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学随想.docx
-
资源ID:38422181
资源大小:12.6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学随想.docx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学随想1、古诗教学的思路要简约。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局部而言,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过多的繁琐设问、条分缕析,在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把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如在对诗意的解读中,我摒弃了传统古诗教学中字字求解、句句设问、逐句串讲的方式,采用的是突出重点、整体感悟的教学方式,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诗意的解读不支离破碎。2、古诗教学的思路要整合。石灰吟、墨梅这两首七言绝句都是咏物诗,教者把这两首诗编排在一起,正是从它们相似的主题角度来安排的。因此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我的教学设计中就凸显了整合理念。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均是从两首诗的整体角度予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整合,使得教学节奏得到最有效的调控,使得教学内容得到最高效的组合,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率。如在辨诗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出石灰吟和墨梅的相同之处,了解这两首诗咏物抒怀的写法,并进而把物与人结合起来,由物及人地解读诗中的深层次情感。3、教师教学的站位要下移。这是第九册的第3课,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刚刚开学,这篇课文学生已经读了许多遍;这两首古诗的诗意较浅显,且每首诗旁均配有栩栩如生的彩图助读;学生们的手边有不少学习资料,关于这两首诗诗人简介、诗意注解很多。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了教学这两首古诗的潜在教学资源。教师若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在教学中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教学位置。首先,教师需要把更多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读自悟、交流讨论、反复诵读;其次,教师需要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学生对字词、诗句、诗意、问题所发表的意见,把学生发言中的每一个闪光的见解给予放大,并加以重复,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再次,教师需要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或在讨论之初暗示思维的途径,或在讨论之中点拨思维的深度,或在讨论之后即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的平等参与绝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越俎代疱,要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是在和我们一块儿探讨研究这两首古诗,有时候甚至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知道的东西似乎并不比我多多少。教学中,教师的低站位,可以和学生平等相视,从而平等对话;教师的低站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诗歌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超越教师的信心;教师的低站位,可以消解课堂上师生彼此间的隔膜,使学生更容易亲近教师,走近教师,从而坦然地走进诗歌的天地间。内容总结(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学随想1、古诗教学的思路要简约(2)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学随想1、古诗教学的思路要简约(3)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均是从两首诗的整体角度予以设计(4)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了教学这两首古诗的潜在教学资源(5)首先,教师需要把更多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读自悟、交流讨论、反复诵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