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备课教案沪科版 .pdf
-
资源ID:38574838
资源大小:648.30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备课教案沪科版 .pdf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八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11 希望你喜爱物理4. 1 从全球变暖谈起12 测量长度和时间4. 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1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应用4. 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4 尝试科学探究4. 4 升华和凝华第二章声音与环境4. 5 水循环与水资源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5. 1 物体的质量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5. 2 探究物质的密度测量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5. 3 密度的应用第三章光和眼睛5. 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3 1 光世界巡行5. 5 点击新材料3 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35奇妙的透镜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7眼睛与光学仪器38揭开色彩的奥秘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一、课标要求1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是教材的入门篇,共安排了4 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相当于一个大的引言。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怎样学好物理学?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然后介绍两种最常见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最后通过探究摆的奥秘, 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本章内容丰富, 立意高远, 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又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基础。对于“什么是物理学”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后面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所以这里教材处理的比较简单。通过两个现象和实验引出了“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 重点不是放在物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上,而是放在对情景的感受和实验模拟的观察上面,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 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的兴趣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对于“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这个问题, 教材主要是通过第1 节的“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来体现的。这一段重点介绍了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关系,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认识学习物理学的作用。本章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起始课的重要目标。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技能。初步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本章的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合理选择测量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三、课时安排全章共 4 节,每节计划用2 课时;全章小结与检测: 2 课时;共 10 课时。1.1 希望你喜爱物理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科学。2认识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建立概念和探究规律、理性思维等。3初步体会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4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认识研究问题运用科学方法。器材准备多媒体设备、激光光学光学仪器、感应起电机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先让学生朗读章首诗,由此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物理学就在你身边。二、新课教学:(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播放有关海上日出和闪电的音像片段,让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活动1 与活动 2 的实验。演示 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演示 2:利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和雷声。“ 世界物理年 ”: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标,介绍“世界物理年”来历。1905 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 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百年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 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 2005 年为“世界物理年”。世界物理年徽标构图像一个光锥。红底代表过去。在物理学中,光谱发生“红移”是物体背离我们的方向运动的光谱特征;红色又有底部或基础的含义。蓝顶表示未来,天空是蓝色的; “蓝移”是面向我们方向运动物体的光谱特征。黄和绿表示连结过去到未来,体现出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的信心。其中,绿色又代表“绿灯可走” ,即进步;黄色代表和平、合作。 徽标主要表达的意义是: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光明的未来。(二)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 运用多媒体,结合物理学发展史谈物理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系:(1)有关简单机械的应用简单机械的发明与使用:人类从手工劳动到机械操作(2)代表蒸汽时代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图片、录像热学的研究、蒸气机的发明:人类进入蒸气时代,机械工业进一步完善(3)体现电气时代的各种设备和情景,如电动机、发电机、电力机车、城市夜景等电磁学的研究:电动机、发电机的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4)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空间探测技术以及我国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录像资料等。电磁学、电子 电子计算机2举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有关物理学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实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物理学是有用的。(三)物理学的召唤介绍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的突出贡献,同时结合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向学生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理性思维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等,从而使学生领悟怎样学好物理学。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1.2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2会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明确分度值的含义;3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会粗略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4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常见的工具测量时间。5了解什么是误差,知道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重、难点教学重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和测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难点: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单位;测量的规范要求。器材准备没有刻度的直尺、常见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自制的橡皮尺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你在哪些地方见到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请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关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指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研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二、新课教学:(一)测量长度1测量的标准问题讨论:要想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认为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刻度尺。展示没有刻度的直尺,引导学生体会,刻度尺测长度实质上是靠上面的刻度,也就是说,刻度尺上的刻度就是测量的标准。2单位:比较依据的标准量。3长度单位(1)活动:让学生“以手代尺”,量度讲桌的长度有几“拃”。问题:由于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造成测量结果不一样。(2)介绍长度单位的演变和统一让学生理解单位其实是一种规定的标准,并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东西,是为了定量比较物体的长度而人为引入的。统一单位制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简单介绍什么是国际单位制。这里的教学最好,这也是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一部分。(3)长度单位及换算方法:仔细观察刻度尺上的1mm 、1cm 、1dm 、1m 有多长,动手在纸上画 1mm 、1cm 、1dm 在黑板上画一画 1m 的长度,形成长度的具体概念。4 你会用刻度尺测长度吗 ? 交流怎样观察刻度尺、判断刻度尺的放置方法、读数、记录测量结果。(1)观察自己常用的刻度尺。三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分度值。一思考:分度值的含义。(2)练习用刻度尺测长度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规范的测量过程和操作方法。(放置刻度尺,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读:采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如1cm 和 1mm)测量同一物体的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度,让学生练习估读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的结果就越精确。5介绍误差概念和减小误差的方法。6认识直方图(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分析直方图,并相互交流。直方图作为一种数据处理方式,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二)测量时间1展示实物,让学生对照实物,认识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介绍跑表的使用。2时间单位规定(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秒(2)单位换算:换算方法:通过换算关系,体会微秒、纳秒(谈微秒、纳秒意义)3活动:测测你的脉搏通常所说的脉搏是指把手按在手腕桡骨侧摸到血管的搏动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的脉搏数, 每分钟应为 6080 次,运动后或发烧生病时脉搏会加快测定你的脉搏,每次测一分钟,测三次,计算它们的平均值,把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测量次数1 2 3 平均值脉搏数(2)调查统计,画出心率直方图(做在作业本上)小结1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单位的换算2会用刻度尺测长度3会用常见的工具测量时间4误差与错误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学目标1会用累积法测算一张纸的厚度;2会用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测算曲线的长度。3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4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估测。重、难点教学重点:领会累积法和以直代曲等测量的技巧和转换的思想方法;教学难点: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器材准备毫米刻度尺、量筒和量杯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课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 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问题:是否能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和曲线的长度呢?二、新课教学:(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活动 A:阅读课本,讨论、操作,交流测量的方法和测得的结果。拟定测量的方案和步骤,理清思路。描述中要介绍清楚实验过程,使用什么仪器,测量什么物理量,测得的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以及怎样计算求得最后结果。如:用刻度尺测量课本(不包括封面)的厚度为mm;查出课本中纸的张数为张;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求得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为mm。2活动 B:(1)介绍“以直代曲法”和“滚轮法”(2)让学生交流其它方案;尽量让学生阐释他们的认识和观点。(二)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对照仪器阅读自学。注意:1观察量程、分度值、单位;2量筒的刻度与量杯的刻度区别。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齐。(三) 你身上的“尺”和“表”1身上的“尺”(1)测出你自己身体上某些部位的尺寸:身高、一庹、一 拃、一步长、指甲宽、脚长等(2)估测:在没有任何现成测量工具时,判断一物体长度。估测训练。心中“尺”:普通纸的厚度约几十微米;指甲宽约1cm;拳头宽约 1dm;教室高约 3m。2身上的“表”脉搏数等小结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2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1.4 尝试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2练习熟练准确地测量长度、时间和组装简单器材,提高操作技能。3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在科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探究中的作用和意义。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体验来学习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要素。通过探究摆的奥秘,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教学难点:运用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器材准备大摆钟、铁架台、细线、单摆球、计时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来引入新课观察和认识摆钟的摆以及摆动过程。二、新课教学(一)探究摆的奥秘1提出问题钟表工作的道理:利用摆的摆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指针转动,从而指示时间的变化。摆动越快,齿轮转动就快,指针运动就快。即:摆钟是靠钟摆摆动的快慢来计时的。问题:钟摆摆动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呢?2猜想与假设(1)演示实验建立情景。将自制几个快慢不同的摆,挂在一个大的支架上。这些摆有的长、有的短、有的重、有的轻、有的摆幅大、有的摆幅小。使它们摆动起来,让学生观察,比较其快慢。(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出猜想与假设。猜想: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有关?依据是:猜想:摆动的快慢,可能跟偏离的有关?依据是:猜想: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的有关?依据是: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阅读课本,分析、领悟书上的设计。思考:课本每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吗?通过讨论交流,明白简化法和控制变量法。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看课本记录数据的表格,弄明白每个表格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各个栏目的含义是什么,需要测量记录哪些数据等等。5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由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比较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比较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比较时仍然要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经过分析数据材料,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6评估对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推敲,审视实验方案是否有问题、有无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实验数据测量的是否准确,怎样做能够使误差更小;实验的结论与生活经验和事实是否符合;哪些实验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可能对实验产生了影响;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等等。7交流(二)科学探究的过程回顾探究过程,理清探究的程序,每一步有哪些要点,运用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归纳全程科学探究的要素,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指出:在实际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这7 个要素是可以灵活运用的,而是根据实际研究课题的需要来选择和确定。小结1科学探究七要素2如何简化研究对象3控制变量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一、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学习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探究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了解声音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减弱噪声的方法、途径。本章第一节“追根求源”,首先让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接着探究声音如何传播。这些内容既是学习声学的基础;同时一些实验技巧和方法,又对接下来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有很好的启发和铺垫作用。第二、三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两节课,从造成声音千差万别的原因出发,让学生认识乐音的特征,并通过“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初步学习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第四节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则是对前面所学声音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一方面,通过介绍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在音乐、建筑方面的应用, 以及人们利用超声与次声的成果,让学生了解声音可以为人类服务; 另一方面,介绍了噪声的危害及减弱噪声的途径,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和技术中的物理,渗透“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辨证思想。教学重点:(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探究。教学难点:(1)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2)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课时安排全章共 4 节,每节计划用2 课时;全章小结与检测: 2 课时;共 10 课时。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重、难点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教学难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器材准备录音机、音叉和小锤、锣鼓、钢锯条、乒乓球(带线)、橡皮筋、抹布和水盆。真空泵、水槽、电铃、电池。示波器、话筒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演示实验:把一个扬声器放到纸盒里,纸盒上放两个糊好的纸人,给扬声器通电后,两个纸人就随着扬声器发出的悠扬乐曲翩翩起舞。2提出问题:两个纸人为什么会跳舞吗?要揭开上述现象的奥秘,必须搞清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二、新课教学(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桌面上有:钢锯条、橡皮筋、抹布和一盆水、音叉和与它配套的小锤,鼓或者锣、碎纸屑等。利用这些器材或你周围的其它器材进行下面的活动。要求:做一做:使更多的物体发出声音。看一看: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区别?找一找: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选择典型的实验让学生展示,并汇报实验结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思考: (1)谈谈你用什么判断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有没有只发声不振动的物体呢?(3)正在发声的物体,如果它的振动突然停止,这个物体还能发声吗?你能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结论吗?进一步探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分析得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如果振动停止,物体也就不能发声了。归纳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解释:扬声器上的小演员为什么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用水波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建立声波的概念。用示波器显示声波,多找几位同学对着话筒说话、唱歌,让学生亲眼目睹自己声音的波形。(三)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提出问题:如果让音叉在真空中振动,你能听到声音吗?探究课题:真空能传声吗?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钟罩内,利用抽气机将瓶中的空气抽出,听到电铃的声音逐渐减弱,以至于几乎听不到;然后再放入空气听声音,进行对比;总结: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置疑:真空不能传声,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哪些物质可以传声呢?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有哪些物质可以传声?能用实验证明吗?学生可以自己根据经验提出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可演示)结论: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都可以传声。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效果是不同。声音在固体、液体传播的效果比空气中好。(四)声音的传播有多快1声音叫做声速。2不同物质中,声速一般;同一物质中,声速跟有关,在 150 C 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是;(五)耳怎样听见声音实验:拿一张纸片放在嘴边,说话(不能吹纸片)时可以感到纸片振动;实验表明:声音能引起膜片等物体振动。教师:这里的膜片相当于人耳中的哪部分结构?阅读课文,自学“人耳如何听到声音”。描述听到声音的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耳卫生,对学生进行保健教育。小结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2.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3.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教学难点: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器材准备钢尺、口琴、示波器、音叉(256Hz 、440Hz , ) 、话筒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媒体播放高山流水(古筝) 、二泉映月(二胡)和锣鼓喧天的音频片断,让学生感受我们民族音乐之美妙。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区分它们?引入课题:二、新课教学(一)声音的高低音调1音调的初步概念通过前面的活动,引出“声音有高低之分” 。用吉它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反复聆听,从而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播放宋祖英的歌曲好日子和刘欢的歌曲弯弯的月亮,让学生品味音调的不同。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提出问题 :既然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差别必然与振动有关,那么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设计实验 :比较:让一个物体发出两次音调不同的声音,进行比较。观察:在听声音的同时,注意观察物体的振动情况。进行实验 :1改变尺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拨动使其振动。通过对比可以听出:几次实验声音的高低不同;同时观察发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2把回声口琴,去掉外壳,会看到一些长短不同的钢片,吹奏时可以很清楚地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也可以判断出长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高。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越高。引入“频率”的概念,完成教材中的填空。3频率:物体在 1s内振动的次数。其单位是,简称,符号是。例:物体 1s内振动 20次,它的振动就是20 。(二)用波形比较频率用示波器比较波形。1将话筒的插头用两根带夹子的导线跟示波器连接并调整好。2对着话筒敲击音叉,调节Y 轴增益就会出现波形。3敲击两根不同频率的音叉,比较波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三)探究弦乐器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 1用吉它演奏一段乐曲,引出弦乐器。让学生列举出见过的弦乐器。2提出问题: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3观察吉它,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4音调的高低跟弦的粗细、长度、张紧程度有关。5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6进行实验,并用示波器比较波形。结论: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在、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在、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四)阅读“信息游览”,并思考下列问题:1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是否一样?2为什么有时候在人没有任何感觉时,狗却能觉察出异常情况?3蜜蜂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三、四百次,而蝴蝶飞行时翅膀每分钟只振动 5、6 次,据此说明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而听不到蝴蝶从身边飞过?小结1.音调及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2. 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色。2.知道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了解响度的单位分贝。3.了解不同响度和不同音色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重、难点教学重点: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以及怎样用波形区分声音的特征。器材准备鼓、示波器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响度:让学生听一段音乐,然后调节音量旋钮,让学生感受声音强弱的变化。让一位同学先轻声说一句话,然后大声地说同一句话等等。提出问题:这些声音有没有区别?二、新课教学(一)声音的强弱1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2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一:敲鼓 (鼓上撒有纸屑 ) 实验记录:轻敲:重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观察后思考:前后两次敲击时鼓发出的声音在响度上有什么区别?前后两次敲击时鼓面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区别?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幅有怎样的关系? 实验二:张开嘴,小声喊“啊”,再大声喊“啊。实验记录:小声喊:声带振动幅度大声喊:声带振动幅度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通过上面的活动可以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跟有关。3人耳听到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猜一猜:;。怎样验证猜想:用波形比较振幅用示波器将同一音叉发出的响度不同的声音显示出来,加以分析比较。4响度又称音量或声量,是人耳对声音感觉的强弱。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算声音的强弱,其符号是dB,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强。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常见声音的分贝。清晨鸟鸣dB;人轻声对话是dB;原子弹爆炸是dB。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A.喜欢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B.喜欢在 3040dB 的安静环境里C.喜欢在 8090dB的热闹环境里D.就是100dB 以上的环境也不在乎(二)声音的品质1.欣赏一段器乐合奏曲,你能听出其中有哪几种乐器吗?2.声音的品质叫做,又叫。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以及等因素决定的。4.乐音使人感到,有利身心。响度、音调、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性叫做乐音的,我们正是根据这些特性才能不同声音的。思考题:1.“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来判断说话者。2.找一把口琴,再找一只笛子,分别用嘴吹出C调“ do”,你能听到它们的相同,但却不同。3.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音调小结1.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2.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研究对音乐及建筑的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了解超声和次声在生活和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知道噪声的来源以及控制、减弱噪声的方法途径。重、难点教学重点: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器材准备示波器等教学过程一、声音与音乐播放一些不同风格的乐曲片段,如热烈奔放的丹凤朝阳、缠绵凄凉的苏武牧羊、舒缓柔和的月光曲 、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等,让学生从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中感受到音乐的美,结合课文,让学生了解声音与音乐的关系。二、声音与建筑介绍有关声音与古代建筑图片资料,介绍现代建筑中采用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方式,增强音响效果及所涉及到的声学知识。思考:在秋游时,你站在大山之中大喊一声,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多次再现,原因是。三、听不见的声音介绍超声和次声的有关资料,了解超声、次声的特点、应用以及次声的危害等。(1)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是。(2)人听不见的声音有、。四、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1感受噪声:课前收集或录制一些噪声,如: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自由市场里嘈杂的声音、电锯声、鞭炮声等。2什么是噪声?3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危害。4寻找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途径:噪声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即声源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声音鼓膜振动听到声音,减弱方法:消声、吸声和隔声的方法控制和减少噪声。小结1.乐音与噪声2.超声和次声3.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与方法。第三章光和眼睛一、课标要求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让学生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光速,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研究色彩的奥秘,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第一节从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了解光的用途, 感受光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初步认识光;然后进一步研究光: 探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知道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第二、三节探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时的规律即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规律。第四至六节探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折射时的规律,即折射规律。 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制成的光学元件,它的成像规律在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第七节了解眼睛、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成像的基本原理。第八节揭开色彩的奥秘。 颜色也是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光学现象,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教学的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的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涉及到焦距、物距等概念以及成放大、 缩小、实像、虚像的条件。三、课时安排本章共 8 节,第一节 2 课时,第二、三节3 课时、第四至六节5 课时,第七、八节3课时,全章小结与检测:2 课时;共 15 课时。3.1 光世界巡行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用途,知道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知道光是电磁波。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等现象。3.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空中的光速。重、难点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建立“光线”模型,并运用“光线”分析影子的成因等现象。器材准备玻璃砖、光具座、带有小孔的屏、光屏、蜡烛、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引导构建(一)阅读课本,了解光的作用:1. 闭上眼睛,体会黑暗;2. 光的作用:(1)因为有光,才使我们能看到;(2)太阳光能使熔化,给我们带来温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地球上花草树木在阳光下进行才能生长;(4)利用光还可以产生电能等。3.除了上述例子外,你还能举出一些光的其他用途吗?4.光是什么?(1)研究表明,光是一种。(2)平常看到的光称为,不能引起视觉的光称为。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利用了不可见光的例子?(二)观察实验思考1光源:阅读图 36a、b、c,可知:能的物体叫做光源。列举几例:。思考:萤火虫、电灯、蜡烛、月亮、红宝石中,属于光源的有。2探究光的传播(1)提出问题:观察课本图 37、38,回答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光在空气中是沿传播的。你还知道哪些现象也能说明这一点,请举例说明。(2)猜想与假设:猜一猜:光在水中和玻璃中还会是沿直线传播吗?将你的猜想写下来:。(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让光射入水中(添入少许牛奶或豆浆) ,观察它在水中的路线。让光射入玻璃砖中,观察它在玻璃中的路线。(4)分析与论证,得出实验的结论:光在水中是沿传播的;光在玻璃中也是沿传播的,所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的。3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化地表示光的传播和,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4.光的传播的应用(1)试一试:表演一下手影游戏。(2)思考下列问题,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影子的形成是因为。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医生在手术台做手术时,用“无影灯”照明,而不用普通照明灯作光源,为什么?能谈谈“无影灯”的为什么就没有影子吗?(3)练一练:在公路边植树,怎样用肉眼检查植下的小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这种检查方法的物理原理是什么?射击时为什么要做到缺口、准星、目标三点一线,才可以瞄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讨论:光的直线传播还有哪些应用?请将你知道的写下来。(四)光的传播速度1从课本中查阅:(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常用小写字母“c”来表示。(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十分接近的速度。(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中的;(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中的。2 你知道吗?(1)光每秒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的几周?(2)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叫做1 光年, 1 光年大约为多少 km 呢? 3算一算,看谁算得快:太阳光传到地球上的时间约为8min,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多少 km? 4.练一练:(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km/s。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时,光在中传播的快。(2)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所以“光年”(填是、不是)时间单位。(3)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是光在的光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规律。(五)学习制作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实验器材:光具座、带有小孔的屏、光屏、蜡烛、火柴。实验步骤:A、按图组装,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像的大小、正倒。B、改变蜡烛离小孔的距离,移动光屏位置,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像距的变化。实验记录: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像;像比物体(填“大”或“小”) ;像是(填“正立”或“倒立”) ;当蜡烛离小孔的距离变大,像离小孔的距离,像变(填“变大”或“变小”) 。实验结论: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小孔成像的特点是。小结1.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空中的光速。3.现象解释。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知道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重、难点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教学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器材准备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器教学过程一、引导构建设疑:你知道吗:滑雪运动员为什么要带眼镜?(一) 研究光的反射现象1什么是光的反射观察课本图示的实验,可以得出:光入射到两种物质交界面时,会改变,返回到原来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2)学习与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名词,完成下面的填空:AO 是光线;OB 是光线;ON 是线; AON 是角; NOB 是角。思考: 入射光线与界面成 30时,入射角是多少?反射角是多少?(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2.实验步骤: 让激光笔的入射光沿着光屏左侧射到镜面的 O 点; 转动光屏 F 板,找到反射光线; 观 察和 测量入 射角 分 别 为30 、 45、 60时的反射角,并记录在表中;入射角304560反射角当 E、F 在同一平面时, F 面上收到反射光线,当E、F 不在同一平面时, F 面上收到反射光线。(填“能”或“不能”)3.实验结论: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数据,分析一下: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二角(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并完成下面填空:(1)、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平面上;(2)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反射角入射角。4.实验讨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a、量角器的作用是什么?b、白色光屏为什么要做成可折叠的E、F 两块?c、该实验用激光器(或激光笔)作光源,如果用手电筒作光源行不行?d、你认为入射角的角度可不可以任意选取?练一练:1以同样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的某点的入射光线有条,而对应于某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条。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时,反射角为 40。 3当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A、90B、180C、0D、360(三)光路的可逆性(1)做一做:大家都在亮处,当你从平面镜看见别人的眼睛时,别人能不能看见你的眼睛?交流并回答:(2)想一想: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此时反射光线是不是逆着原入射光线射出?(3)上面的事实说明:光路是的。(四)镜面反射与漫反射(1)观察图 314 与图 315 的实验,思考:该实验说明了什么?(2)反射有哪两种?(3)什么是镜面反射?你能例举生活中有哪些镜面反射的现象?(4)什么是漫反射?你能例举生活中有哪些漫反射的现象?(5)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练一练:1、教室里的黑板有没有“反光”的现象,学生在哪些位置因“反光”的影响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图文?请说出一种解决的方法?2、电影的影幕都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为什么?小结1.光的反射现象与光的反射定律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3.知道什么是凹面镜和凸面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