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pdf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六课时:练习课, P13 14 练习一1.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 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 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增加自信心。4.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教学准备: , Ppt 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一、引入课题板书:除法练习课二、指导练习1. 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2. 第 2、3 题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 第 4 题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学生理解题意后, 独立解答。教师用 ppt 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 进行集体订正。4. 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书写格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5. 第 6 题(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第 7 题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1) 、 (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第( 3)题通过规律: 5 个圆为一组,第 25 颗正好是第 5 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二单元、方向 与 位置第一课时:东南西北教学内容: , P15-16“ 东南西北 ”教学目的: ,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 能看懂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教学难点 , 能说出各个方向。1.教学准备: , 用辨认方向的主题图和我国行政区域图。2.制做方向板的卡纸。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一、复习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方向?二、新授1)引入。师:太阳是从什么方向升起的?2)学生回答: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让学生到操场去辨认找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说说四个方向各有什么。把记录收集整理完成“认一认,填一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总结: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3小组活动说一说教室里 4 个方向分别有什么?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是哪位同学。三练一练完成 p16的练一练 15题四课堂总结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 , 第二课时:辨认方向教学内容: , P17-18“ 辨认方向 ”教学目的: ,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期于的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3.教学准备: , 用辨认方向的主题图和我国行政区域图。4.制做方向板的卡纸。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一、复习操场东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说一说,我们上节课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二、新授3)引入。师:在生活中,除了听说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4)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 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顺着教师所指的4 个方向观察) 发现剩下的 4 个方向分别在学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也就是在两个方向的中间。如:图书馆在北面和西面的中间。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学生讨论后回答:少年宫在西面和南面的中间,电影院在东面和南面的中间,动物园在北面和东面的中间。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 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学生讨论后得出:图书馆在学校得西北面。少年宫在学校得西南面。电影院在学校得东南面,动物园在学校的东北面。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得出这些名称的。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 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 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 个方向,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3试一试(小组活动)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 个方向分别有什么?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四练一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观察地图时,教师让学生注意面朝北的方向标。借助中国地图,对学生进行识别方向的训练,教师说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在图中将其指出。教师让学生懂得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并在图中指出北京的位置。再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中找出家乡的位置,并说一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家乡的什么方向。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书中的几个问题,并将答案填在书上,学生做,教师巡视。最后,还可以利用中国地图,问问学生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请其他学生回答。五实践活动让学生带上表格及方向板到校园中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观察地点面朝方向西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观察后,到班级交流观察的结果。五你知道吗?读书中的一段话后,说一说自己对指南针的了解,再让学生回家去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六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 ,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一课时数一数(一)教学内容: , P19-21 数一数(一)教学目的: ,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 “万” ,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教学重点: ,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 “万” ,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难点 , 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学准备: , 1.ppt和相对应的图片2. 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一)情境引入同学们,你能很快的把下面的数数出来吗?(二)探究新知1 (出示大正方体)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 ,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这么多, 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学生数。)师: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组 1:我们组数有 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 10 个,再竖着数有 10 个,10 10=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 6 个面,所以是 600 个。组 2:我们组数有 1000 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10 个,再竖着数有 10 个,10 10=100,100 10=1000。组 3:我们组数有 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个面有 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 1000个。师: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 个,另一种数的结果是 1000 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究竟谁的是正确的?生 1:我们数的方法不同,所以数的结果也不同。生 2:他们数的是 6 个面,我们数的是10层。生 3:他们没数正方体的芯。师:结果是 600 个的同学只数了 6 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面的小正方体。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 个的同学是怎样数的。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到一千。 (同学跟着计算机数)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怎么数。生: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最后一百个一百个地数,数到一千。 ) ,数到 10 个;再十个十个地数(出示) ,数到 100;最后一百个一百个数(出示) ,2 个一百是多少? 3 个一百呢? 5 个一百? 9 个一百?数到 10 个一百就是多少?(出示) 。10 个一百是一千。(板书: 10 个一百是一千)2师:接下来可以怎样数?生:一千一千地数。计算机演示: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数到一万。 (学生一起数)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 个一千就是多少?生:10 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 10 个一千是一万)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可以怎样数?生: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3 师: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师: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生 1:第一幅图有 100个小木块,第二幅图有20个小木块,第三幅图有 5 个小木块,一共是125 个小木块。生 2:先看 1 个一百,再看 2 个十,最后有 5 个一,一共是125 个小木块。 , 师:我只看到 3 个十?生:最后的 12 个小木块里有 1 个十,就是 4 个十,所以是142 个小木块。师:一百在哪了?生:10 个十就是 100,所以是 105 个小木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三)应用新知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幅图都是按照千、百、十、个摆好的,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有多少个小木块。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粒豆子?生:不能。师:你们数一数,再摆一摆,不仅你们知道有多少个,还要让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活动要求: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种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发挥两种塑料袋的作用数一数、摆一摆。小组活动(略)小组汇报师:汇报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个豆子,怎么摆的?组 1:我们组有 963个豆子。有 9 个百, 6 个十, 3个一。组 2:我们组有 972个豆子。有 9 个百, 7 个十, 2个一。组 3:我们组有 954个豆子。有 9 个百, 5 个十, 4个一。组 4:我们组有 990个豆子。有 9 个百, 9 个十。组 5:我们组有 1012个豆子。有 10 个百, 1 个十, 2 个一。组 6:我们组有 988个豆子。有 9 个百, 6 个十, 8个一。组 7:我们组有 995个豆子。有 9 个百, 9 个十, 6个一。组 8:我们组有 933个豆子。有 9 个百, 3 个十, 3个一。组 9:我们组有 910个豆子。有 9 个百, 1 个十。组 10:我们组有 989个豆子。有 9 个百, 8 个十, 9 个一。师:哪个组比一千多,请把多的送到前面;哪个组比一千少,差几个就到前面拿几个。师:请小组代表进行汇报。组 1:我们组有 963个,还差 37 个,我们拿了 3 个十, 7 个一。组 2:我们组有 972个,还差 28 个,我们拿了 2 个十, 8 个一。组 3:我们组有 954个,还差 46 个,我们拿了 4 个十, 6 个一。组 4:我们组有 990个,还差 10 个,我们拿了 1 个十。组 5:我们组有 1012个,多了 12 个,拿走 1 个十, 2 个一。组 6:我们组有 988个,还差 12 个,我们拿了 1 个十, 2 个一。组 7:我们组有 995个,还差 5 个,我们拿了 5个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组 8:我们组有 933个,还差 67 个,我们拿了 6 个十, 7 个一。组 9:我们组有 910个,还差 90 个,我们拿了 9 个十。组 10:我们组有 989个,还差 11个,我们拿了 1 个十, 1 个一。师:老师这有几个数,请你看数摆豆子。一百二十三五百四十六八百七十九百零七师:我们班一共有10 个组,如果把 10 个组的塑料袋凑在一起就是多少了?生:一万师:请组长带着你们组的豆子站到前面来。师生惊叹:哇!一万粒豆子是这么多呀!师:谈谈你有什么收获?生 1:我会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数了。生 2:我会用好办法数豆子了。, , 第二课时数一数(二)教学内容: , P22-23 教学目的: ,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 “万” ,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教学重点: ,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 “万” ,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准备: , 计数器 正方体 学具袋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一)情境引入 1师:你们知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生:珠穆朗玛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师:那你知道它的高度吗?(出图)师:谁能读给大家听?生略。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两个之最。老师这还有两幅图(出图),我们一起来看看。2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三千颗。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种。师:在这几幅图中都有一些数字,以前我们学习了100 以内的数,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那这些数字和100 以内的数比较,怎么样?生:这些数字比 100 以内的数大很多。师:那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二)探究新知1.出示挂图提问: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生回答:一万。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 个是一万。2.数一数出示正方体图。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3.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 九千、一万。总结: 10 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数一数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4.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三)完成 p23 练一练 14 题。(四)总结 , , 第三课时拨一拨教学内容: , 拨一拨教学目的: , 1 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教学重点: ,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教学难点 , 万以内数位顺序。教学准备: , 计数器 正方体 学具袋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活动一:拨一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一)出示信息(投影)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 米。2、民族小学共有 1706 个学生。3、陈老师在广场路买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 元的房子。4、我们学校有 880 人。5、买一台洗衣机要1008 元。6、发明造纸术距今有1900 年。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二)分四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4 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 5 个。1、第一类:不带 0 的数。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3)每人写一个不带0 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2、第二类:中间带0 的数(1) 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 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2)小结:读中间带0 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 0。(3)出示只有中间带0 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 的数(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 的数(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三)你拨我写(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活动二:练一练说一说商品的价钱写出横线上的数填一填 , , 第四课时比一比教学内容: , 比一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3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重点: ,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 ,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准备: , 计数器、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活动一:比一比创设情境:谁最矮 ? 1、出示图片。黄山海拔约 1865 米香山海拔约 1865 米泰山海拔约 1865 米华山海拔约 1865 米2、比大小出示万, 千, 百, 十, 个, , 1, 8, 6, 5, 黄山, , 5, 7, 5, 香山, 1, 5, 3, 3, 泰山, 2, 1, 5, 5, 华山如图所示,三位数比四位数要小。3、谁最高万, 千, 百, 十, 个, , 1, 8, 6, 5, 黄山, 1, 5, 3, 3, 泰山, 2, 1, 5, 5, 华山4、黄山和泰山谁高?谁矮 ? 万, 千, 百, 十, 个, , 1, 8, 6, 5, 黄山, 1, 5, 3, 3, 泰山学生填一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5、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6、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7、明确:(1) 四位数比三位数大(2) 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活动二练一练在里填上“ ”1074 846 389 982 5102 5184 (1) 学生独立练习(2)交流想法 , 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活动三:试一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 独立思考(2) 讨论: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3) 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4) 独立完成想一想: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活动四: p2829练一练 16题1、学生独立完成。2、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板演。, 二次设计, 第五课时有多少个字教学内容: , 有多少个字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准备: , 计数器、教学时间: , 一、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1084 982 3756 4184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要注意什么?二、知识新授1. 让学生自读课本 p30 的文章。2. 学生小组估估这个故事有多少个汉字呢?3. 小组回答,指名汇报方法。 方法一:每行约有 10 个字,数数每段有多少字,有多少段。方法二:右栏大约50 个字,左栏是右栏的两倍。4. 完成“估一估,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三、完成 p31 “练一练” 1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四、总结课堂。报置作业 , 二次设计,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 , 练习课教学目的: , 1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具体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步发展数感。3通过数学活动,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教学重点: , 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的意义教学难点 , 几个数的排列教学准备: , 计数器、数字卡片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活动一:看一看,读一读(1) 看图写数: 2003 2040 (2) 读数:二千零三二千零四十(3) 你拨我写同桌合作,一人拨珠,一人写数活动二:找规律出示题目(1)388,389,392,393 (2)3260,6370,3290,331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5725,5825,6125 1. 找规律 2. 独立填写 3.交流,评议活动三 : 说一说1、在小组内先读数 307 754 371 7594 2、说一说, “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3、汇报,交流4、猜一猜淘气的书可能有多少本?活动四:小兔吃萝卜1、故事引入 2 、连一连2、在小组内读一读,写一写4、交流读写数的方法5、小结易错的地方。活动五:数学游戏转一转,比一比活动六:实践活动有多少片树叶?1. 先估计 50 或 100 片树叶占多大面积,再估计所有树叶有多少片,在小组内交流。2. 实际数一数有多少片想一想:怎样数得又快又对,设法表示出来。, , 第四单元:测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内容: , 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教学目的: , 1 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 1 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教学重点: ,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教学难点 ,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 分米和 1 毫米的感性认识。教学准备: , 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 活动流程 活动一: 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 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资源” ,如发现不从尺子0 刻度开始量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或奖励,如没有发现学生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进行启发引导,体现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 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10 厘米也就是 1 分米” 。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 分米的长度。教师介绍“ 1 分米”也可以写作“ 1dm ” ,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 分米是几厘米?(教师板书: 1 分米=10厘米,1dm=10cm 。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 米是多少厘米? 1 米是多少分米?(教师板书:1m=100cm 1m=10dm)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 分米? 估计学生会说: 手掌长大约是 1 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 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 1 分米等。 活动二: 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1、 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 厘米的黄色纸条。 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 厘米多一些”“6 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然后介绍, 1 厘米中的 1 小格长是 1 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 1 毫米的长度。教师介绍“ 1 毫米”写作“ 1mm ” ,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3、引导学生观察, 1 厘米中有几个小格?( 10 个小格) ,1 厘米等于几毫米?( 10毫米) ,板书: 1cm=10mm。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 毫米? 估计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等。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二课时 1 千米有多长教学内容: , 第二课时 1千米有多长教学目的: , 1 通过“走一走”、 “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 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2 使学生知道 1 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 体验 1 千米有多长。教学难点 ,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教学准备: , 米尺、表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一活动导入。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二玩中学1走一走。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 米用多长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 米、100 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 米后有什么感受。2估一估。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 千米的长度。(1) 刚才我们测量出 100米大约有多少步, 思考:几个 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2) 估一估走 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3) (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 1 千米。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2 分钟)那么沿操场走 5 圈,也就是走 1 千米大约要几分钟?3想一想。进一步体验感受1 千米有多长。(1) 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请看课件: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 千米。(2)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 千米的实际长度。小结: 1 千米=1000米4读一读。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 1 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停顿)千米 =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5填一填。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我们知道 1 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 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2) (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i.公路边的里程碑ii.摩拖车的速度表iii.限速标志iv.指路标志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6估一估。(1)我们知道了 1 千米的实际长度, 现在请你估计一下, 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 1 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2) 师小结: 1 千米,我们大约走 2000 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三、学中做:完成43 页的第 1 题、第 2 题。,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 ,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的: , 1 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2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3 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教学难点 , 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 , ppt 、挂图。优秀的作业、作品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谈话引入一个单元学完了, 你一定受益匪浅吧。 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将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你学到了什么?(1)出示图 1,看图说一说。读出每所学校的人数。说一说那所学校的人数最少,那所学校人数最多,哪两所学校的人数比较接近。你能把它们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吗?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汇报交流结果。(2)出示图 2,看图说一说。仔细看图,说一说个动物馆在池塘的什么方向?说一说狮子馆到猴山的行走路线。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同桌交流,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集体汇报。(3)出示图 3。 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你能根据图重的条件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更有价值。全班交流,学生讨论评价。2我的成长足迹:与同伴说一说。3(1)组内展示个人的学习资料。(2)说一说。请同学们勇敢地展示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4评一评。a. 自我评价。 b. 小组成员互评或好朋友互相评价。c. 教师评价。5忆一忆。a. 回忆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节数学活动, 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b. 在老师或同学面前讲一讲。c.说说自己取得的进步。6写一写。教师可以为学生纪录成长纪实。学生完成纪录卡片。 , , 第五单元 : 加与减教学内容: , P4344 买电器教学目的: , 1 。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 正确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 , 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准备: , 课件、练习卡、计数器、人民币学具等。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活动一:买家电1、师:谁能告诉大家,你家都有哪些电器?2、师:看来小朋友们对电器都很熟悉,那张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跟我去买电器,帮我参考一下价钱,好吗?(课件显示:四幅电器图)3、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4、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5、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张老师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500+800=1300 (元)你们是怎样算出 1300 元的?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学具,请你们利用学具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6、师:谁能先说说本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算法,再说自己的?课件演示两种算法的计算过程。7、师:看来呀,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正确,现在,老师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8、师:谢谢小朋友们刚才帮了我一个大忙,真棒!现在你能帮自己家也添置一些电器吗?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钱?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算式。很好,大家都有这么多种不同的买法,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9、师小结。活动二:练一练1、师:小朋友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是要想算得又对又快, 还得进行一定的练习,你们敢不敢试试?(1)做练习卡上的第一题“我会做” 。(2)做练习卡上的第二题“我能行” 。(3)做练习卡上的第三题“我真棒” 。活动三:说一说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二次设计, 第二课时回收废电池教学内容: , P4546 回收废电池教学目的: ,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4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教学重点: , 三位数加法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准备: , 教具: ppt 、小黑板。学具:计数器。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二次设计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玩中学1、看一看。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1) 、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2)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3) 、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2、算一算。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教师板书: 122+77=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进行计算。 122+77怎样计算呢?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完成第 45 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