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ppt
临床血液学检测,第四篇 第二章,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血常规 网织红细胞 血沉,血常规,白细胞参数 红细胞参数 血小板参数,五分类,N L MONO E B,白细胞参数 WBC DC,三分类,N L MID,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 分类计数各类型白细胞的比值 绝对值=总数分类计数的百分数 参考值(白细胞计数): 成人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个月-2岁 11-12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名称 百分() 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N) 中性杆状核(st) 15 0.040.5 中性分叶核(sg) 5070 27 嗜酸性分叶核(E) 0.55 0.020.5 嗜碱性分叶核(B) 01 00.1 淋巴细胞(L) 2040 0.84 单核细胞(M) 38 0.120.8,临床意义,白细胞10109/L称白细胞增多; 4109/L称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or,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白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有变异。,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在血中生存的时间约为710小时 在组织中生存的时间约为1-3天 中性粒细胞改变: 数量增多 数量减少 细胞核象的变化 粒细胞形态异常,年龄 日间变化 运动、疼痛、情绪 妊娠与分娩,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粒细胞比值大于0.7,粒细胞绝对值大于7109/L,(1)生理性增多,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 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急性溶血 急性失血 急性中毒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增多,()病理性增多, 粒细胞减少症(granulocytopenia) 中性粒细胞<1.5 109/L 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penia) 中性粒细胞< 0.5 109/L,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1)某些感染 2)血液系统疾病 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5)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但可见到少量杆状核粒细胞(1%-5%) 杆状核(1%-5%)与分叶核(50%-70%)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左移: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即杆状粒细胞(5%),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 常见于感染 ,尤其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严重核左移见于白血病,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右移:如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以上的细胞3%。 主要见于巨幼贫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 空泡形成 杜勒小体 核变性,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临床意义 主要是严重的急性感染,在化脓性感染尤为明显慢性感染、大面积烧伤 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中毒、恶性肿瘤等,棒状小体,经Wright或Giemsa染色,白细胞胞浆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1条或数条不定,称为棒状小体。 临床意义:它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棒状小体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急非淋),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嗜酸性粒细胞(E),参考值:0.5%5%,作用:吞噬作用 形成吞噬体 与嗜酸性颗粒融合: 被其中过氧化物酶氧化分解,生理功能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活性物质 吞噬其释出颗粒 分泌组胺酶以破坏组胺 从而起到限制过敏反应的作用,嗜酸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枯草热等,寄生虫病:寄生虫感染时,如血吸虫,蛔虫病以及钩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嗜酸性粒细胞可以增高 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感染期时,如伤寒嗜酸性粒细胞常减少,唯有猩红热的急性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其他: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临床意义较少 可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在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的极期,因机体应激反应增高,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参考值:0-1% 临床意义: 增多: 过敏性疾病 血液病,如慢粒、骨纤等 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 其它:如糖尿病,传染病,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T :胸腺依赖淋巴C 前体C依赖胸腺发育成熟为有功能活性的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功能,占血液中淋巴50-70%,寿命长,数月至数年。 B:骨髓依赖淋巴C 前体C通过BM发育成熟,参与体液免疫功能,占15-30%,寿命短,4-5天,抗原激活后转化为浆C。,来源于骨髓造血干C,是人体重要的免疫活性C ,它具有与抗原起特异性反应能力。,百分比:为20-40% 绝对值:(0.8-4)109/L 增多:比例 0.40 绝对值 4109/L 减少:比例 < 0.20 绝对值 < 0.8109/L,淋巴细胞,生理性增高:主要见于4-6岁前的儿童,之后逐渐降低,并达成人水平 相对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时中性粒细胞减少 注: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淋巴细胞增多-临床意义,病理性增多,感染:主要见于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流腮、传单等;还可见于某些杆菌、TB、梅毒螺旋体感染。 恶性肿瘤:淋巴系统白血病、淋巴瘤等。 其他:自身免疫病、GVHR或GVHD等。,淋巴细胞增多-临床意义,主要见于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 接触放射线 免疫缺陷性疾病 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淋巴细胞减少,异形淋巴细胞,可见于: 病毒感染、药物过敏、输血透折、免疫疾病、放射治疗。,淋巴细胞形态异常,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组织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参考值: 百分比为3-8 % 绝对值为(0.12-0.8)109/L 生理性增多: 见于儿童及两周内婴儿,病理性增多: 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的恢复期等 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AML-M5 牙龈浸润,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 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病因有:感染、恶性肿瘤、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过敏及电离辐射等。,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与慢粒鉴别,白细胞参数 红细胞参数 血小板参数,血常规,血小板参数 Plt MPV PDW,血小板,血小板(PLT)是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以外的第三种血细胞,血小板最重要的作用是参与止血,是由骨髓中巨核细胞的胞浆分离之膜片断所形成 平均寿命为7-10天 血小板计数是计数单位容积(L)周围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 参考值100300109/L,血小板生成减少 血小板破坏增加 血小板消耗过多 血小板分布异常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皮肤瘀斑,血小板增多,原发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粒、真红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反应性: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多为轻度增多,在500109/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