 6.照顾者的支持指导 7.健康指导,1.日常生活护理,(1)老年期痴呆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及照料指导: 穿着; 进食; 睡眠 (2)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 (日本护理新理念介护) (3)病人完全不能自理时应专人护理,2.用药护理,(1)全程陪伴 (2)重症老人服药 (3)观察不良反应 (4)药品管理,3.智能康复训练,(1)记忆训练 (2)智力锻炼 (3)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4)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记忆训练,形象化记忆训练法:让患者把要记的事情与具体的形象合起来记忆。患者经常去的地方应有明显标志。 提示减少记忆法:用较多的提示帮助患者认识的过程,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逐渐减少提示。 兴趣爱好加强记忆法:保持原有爱好,培养新的爱好。定时看书、读报、听音乐及看电视,鼓励患者参与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持续提供多种形式的刺激和鼓励帮助患者对以往美好事物进行回忆,刺激皮层兴奋,加强记忆。,回忆治疗训练,是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有许多种回忆明显有助于提高痴呆老人的自我价值,当痴呆病人由衷地谈论记忆起的愉快事件时,他们的语言变得很流畅。与大家分享快乐,对自己和他人都是很有意义的。经验记忆的分享可能导致连贯的交流,有意义的交流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满意度。,智力训练,1. 做游戏: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教他们一些数字游戏,如扑克或下跳棋等。 2.培养自主能力:让患者制订课程表,使其对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感兴趣、去思考;让患者归纳实物、单词、语句等,锻炼其合归纳能力;另外,还可以用摆放时钟和日历的方法来帮助患保持时间定向力,实物定位,激发AD患者时空记忆。,4.安全护理,(1)提供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 (2)佩带标志: 防迷路 (3)防意外发生: 常可发生跌倒、烫伤、烧伤、误服、自伤或伤人等意外。如果暴力表现变频,与医生商量,给予药物控制。 (4)正确处理患者的激越情绪:防强迫,5.心理护理,(1)陪伴关心老人 (2)开导老人 (3)维护老人的自尊 (4)不嫌弃老人,6.照顾者的支持指导,管理时间的技能 不要争做超人 使用放松技术 锻炼 选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与他人交流 处事灵活 健康的生活,健康的生活,健康饮食 不吸烟 排除或降低损害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 休息:家庭护理者承担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护理工作,应该有定期的、不与病人接触的休息时间,7、健康指导,及早发现痴呆: 普及老年痴呆的预防知识和早期症状 全社会参与 及早就医,早期预防痴呆: 从中年开始 积极用脑、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朗的性格 培养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补充富含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E、锌、硒 等微量 戒烟、戒酒 尽量不用铝制炊具 积极防治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结合中医 慎用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物,老人的认知能力 护理评价 社交能力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