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题型.docx
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A.关键期B.守恒期C.转折期D.过渡期【答案】 A2. 【问题】 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列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答案】 C3. 【问题】 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A.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细胞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D.被细菌浸染的细胞【答案】 A4. 【问题】 夏日晴天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冈0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A.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C.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D.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答案】 C5. 【问题】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具有()。A.群落结构层次简单B.抗干扰能力强C.矿物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网(链)简单【答案】 B6. 【问题】 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则子代中()。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B.Ff基因型频率为52%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D.雌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答案】 B7. 【问题】 在乳糖操纵子模型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 )。A.诱导物B.阻遏物C.操纵子D.调节物【答案】 B8. 【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B.教师在理解宏观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订具体教学目标C.教师在制订具体内容标准时,要使用行为动词D.知识性目标各水平要求包括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答案】 D9. 【问题】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是()。A.科技进步B.生产力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答案】 B10. 【问题】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答案】 A11. 【问题】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A.关键期B.守恒期C.转折期D.过渡期【答案】 A12. 【问题】 蜜蜂的发育先后经历的时期是( )。A.卵-蛹-成虫B.卵-虫-成虫C.卵-蛹-幼虫-成虫D.卵-幼虫-蛹-成虫【答案】 D13. 【问题】 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出版。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0年【答案】 C14. 【问题】 动物细胞分裂时,先分裂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答案】 C15. 【问题】 儿童在知道“菠菜”、“萝b”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答案】 A16. 【问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中都有核糖体和DNA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质粒中都含有核糖C.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细胞器之间都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答案】 C17. 【问题】 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以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鼓室和半规管B.前庭和半规管C.前庭和耳蜗D.鼓室和耳蜗【答案】 B18. 【问题】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 A19. 【问题】 按照研究目的分类,教育教学研究可分为三大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其中 ()A.验证性研究B.探索性研究C.叙述性研究D.因果性研究【答案】 A20. 【问题】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曲线增长B.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C.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D.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和人类活动等【答案】 A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有( )。A.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D.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E.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答案】 ABCD2. 【问题】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B.民主评议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E.校外指导【答案】 ACD3. 【问题】 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特点包括()A.父母角色B.管理者角色C.研究者角色D.传道者角色E.示范者角色【答案】 ABCD4. 【问题】 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A.布鲁纳B.怀特海C.瓦·根舍因D.赞科夫E.克伯屈【答案】 ACD5. 【问题】 下列对于教师的认识正确的有( )A.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B.教师是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C.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D.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E.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因此教师不需要学习【答案】 ABCD6. 【问题】 以下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B.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D.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外在条件E.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答案】 ABD7. 【问题】 小学德育的特点有()。A.基础性B.生活性C.开放性D.活动性E.游戏性【答案】 ABCD8. 【问题】 下列表述中符合网络教育特点的有( )A.等级制教育B.开放式教育教C.较严格的“年龄段教育”D.跨时空教育【答案】 BD9. 【问题】 问题解决具有()的基本特点。A.目的性B.结构性C.序列性D.主动性E.认知性【答案】 AC10. 【问题】 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身体素质B.心理素质C.审美素质D.全面素质E.社会素质【答案】 AB11. 【问题】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废科举兴学堂B.钦定学堂章程C.奏定学堂章程D.六三三学制的实行【答案】 AB12. 【问题】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C.高智商一定有高创造性D.低创造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答案】 ABD13. 【问题】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哪些特点?( )A.具有依附性B.缺乏原则性C.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D.自我为中心【答案】 ABC14. 【问题】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儿童模仿电影人物的行为C.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D.望梅止渴【答案】 BCD15. 【问题】 维纳把行为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A.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B.内部归因与稳定归因C.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D.可控制归因与稳定归因E.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答案】 AC16. 【问题】 主张教育应以社会为本,依照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有()A.孔德B.声棱C.康德D.裴斯泰洛齐E.涂尔干【答案】 A17. 【问题】 班级管理目标的设计依据有( )A.国家的教育总体要求B.学校的要求C.学生的实际情况D.教育理论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答案】 ABCD18. 【问题】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学习兴趣B.学习需要C.学习态度D.学习期待E.学习自觉性【答案】 BD19. 【问题】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有()A.政治B.经济C.文化D.教育理想E.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答案】 ABCD20. 【问题】 元认知策略包括( )。A.调节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时间策略【答案】 AB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材料:下面是让友谊之树常青的课堂教学片段。师: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物,只有精心养护,才能经受风雨的洗礼和时间的磨砺。我们要用心呵护友谊。那么如何用心呵护友谊呢?请同学们思考:遇到下列情况时,你是怎样做的?当同学、朋友生病,不能到校上课时,_;当同学、朋友遇到烦恼时,_;当同学、朋友生活有困难时,_;当同学、朋友学习遇到困难时,_;学生填写卡片,班级交流分享。师: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在他身边,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请你帮忙”的活动。小波喜欢给别人起“绰号”,且不分场合就叫。同学们都不愿意理他,他很伤心,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各抒已见。【答案】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2分)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该教师创设情境,通过填写卡片让学生联系自己在同学、朋友遇到各种烦恼和困难时是如何做的,从而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6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道德实践的机会。该教师创设了小波遇到烦恼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小波和被他起“绰号”的同学的感受,并请学生想办法帮助他,让学生初步参与实践,提高他们的道德践行能力。(6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与朋友发生冲突的经历,共同思考如何解决,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恰当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6分)2. 晓星经常欺负同学,班上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交朋友。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其他同学都三五成群地玩着,只有晓星一个人呆在角落里,马老师悄悄地走过去,对他说:“咱俩一起玩吧。”晓星生硬地问道:“为什么?”马老师蹲下身来,俯在晓星耳边说:“因为我喜欢你啊!”他们两人玩起了游戏,游戏中,马老师问:“想让大家一起玩吗?那就大声招呼大家来吧!”因为有老师的参与,同学们很快围拢过来。这一次,晓星和同学们一起玩的很开心。过后,马老师仔细观察晓星的行为,了解他与同伴相处的困难所在:其实晓星和同学们一起玩,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相处,欺负同学只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而已。马老师组织开展以“交朋友”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活动中教给晓星与人正确交往的方法,并鼓励班干部主动与晓星交往。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帮助下,晓星渐渐不欺负同学了,有了自己的好朋友。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马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答案】马老师的教育行为是值得肯定的。现代学生观认为:(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晓星处于这一时期,是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的。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实际。没有缺陷,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良好品德是在活动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马老师组织了“交朋友”的班会活动,在活动中教给了晓星与人相处的方法。(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的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晓星是想要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他有这种交往的需求,但是因为欺负同学使他被孤立,所以老师需要把晓星的交往需求激励出来,并通过班干部主动和他交往的方式去建立这种联系。(3)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马老师能够找到晓星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走得再远,缘也不尽。“湖”是我今生最喜欢的,有水的柔情,有古典的诗意。有月的陪伴。当我脚踏独木桥时,正是月光如华,残荷上的残露滑落成不可变卖的金字银句般的文字。至乐无声,过路的只有碧湖中的清月。湖畔的一切笼罩在一片难以辨认的怪诞的象形文字里,明月照在松针上,仿佛一针一线地在缝补谁的春衫。拨开夜幔,迈过荆棘般的树丛,湖边隐约有一叶兰舟,像凝固的音符。我信手提起一截竹子,当长篙,将自我消弥于长风短笛之中,让大自然以我的七窍作他的洞箫。于是幽幽的湖水,深沉得把我的心也勾跌了下去。夜色里一个音符穿过去,规矩的黑色里饱盈着看不见的色彩。忽然有一首诗飘进水的韵律里:谁沉冥到无边际的“深”将热爱着这最生动的“生”。是的,青春的滋味是最让我活得不够的了。当露水沾湿我的青衫,我似乎回到了青春之初,时时流连着故乡的湖。自我离去,日夜思之,我以琴心剑胆的情怀眷恋着那湖边的青石座,还有石座旁丛丛的菖蒲,如同孤寂的古英雄留下的一把青剑。是否每一个离乡背井追寻更广阔天地者都是心灵的孤独者?我独自和寂静的湖惺惺相看一任乡梦蒙上我的眼帘。故乡的湖边有我的小屋,我的那些书卷,还有那支箫,上面印满了我青春的指纹我惊悸于人生的匆匆,不得不承认生命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不经意地翻翻已经起皱了。是啊!季节将一天天凉起来了,时光将会带我走入深秋,走入冬天。自从那一年离开后,那一年是否太朦胧,不如雨果式的标题九三年之类,那一年我成了一名羁旅异乡的旅人,我芒鞋后头沾着故乡的旧尘,前头迎着异乡的新泥,所以在我生命的路上一直蔓生着故乡的菖蒲,犹如携佩着一把古英雄的青剑,挥起了花与果的剑法,这其中不仅仅需要火辣辣的热清,更需要通达的碧绿。载我的小舟在转弯的地方,湖水湍急,我睁大的瞳仁流溢着孩子般的眼光,“逝者如斯”的绝唱,是否千古以来就提醒我,提醒你:我们从母亲的血脉中接过生命的圣水,就如接过了永无回程的船票?夜渐渐地凉了,凉得像井。但是今生注定我与湖不是井水与井水的关系,凉又何妨,更何况我喜欢看清月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性情。我更习惯了萍水相逢,如果相遇自有缘,且容我的心不如不归罢。此时,明月照我,便是为我而照了,我应该空旷自己的心,让清光沾染心岸上的每一粒散沙,置身于“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之中。因为湖的世界,有我的啸吟;月的家乡有我的归梦。倘若我是一尺素书,让月读出的是否无黑夜都是我的白天?湖读出的是否一掏清凉的无悔?一直喜欢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面对湖时,最能懂得自我的深浅,一个人面对月时,最能知道自我的清浊。【答案】1、就是自然的井水与井水的关系;指“我”由热爱“湖”上升到热爱家乡。2、对故乡的挚爱。专家点拨这则阅读材料选自杏臻的临湖对月。开篇第一句就点明“走得再远,缘也不尽”,那么,是什么与什么的缘分呢?初看,似乎是我与湖水的缘分,然而,直到第四自然段作者才告诉我们,这湖是“故乡的湖”。而接下来的几段则直接抒情,“一任乡梦蒙上我的眼帘”“在我生命的路上一直蔓生着故乡的菖蒲”“月的家乡有我的归梦”等,无一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恋。4. 人生感悟人类为什么称自己为人,而不称自己为动物,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把自己定义为区别于低等生物的高等智慧生物。我们能够大半生直立行走能够说成千上万种语言,能够操纵各种各样精密的机器设备,改造自然成为我们眼里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我们俨然成了这个世界上无与争锋的主宰。我们不单有需求,有欲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理想,有追求,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然而,在人类颇为自得地认为自己伟大时,却不知道自己可能比那些在他们眼里微不足道的生物还要可悲可叹。虽然蚂蚁总沿着一条路线爬来爬去,看来实为笨拙,但至少它们还有着把食物搬回洞穴的明确目标可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整天毫无方向地漂泊游荡,空洞的双眼望着脚下,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每天的生活追求都停留在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上,忘乎所以。等到醒来时,却发现别人已经站在胜利的终点并开始向下一个目标奔跑也许,人生本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因为成长,所以成熟,因为成熟,所以醒悟。思考人生,特别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去思考怎样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一生,对我们来说,很有可能成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每当产房响起婴儿美妙的啼哭声,一个新生命便开始根植于这个绚烂的世界;当我们感觉到累了,生命又会回归到最初的形式,化作泥土,开始孕育下一次的轮回。生命的起点和终点都只是一瞬间,但是生命的过程却是漫长的。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不是一味地索取。而是不断付出的过程,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就算即将与这个世界告别脸上也能带着满足的笑。能够毫不夸张地用“不枉此生”作为我们人生的真实写照。问题1简答题结合文段,分析作者说:“在人类颇为自得地认为自己伟大时,却不知道自己可能比那些在他们眼里微不足道的生物还要可悲可叹”是什么意思?问题2简答题请概括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答案】1、人类眼中微不足道的生物有着满足生存需要的明确目标,而我们人类的大多数却没有人生目标,如同行尸走肉。【解析】第一题,文段开篇点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人类不单有需求,有欲望,还有理想,有追求,能够实现远大的抱负,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但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却毫无目标地漂泊着,不清醒,因此说人类比那些在他们眼里微不足道的生物还要可悲。2、此篇“人生感悟”是作者对“思考人生,特别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去思考怎样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一生”的高度肯定,只有不断地“思考人生”,不断地付出,才有可能拥有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生。【解析】第二题,作者通过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考,引出人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成熟、思考,有意识有计划地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个“不枉此生”的人生,而“思考人生”很有可能成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5.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用下列三种方法来制取等质量的硝酸铜:铜跟浓硝酸反应;铜跟稀硝酸反应;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三种方法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相等B三种方法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C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是:>>D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解题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2: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此题的正确答案是_。(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上述三种制硝酸铜的方法中最好的是_,为什么(3)根据上述答题情况统计,选A的学生占502,选AD的学生占358,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答案】(1)AD。(2);运用方法生产硝酸铜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氮氧化物,并且原子的利用率最高。环保高效,操作简单且安全,因此方法最好。(3)学生分析选项欠缺考虑,只是考虑到了制备的硝酸铜与铜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方法和会造成氮元素的损失,没有通过化学方程式比较三种方法在使用的时候消耗的硝酸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学生可能不会写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是根据铜元素守恒得到A选项,其他并没有考虑。学生粗心、做题太着急,片面追求做题速度而导致漏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