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四年级语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pdf
-
资源ID:38631888
资源大小:40.4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小学四年级语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pdf
1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一、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理解词语。题西林壁题:_ _ _ 西林:_ 只缘:_ _ 不识: _ 横看:_ 二、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1.题西林壁 的作者是 _代诗人 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_、_不同的角度,处在 _、_、_、_不同位置观看_ 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 。2. 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2 _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四、把下面的词组织成句,句子要通顺。1. 来了果子野的早已秋天满山熟透_ 2. 这个想到心惊有点一就肉跳我_ 一、默写游山西村,。,。,。,。二、填空1. 此诗选自,作者,字,号。 ( 朝) 著名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有 等传世。2. “,”蕴含深刻哲理。3.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程一.学习第 5 课古诗两首1.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A.初读,解决生字、新词的读音。B.再读,看注释、理解词义和句义C.精读,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理解分析古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3 (1)学习第一首题西林壁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易读错写错的字。侧()低()壁()测()底()僻()庐缘轼看注释理解句子意思:(1)题:书写,题写。(2)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3)缘:因为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 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 姿态各不相同。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 只能看到局部, 要是身在庐山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诗句含义读中感悟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节奏,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或“稍弱、强、强、稍强”或“稍强、稍弱”交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示声音延长“”表示重音突出“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体会诗人在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诗人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以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诗句哲理 _分析感悟简介:人物地点诗题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山中多悬崖峭壁,清泉飞瀑,林林葱茏,气候宜人。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2)学习第二首游山西村游山西村宋陆游草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生字莫腊浑疑(惜) (挥) (凝)看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4 (1)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2)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3)豚:猪。(4)疑:以为,怀疑。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体会诗情与哲理。全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情感。3.学会积累:积累语言文学、积累古诗文中脍炙人口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模拟试题】一.在田字格里抄写下列各字,要写得端正,正确。缘莫腊浑疑庐二.组词语:峰()侧()疑()酒()烽()测()凝()洒()三.在括号里写出带点的字。1.题西林壁。()2.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丰年留客足鸡豚。 ()4.山重水复疑无路。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厚()新(;)出()轻易()宁静()柔弱()五.选词填空:隐蔽隐藏1.要想不被捉到,就得找一个()地方藏起来。2.蟋蟀的洞穴()在草丛中。美观美丽1.公园里的花非常() 。2.我把房间布置的特别()。六.默写古诗题西林壁_ _ 七.阅读文章,按要求做。游三峡我就要看到美丽的三峡了。黎明,乳白色的水鸟大声地叫着,在江面上飞来飞去。船开动了,一会儿,驶进了三峡。只见波浪滔天的江水翻起江底的泥沙,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万里长江倾泻而下,向东奔去,两岸的悬崖峭壁,高高耸立。船到山前,突然一个急转弯,顺着水流,向旁边驶去,原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心中不觉一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5 张飞塔、白帝城等名胜古迹一闪而过,我看到了白云缭绕,高可接天的神女峰。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多么雄伟、多么壮丽啊!1.填空。(1) “禁”的音序是() ,部首是() 。“疑”的音序是() ,部首是() ,除部首外()笔。2.本文引用的诗句是_ 。3.按课文内容填空:水声()万里长江()悬崖峭壁()名胜古迹()4.用“”画出描写江水的语句。5. 我 在 游 三 峡 时 看 到 了 _ 、 _ 、 _ 、 _ 、 _ 和 _ 。 想 到_。6.给句子中“自然”一词选择恰当的解释。(1)一切天然存在的东西(2)不勉强( 3)当然,没有疑问(1)看着这一座座新教学楼,我自然地想起修筑这楼的工人们。()(2)大自然里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3)不认真学习,自然要落后的。()【试题答案】一.在田字格里抄写下列各字,要写得端正,正确。略二.组词语:峰(山峰)侧(侧面)疑(疑问)酒(酒家)烽(火烽)测(测量)凝(凝视)洒(洒脱)三.在括号里写出带点的字。1.题西林壁。(书写、题写)2.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为)3.丰年留客足鸡豚。 (猪)4.山重水复疑无路。 (以为,怀疑)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厚(薄)新(旧)出(入)轻易(困难)宁静(热闹)柔弱(坚强)五.选词填空:隐蔽隐藏1.要想不被捉到,就得找一个(隐蔽)地方藏起来。2.蟋蟀的洞穴(隐藏)在草丛中。美观美丽1.公园里的花非常(美丽)。2.我把房间布置的特别(美观)。六.默写古诗题西林壁略七.阅读文章,按要求做。游三峡我就要看到美丽的三峡了。黎明,乳白色的水鸟大声地叫着,在江面上飞来飞去。船开动了,一会儿,驶进了三峡。只见波浪滔天的江水翻起江底的泥沙,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6 万里长江倾泻而下,向东奔去,两岸的悬崖峭壁,高高耸立。船到山前,突然一个急转弯,顺着水流,向旁边驶去,原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心中不觉一喜。张飞塔、白帝城等名胜古迹一闪而过,我看到了白云缭绕,高可接天的神女峰。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多么雄伟、多么壮丽啊!2.填空。(1) “禁”的音序是(j n) ,部首是(示) 。“疑”的音序是(y),部首是(矢) ,除部首外( 9)笔。2.本文引用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按课文内容填空:水声(震耳欲聋)万里长江(倾泻而下)悬崖峭壁(高高耸立)名胜古迹(一闪而过)4.用“”画出描写江水的语句。5.我在游三峡时看到了水鸟、江水、岩石、浪花、张飞塔和白帝城。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雄伟、壮丽。6.给句子中“自然”一词选择恰当的解释。(1)一切天然存在的东西(2)不勉强( 3)当然,没有疑问(1)看着这一座座新教学楼,我自然地想起修筑这楼的工人们。(2)(2)大自然里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1)(3)不认真学习,自然要落后的。(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