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炉的换气规则.docx
热处理炉的换气规那么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换气方法和相应的平安操作规程,对于炉子的平安作业,尤其对防 止爆炸是至关重要的。换气中执行的程序和关键措施与炉子本身的结构和使用类型有关,特别是与那些温度低 于75CTC的辅助炉室的空间大小、位置和炉门结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可控气氛热处 理炉需要改换气氛时,必须遵循炉子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规程;规程中应详细规定平安换气的 方法和应采取的措施,在操作中还要考虑到对炉子和平安装置的特定要求以及可能发生的危 险。按照炉型结构和炉温分布的特点,我们将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归纳成A、B、C、D和E 共5种类型的炉子;按照通常的三种炉气介质(即可燃气体,以氮气为代表的不可燃气体 和空气),它们之间每两种相互交换的情况可分为6种置换炉气的类别;按照以平安温度 (750。为界的炉温分布特点可分成a、b两种情况。我们以这些换气条件组合成各种换气 过程并分别给出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关键措施。为了便于区分,将以上换气条件中各自的分类 标记或号码连接起来,作为对应的“换气操作程序和关键措施"的编号。1热处理炉换气过程中的平安措施在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工序操作和换气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关键平安措施汇总如下H1一一在保护气通人炉内之前,必须确保与炉膛密封的竖直出料通道即所谓的"重力 落料筒"参见图6-l(a)中炉膛与淬火槽的连接局部,无论什么时候都应浸没在淬火油、乳 化液或熔盐等淬火介质中,同时也要检查淬火槽的液位不可过低;否那么炉内可燃气体可能由 此处泄漏到大气中,空气也可能从反方向进入炉膛,这些都会导致爆炸或中毒危险。H2只有在炉温到达平安温度以上或者得到平安特许时,才能撤去在可燃保护气与 炉子之间的连接管道上的"平安盲板",或者在连接管道上正确地安装上"平安弯管"。以防 止炉温低于平安温度时,气体经由渗漏(或被错误翻开)的截止阀进入炉内,导致爆炸灾害。H3当可燃保护气在规定出口处被引燃后且能稳定地燃烧时,说明炉子已经排尽了 空气或氧气,换气过程已经完成。H4必须确保废气排放口所排出的气体能充分地引燃或排放干净,否那么残留的这些 气体可能是有毒的或是有害的。H5一用不可燃的保护气体例如氮气或放热式气体,作为冲洗气,不断地通入炉内,将 原有的空气稀释并置换出去。当炉内气体中氧含量低于1% (体积)时,说明换气已完成。 只有严格地执行了经过平安监测验证和许可的换气操作规程,才可认为完成了规定的换气过 程。为了平安,通常的做法是:冲洗炉膛所用的氮气的体积,至少为炉膛容积的5倍。H 6在决定降温、停炉后并不再使用可燃气体时,应采取彻底防止渗漏的方式切断 保护气供应源,防止气体经由泄漏的阀门渗入炉内。即在向炉子输入可燃保护气体的管道上, 安装上"平安盲板",或者卸下"平安弯管"H7在确保炉膛温度高于平安温度(750。的条件下,将空气输入炉内或直接翻开炉门, 炉内原有的可燃气体充分烧尽并被空气取代。这种高温燃烧法可以省去氮气冲洗并将炉内可 燃气体改换为空气。H8排气口处的点火烧嘴必须处于正常的燃烧状态,而且炉门口火帘在燃烧时必须 到达规定的高度,以保证从炉内排出的气体能被可靠点燃。H9一用氮气等不可燃保护气体冲洗置换炉内的原有空气,在确保完成了法定的换气过 程或炉内气体中氧含量低于1% (体积)时,方可引人可燃气体。,H10不可过快地让空气进入炉内,应密切注意炉温的上升速度,并随时控制空气的 进人量。否那么,内部装有油槽的炉子可能会发生淬火油过热或失火事故。常验南好H11当可燃气体通入时,必须检查可燃保护气体的输人流量,在排气口处的燃烧情况以及炉压。检查在焊缝、炉壁、炉门、加热元件、循环风扇、盖板及热电偶等部位是否存 在炉气的逸出。一定流量的气体在炉内将产生一定的气体压力,假设炉压有变化,必须检查变 化的原因,查清是否存在泄漏。H12一将空气引入炉内之前,必须可靠地切断可燃气体供应。H13 必须采用独立的热电偶测量装置来检测平安温度(750。,并应有清晰的读数显 示。当炉温低于75CTC时,必须给出用以报警的"声、光信号";在能够提供平安氮气的情 况下,当炉温低于平安温度时,平安装置应自动关断可燃气体的输入并自动供应氮气。商童 干H14有毒、有害的气体会在炉墙内扩散,或者滞留在炉子的死角区域,这种情况在 烧掉了炉气并且已经转换为空气之后也会发生。因此,必须翻开外炉门和内炉门,以便于空 气流通。必要时应对炉子进行强制通风。H15为了平安,在翻开外炉门时或者进行炉气置换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进气口和 排气口的前面,也不得站在外炉门的前面。H16一在翻开内炉门时,侵入的空气有可能使炽热部件上的积炭着火。一旦失火,应 再次关闭炉门,以防更多的空气进入炉内。H17 一一装有淬火槽的炉子,在引入保护气之前必须保证槽内有充足的淬火介质,必 须检查槽中液位是否过低或过高。淬火槽的最低液位和最高液位是由炉子制造商规定的。H18为了使炉温低于750、充满可燃气体的单室炉膛,一翻开炉门或炉盖,炉内 气体就能被可靠地点燃,首先要确保炉子的密封性和炉压正常,绝无空气渗入;还要确保炉 门或炉盖的升降机械系统和在炉门口的火帘自动引燃系统运行正常,联锁功能可靠。H19 一一用不可燃的保护气体,例如氮气或放热式气体作为冲洗气,向炉内持续通入, 不断地稀释炉内原有的可燃气氛(或空气)并将其置换出去。在换气后,当炉气中易燃成分 (CO+H2 + maxl%CH)的体积含量小于5% (或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 )时,说明对炉内 原有的可燃气体(或氧气)的置换过程已经完成。大多数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冲洗炉膛所用的冲洗气(氮气)的体积,至少为炉 膛容积的5倍。为了改善冲洗过程的经济性,可采用高温输气来适当减少所需冲洗气的体 积。在确定了炉子、炉温和冲洗气体及其纯度等条件后,经过屡次冲洗换气试验,确定出合 适的冲洗时间和流量,使残留组分的含量到达规定要求;这些包含有规定的条件、步骤和过 程参数的试验规程,在通过平安检测验证和许可之后,即可成为法定的换气操作规程。H20只有在炉膛温度高于750时,方可向炉内输入可燃保护气。为此,应在可燃 保护气的供气管路上设置自动关断阀,只有在炉温高于75CTC时,才能开启该阀门使保护气 通过。对于炉膛温度低于75CTC ,因特殊需要向炉内通入可燃保护气体时,应经过炉子制造商 特许,在采取平安保护措施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关断阀的执行条件。H21炉门、锁紧门和炉盖等必须是气密的。H22一根据炉型及设计要求,配备了氮气自动输入装置的条件下,可选择在电源故障, 可燃介质供应故障,炉膛温度低于75CTC和炉内的压力低于规定要求等故障出现时,应自动 关断可燃介质供应并自动输入平安氮气。如果该平安装置失灵或无法提供平安氮气时才属作者应及时地手动输入氮气或执行下述 的平安措施。H23 一一如果发生了电源故障,可燃气体(或可燃介质)供应故障等但又无法提供安 全氮气时,为防止低于75(rc的冷炉室有可能进入空气并形成易爆炸气氛,操作人员必须及 时执行以下平安措施:操作者用预先准备好的、带长杆的人工火炬,尽可能远离外炉门将其点燃,并通过长 杆把它放在炉门口下方;操作者在平安位置用手轮或其他区动装置,慢慢翻开外炉门并烧尽前室炉气。假设仅为可燃介质供应故障,但未发生电源故障,可立即通过按钮操作引燃火帘、翻开外 炉门并烧尽炉气。H24 一一为增强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及时提供备用电源或动力装置,提供充足的安 全氮气储藏,是极为重要和十分关键的平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