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48页).doc

    • 资源ID:38416639       资源大小:167.50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48页).doc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第 47 页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0-05-06 22:25来源: 作者:中国期刊资讯网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6 摘要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任务中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建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刘焕平(1965- ),女,河北丰润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控制。(河北石家庄05008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3-0121-02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体。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合理课程体系,防止出现教学内容繁多、知识堆积、专业技能不突出的现象。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将机电行业中广泛采用的微控制器(单片机)技术作为技术课程的核心,实施“以电为主,以机为辅,侧重控制”的课程体系开发和学生技术能力培养,推行任务中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构建“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专业特色逐渐凸显,教学水平和社会声誉逐年提高。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适应市场需求,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机电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柱地位。机械类行业主要包括通用机械、机械制造、电机、轻工、交通工具、建筑机械、家电、医疗器械、冶金石化设备、食品加工设备等行业。当前在这些行业中广泛采用了微控制器(单片机)作为其控制系统的核心,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如可编程控制器(PLC)就是单片机控制的一个典型应用。可见,以微控制器(单片机)为主的控制系统将在机电一体化行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突出强调专业能力特别是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应用为主线,构建了“以电为主,以机为辅,侧重控制”的课程体系。以电为主,即在课程编排上增加电子类课程和实训课程比例。以机为辅,即将一些机械类课程整合,如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整合为“机械基础”,“刀具”“机床”“制造工艺学”整合为“机械设计”,体现了“必需、够用”原则。侧重控制,即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把开发单片机控制应用系统作为深入专业教学的主线。围绕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取消了以8086为基础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将“单片机”拆分为“单片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增设了“电子仿真技术”“EDA与Protel”(电路板设计)“单片机技术应用”“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Basic语言”等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专业课的设置上采取“1+1”模式,即每一门专业课程均配有相应的课程设计/集中实训,学生学完一门专业课马上就进行本课程的综合训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整个三年的教学过程,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一年级让学生初步具有该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是CAXA机械制图和维修电工证的考核。二年级使学生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重点是电路板设计和电子仿真实际训练,使学生能熟练绘制电路板图,进行简单电路设计以及掌握电子仿真的应用。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重点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使学生具有直接上岗能力(或经短期培训后上岗)。为此,在第五学期开设了为期5周的综合训练,对全部专业课程进行集中的综合运用训练,将所学专业课的知识融为一体。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 力。 二、以工作任务为目标,开发专业技术课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的设计是以岗位任务为目标而确定的,根据企业“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流程,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列出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见122页图)。 由122页图可以看出,整个开发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合而成的,每一个环节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开发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需要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来支持。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就是按照企业“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实际过程的工作环节设计的(122页图引号中的内容是相应的课程名称)。 第一环节:设计控制系统的机箱结构。需要机械知识和技能,要求控制电路组装、调试和维修方便;强度、刚度合理;散热、防尘、减震、抗冲击、电磁屏蔽等性能良好。完成此项任务需要设计人员具备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应此环节开设了“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程学”以及与其对应的技术基础课程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机箱控制面板的设计,要求操作方便,布局合理,颜色配置直观、醒目。完成此项工作任务,除需要机械知识外,还需要美工知识,所以开设了“平面设计”课程,主要介绍Photoshop在控制面板美工设计方面的知识。 第二环节:电气控制。工作流程线包括继电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以强电为主。主要支撑课程为“电气控制”。在这个工作环节中PLC课程是为了满足一些大型系统希望直接采用PLC控制而设置的。 第三环节: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工作流程线是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开发流程线,也是“以电为主”“侧重控制”的主要体现。(1)控制系统原理设计包括了单片机最小系统、前向通道、后向通道、人机对话等子系统设计,是整个控制系统开发的核心部分。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单片机工作原理及应用、传感器的应用、信号采集与处理、输出驱动的任务。对应开设课程为“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测试技术”“单片机技术应用”“电子仿真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2)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电路的组装和正确的电气连接关系,控制系统需要由电路板来支撑,本环节的工作任务就是设计电路板。需要了解国际流行的电路板辅助设计软件并至少掌握其中的一种。为此开设了“EDA与Protel”课程,选择了在国内流行最广泛的Protel组织教学。(3)与第三环节工作流程线并行的是控制系统程序设计,其工作任务是为控制系统提供软件支持。程序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项工作任务的课程支撑是“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和“单片机技术应用”。 控制系统的组装、调试是控制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是检验系统开发水平和改正设计错误的环节,除了需要大量的知识外,还需要很高的技能水平,如各类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这项工作任务的技能是在各个技能(知识)模块中一并完成的。由于开设专业课程是按照企业的工作任务分块来设计的,保证了知识模块无遗漏,做到了“企业需要什么技能,我们就开设什么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建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从模仿到应用再到创新的递进式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如果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均由同一位专业课教师担任,则容易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构想。即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随时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深度,从而促进理论教学,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联系、相互促进。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于2002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之后学院首批一次性投入192万元,建立了一系列适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训室。这些实训室的建设一直围绕着“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例如,微控实训室室内有1/4的区域为教学区,布置有电脑、投影仪、47寸彩色液晶显示屏,这些多媒体设备可将教师的讲解内容、操作过程均显示出来;其他区域布置着各种实训设备,学生能在教师讲解完后立即上机练习,可做相关自主性实训。 在具备了良好硬件环境的基础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采用现场教学法,注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室和实训室的结合;坚持能到现场教学和实训室上课的内容不在教室内完成的原则,将理论知识延伸到实验室、实训场地等场所,边讲边练,使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例如,在单片机接口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将单片机内部资源的应用划分为一个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是设计一个完整的单片机控制系统。教师在“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室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第一节课,教师按照单片机产品真实的设计过程,详细讲解每一个任务的任务分析、元器件选择、硬件电路设计、程序编制、程序调试、程序烧录。在讲解程序编制时,教师充分利用实训室的先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实训设备,一边讲解程序(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一边动手操作(包括实验设备连接、仿真软件设置、运行和调试程序等),一边让学生观察程序中每一条指令的运行结果(利用大屏幕显示仿真软件窗口的内容)和实验现象(利用47寸液晶屏显示),思考指令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这是“教”。第二节课,学生自己动手编制程序,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在编制驱动程序时,可以先模仿教师讲授的程序,再按照自己的构思编程,这是“学”。在实训课上和课外时间,学生可以制作课上学习的单片机小产品,包括在通用电路板上焊接单片机产品所需元件、编制程序、调试程序、烧录程序等,这是“做”。由于学生在学习一个任务之后,可以动手制作这个单片机控制系统,所以,加深了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完成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递进式培养,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 注释 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8):72. 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8. 刘焕平.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单片机教学新模式J.吉林师范技术学院学报,2004(12):10.重视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职业院校的教学怎样才能把准市场脉搏,使学生学以致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导向标。笔者通过分析“2007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首届联合杯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各地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发现这一办学指导思想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对于促进和改善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大有禆益。对于选择教学内容的引导。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它的尺度。但这一要求在技能大赛中却非常明确。以首届“联合杯”职业技能大赛机械类为例,其竞赛内容包含了理论知识(30%)和操作技能(70%)两部分,而操作技能的成绩又由现场操作规范和试件加工质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分值比例就是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的“晴雨表”。在2007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某工技能竞赛细则”中,则更是对试题范围、类型及比重都作了详细说明。这些都对改进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于改革实训方式的引导。综观所有技能大赛,均未将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割裂开来,而是二者兼顾,各有侧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要注意将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进行实训方式的改革,大力推行“教学工厂”实训模式,使车间与教室合二为一、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对于更新课程模式的引导。课程内容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是当前阻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各类技能大赛的导向非常明确。以“工具钳工”技能竞赛为例,其竞赛方式是手工制作一个组合件,要求:一是会识读图纸、编制工艺;二是能够控制尺寸和形位公差;三是能合理选用相关设备和工、量、刃具;四是制作多元组合几何图形的配合零件,并达到较高的配合精度。显而易见,它所昭示的是典型的项目化、工程化教学要求,这正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模式的改革方向。对于确立育人理念的引导。各类技能大赛既重视实践也不忽视理论,既考核技能也考查其耐心和耐力,既考查身体素质又强调心理健康,这些都是科学的育人理念在竞赛要求中的潜在反映,它对引导职业院校确立和完善育人标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王寿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积极做大做强做优、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就业市场的办学导向,加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强化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以竞赛为抓手,突出实践技能教学,推进职业学校的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各地纷纷举办了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好地把准市场脉搏,使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一个导向标杆。其作用非常明显,反思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技能大赛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1、“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大赛以技能为载体,有效促进技能训练,推动课程改革,优化专业教学,加强专业建设,为学生就业、提升竞争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把大赛看作切磋技能、相互交流、展示风采的舞台,力图把自己塑造成为既掌握精湛操作技能,又具有现代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拔尖人才。在全社会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气。2、突出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教育行政部门与劳动职业鉴定等部门和行业的紧密合作,把比赛项目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努力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沟通,使中等职业教育更贴近社会需要、贴紧企业需求、贴实职业岗位。推进了学校专业标准建设和教学方法、评价内容的改革,同时也完善和充实了职业资格标准。3、大赛成为学生就业、学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助推器”和“跑步机”,激励学生刻苦钻研技术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成才道路上越跑越快。推进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次,技能大赛凸现出对职业教学的导向。以我市2007年“宝时得杯”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为例,大赛组委会根据注重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与中等职业教学实际结合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提出的新要求,设计的比赛项目有九大类二十三个项目、三十个子项目,基本覆盖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专业。本次大赛参加决赛的选手达1000人之多,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普及性和参与性。大赛得到了知名民营企业“宝时得”公司的大力支持,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社会对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关注和热情。这次大赛也创下了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比赛项目最多、参赛面最广、时间最集中的记录。实现了以点带面,从量的普及到质的飞跃的初宗。概括起来,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主要有这样几点:1、有利于选择教学内容。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它的尺度。而这一要求在技能大赛中却非常明确。如2007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一些技能项目的竞赛细则中,对试题范围、类型及比重都作了详细说明,这些都对改进教学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2、有利于改革实训方式。综观这些技能大赛,对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均能注意二者兼顾,各有侧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要注意将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折射出实训方式的改革方向,那就是大力推行“教学工厂”的实训模式,使车间与教室合二为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3、有利于更新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是当前阻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难题。而技能大赛的导向就是项目化的要求,这种专业课程的模式恰恰是我们职业学校重要的课程模式,具有引领作用。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技能大赛推出了一大批未来建设的“能手”,如在市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许斌同学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二名而成为苏州历史上最年轻的技师,接着他又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而成了苏州汽车维修士第一人。同时也推出了一批辛勤耕耘的园丁“明星”,在职教系统形成了一个学生技术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的热潮,如此态势十分有利于训练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总之,技能大赛使各地的中等职业教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重视技能训练蔚成风气。任务引领、做学结合等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学校的教学实训实验条件进一步得到优化,各种实训基地的建立,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工作岗位,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特别是有的学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自信,学校的育人模式也得到了拓展。技能大赛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如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金奖的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的曹健老师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注:本文发表于苏州教育研究2007(9)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探讨字数:4479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本文阐述了各级领导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重视产生的影响力、学校宣传对学生的作用、技能竞赛对课程建设的启迪,从而说明了参照技能竞赛的要求进行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技能竞赛;职业院校;作用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有力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使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提出了要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办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口号,并认为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对近年来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技能大赛以关键能力为导向来设置各项赛事,自然能得到各职业院校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对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必将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以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好职业技能竞赛促进职业教育。 二、各层级重视的作用 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社会和学校各个阶层的重视,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人们对职业院校的有技能的人才也转变了看法。各方面的重视使得职业院校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其学生也有了热情,技术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上级政府重视竞赛的作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以及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各级部门为技能人才提高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的提高技术人才的技能水平。在中央的政策指导下,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各级部门对技能都有了较高的认识。近年来南京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识到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展示职业教育成果的亮点和抓手,加大了培训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技术,高级班以上招生人数实现了突破,使得高级工、技师的在校生人数较以前数倍增加,市连年举行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对取得前三名的人员破格晋升技师,前六名的授予“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理论和操作双合格的学生直接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南京市劳动局、南京市总工会提出要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从2003年,5个部门联手组织全市性的职业技能竞赛开始,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市全面展开。2004年我省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获得好成绩,2005年组织全省职业技能竞赛年活动,职业技能竞赛在各专业全面展开,高技能人才尽显风采,大大激发了学生钻研技术、努力学习成才的热情。 (二)校级领导重视,各方配合形成了齐抓共促的竞赛格局。 近年来各校领导对技能竞赛也非常重视。我校非常珍惜每次技能竞赛机会,基本上有赛必参加,对竞赛工作也十分支持,对参赛专业开绿灯。从比赛项目到指导老师的选定,从学生的动员到实践操作,从校园内的各项技能比赛到参加省、市的各项比赛,校领导都事必躬亲,坐阵指挥,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精心组织选拔,精心组织参赛,并到赛场观摩助威,鼓舞了参赛选手的士气。实习场地全天候向参赛学生开放,请专家指导训练,免费提供相关人员伙食,解决了参赛人员的后顾之忧。学校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学生和教师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这大大激发了教师和参赛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勤加苦练,参赛项目从2004年的维修电工增加到2008年的维修电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计算机维修工、计算机操作员、焊接工、钳工、电子装接工等九个工种。事实说明只要领导重视,必然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学校掀起了比赛热,报名参加校级技能竞赛的人数逐年增加,2004年以来,我校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的学生达到3000人次,有20多名高技能人才通过竞赛获得市级技术能手称号,多人获得省级技术能手称号,有1名获得国家级技术能手称号,学生的学习信心得到了很大提高,很多学生不再认为自己是社会不受重视的对象了,他们开始正确对待自我,对掌握好的技能有了更高的期待。我校也从一个03年很少得过大奖的学校发展到目前南京市乃至省内知名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三、学校宣传的影响力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场地,也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战场。作为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知识技能,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学校积极利用班会、电视会议的时间向学生讲解技能就是谋生的饭碗,介绍当今社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所谓“一技在手,终身富有”。学校大力宣传技能竞赛的重要性,将技能大赛形成一种制度,每年开展,普及到每位师生,并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在师生中营造学习技能、苦练技能、创新技能,层层比赛、人人参与的浓郁氛围。要让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风气。 职业技能竞赛既能起到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也能激发教师和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学校要组织好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以集技能比赛、操作表演、作品展示为一体的技能节。 学校要积极举办“行行出状元”小科技、小发明活动,每年都应举行覆盖全部专业、年级、班级的技能竞赛,确定技能竞赛计划。活动要突出专业特点,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这样才能达到技能节的目的,形成浓厚的技能教学氛围,切实推动学校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实践证明这样确实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多数学校利用校会等多种形式,让每位同学都能了解技能竞赛节活动的目的、主要项目及要求,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与参与面,同时还要利用黑板报、网页进行辅助宣传,以便及时动态反映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特别是市级以上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学校都大力做好宣传,利用横幅、宣传橱窗为全体学生树立典型和榜样。竞赛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推动效应。为很多迷茫的职业院校同学找到了正确的努力方向,同学们在宣传橱窗内找到了真正的偶像,并自觉地向他们学习。通过宣传、动员、组织,同学们大多都知道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参与观看竞赛学生的日常训练、平时作品以及以往学生参赛的获奖情况,看着同学站在领奖台上,自己也脸上有光。许多同学都表示,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虽不能上台领奖,但也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我校2003年初次参加技能竞赛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才愿意参加,发展到现在学生积极报名,有的学生甚至拖关系希望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这充分说明了这么多年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已经认识到技能的重要性。 四、对课程建设的意义 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是按就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关键能力来进行安排的,对各专业课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所以,参照竞赛内容进行课程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 (一)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职业技能竞赛的具体要求是按照最新的职业标准和需要提出来的,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比通常其他渠道的要求更及时、更准确。各参赛院校必须按照竞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才有希望取得良好的成绩,也才能培养出更多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学生。在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要果断删除陈旧的内容和难懂的推理知识,大胆引入新工艺、新内容。理论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不应求大求全,而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选择理论内容。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贴近生产实际的实践环境。如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多年徘徊在打字、Word、Excel和网页制作方面,知识比较陈旧。社会的经济发展很快,目前的很多家庭都有了电脑,像打字、Word和Excel知识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士都已经掌握,学生对此的学习热情很低,通过近几年的技能竞赛,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内容得到了更新,引入了动画设计和影视制作的内容,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技能竞赛的推动作用。 (二)推动教师和学生提高水平 技能竞赛,为各参赛学校搭建了进行技能教学交流的平台。在2008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参赛的选手中,有经过三年学习行将毕业的三年级学生,也有进校不到一年的一年级学生。这说明了我市中职学校都希望通过技能竞赛这个平台,促进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通过竞赛,学校与学校之间得到了彼此学习交流教学内容的机会,学生之间也看到了彼此所学内容的不同,这样有利用学校和学生彼此学习对方有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通过竞赛,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不够熟练。有的图纸学生半个小时还没有看懂,有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交卷的时间虽早,但成绩不好。这些都说明我们的教学仍存在薄弱环节。还有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处理技术问题不够灵活。通过竞赛,我们认识到必须加强教研活动,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的教研活动。竞赛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背后,无不蕴涵着实习指导教师们的智慧与汗水,竞赛学生的成功,首先就是实习指导教师的成功。同样的,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差距也部分地反映出指导教师水平的差异。要提高竞赛学生的水平,首先必须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实习指导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包括安排实习教师下厂参加实践活动,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搭建教师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们尽可能多的了解教学的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切实推动教师和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五、结束语 教育实践证明:社会各阶层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重视有利于职业院校紧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宣传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崇尚技能;参照职业技能竞赛要求进行课程建设,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精神,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加文献: 1罗智,肖爱武.电气控制技术职业技能竞赛与课程建设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09.1. 2刘安枕,权养利.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课程群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2005.14. 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外事学校将参加奥运颁奖礼仪、中西面点制作、旅游等服务。图为即将参加奥运服务的学生在向新西兰客人作布置茶餐台演示。王娜本报记者张学军摄2008年6月27日至30日,教育部、天津市政府等11家单位将在天津举办一次“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参赛人数和项目最多”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方面人士正从不同角度积极准备和热切期待着这桩“有别于以往技能竞赛”的“职教大事”。认识是行动的指南。从一定意义上说,充分认识大赛的功能、价值和作用,是争取大赛圆满成功的重要前提-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价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教研究中心主任邢晖发挥三种功能:检验展示、选拔激励、引领示范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可以概括为检查、选优和引导。一是教学成效的检验和展示功能。技能大赛是考试场,通过竞赛项目可以检查职业院校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是否突出了职教特色,是否重视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把握了企业的新技艺、新知识和新方法等。技能大赛是检查站,通过单项看综合,越过个人看整体,穿过外表看本质,透过做事看做人,这是一次从个体到集体、从单一技能到综合素质、从学的过程到教的过程、从学校到企业的全方位检阅。技能大赛是展示台,参赛选手通过个人的形象和整体的风采,构成“能工巧匠职教人”的魅力符号,显示技术、技能和技巧,显露真活、细活和绝活,展示教育、教学和管理成果。二是技能强手的选拔和激励功能。技能大赛能“拔尖”,它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武状元”脱颖而出的重要形式;技能大赛能“站高”,从制造业大国和人力资源强国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必须珍视那些经过层层筛选的“种子选手”,他们是创新型国家和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骨干;技能大赛能“远眺”,希望寄托在新生代的技术能手身上,他们是未来全球化竞争的希望所在;技能大赛是助推器,合乎情理的各种奖励和优惠对参赛单位和选手是一种鞭策,是对职教工作者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职校学生的一种回报。技能精英和知识精英等量齐观、武状元与文状元相提并论,这种激励作用远胜于获奖本身。三是尊技重职的引领和示范功能。技能大赛犹如风向标,全国性、大规模、有特色、高水平的比赛宗旨,蕴藏着一种声势强大的“职教冲击波”和“技能冲击流”,预示着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时代初见端倪,反映了职业教育“导向就业、对接企业、强化技能、重视综合素质”的改革方向,还将见证企业关心职教、参与职教、得益于职教的“双赢”效果,体现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效果;技能大赛是示范园,小小的赛场折射出育人理念的先进、指导教师的硬功、培养模式的进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技能大赛是交流平台,各地各校高手云集,展示、切磋、交流,与机器、与标准、与评委、与教师、与选手之间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场”,将原有的经验和新的交流收获融为一体,人更聪,技更高,示范性更强。体现四种价值:质量提高、制度创新、多元互动、职教发展职业技能大赛的价值,简言之,是促质量、举创新、兴联动、谋发展。一是推动质量提高的教育价值。职业技能比赛在项目的规定上,体现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突出技术技能含量的高与新;在设备的选择上,具有民族性、先进性、便利性、兼容性、发展性等特点;在标准的制订上,体现科学适用、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举、基础与创新兼顾等原则;在评委的挑选上,选取德高望重的技艺大师、能做会评的行家里手、点石成金的能工巧匠;参赛的职业院校各自基于“优中之优”的良好基础,学生选手以及指导教师更是高手如林、群英荟萃。这些宝贵资源通过大赛这个载体,无疑能形成质量品牌效应和质量推动效应。二是探索制度突破的创新价值。每年在天津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将其制度化、固定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两条平行轨道的制度设计,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更是职业教育在人才评价机制和选拔机制上的一次有益尝试。将技能大赛的激励机制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结合起来,将检验技能教学的评价机制与企业优先选用获奖者的用人机制联系起来,将职业院校培养过程的育人机制与行业企业使用过程的用工机制协调起来,还有多方合作、共同参与的沟通机制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机制等,都将通过大赛体现其生命力,构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三是实现多元互动的聚合价值。其一是中央和地方互动。天津市作为全国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与教育部联手举办每年一度的职业技能大赛,大赛基地及其建设功效长久、任重道远。其二是部门联合。技能大赛犹如合作链,教育、劳动、交通、公安、卫生、体育、旅游、电力、商业等部门,就像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链条,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大赛是一个多元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其三是校企合作。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就业准入、顶岗实习等公认的语境下,技能大赛得到社会广泛参与和企业高度关注,“企业积极支持大赛,大赛人才回报企业”,恰好是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多点契合、实现双赢的最佳时机。其四是多元整合。“政府统筹,企业支持,院校参加”的运作原则,使大赛成为政府-企业-社会-职业院校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实践典范。四是助推职教发展的社会价值。职业技能大赛意义重大而深远,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推动高技能人才又好又快成长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大赛具有宣传力:宣传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强国战略,宣传培养、使用及激励高技能人才规划,宣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大赛具有号召力:号召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号召企业家关注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及其人力资本投入,号召各地把大赛作为展示技能、促进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遇;大赛具有激发力:激发企业慧眼识真才,激发学校培养“信得过、挑得上、干得好”的优秀人才,激发全社会追技能人才之“星”;大赛具有推动力:推动社会“重普轻职”、“重学轻工”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推动职教“市场需求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职业教育克服“体制性缺失或障碍”,从而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克服两个误区:不足论、排斥论,夸大论、代替论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其目标是有限的。应防止两种认识倾向:一是不足论、排斥论。表现为对大赛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不重视,甚至视大赛为“雕虫小技”、“旁门左道”。广大职教工作者要谨防把大赛的功能价值认识窄化,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比职业技能背后是比职业素质,是个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综合能力的反映;比单项技能背后是比专业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个人水平代表的是所在省、市、学校的集体形象,眼前的表现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全社会来说,通过技能大赛,重构尊重劳动、重视技能、发展职教的社会氛围,让更多未来的技工、技师能够从技能展示中得到应有的尊严和尊重,有正本清源之寓意。二是夸大论、代替论。表现为透支比赛热情,顾此失彼,甚至“以赛代考”、“以赛代学”,走向另一种“应试教育”。比赛是形式不是目的;比赛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更应看重比赛过程;比赛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而在于让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和投入之中更快成长。要避免“比赛高于一切”、“应赛代替教学”、“为赛而学”、“名次是唯一评价标准”等极端倾向,树立“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的竞赛观,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活动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探讨字数:4479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本文阐述了各级领导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重视产生的影响力、学校宣传对学生的作用、技能竞赛对课程建设的启迪,从而说明了参照技能竞赛的要求进行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

    注意事项

    本文(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48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