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省教师资格深度自测题型.docx
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在创造性的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法”,以下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A.百家争鸣B.自由辩论C.抢答D.“胡说八道”【答案】 D2. 【问题】 在植物细胞周期中,与染色体的运动和细胞板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中心体和线粒体D.内质网和核糖体【答案】 B3. 【问题】 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和获得新知识属于哪种实验教学 ()A.模仿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分段实验【答案】 C4. 【问题】 板书时,教师经常会在某些关键字词下方划横线,以引起学生注意,强调课堂重难点。这种强化方式属于()。A.语言强化B.标志强化C.动作强化D.变换方式强化【答案】 B5. 【问题】 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验能力的进步程度,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报告评分表,这种评分表属于()。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B6. 【问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答案】 A7. 【问题】 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A.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B.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C.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D.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答案】 D8. 【问题】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型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答案】 C9. 【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A.家庭B.社会C.学校D.工作单位【答案】 C10. 【问题】 “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属于表述教学目标时的哪个要素()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 C11. 【问题】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D12. 【问题】 玉米糯质胚乳WX和黑绿菌基因V通常是连锁(即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的然而一位学者发现一个品种中也能有自由组合,其原因是()。A.染色体缺失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侧位D.染色体易位【答案】 D13. 【问题】 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A.母亲的体细胞B.父亲的体细胞C.精子和卵细胞D.精子的类型【答案】 D14. 【问题】 某人手指受伤,一段时间后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中伤口的细胞不会发生()。A.有丝分裂和分化B.同源染色体分离C.DNA复制D.纺锤体的出现和消失【答案】 B15. 【问题】 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A.母亲的体细胞B.父亲的体细胞C.精子和卵细胞D.精子的类型【答案】 D16. 【问题】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有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A.B.C.D.【答案】 B17. 【问题】 学生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A.班长B.班主任C.德育教师D.校长【答案】 B18. 【问题】 对某地区新引进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进行了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答案】 C19. 【问题】 第一个提出发展关键期概念的人是()A.劳论兹B.艾里克森C.皮亚杰D.维国斯基【答案】 A20. 【问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追问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的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A.因材施教原则B.疏导原则C.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答案】 BCD2. 【问题】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A.结构化B.一体化C.网络化D.标准化【答案】 ABC3. 【问题】 学生申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以对学校和教师侵权行为进行维护?( )A.提起申诉的人必须不服处分或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B.必须计对特定的被申诉人C.提出申诉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受理范围之内D.在规定的期限内E.以上说法都对【答案】 ABC4. 【问题】 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 )。A.字词B.怎样骑车C.时间D.观念【答案】 ACD5. 【问题】 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A.表演B.写作C.打球D.心算E.爬山【答案】 AC6. 【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A.客观性B.逻辑性C.系统性D.具体性E.理论联系实际【答案】 AC7. 【问题】 20世纪80年代( )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使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 善,内容越来越丰富。A.华莱士B.皮亚杰C.列昂节夫D.维果茨基E.罗杰斯【答案】 BD8. 【问题】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A.结构化B.一体化C.网络化D.标准化【答案】 ABC9. 【问题】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A.全身松弛训练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 ACD10. 【问题】 以下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 )。A.了解活动的结构B.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D.教师示范要正确【答案】 ABD11. 【问题】 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原则有( )。A.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B.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C.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D.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E.师生互动【答案】 ABC12. 【问题】 班集体的特征有( )。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D.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答案】 ABCD13. 【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是( )。A.内容的统一性B.相对的独立性C.本质的阶级性D.历史的继承性E.现象的一致性【答案】 ABD14. 【问题】 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A.精细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 BCD15. 【问题】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 A.强制性B.权威性C.普遍性D.义务性E.基础性【答案】 AC16. 【问题】 良好教学环境的育人功能有()A.导向功能B.凝聚功能C.陶冶功能D.激励功能E.诊断功能【答案】 ABC17. 【问题】 在我国,学校的公益性表现在()。A.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办学B.以盈利为目的办学C.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D.教育可以与宗教相结合E.公立学校不能盈利、私立学校可以盈利【答案】 AC18. 【问题】 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 )A.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B.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C.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D.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员【答案】 ABC19. 【问题】 测验前的计划包括( )。A.确定测验的目的B.确实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E.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答案】 ABCD20. 【问题】 对技能分类,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为()。A.言语技能B.操作技能C.记忆技能D.心智技能E.体育技能【答案】 B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3分)(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6分)(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和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6分)【答案】(2)捕食;消费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知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逐级递减,所以就应该是戊一乙和丙一甲一丁。(2)甲以乙为食,为捕食关系。戊在生态系统是生产者,其他生物乙、丙、甲、丁为消费者。(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主要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就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如C、H、O、N、P、S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流动。2. 案例:某教师通过摩擦起电、验电器等试验,使学生对电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与电有关的现象。比如说,灯泡发光、静电现象等等。有谁知道电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茫然一片无人应答。教师:其实在各种复杂的与电有关的现象背后,都有着共同的本质。今天我们学习最基本的电磁规律库仑定律。教师:库仑在18世纪,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了这一规律。同学们,告诉老师库仑定律的形式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纷纷说出了正确答案。一学生喊道:“老师,我懂了,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非常类似。”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说道:“你才预习了一节,就简单下结论”。紧接着教师写出了库仑定律的形式,讲解了电荷的概念并布置了几道练习题。问题:(1)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使学生对点电荷、库仑定律有深入的认识。【答案】(1)本案例中,一方面教师还没有让学生认识点电荷的概念,就急于讲授库仑定律,结果学生只掌握了一些抽象的公式。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观点处理太过简单、粗暴。学生总结出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相似性是很值得鼓励的。教师可以为学生留下一个疑问,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了解一下。(2)教师:同学们,生活中与电有关的现象有哪些学生:摩擦起电、闪电、发电机等。学生1:老师,人站在地面上受到的支持力也与电有关。老师:与电有关,为什么没有火花、闪光之类的现象呢。学生1:老师,我看参考书上写的。教师: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很对,与电有关的现象,未必就会伴随光。电是独立存在而又与光有联系的事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现象的本质一电荷以及库仑定律。紧接着老师讲解了点电荷是如何定义的以及电荷的守恒定律。学生对点电荷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在同种电荷相吸、异种电荷相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电荷之间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由于有了点电荷的概念以及了解验电器的实验事实,很多学生都猜出了电荷之间的力可能与电荷多少、电荷正负以及距离有关。教师见学生能想到各种影响因素写出了库仑定律的表达式。3. 初二(3)班学生40人,场地4块,每场10人,学习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新授课。教学步骤:(1)教师宣布上课内容,进行准备活动。(2)教师讲解重点、难点。(3)学生自由练习,徒手练习35分钟,两人一组练习35分钟。(4)学生自由进行练习。(5)通过做游戏进行放松。(6)教师小结,下课,收还器材。此次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此课的优缺点是什么?【答案】此次课主要采用了语言法、练习法、游戏放松法。优点:(1)因为是新授课,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讲解重、难点,容易使学生接受;(2)采用了先徒手练习再到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使学生有一个接受的过渡过程;(3)最后采用了游戏法进行放松,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缺点:(1)没有采用示范法进行教授,对于新授课来说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2)学生在自由进行练习时,如果老师同时进行预防与纠正错误法进行指导,效果会更好;(3)练习最后若使学生进行练习效果的展示,那么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4. 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魏王说:“不可取。”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魏王问:“那你怎么办?”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嘲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这时,大家才忧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请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这则历史故事进行分析。【答案】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魏王说:“不可取。”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魏王问:“那你怎么办?”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嘲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这时,大家才忧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请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这则历史故事进行分析。5. 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一栏。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地对学生一頓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真诚与之沟通。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多,故教师应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评价。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