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 高温作业安全培训.ppt
高温作业安全培训,标准名词术语 WBGT指数 WBGT指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用以评价人体的平均热负荷。 高温作业 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工作地点平均WBGT 指数25的作业。 工作时间率 指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8h) 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本标准的高温作业WBGT指数限值,每天工作8h,工作时间率100%的IV级体力劳动强度的WBGT指数限值为25。 每天工作8h,工作时间率100%,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 每天工作8h,工作时间率每减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本标准所制定的高温作业WBGT指数限值,如果工作时环境温度与休息时不同,则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GBT指数。 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地区,表1中规定的WGBT指数相应增加1。,工作场所高温作业WBGT指数限值(),为了便于实际工作给出了常见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类的参考职业。,高温作业有哪几类?,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如: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等。这些生产场所的气象特点是高气温、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2.高温、高湿作业 其特点是高气温、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例如,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达90%以上。 3. 夏季在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中,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作用。,什么是中暑?,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其致病因素是: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过度疲劳、未热适应、睡眠不足、年老、体弱肥胖都易诱发中暑。,高温作业引起的中暑有哪几种?表现如何?,(1)热射病 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热痉挛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痉挛以四肢肌肉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最。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 (3)热衰竭 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如何救治中暑?,轻症中暑 应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热射病 迅速采取降低体温、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的措施,必要时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热痉挛 及时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热衰竭 使患者平卧,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对症处理。 对中暑患者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不必调离原作业。若因体弱不宜从事高温作业,或有其他就业禁忌证者,应调换工种。,如何预防中暑?,1.技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热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 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 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 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成品和半成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侧。自然风不能满足降温时,可采用机械通风。,2.保健措施,(1)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 高温作业个人应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补充水分和盐分的最好方法是供给含盐饮料,饮料的含盐量以0.15%0.2%为宜,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膳食中增加蛋白质供应,此外,可补充维生素和钙等。 (2)个人防护 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热导率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防止辐射热,可用白帆布或铝箔制的工作服。特殊高温作业工人,如炉衬热修、清理钢包等工种,为防止强烈热辐射的作用,须佩戴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阻燃、通风的防热服等。 (3)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凡有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肝病、肾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疤痕患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