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阿房宫赋公开课导学案教案教学反思 .pdf
-
资源ID:38678437
资源大小:45.5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阿房宫赋公开课导学案教案教学反思 .pdf
阿房宫赋导学案【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3.了解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4.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相关知识链接】1文体简介“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 指赋的内容, 指通过摹写事物来到达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摛文”指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还要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2知人论世:杜牧 803 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为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3、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 。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 “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本文和六国论都有一个共同指向,即总结历史经验,针砭现实。【基础知识积累】一、给划线的字注音:骊山缦回不霁何虹焚椒兰妃嫔媵嫱辘辘剽掠杳不知鼎铛迤逦锱铢架梁之椽在庾之粟粒横槛呕哑囷囷二、 梳理文章的第 1 自然段重点词句并试译该文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什么 ?分几层来写的 ? (一)、重点字词:1 六王毕,四海一2 蜀山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4 直走咸阳5 二川溶溶6 廊腰缦回7 囷囷焉8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9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10 高低冥迷(二)古今异义1 而气候不齐古义:今义:2 韩魏之经营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4、廊腰缦回3、蜂房水涡5、舞殿冷袖6、歌台暖响二、 梳理文章的第 2 自然段重点词句并试译该文段思考: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侈的?一重点字词1、明星荧荧2、绿云扰扰3、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4、一肌一容,尽态极妍5、缦立远视,而望幸焉6、摽掠其人7、弃置逦迤二古今异义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义:今义:韩魏之经营古义:今义:齐楚之精英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3、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三、 梳理文章的第 3 自然段重点词句并试译该文段思考: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说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一)、重点字词:1、秦爱纷奢2、奈何取之尽锱铢3、多于在庾之粟粒4、直栏横槛5、管弦呕哑6、独夫之心7、日益骄固8、函谷举二古今异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1、独夫之心,日益骄固。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四、梳理文章的第4 自然段重点词句并试译该文段思考:说说秦包括六国在内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一、重点字词:1、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二词类活用: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五、文言翻译1、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 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 4、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5、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几世几年 ,摽掠其人 ,倚叠如山 . 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阿房宫赋教案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3 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4.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本文运用想象、 夸张等多种方法具体描写阿房宫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加强了深度的写作特色。2本文文字艰深,则给理解带来难度。教学方法:学生务必加强诵读,加大教师指导、讲析的分量,以读读、讲讲、议议、背背的形式贯穿课堂始终。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的,总结秦亡的教训,杜牧作阿房宫赋,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二、了解作者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诗人、文学家( 文、赋、诗皆工 ) 。先后任校书郎,幕僚,监察御史,刺史,中书舍人。三、解读题目1、阿房宫规模: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修建情况: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四川和荆地湖北远道运来。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覆灭:楚霸王项羽一把火烧掉阿房宫,方圆百里尽成灰烬。2、赋:古文体,内容:通过摹写事物来到达抒发情志的目的。3、写作目的:借古讽今四、初步感知1、学生听读,正字音2、学生齐读课文提问:同学们,读完这篇文章,大家对阿房宫总体的印象是什么?奢华、宏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阿房宫,感受它的奢华、宏伟。五、文本研习,具体研习第1 段。1、学生集体朗读第1 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2、疏通文意,强调重点实词3、总结第一段阿房宫赋教学反思这一次公开课,我选择阿房宫赋作为课题。对学生来说文言文一直是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条理清晰地理解文言文内容,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所以我选择通过这节课,把自己对讲解文言文的一些心得体会展现出来,以便让各位老师提出意见,加以改良。以唐太宗的一段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导入,这样明既可以明确写作目的,又可以增加积累。不对作者做详细介绍,因为杜牧是同学们很熟悉的诗人,所以只把作者资料以档案形式罗列出来,可以防止学生的倦怠心理。解读文章题目:从规模、修建情况、覆灭三个方面介绍阿房宫,而不是把资料全部罗列出来,思路清晰并且能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再用文心雕龙的一段话:“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简单介绍赋这种文体,并不明确其艺术特色,而是要求学生在解读完文章内容后归纳总结,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古诗文,诵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以我在这堂课中用听读,自读,齐读,分段读等方式加强诵读,以读读、讲讲、议议、背背的形式贯穿课堂始终。解读文章环节,我有需要改良的地方,思路不够清晰,也没有突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学生的主导地位。可以先让学生解析重要字词和语法现象,疏通文意,然后再对其行文结构,文章内容进行解读。这堂公开课,我收获颇多,听取了各位老师提出的意见,我会继续思考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力图给学生呈现精彩的课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