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要教学材料-第14章.ppt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第二节 增长核算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 第五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第六节 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 第七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 第八节 本章评析,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定义 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 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定义 经济增长被规定为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既可以表示为总量GDP,也可以表示为人均GDP。 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描述,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如果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面的总体进步。 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体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二、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事实1:世界范围内国家或地区间生活水平差距较大,生活水平的国际差异(2007年),事实2:国家间收入增长率差距较大,56个国家(地区)1970200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事实3: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率与人均收入正相关,投资率与人均收入的国际数据,事实4:各国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与人均收入负相关,人口增长率与人均收入的国际数据,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三、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第一,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 第二,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三,怎样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在宏观经济学中,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有两种互为补充的分析方法: 一种是增长核算,它试图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 另一种是增长理论,它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互动关系模型化。,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二节 增长核算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增长核算方程 增长的经验估算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第二节 增长核算,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直接原因:投入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的积累;影响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变量,如规模经济和技术变化。 基本原因:对一国积累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投资于知识生产的能力产生影响的变量,如人口增长、金融部门的影响力、一般宏观经济环境、贸易制度、政府规模、收入分配、地理的影响以及政治、社会的环境等。,第二节 增长核算,生产方程: Yt=F(Kt,Rt,Nt,At,St),第二节 增长核算,二、增长核算方程 设经济的生产函数: Y=AF(N,K) 产出的变动为: Y=MPN N+MPK K+F(N,K) A 进一步变形化简可得到核算方程:,第二节 增长核算,增长核算方程表明: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率 由此,经济增长的源泉可归结为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第二节 增长核算,增长核算方程还可被用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 表达式A/A被称为索洛余值。表明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了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计算出来。,第二节 增长核算,三、增长的经验估算 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第二节 增长核算,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 生产要素投入量 生产要素生产率 具体而言,丹尼森吧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6个: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第二节 增长核算,美国总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1929-1982),第二节 增长核算,要素生产率提高或单位要素投入产量的源泉: 首先,知识进展。 其次,资源配置。 再次,规模经济。,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基本假定和思路 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 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忽略;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决定;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 社会储蓄函数S=sY,s为储蓄率。,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基本方程 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设生产函数为: Y=F(N, K) 根据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有: Y=F( N, K) 取=1/N,上式变为: Y/N=F(1, K/N),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生产函数的人均表达形式: y=f(k) 其中: f(k)=F(1, k),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一般地说,资本积累受两种因素的影响,即投资和折旧,则有: 进一步化简整理得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表明:人均资本变化等于人均储蓄减去 (n+)k,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方程的内涵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投资)-资本广化,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二)稳态 如果sf(k) (n+) k,资本存量增加; 如果sf(k) (n+) k,资本存量减少; 如果sf(k) = (n+)k,资本存量保持不变。,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模型的稳态,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达到稳态的条件是: sf(k) =(n+)k 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水平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稳态。这意味着,新古典增长模型所确定的稳态是稳定的。,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三)对收入差异的解释 设人均生产函数为 y=f(k)=k 由稳态条件式可知: sk=(n+)k 求得:,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人均生产函数,可求得稳态下的人均产出量yA为: 上式表明,一方面,若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或投资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另一方面,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关键结论:稳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的影响。 当经济处于稳态时,k和y都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人均收入固定不变,故其增长率为零,这时,总收入以相同于人口增长率的速率增长,即增长率为n。,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四)比较静态分析 1.储蓄率增加对稳态的影响 2.人口增长对稳态的影响,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储蓄率增加的影响,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比较稳态均衡点A和A,可知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 第一,从短期看,更高的储蓄率导致了总产量增长率和人均产量的增加; 第二,从长期看,随着资本积累,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又回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均产出和总产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轨迹,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总之,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此得出的结论是,储蓄率的增加不会影响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即: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率。,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的影响,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两个重要结论: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kA减少到k),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 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五)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 由新古典增长模型求得人均资本增长率方程,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收敛于稳态的速度,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根据人均资本增长率方程及图示: 如果sk-1大于(n+),则gk为正值,此时k值较小; 当k值较大时, (n+)将大于sk-1 ,此时gk将为负值,换言之,人均资本存量将缩减; 当两条线相交时, gk=0,经济达到稳态。,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形成了如下三个结论: 一是如果两个国家的储蓄率(或投资率)相同,但初始人均资本(从而初始人均收入)不同,那么,初始人均资本较低的那个国家将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二是如果两个国家的初始人均资本相同,但是投资率不同,那么,投资率高的那个国家将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三是如果一个国家提高投资水平,那么,它的收入增长率也将提高。,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将技术进步引入增长模型,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F(AN,K) 记 可得:,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一个重要的假设是技术进步是外生因素,即假定A以一个固定的比率g增长。则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稳态增长率,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在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解释一些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会引起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一旦经济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 换言之,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生活水平(即人均产出)的长期上升。,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缺陷 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思路 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缺陷 首先,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持续的人均产出增长只有在技术进步存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 其次,在解释国家间收入差异的原因时,该模型是不完善的; 总之,在新古典增长模型框架内,似乎实物资本积累本身既不能解释人均收入在很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也不能解释人们观察到的生活水平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巨大差距。,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二、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思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西方经济学者针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缺陷,提出三种类型的增长模型: 第一类模型通过放弃资本积累回报递减的假设而解释了连续增长。 第二类模型认为知识的积累是企业家追求私人利润最大化的有意行为的结果,即技术进步被内生化了。 第三类模型由美国学者曼昆等人提出,他们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资本的概念加以扩展,把人力资本也包括在内。,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三、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 简单生产函数: Y=AK 资本积累式: K=sY-k 运算可得,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模型表明: 只要sA,即使没有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经济的产出也一定增长。 产出的增长率和资本的增长率都是储蓄率s的增函数,这意味着储蓄率s越高,产出增长率也将越高。 总之,那些能提高投资率的政府政策能够使经济的增长率提高。,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根据上述模型,如果一组国家有比另一组国家更高的平均储蓄率、更低的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那么第一组国家将比第二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快。,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五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鼓励技术进步 鼓励资本形成 增加劳动供给,第五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一、鼓励技术进步 政府应制定鼓励技术进步的公共政策。例如:专利制度给新产品发明者以暂时的垄断权力;税收法规为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 政府应进行教育投资。 政府应在创造和传播技术知识方面提供重要的、长期的政策支持。,第五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二、鼓励资本形成 一方面,从直观的角度看,由于资本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因此,一个社会可以改变它所拥有的资本量。 另一方面,资本存量的增长是储蓄和投资推动的,因此,鼓励资本形成便应鼓励储蓄和投资。这是政府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方法,而且在长期中,这也是提高一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一种方法。,第五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三、增加劳动供给 政府可以减免所得税以激励和促使人们努力工作。 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并鼓励人们利用这样的体系,以提升人力资本。,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六节 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 关于经济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 衡量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第六节 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一、关于经济发展问题 经济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问题。,第六节 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条件。 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能在隔绝状态中孤立实现。 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离不开适当的社会和经济制度。 经济发展主要涉及人均收入的持久的、可持续的增长,它伴随着生产的多样化、绝对贫困的减少以及所有居民的经济机会的扩大。,第六节 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 (一)贫困 (二)劳动生产率低下 (三)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短 (四)失业率高 (五)有限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第六节 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三、衡量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 人类基本需求法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人类发展指数,第六节 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人类基本需求法是依据人们最基本的吃、穿、住、卫生需求(包含安全饮水和卫生设施)、必要的最低教育所需要的收入等,来衡量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恩格尔系数是人们的食品支出占他们同期收入的比重,更准确地说,是占他们消费总额的比重,它可以较好地衡量人们的贫困水平。一般说来,越是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越是富有,恩格尔系数就越小。,第六节 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基尼系数则能够较好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中人们相对收入水平的状况。基尼系数越高,说明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和差距越大。由于相对收入水平可以反映一国大多数人的收入状况,一般情况下,经济越是不发达,基尼系数就会越大。 人类发展指数的衡量指标大致是:健康(可用预期寿命合理度量)、知识(用识字率结合平均上学年限表示)和人均收入。,第六节 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四、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一)人力资源 (二)自然资源 (三)资本形成和积累 (四)技术与创新,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七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 满足基本需要的发展战略 工业化优先战略 平衡增长战略 不平衡增长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第七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一、满足基本需要的发展战略 发展经济的目的: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 解决办法:一是直接向穷人提供适当的营养、保健服务、教育、卫生和供水设施;二是加速经济增长,提高穷人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 弊端:这种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际援助,所以,发展中国家担心对本国主权造成侵害,为转变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增加难度。,第七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二、工业化优先战略 工业化优先战略更多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早期选择。 原理:首先,由于静态和动态的报酬递增,工业生产力的增长与制造品本身的增长密切正向相关;其次,制造业的增长对于总增长的引致效应是:制造业增长越快,来自其他部门(特别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比率就越高。,第七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三、平衡增长战略 由讷克斯和罗森斯坦-罗丹等提出。 一个国家如果要成功地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就必须使各种工业同时得到发展。 “大推进战略” 两重性:一方面,它承认供给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另一方面,它强调达到工业和农业部门之间、资本品和消费品产业之间以及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活动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第七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四、不平衡增长战略 赫希曼认为,所有国家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去发展,各国应该有不同的工业发展模式。在发展初期,某些国家可以集中精力着重发展某一些工业,而另一些国家则可以致力于另一些工业的发展。 “引致决策” “连续适应”,第七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五、进口替代战略 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利用关税或其他手段限制外国产品或技术的进口,借以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 两阶段:第一阶段,以国内的产品来替代非耐用消费品;第二阶段,对钢材、机械等耐用品的替代。,第七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六、出口导向战略 采取各种办法积极推动本国商品的生产,鼓励它们到国际市场去竞争,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通过促进出口,解除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汇约束和储蓄约束,借助于世界经济的互利关系,还解决了资源短缺和技术落后的问题。,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八节 本章评析 对经济增长部分的评析 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评析,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