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 .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初三物理教案一运动的世界1、运动的相对性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2、长度的测量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记:记下数值和单位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m=109nm 例: 45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 其中:( 1)计算时将 s和 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 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 秒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10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解: 5 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船=V船t=100m/s5s=500m 5 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船+ S声)/2=1100m 5、平均速度严格按公式v=ts来计算,切勿利用V=221VV来计算。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 ,前 50m 的速度为 20m/s,后 50m 的速度为 10m/s,汽车在这 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_m/s。解:前半段时间为:t=vs=smm/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 t=vs=smm/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s=sm5 .7100=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的。(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的,这是以 _为参照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的,这是以 _为参照物。2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 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它通过20m 路程后的速度是_m/s。3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接下来的15s时间内作速度为5m/s 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20s 时间内作的是_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m/s,合_km/h。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5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6,运动路程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9:1 B1:9 C4:1 D1:4 6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20m/s 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 1 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 1 分钟时间共有41 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A308m B30m C293m D286m 7以乙为参照物,甲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丙为参照物,乙静止不动。那么以丙为参照物,甲作_直线运动 (选填“匀速”、“变速”)。8某商厦安装有自动扶梯,当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需要2 分钟。当扶梯运行时,人走上去只需40 秒。当人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由扶梯送上楼,需要_分钟。9某物体以8m/s 的速度通过全程的2/3,通过剩余 1/3 路程的速度是21.6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初三物理总复习二声的世界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二、乐音与噪声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2、 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有关。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乐器就是因为音色。3、 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三、超声与次声1、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超声:频率在20000Hz 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次声:频率在20Hz 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2、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1)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2)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 超)(3)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四、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s,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m/s)解 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则340S5200S=2 解得 S=727.6m 解 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t+2,则依题意有:340(t+2)=5200t 解得 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vt=5200m/s0.14s=727.6m 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哪一个是无效的:()A赶快将门窗关紧;B 用棉花塞住耳朵;C 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3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 A音调;B音色;C响度;D以上都不对。4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C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6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7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 秒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8声音要靠传播,登月的人只能靠无线电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中传播9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试举世2 个例子。(1)_ ;(2)。10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 系着细线 ) 、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你任选器材设计三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发生现象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1 2 3 11、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秒他听到了回声。问:若他喊时离高崖是875m,则汽艇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初三物理总复习三多彩的光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2、 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 3 条)(2)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区别及应用(3)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2 点)(4)作图:(如下)3、光的折射:(1)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2)光折射成的虚像比实际物体高4、光的色散(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基色:红、黄、蓝;(3)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光线,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如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透明物体只能透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如蓝色镜片只能透过蓝光例:穿红裙子、白T 恤的女孩在只有蓝光的暗室里被看到穿蓝上衣、黑裙子。5、凸透镜成像:(1)正立虚像(不可在光屏上呈现):u2f:物大缩小u=2f:物等等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u2fu32cm即选 D。6、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1 (04 广东)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 _.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 2(04 宁夏) (2 分)“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成的 _像 ( 填“实”或“虚”)3( 04 佛山)如图2 所示,“汾江”牌台灯有一个灯罩,它的内表面做得很光滑,其作用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它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A光的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C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光的反射且光路是不可逆的4( 04 黑龙江)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立竿见影 B在岸边观看水中游动的鱼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5(04临沂)一束光线从空气斜着射向水面,入射光线跟水面的夹角为50 , 则( ) A. 反射角应为50 B . 折射角应为40 C:折射角应为50 D . 反射角应为 406( 04 南京)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 1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Am B4m C5m D6m 7( 04 江苏宿迁)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B 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8( 04 西宁)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B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90 度D人离平面镜较远时,在镜中所成的像比人要小9 (04 福建宁德) 小明身高为170m ,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lm 处,他在境中所成的像高是1.70m当他再后退 1m时,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_ m,像离镜面的距离为 _ 10(04 吉林)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 反射. 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 不同 .11( 04 烟台)在图12 中, AO 、BO为点光源 S 射向平面镜的 , 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 S像的位置并画出光路线。12(04 河南)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叭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 a 所示,天降大雨时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 b 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线表示出来。13( 04 福州)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A B C D 14( 04 北京丰台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照相机给人照相时,在胶片上成的是一个倒 立 、 缩 小 的 实 像 , 人 离 镜 头 的 距 离u和 镜 头 焦 距f的 关 系 是 ()AB C D 15( 04 广东)如图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A B C D16. (04 山西)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17( 04 上海)物体放在焦距为16 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侧光屏上得到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 A 10 厘米 B 20厘米 C 30厘米 D 40厘米18(04 大连 B)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眼(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入射角i。19(04 江苏宿迁)如图所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恰成一个清晰的像, 则此时烛焰所成的像是(填“缩小”或 “等大” 或“放大”) 、_ (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如果使烛焰沿主轴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20(04 福建泉州)如图9 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cm。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可以将物体放在点;若想看到一个正立的像, 可以将物体放在_点。(选填 “A ”、“B ”或“C ”)21( 04 湖北黄冈)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看到太阳B人在太阳光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C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D注满清水的池底,看起来象变浅了22( 04 辽宁本溪)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在水下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 D通过放大镜看到报纸上的字23( 04 北京丰台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站在游泳池边看到池底好像变浅 B 坐在教室的同学都可以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C 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 D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24( 04 哈尔滨)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湖岸景色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B照相机底片上呈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海市蜃楼是光沿直线传播而产生的38(04 福州)彬彬用数码相机在公园拍得一张照片如图6 所示,请你观察照片中的情景, 指出一个物理现象: _ ,该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_ 。33(04 湖南郴州)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20 30 40 50 60 10 70c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_色,看到的字是_色初三物理总复习五密度与浮力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Kg (与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无关)测量工具: 天平(使用方法: 左物右码; 砝码用镊子, 从大到小取; 测量前调平衡用螺母,测量时调平衡用游码; 万一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应将砝码减去游码.)2、体积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即与液面相切)固体的体积:采用“溢杯法”3、密度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公式:vm单位: Kg/m3或 g/cm3 换算关系: 1 g/cm3=1103Kg/m3测量方法(实验)(1)常规法:用天平测出质量,有量筒测出体积,利用公式得出密度(2)替代法(用于没有量筒的情况下):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测出相 同 体 积 的 水 的 质 量 m, 则水水水mv, 则 该 物 体 的 密 度 为水水mm(水=1103Kg/m3)。其中,相同体积的水:液体用标记法 ;固体用 溢杯法4、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所受的重力。公式(1) F浮=排液gV(2)浮力等于视重之差5、浮沉条件(1)当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2)当液物时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当液物时悬浮当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直至漂浮当液物时上浮直至漂浮解题方法:利用公式和浮沉条件(受力分析),即漂浮和悬浮时有:G物=F浮例:将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放在水中,如图,则这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正确的是:()A A 球所受浮力最小A B B 球所受浮力最小B C C 球所受浮力最小D 三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C 解: F浮=排液gV而液相同,且有V排AV排B=V排C,故有 F浮AF浮C,即选 C 初三物理总复习六压强学情分析 对于本章的学习,学生对公式的变形及流速对压强的影响理解比较不深入,对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掌握较好。教学目标 1、掌握压强公式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2、灵活应用液体的压强公式3、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知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1、压强及改变压强的方法;(1)压强公式: P=F/ S;正确理解压力及受力面积(即接触面积)的概念(2)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如:刀刃薄 )减小: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如:铁轨上垫枕木 ) 2、液体压强公式及其应用;(1)公式: P=g h (其中 h 表示深度:即从液面往下数) (2)应用:连通器;液压机(F1/S1=F2/S2)(3)实验:控制变量法(控制同一深度或同一液体)3、大气压及其与沸点的关系;(1)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实例:钢笔吸水,吸盘,吸管喝饮料)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不均匀), 其数值为1 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0mmHg=10.3mH2O(托里拆利实验)(2)大气压越大则液体的沸点越高(应用:高压锅煮饭容易熟)大气压越小则液体的沸点越低(如高山上鸡蛋可能煮不熟)4、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则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则压强越大例 1: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三个一样大解:由公式P=SF进行变形得: P=SF=Smg=Svg=gh,甲乙丙且同种材料,则密度相同,而丙的h最大,即压强也最大,选C 例 2:某同学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实验,假定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则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米解:水银水银酒精酒精ghgh=大气压( 76cmHg),得:gghh酒精水银水银酒精=kgNmkgmkgNmkg/10/108.076. 0/10/106 .133333=12.92m 学法指导 准确把握压强公式中的受力面积和液体压强中的深度。作业布置 1.能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 A.托里拆利实验B.马德堡半球实验C.阿基米德实验D.滚摆实验2.圆柱体 A B 高相等 ,底面积之比 4:1,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比为1:2,若把圆柱体A 叠放在 B 上时 ,圆柱体 B 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为原来的( ) A.2 倍B.3 倍C.4 倍D.6 倍。3、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三个一样大甲乙丙4.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D.压力大压强不一定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在水下 50 米深处的潜水员 ,受到水的压强是 _帕。6.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脚下的冰将破裂,应采取( ) A.站住不动B.就地爬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C.赶快向岸边跑去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7 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 ) A.是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B.是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管C.是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D.是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8 某同学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实验,假定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则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米 (外界大气压强 P0=76 厘米汞柱酒精=0.8 103千克 /米3水银13.6 103千克 /米3) 9.有两组同样的砖甲组一块乙组两块,每块砖长 :宽:高=4:2:1,下列对地面压强不相等的是( ) A.甲组平放,乙组每块也平放B.甲组侧放乙组每块也侧放C.甲组立放乙组叠着侧放D.甲组立放,乙组叠着平放10.乌鲁木齐的大气压约0.9 个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帕,这时水的沸点 _10011.放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体积为 V, 密度为 , 重力为 G, 对桌面压强为p,将它竖直切去一半则( ) A. V 、 、G、p 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 . 、G、p 不变, V 为原来一半C. 不变, V、G、p 为原来一半D. 、p 不变, V、G 为原来一半12._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14.甲乙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重是乙物重的4 倍,而底面积是乙的1/2,甲对桌面压强为P甲,乙对桌面压强为 P乙,P甲与 P乙关系 ( ) A.P甲8P乙B.P甲4P乙C.P甲=2P乙D.P甲P乙/8 13.将浸有酒精的棉花球点燃后放入广口瓶中,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过一会儿鸡蛋会被瓶口吞没,这一现象说明 _ 14.某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测得玻璃管中水银柱高度为76 厘米可使这个高度减小的措施为( ) A.往水银槽中注入水银B.使玻璃管倾斜C.将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D.将实验移到矿井中做初三物理总复习七简单机械学情分析 对力臂的判断不够准确;对有用功、总功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滑轮组能省几倍力和费几倍距离掌握较好教学目标 1、清楚不同滑轮的作用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2、能准确判断支点、力臂及杠杆所属的种类3、理解做功的概念,掌握有用功、总功及效率的计算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杠杆及其分类1、能绕某点转动的硬杆称为杠杆,这个绕着转动的点称为支点,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称为力臂。2、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及等臂杠杆动力小于阻力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省力费距离动力大于阻力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费力省距离动力等于阻力的杠杆为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二、滑轮和作用及滑轮组1、滑轮的作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动滑轮:改变力的大小,不改变力的方向2、滑轮组: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省力情况:动滑轮上的绳子条数为n,则省 n 倍力,即 F=f/n,其中 f 为阻力(包括物重、滑轮重、摩擦等),所以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有F=G/n 费距离情况:省了n 倍力就要费 n 倍距离,即s=nh 3、做功及效率的计算做功: W=FS,其中若 F 与 S 垂直则力 F 不做功效率的计算:( 1)有用功(对目的物所做的功):W有=Gh (2)总功(力 F 所做的功): W总=FS(其中: s=nh)(3)效率 = W有/ W总4、功率:做功的快慢;P=W/t 例 1:.在水平路面上,某人用300 牛的水平拉力 ,拉着重 1200 牛的车 30 秒内前进了10 米。在这一过程中人对车做功的功率是( ) A.40 瓦B.100 瓦C.400 瓦D.3000 瓦解: W=FS=300N10m=3000J P=w/t=3000J/30s=100w 选 B 例 2、如右上图示用一滑轮组拉着重8 104牛的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3 倍,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 (1)拉力 F 为多少牛 ? 80%=0.03GS/F3S 得 F=1000N (2)若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2 米/秒, 1 分钟内拉力做了多少焦的功? W=FS=F n(vt)=10003 (0.2m/s 60s)=3.6 104J 学法指导 把握力臂的概念;区别用用功及总功理解省力则费距离初三物理总复习八分子动理论学情分析 对本章的掌握情况较好,基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应用到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3、认识宏观热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质子( +)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原子核( +)夸克一、物质的组成中子(不带电)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而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二、分子动理论1、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运动温度越高则热运动越激烈;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学法指导 解有关分子热运动的题目时注意: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则如看到尘士飞扬并不能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作业布置 1、 腌鸭蛋时,把鸭蛋放入盐水中,过一段时间蛋会变咸是因为_ 2、 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时,将消毒液喷洒在室外,过一会儿室内也会嗅到药味,这种现象说明了_; 如果天气越热, 药味就弥漫得越快, 这又说明了 _。3、 容器中下半部装水,上半部装酒精,密闭后静放一段时间,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_,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 _,同时还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运动。4、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存在斥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糖放入水中后不搅拌,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香水瓶打开后,房间里充满香味、扫地时能看到尘士飞扬、衣箱中放有卫生球,箱内的衣服都有卫生球的味道、对下列现象分析中,错误的是()、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折断木棒要花很大的力气,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没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比滴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初三物理总复习九物态变化学情分析 对本章的知识点学生掌握较理想,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实例当中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将熔点、沸点与生活实例结合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3、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 熔化与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图象)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图象)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3、晶体有一定的熔化(凝固)温度熔点(凝固点),非晶体则没有。二、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方式。(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3)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位置、温度、现象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条件:遇冷放热。如:(冰棍上、湖面上、水壶口)的白气、(冰饮料、夏天水管)上的水珠等自然现象:雾、露、云等三、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要吸热如:樟脑丸变小了,干冰变成气态CO2,北方冬天雪人没化成水就变小了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要放热自然现象:霜、冰雹、雾凇、雪学法指导 对于液化:看得到的是水珠而非水蒸气作业布置 1、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o C 的房间里,冰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温度 / C时间 /min甲乙A、能继续熔化B、再熔化一会儿C、不能继续熔化D、都有可能2、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C、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3、下列现象中属于放热的是()A、小河的水结冰B、小河的冰融化成水C、水蒸发成水蒸气D、太阳出来后霜化成水初三物理总复习十内能与热机学情分析 本章掌握较好 ,对热机效率理解较深入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计的使用2、理解内能与热量的概念3、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及热机效率的计算4、知道热机的利与弊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温度计的使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1、选择一根量程适当的温度进行测量2、将温度计的液泡全部浸没在待测物中、液泡不能碰到器壁和底部3、等液柱稳定后进行读数、读数时要平视、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二、内能与热量1、内能: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同为止)三、热量公式1、升、降温: Q=c m T ,其中 C为比热容, C水=4.2103J/(Kg 0C)2、燃料燃烧: Q=m q , 其中 q 为热值3、效率四、热机汽油机工作过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污染问题 ) 学法指导 准确把握效率的概念例 题 1、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立即将铜块投入水中,则()A、铜块向水传递热量B、水向铜块传递热量C、二者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解:由 Q=c m T 得:水的 T 较小,那放出相同的热量之后水的温度较高,所以热量从水传向铜例 题 2、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能,如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 这是用方式增加水等物质的内能;另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能,如太阳能电池。例 题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相同、用两盏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记录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可知C甲_ C乙。(填、或)解:作一竖直的辅助线,初三物理总复习十一了解电路学情分析 在上学期对电学的学习中,学生对电学的灵活比较难以适应,觉得比较没有系统性,故在复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应掌握在框架上让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让学生站在较高的高度上,理清电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灵活应用在解题上。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及其原因2、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3、知道电路的组成及串、并联电路,会画、会看简单的电路图,能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4、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并能灵活应用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其中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1、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2、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 电中和:两种不同的电荷相互接触时正负电相互抵消的现象,有时伴随有火花的产生。二、 电流、电压及其测量(一)电流及其测量: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2、 电流的大小:tqI,其中 q 为电荷量(单位:c), t 为时间(单位: s)I 为电流(单位: A)3、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内阻太小,相当于一条导线) 使用方法:电流表只能与被测器件串联应使电流从表的“+”极流入,“ - ”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当无法预计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用大量程并采用试触的方法(二)电压及其测量:1、电压是使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的原因;2、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铅蓄电池:2V;家用电路: 220V 3、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内阻太大,相当于断开的开关)使用方法:电压表只能与被测器件并联应使电流从表的“+”极流入,“ - ”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当无法预计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用大量程并采用试触的方法三、 电路的组成: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及开关组成。 1 、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提供电压的装置。导线:由(导体做成的)芯和(绝缘体做成的)绝缘皮组成 2 、电路的三个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短路:用电器或电源被导线直接连起来;电源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只有电源有电压)3、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间的工作状态互相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并联电路:电流有几条通路,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能正常工作;各个用电器间的工作状态互不影响。四、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 1、串联: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2、并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例 1:某同学做电学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小灯泡发光,两电表均有示数,在实验过程中,突然电灯熄来、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请判断(C)A灯泡 L1被短路 B开关被断开C灯泡 L2被烧断 D灯泡 L1被烧断例 2: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所用电路如图甲所示,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并接通开关S后,电流表 A1、A2的,则 A1读数是 _0.5 _A;A2 的读数是 _1.6 _A; 那么 R1 :R2=_5 :11_。学法指导 化简电路时,将电流表当成导线,把电压表当成断路,连成自己熟悉的电路作业布置 1、请你在图5 中每个方框中画上一个电路元件符号,使其成为一个正确的电路图。2、如图所示的电路里,在圆圈a,b,c上连接适当电表,使灯 L1和 L2并联且能发光,那么a 应是 _表; b 是_表;c 是_表。初三物理总复习十二探究电路学情分析 对本节的学习学生较为吃力,特别是对电路故障、电表变化的解题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应用2、能掌握电表随变阻器的变化情况3、能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 1、电阻:与材料、长度及横截面积有关(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则电阻越大)实验:控制变量法2、变阻器:通过改变导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接法:一上一下)应理解变阻器的电阻随滑片P 移动的变化情况二、欧姆定律:RUI(一般结合电流、电压特点解题)题型:通过计算求式中的某个物理量例:如图电路中,R1=60,R2=40,安培表 A1的示数为 0.9A ,安培表 A2的示数为 0.3A,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不变,求:R3的阻值是多少?解:分析得:电路为并联,结合电流、电压特点解题如下:电阻 R2两端电压为U2=I2R2=0.3A40=12V(也为电源电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流过电阻 R1的电流为 I1=U1/R1=12V/60=0.2A 则流过电阻 R3的电流为 I3=I-I1-I2=0.9A-0.2A-0.3A=0.4A 得: R3=U3/I3=12V/0.4A=30题型:电表随滑片P 移动的变化情况例: 9(04 山西)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 A1的示数变小 C 灯泡变暗 D 电流表 A2的示数变小解:化简电路如右(将A看成导线, V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