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补课第一次光学部分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 .pdf
-
资源ID:38610795
资源大小:1.72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初三补课第一次光学部分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 .pdf
2013 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100 套)一、选择题1. 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 B.水中桥 C.林中影 D.缸中鱼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水中倒影B 日食形成C 小孔成像D 铅笔 “ 折断 ”3 “ 大黄鸭 ” 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 大黄鸭 ” 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ABCD4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 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 飞鸟 ” 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 鱼” 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C 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D 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B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7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图1 中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图 1 8.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C初三学生李凡照毕业照时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D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9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A 光的漫反射B 光的镜面反射C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10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 凿壁偷光光的反射B 一叶障目光的折射C 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1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2、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13下列四种情景中,因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是A渔民看见江中的“鱼” B用放大镜看字典上的“字”C大公鸡看到水的“自己” D人在灯光下的“阴影”14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镜里的像是虚像 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镜靠近0.2m,像将远离镜0. 2m 1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D.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16.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17.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B.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C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空间增大的感觉D.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18. 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夹角,则A反射角是60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 C入射角是300 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19.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20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A.。C. D. B. 透 过 放 大 镜 形 成花瓶在平面镜中的烛焰通过小孔成的指针在阳光下形成影A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21. 图5 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 像会成在光屏上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2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 B 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23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放大镜D幻灯机24光从空气射人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A0B30C45D6025在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C在玻璃板与蜡烛A 的像之间放一挡板,从A 这一侧去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 的像了D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 始终能与 A 的像重合26、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0.5m B1m C2m D 3m 27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2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9、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30、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B 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C 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A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B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C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D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31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 小于 20cm B 大于 20cm 小于 40cm C 等于 40cm D大于 40cm 32图 3 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3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D 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4、在做 “ 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 时,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 则在光屏上 ()A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 10cm 小于 20cm 35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 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 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36.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烧制透明小玻璃球镶入薄板中的小孔中可制成放大镜B.透过玻璃杯看水中铅笔好像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C.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D.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是正立的实像37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38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 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照相机B老花镜C幻灯机D放大镜39.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图 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40图 8 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41 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 乙时 ,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5cm 刻度线处,当光屏一动到如图26 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cm 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动到70cm 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4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 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 点滑到 b 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A凸透镜位于a 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 点右侧C蜡烛在 a 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 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445 月 12 日上午,央视5 台直播了 “ 中国万达 ”2013 黄河口 (东营 )国际马拉松赛。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赛事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 倍焦距。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正立的实像B放大、倒立的实像C缩小、正立的实像D缩小、倒立的实像45.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12cm C.24cm D.6c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46、艾力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4 cm 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30 cm D40cm 47、图 2 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48、图示为国际空间中上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像生活中雨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写出一种即可)49.我市湖光岩地质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的作用, 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填“实像”或“虚像”)50、 在图 13 所示的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图 , 其矫正做法是 _图。51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 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 c 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 上的 a 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甲乙)透镜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 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 时,成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52王军在房间里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一张作业本的空白纸上。根据王军的实验情况,可推测窗户距凸透镜的距离范围为_,所成的像是_( 填成像的性质 ) 54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 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10 所示。(1)测得焦距小于10cm 的是图 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2) 在同一位置, 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 ,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此镜片对光有 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55如图, 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 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 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m 远处,视力表上其中一个“ E” 字开口指向纸外, 则被测者应向她的(选填 “ 上方 ” 、“ 下方 ” 、“ 左方” 或“ 右方 ” )指才正确56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像。57、 电视机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 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适当的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选填“红外线” “紫外线”)58、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的_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三、实验探究题59、如图所示,发光点S 发出的某光线经平面镜发射后,发射光线恰好经过A 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60 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及其反射光线61完成如图所示的折射光路图62、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 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6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64、请完成图中的光路图。65、如下中图所示, 已知一束光的一条边缘光线a 的传播光路,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另一条边缘光线b 的传播光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光学元件。66、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表面O 点,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67、在图 - 2 中,画出光线SA经水池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图- 1 图- 2 68.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 6m ,试在图中准确画出:(l) 平面镜的位置;(2) 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69 如图12 所示, O 是 O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AB 在该平面中的像70、某同学利用两支同样的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再拿一支的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2)他在白纸上记下了两支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A、B 分别表示两支蜡烛,请画出该同学在S 处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71、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23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光的反射定律 ” 。(1)如图 23 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0 与 ON 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3)在图 23 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0(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 射出,这说明 _。7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记录的实验数据见表: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物距像距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12.0 12.0 等大第二次15.0 15.0 等大空气O 介质53法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2)实验中,在玻璃后放一只和玻璃前燃烧蜡烛大小完全一样的未点燃蜡烛,目的是_。73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M(填 “ M” 或 “ N” )侧观察蜡烛M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 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 A、B、C 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74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 (P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完成光线的光路图 75完成图中的光路图76)如图10 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77、 如图丙,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 ,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射出,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78)在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 “ 放大 ” 、“ 缩小” 或“ 等大 ” )的实像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还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适当凸透镜(选填 “ 远离” 或“ 靠近 ” ) (2)在( 1)的基础上,若元件位置都保持不变,换用一个口径相同但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为了还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光学元件是(3)在( 1)的基础上,若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选填 “ 能” 或“ 不能 ” ) 7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F F O第 18 题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80,以下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1)、幼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2)点燃蜡烛,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其在(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8 所示的 a ,c ,e 三点 ; 蜡烛在 a 点时移动光屏,接收到了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了此成像规律。(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 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将蜡烛从a 点移至 C 点,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透镜方向移动 ; 将蜡烛移到c点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选填“能”、“不能”)。81在用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脸中: (1)如图 1l 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其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使像成在。(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 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3) 当烛焰距凸透镜6cm 时, 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与得到一个清晰的像。8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 时,能成倒立、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_( 左/ 右) 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 左/ 右) 移。8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如图所示。(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B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cm,此时光屏应位于图中_(填写字母)点的位置。(2)再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20cm”刻度线处,则应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m 刻度线处, 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85、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凸透镜lO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 l0 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 locm所致 ( 选填“大于” 、“等于” 或“小于” ) ,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或“右” ) 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 把蜡烛移动到 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的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 ) 。再将蜡烛移动到 A处,并移动光屏可得到的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 ) ,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 l0cm(选填“大于”或“小于” ) 。18 (4 分) (2013?长沙)小明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他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 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 近视眼睛 ” 的镜片,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 近视眼镜 ” 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 “ 远离 ” 或 “ 靠近” )透镜(2013 漳州)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 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l 所示。(1)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她将光源移至15cm 处,移动光屏,得到倒立、放大的_像;(3)将光源“ F”放在 30cm 处,其大小如图12 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