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遗传学名词解释09064(11页).doc

    • 资源ID:38345958       资源大小:16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遗传学名词解释09064(11页).doc

    -遗传学名词解释09064-第 10 页绪论.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叫变异。.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第一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过程,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包括质分裂和核分裂两个过程。.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经过两次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联会复合体 :是同源染色体联结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 .交叉端化: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现象。第二.三章.单位性状:被分开的每一个具体形状称为单位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显性性状:在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不完全显性: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不完全显性。.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 .自交:植物的自花授粉称为自交。  8 .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杂交。9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10.表现型:是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11.基因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称为基因纯合体。12.基因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称基因为杂合体。  13.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分离。  14.等位基因 :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5.基因互作 :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称为基因互作。 16.返祖遗传 :F1和F2的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性状的现象称为返祖遗传。17.多因一效 :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称为多因一效。18.一因多效 :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19.回交:杂种后代与其两个亲本之一的再次交配叫做回交。第四章.交换值: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完全连锁: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叫做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是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的现象。.相斥相: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相或相斥组。 .相引相: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相或相引组。 .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称为连锁群。.性连锁 :又称伴性遗传,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符合系数:表示一次单交换后第二个单交换受到干扰的程度。 .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10.连锁遗传图:通过两点测验或三点测验,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绘制成图,就叫做连锁遗传图,又称为遗传图谱。  11.限性遗传:是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限于雌性或雄性上表现的现象。12.从性遗传:又称性影响遗传,是指不含于X及Y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而是因为内分泌及其他因素及某些性状或只出现于雄方或雌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 第五章.质量性状:生物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具有不连续的变异称为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生物体的表现型是连续的变异称为数量性状。 .表现型方差:群体中数量性状表现值的方差。 .基因型方差:由于群体中个体间基因型的不同所造成数量性状表现值变异的度量,是表型方差的一部分,包括基因加性方差和非基因加性方差。  .主基因:对数量性状能产生明显表现型效应的基因。.微效多基因:对数量性状单独的影响较小且具有累加效应的一组基因。.基因加性方差:由基因的加性效应造成的方差,是遗传方差的一部分。  8.显性方差:由基因的显性效应造成的方差,是非基因加性方差的一部分。  9.广义遗传率: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10.狭义遗传率: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11.超亲遗传:后代个体遗传值高于高值亲本或低于低值亲本的遗传现象。 12.上位性方差:由基因的上位效应造成的方差,是非基因加性方差的一部分。第六章1.近亲繁殖: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杂交称为近亲繁殖。.杂种优势:是指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表现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  .纯系: 是指有一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  .轮回亲本: 被用来连续回交的亲本称为轮回亲本。 .非轮回亲本: 未被用来连续回交的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7.自花授粉植物:指同一个体的花粉,对同一个体的雌蕊进行受粉的植物。8.常异花授粉植物: 是指即可以自花授粉也可以一花授粉,但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9.异花授粉植物: 指在自然状态条件下雌蕊通过接受其他花朵的花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第七章.复等位基因: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自发突变:  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诱发突变: 人为利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诱发基因突变,称为诱发突变。 .基因突变: 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隐性突变:由原来的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称为隐性突变。  .显性突变:由原来的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称为显性突变。  .大突变:有些突变效应表现明显,容易识别,叫大突变。  .微突变:有些突变效应表现微小,较难察觉,叫微突变。  .体细胞突变:体细胞中发生的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  10.性细胞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称为性细胞突变。11.正突变:是指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12.反突变:是指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13.突变的重演性:同一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间多次发生,这称为突变的重演性。 14.突变的可逆性:是指显性基因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也可以突变为显性基因。15.突变的多向性: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的,可以多方向发生,这就是突变的多向性。16.突变的有利性:少数基因突变不仅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无害,反而有利于其生存和生长发育。有害性: 大多数基因突变导致生物体的原有功能丧失或削弱的现象。17.突变的平行性: 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这种现象称为突变的平行性。 18.突变率:  表示单位时间内某一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19.原发电离:当电离辐射的射线碰撞基因任何分子时,射线的能量使基因任何分子的某些原子外围的电子脱离轨道,于是这些原子就从中性变为带正电荷的离子,这叫做原发电离。20.次级电离:在射线经过的通路上有较大能量的电子引起的第二次电离称为次级电离。21.芽变:植物的芽或分枝中发生的体细胞突变称为芽变。第八章.缺失杂合体:某个体的体细胞内同时含有正常染色体及其缺失染色体,称为缺失杂合体。 2.重复:是指染色体多了自己的某一区段。  3.缺失:是指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了。 4.倒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区段的正常直线顺序颠倒了。  5.易位:是指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 6.重复纯合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均为相同的重复染色体,则该个体为重复纯合体。 7.易位杂合体:染色体中易位涉及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各含一条易位染色体和一条正常染色体,称为易位杂合体。.倒位杂合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中若一条为倒位染色体,另一条为正常染色体,则该个体为倒位杂合体。.重复杂合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为正常染色体,另一条为重复染色体,该个体就称为重复杂合体。  10.缺失纯合体:某个体的缺失染色体是成对的,称为缺失纯合体。  11.倒位纯合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均为倒位染色体,则称为倒位纯合体。  12.易位纯合体:染色体中易位涉及两对易位染色体就称为易位纯合体。13.顶端缺失:染色体缺失的区段可能是某臂的外端称为顶端缺失。14.中间缺失:染色体缺失的区段也可能是某臂的内段称为中间缺失。15.顺接重复:是指某区段按照自己在染色体上的正常直线顺序重复了。16.反接重复:是指某区段在重复时颠倒了自己在染色体上的正常直线顺序。17.臂内倒位:倒位区段在染色体的某个臂的范围内。18.臂间倒位: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点,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19.假显性:杂合子的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显性等位基因缺失,导致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等位基因得以表达的现象。20.位置效应:重复区段的位置不同,表现型的效应也不同的现象。  21.剂量效应:细胞内某基因出现的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就越显著。 22.简单易位: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的现象。23.相互易位:两个都折断了的非同源染色体及其断片随后又交换地重新结合起来。24.半不育现象:花粉有50是败育的,胚囊也有50是败育的,因而结实率只有50的现象。第九章.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单体:在亚倍体中,染色体数比正常2n少一条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叫做单体。 3.三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或细胞称为三倍体。4.三体:在正常2n的基础上,染色体多了一条的个体或细胞称为三体。 5.同源多倍体:染色体组组成相同的多倍体叫做同源多倍体。6.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组成不同的多倍体叫做异源多倍体。7.多倍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一倍体: 二倍体的配子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称为一倍体。.整倍体:染色体数是x整倍数的个体或细胞称为整倍体。10.非整倍体:染色体数比该物种的正常合子染色体数多或少一条或若干条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称为非整倍体。11.缺体: 在正常2n的基础上,某对染色体的两条全部丢失了的个体或细胞称为缺体。12.四体: 在正常2n的基础上,某一对染色体多了两条的个体或细胞称为四体。13.超倍体:染色体数多于2n的非整倍体称为超倍体。 14.亚倍体:染色体数少于2n的非整倍体称为亚倍体。15.四倍体: 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或细胞称为四倍体16.整倍性变异:染色体组数是染色体基数的整数倍的状态所发生的变异称为整倍性变异。 17.非整倍性变异: 染色体组数不是染色体基数的整数倍的状态所发生的变异称为非整倍性变异。18.染色体组: 一种生物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一套基本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 19.染色体基数:在包含若干个祖先种染色体组的物种中,每一个祖先中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20.同源异源多倍体: 同时具有同源和异源多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21.双二倍体:具有两个二倍体物种染色体组成的个体为双二倍体。 22.异源联会:异源多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异源染色体间的配对现象称为异源联会。 23.节段异源多倍体:不同染色体组之间同源程度较高的异源多倍体称为节段异源多倍体。24.倍半二倍体:体细胞具有一个偶数异源多倍体全套染色体和一个二倍体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25.双单体:在正常2n的基础上,某两对染色体各自都少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称为双单体。 26.双三体:在正常2n的基础上,某两对染色体各自都多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称为双三体。第十章.转化:是指某些细菌(或其他生物)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其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性导:是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转移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F因子:是性因子,由DNA组成,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有三个不同的区域组成。 .F'因子:携带有部分染色体基因的附加体称为F'因子。.Hfr菌株:是F因子的DNA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内的菌株。.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能使宿主细菌裂解死亡的一种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能使宿主细菌溶源化而不裂解的一种非烈性噬菌体。.溶源性细菌: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胞称为溶源性细菌。10.接合:在原核生物中,接合是指遗传物质从供体“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过程。  11.原养型: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型的细胞或个体称为原养型。12.突变型:由于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称为突变型。 13.感受态:细菌能够吸收外源DNA时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14.整合:是指单链的供体DNA与受体DNA对应位点的置换,从而稳定的渗入到受体DNA中。  15.部分二倍体:只接受一部分供体染色体的F受体细胞。 16.部分合子:又称部分二倍体(同上)。 17.外基因子:在部分二倍体中,供体提供的那部分基因组。  18.内基因子:在部分二倍体中,受体提供的完整基因组。19.并发转导:两个基因一起被转导的现象称为共转导或并发转导。 20.并发性导:两个基因一起被性导的现象称为并发性导。21.普遍性转导:通过噬菌体将供体菌的任何一种遗传标记转入受体菌的过程。 22.转导颗粒:不携带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噬菌体颗粒称为转导颗粒。第十一章.突变子:是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克隆:利用体外重组技术将某特定的基因或DNA序列插入载体分子的操作过程。 又称无性繁殖系,是指所有细胞都来自一个原初细胞的菌落。 .移码突变:基因编码区内缺失或增加的核苷酸数目不是3的倍数而造成读框的移动。4.重组子:是在发生性状的重组时可交换的最小单位。 5.顺反子:是一个起作用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指的基因。6.作用子:是一个起作用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指的基因。7.结构基因:是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段DNA序列。.调节基因:指其产物参与调控其他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操纵基因:操纵子中与一个或一组结构基因相邻并控制它们转录的基因。10.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和调控的一个完整单元,其中包括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操作子和启动子。  11.内含子:在成熟的mRNA上未反映出的DNA片段。  12.外显子:DNA序列中可以被转录为mRNA的片段。 13.基因:是一个起作用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指的基因。14.重叠基因:指同一段DNA的编码顺序,由于阅读框架的不同或终止早晚的不同,同时编码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肽链的基因。 15.隔裂基因:指一个结构基因内部为一个或更多的不翻译的编码顺序。16.跳跃基因:指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移动的DNA序列。 17.互补测验:根据功能确定等位基因的测验称为互补测验或顺反测验。 18.碱基的缺失:指DNA分子缺失了一个或多个碱基(对)导致突变的现象。19.碱基的替换:指DNA单链(双链)中某个碱基(对)被另一个碱基(对)替换导致突变的现象。 20.碱基的插入:指DNA分子增加了一个或多个碱基(对)导致突变的现象。21.碱基的倒位:DNA序列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颠倒导致突变的现象。22.遗传工程:是指利用工程技术的方法改造和修饰生物体,使其产生新的性状或产品,从而改良生物体的一种遗传学手段。23.基因工程:是利用人工的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导入宿主细胞或个体,使受体的遗传特性得到修饰或改变的过程。  24.目的基因:把需要研究的基因称为目的基因。 25.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26.启动子:是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位于其调控的基因上游某一固定位置,紧邻转录起始点,是基因的一部分。 27.载体DNA:是将外源DNA送入受体细胞的工具。  28.质粒:是细菌细胞内独立于细菌染色体而自然存在的、能自我复制、易分离和导入的环状DNA分子。29.限制酶:是在识别双链DNA分子中某些特定核苷酸的基础上切割DNA双链的内切酶。 30.粘性末端:DNA片段上具有碱基互补的单链尾巴。  31.转染:经过特殊处理的细菌细胞,可以直接吸收裸露噬菌体的DNA,这样的DNA在寄主细胞内同样可以进行复制和重组。 32.细胞工程:是在离体条件下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借助人工培养基对生物细胞进行培养、繁殖,或使其发生某种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利用细胞培养生产某种有用物质的过程。 33.核移植技术:应用显微操作技术将某一特定细胞的核转移和嵌入到另一细胞中的过程。34.细胞杂交:将不同来源的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杂交。第十二章.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 .雄性不育:植物花粉败育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 .孢子体不育: 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的现象叫孢子体不育。 .配子体不育: 花粉的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所决定的现象叫配子体不育。.不育系:雄性的花粉败育,但雌花发育正常,自花授粉不结实,但授予其他品系的花粉则可结实的品系称为不育系。.保持系: 在雄性不育三系法杂交育种体系中,正常自交系与雄性不育系母本杂交,能使母本结实,其子代又能保持母本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称为保持系。.恢复系: 在雄性不育三系法杂交育种体系中,具有恢复能力的自交系,其花粉可使雄性不育母本后代恢复正常育性的雄性亲本品系称为恢复系。8.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称为细胞质基因组。9.母性影响:由于母本基因型的影响,使子代表现母本性状的现象叫做母性影响。 10.质核不育型: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控制的不育类型叫做质核不育型。11.核不育型: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称为核不育型。第十三章.个体发育:高等生物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长成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力。3.重复序列:指DNA分子中重复出现的核苷酸序列。  4.去分化:又称脱分化,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失去分化特征恢复到分化之前或原始的状态。第十四章.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元。.自然选择:生物在演化过程中更能适应环境而有利于生存和能留下更多后代的基因和个体的频率会增加,相反,则频率会减少。即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遗传漂移: 在一个小群体内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群体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 .地理隔离:是由于某些地理的阻碍使生物不能自由交配的一种条件性的生殖隔离。.生态隔离:同一地区内的不同种群因生活和栖居习性的不同,彼此间交配不易成功的隔离机制称为生态隔离。 .生殖隔离:在不同的个体或群体间由于遗传差异的存在而导致不同物种个体间不能相互杂交的现象。7.性状分岐: 自然选择说中的一个概念。同一类生物当占据新的生态环境时,各自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产生不同性状,此称为性状分歧。性状分歧是新种形成的基础。8.基因型频率:在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就是基因型频率。 9.基因频率: 在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座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等位基因总数的频率称为基因频率。 10.哈德-魏伯格定律: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群体内,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干扰时,则等位基因频率及三种基因型频率始终保持一定,各代不变。

    注意事项

    本文(遗传学名词解释09064(11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