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基础选择题 .pdf
-
资源ID:38671612
资源大小:751.4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基础选择题 .pdf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 ”表示未使用) ,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A B C D2. 下列实验中关于酒精的使用正确的是()A观察线粒体时,用酒精处理细胞使染色更清楚B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酒精漂洗解离后的根尖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D观察细胞中DNA和 RNA的分布时,用酒精改变膜的通透右下图为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的纸层析结果,对此的解释正确的是()A.该叶片呈现绿色B.研磨时间不充分C.色素划线浸浴于层析液中D.实验时未添加碳酸钙某班学生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图 3 所示的四种不同层析结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 甲可能将层析液没及了滤液细线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下图为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如果将密闭大棚内的光照由550nm 波长的光转为670nm 波长后,其他条件不变, 叶绿体类囊体腔内的H和叶绿体基质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增加增加B.增加减少C.减少增加D. 减少减少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后激发出一个H+ B.水分解后生成氧气、H+、电子与ATP C. NADP+ 捕获高能电子后与H+合成 NADPH D.类囊体腔中的H+ 浓度比叶绿体基质中的低距离色素量点样处甲乙丙丁色素相对含量点样处距离色素相对含量点样处距离色素相对含量点样处距离色素相对含量点样处距离图 3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卡尔文用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14 C02 五碳化合物糖类 B.14 C02 叶绿体 ATP C.14 C02 三碳化合物糖类 D.14C02 叶绿体 ADP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后激发出一个H+ B. 水分解后生成氧气、H+、电子与ATP C. NADP+捕获高能电子后与H+合成 NADPH D.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比叶绿体基质中的低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阶段生成ATP和 NADPH 所需要的H+ 和高能电子( e)均来自水B 阶段中生成的NADPH 将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C 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D 如该植物是水稻,根部在水淹较长时间后,其过程的产物是酒精和CO2 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吸收 CO2和释放 O2气体量的变化,据此分析正确的是1. 根据如图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依次为H 、ATP 、CO2 、 (CH2O )和 H2O D 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其分解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光斑照射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光斑照射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光斑移开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减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下列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变途径错误的是()A碳原子: CO2 三碳化合物葡萄糖B氧原子: H2O O2 C氢原子: H2O ATP 葡萄糖 D氧原子: CO2 三碳化合物葡萄糖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如果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 c 降低至极低水平( 其他条件不变) ,则 a、b 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A上升、 b 下降Ba、b 都上升Ca、b 都下降Da 下降、 b 上升对动物细胞某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它含有A、T、G 、C、U5 种碱基主要由该细胞器完成的生理活动是()ACO2+H2O (CH2O )+O2BC6H12O6+6H2O+6O26CO2+12H2O+ 能量CC6H12O62C2H5OH+2CO2+能量DDNA RNA 蛋白质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与所用试剂对应正确的是()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50%蔗糖溶液B.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 (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C.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 苏丹染液如图表示某一植物细胞内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 代表细胞器 )。下列有关此图的分析和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此图所示的各种生理过程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出现在同一细胞中B如果用18O 标记图中的,则理论上该植物体内的任何一种有机物都有可能出现放射性C此图构建了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的物理模型D该细胞中可以产生还原氢的场所有两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图 2 中 A 是测定植物光合速率的装置,B 是经过测定后描绘出的一天之内玻璃钟罩内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影响玻璃钟罩内氧气释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B在 8 时叶绿体中无氧气产生C刻度管内的液滴向左移动说明此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D在大约13 时刻度管中液滴向右移动达到最大刻度将一盆金盏菊先后置于不同环境因素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其氧气释放量变化如图10,则对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X 数值大于 0 AB 段光合速率影响因素是CO2浓度与温度 C 点暗反应速率高于B 点暗反应速率金盏菊光合速率最适光照强度是3kLx A. B.C.D.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 t2, 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 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 t3, 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 若在 t2 时刻增加光照 , 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 t4, 光照强度不变 , 光合速率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4 后短时间内 , 叶绿体中ADP 、Pi 含量升高 ,C3 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下图曲线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 2 浓度为 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 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图曲线所示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 y 点相比, x 点时叶绿体中C 3 化合物含量低B在 y 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变为C制约 x 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制约 z 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 2 浓度图 2A C 10 0.1%CO210 1%CO230 1%CO2氧气释放量1 3 5 光照强度( kLx)x B 图 1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叶肉细胞内C3、C5 、ATP短期含量应分别是()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将植物由光下移到荫处C3含量升高C3含量降低C5含量升高C5含量降低ATP含量降低ATP含量升高ATP不变A, B, C, D,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相关比较不正确的是A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B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中小球藻的质量C中水的质量大于中水的质量D试管的质量大于试管的质量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T) 和光照强度 (L) 的影响。如下图表示植物在3 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分析在 -5 0和 2030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别是AL、 T BT 和 L 都不是 CT、L DT、 T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 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A能量 A是光能,能量B、C和 D中有一部分形成ATP B过程是光反应,过程是暗反应,过程都是无氧呼吸C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都是有氧呼吸D过程只能发生在植物细胞内,过程只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1.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消耗了1 摩尔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之比为A1:2 B2:3 C4:3 D3:1 下列细胞内的物质变化或生理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BCO2+C5 2C3 C氨基酸多肽D叶绿素释放e 传递给 NADP+ 2.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3.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中会产生乙醇的是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 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元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在人和植物体内部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葡萄糖彻底氧化葡萄糖转化为乙醇葡萄糖脱水缩合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ABCD下面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氢的细胞器及该细胞器产生的氢来源和用途比较,正确的是()细胞器来源用途叶绿体水的光解还原五碳化合物叶绿体水的光解还原三碳化合物线粒体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线粒体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ABCD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图 9 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在人和植物体内部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葡萄糖彻底氧化葡萄糖转化为乙醇葡萄糖脱水缩合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ABCD依据图 5 所示的三羧酸循环运行原理判断: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每分子葡萄糖能使三羧酸循环运行()A. 一次B. 二次C. 三次D. 六次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中数值最大的是B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D有的原核生物也有能完成图示全过程的下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处发生三羧酸循环B处均产生ATP C处产生二碳化合物D处发生H+ 与 O2 的结合反应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B.荔枝在无 O2, 保持干燥 ,零下低温和无乙烯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C.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D.玉米秸秆经酵母菌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现图 5 为果实生长过程中细胞呼吸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I 阶段,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BII 阶段,同化作用等于异化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C III 阶段,同化作用加剧导致果实变甜DIV 阶段,异化作用加剧导致果实含水量增加关于真核细胞呼吸的正确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 )和沉淀物 (含线粒体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 和 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 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 产生影响酵母菌产生酒精的生理作用过程及其场所的是A.丙酮酸 C2H5OH ; 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 + O2 C2H5OH ;线粒体基质C.C2H5OH+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D.C2H5OH+O2丙酮酸;类囊体膜1861 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A酒精 +O2 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 +O2 CO2 线粒体基质C H+O2H2O 线粒体内膜DH2O O2+H类囊体膜6.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 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细胞质基质A B线粒体 来 z。 z。C D酵母菌E F葡萄糖- +- + +丙酮酸+ -+ - 来-氧气+ -+ -+ -注:“ + ”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 ”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1)会产生 CO2 和 H2O 的试管有,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根据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2)有氧呼吸产生的H ,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 二硝基苯酚( DNP )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 使分布在的酶无法合成 ATP。若将 DNP 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蓝藻细胞通过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 都是从气孔中进入的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线粒体和DNA 精细胞、 神经细胞、 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A、B、C、D、将酵母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反卷成小的膜泡, 原来内膜的内侧面位于膜泡的外表面。下列选项的4 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能产生CO2 ()A葡萄糖 + 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 + 细胞质基质C葡萄糖 + 小膜泡D丙酮酸 + 线粒体基质7 关于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中H 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来源于葡萄糖只来源于丙酮酸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用于生成水用于生成酒精用于生成乳酸A.无氧呼吸为B.无氧呼吸为C.有氧呼吸为D.有氧呼吸为8.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细胞100 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 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40% 。此时的花序细胞( ) A 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B 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他细胞C 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D 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用 18O 标记 CO2, 使其参与光合作用,再经有氧呼吸,则示踪元素转移的途径是( ) A. C18O218O2B.C18O2C3C6H1218O6H218O+C18O2B. C .C18O2C3 C6H1218O6H218O D. C18O2C3C6H1218O6C18O29.如右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 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 A、B 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BA B 段, ATP 是限制根细胞对K+ 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C在 B 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 的吸收D氧分压为8 时, AB 曲线将演变为M2 形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下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图解,据图回答。51. 场所中的色素分布在,若要把这些色素提取出来,在研磨该植物叶片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和无水酒精。若需要将这些色素分离,则需要利用的原理。52. 图中场所为,F 代表的物质为。53ATP的结构简式为,若该植物能正常生长,则在场所中产生的的ATP应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场所、中产生的ATP之和。54. 将该植株置于一密闭恒温的容器中,测得: 在光下容器中CO2每小时减少36mg ,再黑暗时, 容器中 CO2每小时增加16mg。若每天给予10 小时光照,请预测一周后该植物中有机物(葡萄糖)的含量变化(单位: mg ) 。 (保留 2 位小数)(2 分)材料 1:科学研究发现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发生“光呼吸”作用。 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具体过程如图12 所示:36通过比较碳固定数发现,有光呼吸发生时,光合作用效率降低了%。37“光呼吸”之所以发生,是因为Rubisco 酶与大多数酶相比较弱。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与图 1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酶的 _结合而互为抑制剂。38在大棚种植蔬菜时可通过采取_措施,降低“光呼吸”作用。A延长光照时间B补充照明C增施有机肥D降低温度39“光呼吸”作用对于光合作用也有积极意义:当_时,叶绿体内通常会积累NADPH 和 ATP,对叶绿体造成伤害,而“光呼吸”作用可以消耗多余NADPH 和 ATP。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光呼吸”与“细胞呼吸”一样,都消耗了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B“光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发生在叶绿体中,而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发生于线粒体中C“光呼吸”消耗ATP,而细胞呼吸则产生ATP D“光呼吸 ” 的发生必须要在有光的条件下,而“细胞呼吸”则与光照条件无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