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 .pdf
-
资源ID:38680961
资源大小:309.96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 .pdf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 1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3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 3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 4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5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 7第一节分级保护 . 7第二节核心景区保护规划 . . 7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 7第一节景区规划 . 7第二节游赏规划 . 10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 11第一节植被景观规划 . 11第二节水体景观规划 . 13第三节建筑风貌景观规划 . . 13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 . 15第一节客源分析与发展预测 . . 15第二节游览设施规划. 15第十章道路交通规划 . 17第十一章基础工程规划 . 18第一节给水排水规划. 18第二节供电电信规划. 18第三节环境保护规划. 19第四节防灾规划 . 19第十二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21第十三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22第十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23第十五章近期建设规划 . 26第十六章规划实施建议 . 27第十七章附则 . 28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 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科学地保护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培育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强化风景名胜区的特色,提高风景名胜区的形象品位,协调各项关系,有序地搞好各方面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总体规划是指导云龙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建设利用的纲领性文件。云龙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建设管理、保护活动均应严格按照本规划执行,各项建设均应依据本规划编制详细规划、设计,并符合本规划的相关要求。因特殊原因需对本规划内容进行局部更改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修订,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更改。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年 4 月 29 日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991年 6 月 29 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89年 12 月 26 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7年 6 月 25 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 12 月 26 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年 10 月 1 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8 年 1 月) ;8.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1281999) ;9.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令第 474号) ;10.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12020) ;11.徐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 ;12.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 ;13.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14.徐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20002020) ;15.徐州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16 徐州市堤坝管理条理 (2000年 7 月) ;17.江苏省铜山新区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20032020) ;18.徐州市区山林保护与利用规划 (2005年 5 月) ;19.徐州市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 年) 。此外,规划还参考了徐州市志、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徐州市云龙湖沿湖地区整体规划 、 徐州市云龙湖沿湖重点地段详细规划等资料。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立足自然资源的保护,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综合运用生态学和景观学基本理论,科学处理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通过新颖、独特的构思和科学合理的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2 局,努力创造生态系统稳定、人文气息浓厚、旅游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名胜区。第五条规划理念1生态保护理念结合区域外部条件, 构建稳定的生态格局, 注重与外部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中心保护,外围发展,在规划区内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山体、陆地、水岸和湖泊有机相连,强化场地山水相依的自然地形结构骨架。2协调发展理念区域协调发展,在淮海经济旅游圈中找准定位,以自身的特色吸引客源。协调风景名胜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空间和相互依存关系;协调规划区域内部的发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景源之间的发展关系,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为补充。第六条规划基本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取积极的保护策略,通过不同层次生态系统的建立,完善区域生态结构,增强物种的多样性,丰富景观层次,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特色性原则利用资源优势塑造特色环境,遵循地域文化,保持原生肌理。通过历史文脉的延续和景观的再创造,强调空间和景观的乡土性、趣味性、艺术性,使风景名胜区成为徐州旅游发展的“名片”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纽带。3时代性原则体现时代特征,通过构思新颖的现代景观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使幽野的自然与繁华的城市和谐过渡,为市民提供方便、舒适、环境优美的休闲空间。4科学性原则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保护与发展辨证统一,以发展促保护,通过综合发展提升整体效益, 积极利用科学技术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做到远近结合、中外结合、古今结合。5相宜性原则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当地材料等构筑亲切宜人的空间,建立人与空间、人与水、人与植物等之间亲切、互利的关系,强调经济、实用、节约。第七条规划期限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期限为十三年,即 20082020 年,其中近期规划为 2008 年2010 年,远期规划为 2011年2020 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3 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第八条风景名胜区范围云龙湖风景名胜区规划用地范围界线是:从云龙山北麓,沿湖北路至韩山北麓为风景名胜区北界; 沿韩山西麓西外环路南下, 再顺玉带路跨京福高速到沿山、顶山一带为风景名胜区西界;南以光山、黑山、驴眼山南麓到走马山过京福高速到大小刀山为界,自大刀山、小刀山北上,绕中国矿业大学新校区的西界,接三环南路,环泰山、淮海烈士纪念塔园林、彭园边界,至云龙山第一节峰为风景名胜区东界,总面积约44.7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分为南北两片,北部包括云龙湖及其周边地带除珠山之外的云龙山、西凤山等地域; 南部为北至拉梨山,南至汉王水库,包括老虎山、尖山和大小窝山等区域,核心景区面积约15.1平方公里。在风景名胜区规划用地范围以外,依据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考虑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合理划定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形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控制范围。本次规划外围保护地带面积约44.2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控制范围面积约88.9平方公里。第九条风景名胜区性质以云龙山水为自然景观特色,以两汉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为主要内容,具有观光、游览、休闲、生态等综合功能的城市型省级风景名胜区。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第十条风景资源分类归纳依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的风景资源分类方法,云龙湖风景名胜区86 个景点,分属 2 个大类(自然景点、人文景点) ,5 个中类(地景、水景、生景、建筑、胜迹) 。大类中有自然景点31 个,人文景点 55 个;中类中以地景、建筑分布最多,有 42 个景点,占景点总数的48.8%,反映了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优美的山水风景和丰富的名胜建筑特色。第十一条风景资源分级评价由于云龙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景源组成结构复杂,因此风景区风景资源评价分景区和景点两个层次进行。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 1999)的分级标准,通过对86 个景点的逐一评价,得出如下结果:一级景点 9 个,占 10.5,其中自然景点3 个,人文景点 6 个;二级景点 14 个,占 16.3,其中自然景点6 个,人文景点 8 个;三级景点 36 个,占 41.8,其中自然景点13 个,人文景点 23 个;四级景点 27 个,占 31.4,其中自然景点10 个,人文景点 17 个。三个等级的景点比例结构,三、四级最大,二级次之,最后是一级,基本呈现从大到小的格局,景点结构属于相对良性状态。详见下表3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4 表 31: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景点名称一览表级别景点名称一级景点(1)云龙山(2)云龙湖( 3)饮鹤泉( 4)放鹤亭( 5)兴化寺( 6)汉化像石( 7)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8)崖龛雕像(9)大石佛二级景点(1)泰山( 2)东坡石床( 3)月亮岛( 4)群羊坡(5)汉王水库( 6)拔剑泉( 7)大士岩( 8)汉化像石馆( 9)彭园( 10)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11)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园(12)拉犁山汉墓( 13)观景台( 14)招鹤亭三级景点(1) 凤凰山( 2)拉犁山( 3)景武湖( 4)玉带河( 5)杏花春雨(6)百亩莲荷( 7)白鹿洞( 8)拭剑石( 9)老龙潭( 10)马趴泉( 11)曲港跳鱼( 12)花卉广场(13)刘备泉( 14)金山公园( 15)碧霞宫( 16)山西会馆(17)碑廊( 18)御碑亭( 19)云龙书院( 20)关圣殿(21)可廊( 22)铁路员工抗战纪念亭 ( 碑) (23)云龙山庙会( 24)苏公塔( 25)碑林(26)总前委雕塑( 27)彭祖祠( 28)望湖亭( 29)水上世界(30)汉王庙( 31)张山人故居( 32)淮战指挥部( 33)国防园( 34)凤鸣阁( 35)石瓮倚月( 36)湖宾公园四级景点(1)荷风岛(2)别有洞天(4)青年湖(5)珠山(6)石杠水库( 7)抗山( 8)小刀山、大刀山( 9)石祖( 10)紫金山(11)铁鞭代笔(12)半山亭(13)怡然亭( 14)盆景园(15)徐州国画院( 16)滨湖公园(16)彭祖雕像( 18)动物园( 19)泰山庙会(20)龙山文化遗址(21)大山头元代纪年墓(22)淮海战役遗迹(23)刘邦像(24)张竹坡墓 (25)皇桥( 26)季子挂剑台( 27)三让亭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第十二条规划目标1. 总体目标在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和风景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风景资源,把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一处景观优美、生态健全、环境洁净、设施完善、服务优质、具有鲜明特色和现代气息的旅游胜地。从而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一流省级风景名胜区。2. 近期目标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山体进行林相改造,恢复山体植被,形成特色鲜明的风景林;通过植被恢复、水系疏通等措施,维护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湿地景观;完善风景名胜区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理顺和健全风景名胜区管理机制。3. 远期目标建成特色突出、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通过科学保护资源,有效发挥“城市绿心”的功能;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生态型、文化型游憩活动。第十三条风景名胜区游人容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5 本规划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分别测算风景名胜区游人容量,同时根据风景名胜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平衡后得出结论:整个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日游人容量约为 1.92.2 万人次,年游人容量为500600 万人次。第十四条人口规模根据徐州市旅游总体规划预测及2007 年风景名胜区游客量统计,预计2010年年游客量约为431.95 万人,远期到2020 年年游客量约为701.9 万人,按年旅游天数 270 天计,则日平均游人数近期 (2010 年)约为 15998人,远期(2020 年)约 25996人。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人口规模为区内居民人口和外来游客日平均数之和,则近期人口规模为 3.85万人,远期人口规模为4.44万人。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第十五条规划结构结合景区内的地形特征和功能安排,呈现“三面云山一面湖,两汉烽火玉带情”的景观风貌,规划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总体上形成“一湖、一带、一脉、三山”的布局结构。“一湖” :云龙湖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区域,同时又是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观赏区,规划要求坚持保护性开发。景区内的云龙山、西凤山和珠山,景观区位条件非常重要,需合理保护利用。“一带” :沿玉带河形成一条生态廊道,将山水有机相连。规划结合沿线村落改造,合理控制建筑布局,形成山水之间的绿色廊道。“一脉” :以拉犁山、横山、老虎山、大小窝山和汉王水库的山脊线为脉,形成与“一带”相平行的生态廊道,规划结合原有绵延的山体和植被,以保护为主,合理控制开发景点,将这条生态脉同云龙湖规划成为景观整体。“三山” :为减少三环路和京福高速公路对景区的影响,规划强调山水间的生态联系,拉犁山珠山、泉山云龙山、韩山西凤山三片楔形生态绿地将形成整个景区的主要生态基质。第十六条景区划分从景观特征、景源分布的角度将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五大景区,分别为云龙山水景区、凤凰怀古景区、玉带探幽景区、拉犁春秋景区和汉王风情景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6 第十七条功能划分依据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的景源特征,保护要求和开发利用的需求,将风景名胜区划分五大功能区域,即生态保育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游览区、接待服务区和发展控制区。第十八条规划布局根据功能划分和规划结构,将风景名胜区分为五大类功能进行分区布局。1. 生态保育区:保护云龙湖水体、云龙山、拉犁山及其周边山体林地资源,该区域内要限制游人和居民活动,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旅游项目和设施。2. 史迹保护区:主要包括云龙山、凤凰山、彭园等处,重在体现云龙湖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该区域内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宜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旅宿床位。3. 风景游览区:主要分布于云龙湖、云龙山一带,即沿着景区主要道路布置景区景点,是人为活动较密集区。该区域以云龙湖光、访古探幽、田园风情等为规划主题,创造各种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4. 接待服务区:主要分布在西凤山东侧、珠山东南侧和汉王镇。规划考虑景区近临城市的特点,不设大型集中连片的服务中心,主要利用资源条件根据需要建设分散的服务中心和旅游接待点,接待定位为高档与特色相结合的形式。5. 发展控制区:风景名胜区范围以外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范围之间的外围保护地带,在该区域内可以准许保持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可安排同风景名胜区性质与容量相一致的各项旅游设施及基地,也可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该地带应加强绿化、控制建筑高度,污染性工业项目不宜进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7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第一节分级保护第十九条一级保护区本规划明确的一级景点周围及风景名胜区内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生态敏感区划定为一级保护区。包括云龙湖及沿湖地带、云龙山、泰山、凤凰山、拉犁山、老虎山、抗山等山体,小南湖、汉王水库、拔剑泉景点周围等游赏用地及玉带河沿线,保护面积约 18.7平方公里。一级保护区内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禁排放超标的机动交通工具进入该区。第二十条二级保护区包括彭园、珠山、小南湖南部、小西湖、韩山、玉带河两侧山体、汉王镇景点周围,保护面积约7 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内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第二十一条三级保护区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对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地区划为三级保护区,保护面积约 19 平方公里。在三级保护区内, 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第二节核心景区保护规划第二十二条核心景区划定根据建设部城建 2003 号文件关于做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与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应是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因此,确定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范围位于云龙山水景区,包括云龙湖及其周边地带和云龙山、西凤山等地域,面积约为9.6 平方公里。另一个核心景区位于云龙湖景区山脊线区域,包括拉犁山、横山、老虎山、大小窝山及汉王水库所形成的景观脉,面积约为5.5 平方公里。两片核心景观区总面积约15.1 平方公里。云龙山水景区的保护重点: 云龙湖水资源保护, 保护云龙湖周围的山林资源,扩大山林覆盖面积,增加植被,涵养水源,减缓洪水流量,防止土壤侵蚀,净化空气,改善水质。保护修缮云龙山山上的历史建筑,恢复其历史风貌,整治周围的山林环境、植被、山形地貌。云龙山山体景区的保护重点:云龙山山体植被资源保护,保护其现有的生态环境资源,尽量减少开发力度,以保护为主,形成云龙山风景区山水交融的景观风貌。第二十三条核心景区规划及保护措施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根据总体规划完成对核心景区的划定工作,并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后,打桩立界予以明确界定。核心景区应界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8 核心景区应根据分类,分级保护的具体保护措施予以严格保护。核心景区内的人文景点多为史迹留存文物,应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的规章条例,明确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核心景区内的自然景点,应维护其原有的风光形态,同时也要严格保护支撑景点风貌的山林环境。对于在保护要求基础上开展适当游览活动必须的设施,应符合规划要求,按规定程序进行报批。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第一节景区规划第二十四条云龙山水景区位于风景名胜区的北部,北与徐州主城区接壤,南至南三环路,西至西三环路,东至泰山路,呈“三面云山一面湖”格局,规划面积约13.7 平方公里,其中云龙湖水域面积约7.5 平方公里。规划该区以云龙山水自然景观为特色,以东坡文化、两汉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及宗教文化为依托,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休养健身、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风景游览区。形成水上游览观光片区、滨湖广场休闲游憩片区、小南湖生态游览观光片区、珠山佛教游览片区、西凤山综合游览度假片区、云龙山访古片区等六大特色片区,共52 个景点。其中“石狗渔歌、桃霞柳烟、金山塔影、荷风水韵、佛教文苑、放鹤春晓、东坡石床、佛寺钟声、汉画像石及杏花春雨为“景区十八景”中的十景。第二十五条凤凰怀古景区位于风景名胜区的东北端,西至泰山路,东至淮海烈士纪念塔,北到云龙湖溢洪道,南止泰山南麓,包括彭园、淮塔和泰山三部分,规划面积约为2.2 平方公里。泰山的宗教文化、彭园的彭祖文化与淮塔园林的战争文化互相毗邻,形成“三化合一”的文化景观。规划通过增加道路联系与景点使三个片区融为一体,建设成为与云龙山交相辉映的以古为特色的多元化景区。该景区定位为:以彭祖文化、战争文化、宗教文化为特色,以自然山林风貌为背景,融探幽访古、休闲健身、宣传教育为一体的风景游览区。该区共12 个景点,其中碧霞普照、彭园寻根、淮战风云为“景区十八景”中的三景。第二十六条玉带探幽景区位于风景名胜区的西北部区域,呈带状狭长分布,北靠云龙山水景区,东临拉犁春秋景区,面积约2.4 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以湿地生态景观和道教文化为特色,集道教养身、湿地奇趣于一体的风景游览区。划分为湖山舟韵、水乡野趣、丛林幽境三个景观分区共8 个景点,其中玉带晚霞、湿林蕨蔚为“景区十八景”中的二景。第二十七条拉犁春秋景区位于风景名胜区中部,规划范围东起三环路沿风景名胜区东界至大刀山、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9 刀山,南由大刀山、小刀山沿山麓线至京福高速,西从石杠村沿老虎山、横山、拉犁山山麓至三环路,北以三环南路为界,面积约9.8 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以军事文化为特色,以自然山林风貌为基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集郊野、越野、极限等参与性活动于一体的风景游览区。共9 个景点,其中拉犁山汉墓、军事文化大观园为“景区十八景”中的二景。第二十八条汉王风情景区位于风景名胜区西部,东与拉犁春秋景区隔京福高速相邻,规划范围北、西、南面同风景名胜区西部规划界限,东面至大窝山、大刀山、小刀山西南山麓和徐林村,面积约 16.6平方公里。该景区定位为: 以两汉文化和徐州民俗风情为特色,以自然田园风景为载体,形成集汉文化展示、民俗观光、田园度假休闲为一体的风景游览区,共 18 个景点,其中汉王溯源为“景区十八景”的一景。第二十九条景点规划规划景点共计 99 处,详见下表 71。表 71:规划景区、景点汇总表景 区景 点 名 称小计面 积(2)占全区总面积(% )云龙山水景区石狗渔歌、桃霞柳烟、荷风水韵、湖心初秀、月岛姻缘、碧月桃源、金山塔影、云湖秋月、八一天地、52 13.5 30.2 滨湖广场、奎河公园、南湖堤晓、百亩莲荷、南湖别苑、南湖岛风、东坡文苑、曲岸幽隅、德筑远香、水乡风情、佛教文苑、渔歌晚唱、华祖别苑、枫月无边、水迹杉林、秋韵园、放鹤春晓、东坡石床、佛寺钟声、杏花春雨、华佗祠、云龙书院、山西会馆、汉画像石馆、大士岩、白鹿洞、崖龛雕像、铁鞭代笔、望湖亭、可廊、云龙揽胜、跨云阁、徐州国画院、盆景园、津浦铁路抗战员工纪念亭、怡然亭、御碑亭、半山亭、刘备涌泉、挂剑台、三让亭、龙山文化遗址(月影风帆、大鹏展翅、水文阁、彭祖寿石、文化广场、西楚印社、苏东坡艺术馆、游乐城,万人游泳场)、招鹤楼凤凰怀古景区彭祖祠、彭祖雕像、观鼎桥、景武湖、凤鸣阁、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国防园、碑林、青年湖、碧霞普照12 2.2 4.9 玉带探幽景区太公垂钓、草堂问茶、山里人家、踏雪寻梅、科普长廊、湿林蕨蔚 、观鸟台10 5.3 9.6 拉犁春秋景区拉犁山汉墓、皇姑坟、老和尚寺、阻击战场、军事文化大观园、墨9 9.5 21.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0 柏观涛、丹枫秋韵、梨园春雪、金栾秀色汉王风情景区皇桥、拔剑泉、拭剑石、刘邦像、马扒泉、老龙潭、汉王水库、群羊坡、石祖、汉风民俗街、汉王庙、紫金山、张竹坡墓、田园归耕、农家食肆、桃园春色、玫瑰花语18 15.2 34 合计99 44.7 100 第二节游赏规划第三十条游览线路组织1、一日游游览线路:A 线:淮战纪念园碧霞普照彭园寻根(午餐,步行车行 )佛寺钟声东坡石床放鹤春晓观景台杏花村汉化像石馆刘备泉(回程,车行与步行游览)B 线:别有洞天刘备泉汉化像石馆盆景园杏花村(午餐,车行与步行游览)荷风岛月亮岛水上世界八一天地(回程,车行与步行游览)C 线:小南湖华祖苑佛教文苑(午餐,步行)拉犁山汉墓皇姑坟淮战遗址丹枫秋韵军事文化观(回程,步行游览)D 线:观鸟台太公垂钓踏雪寻梅湿地之路科普长廊汉王农家食肆(午餐,步行与乘船游览)汉王溯源玫瑰花语田园归耕(回程,车行加步行游览)2、二日游游览线路:A 线:第一天:碧霞普照杏花春雨金山公园盆景园汉化像石馆刘备泉别有洞天八一天地(午餐)月亮岛水上世界佛教文苑小南湖小南湖服务区(住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1 第二天:小南湖服务区桃花岛观鸟台草堂问茶山里人家(午餐,步行与乘船游览)湿地之路科普长廊汉王溯源玫瑰花语田园归耕(回程)B 线:第一天:云龙湖环湖 (水上世界、荷风岛、桃花岛)云龙山北门东坡放鹤云龙山色彭园(午餐)淮海战役遗址杏花春雨小南湖珠山佛教文苑云湖西堤云龙湖(环湖暮色欣赏 )别墅宾馆(住宿,步行浏览)第二天:别墅宾馆太公垂钓湿地之路科普长廊军事文化大观园(午餐,步行游览)淮战遗址丹凤秋韵皇姑坟拉犁山汉墓(回程,步行游览)第三十一条景区内特色游线1、革命教育游线:感悟徐州革命历史淮海烈士纪念塔园林铁路员工抗战纪念碑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2、宗教溯古游线:追溯徐州宗教文化历史北魏石佛兴化寺大士岩山西会馆泰山碧霞元君祠珠山佛教文苑玉带河道教祖庭。3、文化博览游线:领略徐州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彭祖文化、华祖文化彭园刘备泉汉画像石馆华祖庙拉犁山汉墓汉王溯源。4、军事体验游线:感悟徐州古今战争史军事文化大观园(参与游戏)抗山狙击战场5、环湖览秀游线:体验云龙湖秀美山水湖心岛月亮岛桃花岛珠山小南湖水上乐园湖东路玉带河6、田园撷趣游线:亲历风景名胜区田园秀色、古朴民风汉王农家食肆田园归耕玫瑰花语桃园春色。7、东坡文化游线:展示与徐州渊源很深的苏东坡在徐旅游的行踪黄茅岗放鹤春晓云龙书院云龙山东坡石床张山人故居苏公塔杏花林苏东坡艺术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2 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一节植被景观规划第三十二条景区绿化规划1.云龙山水景区规划根据云龙湖沿湖地区的现实状况和景观规划要求,在现有绿化基础上完善绿地系统,全面提升环湖景观质量,从而使沿湖地区的环境景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从根本上改善沿湖地区的的环境条件和景观风貌。云龙山、西凤山、珠山等山体保留茂密的侧柏林为特色,适当混植其它树种,重点游览区内逐步改变林相,丰富植物种类。湖北大堤外及西凤山、珠山外围规划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拟自然状态的植物配置,引进一定数量的速生树种,并注重乔、灌、草搭配,提高群落的稳定性。2.凤凰怀古景区泰山、凤凰山山地的植物群落以游览观赏为主要目的,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根据游览组织需要,进行林相更新改造,以常绿树为骨架,色叶树种点缀其间,林缘下木附以花灌木,组织多层次、多色彩,密林、空地、岩石、树丛相间出现的临湖自然景观,达到春天山花烂漫、夏日浓荫蔽日、秋季金黄灿烂、寒冬青山常在的景观效果。3.玉带探幽景区该区中的水岸绿化是重点之一,因处于山林与湿地交接地带,植物景观应注意与湿地植被的衔接, 既注重耐湿性乔木的配植与山林植被相协调,又注重湿生、水生观赏草花物种的种植与湿地植被景观相适合,形成连续的水岸林带。林带景观应错落有致,林冠线赋予韵律,高低起伏,林缘线曲折有致,林下层次丰富,注重配置艳丽多彩的观赏花卉。4.拉犁春秋景区该景区规划为秋季赏红叶景区,近期以山体绿化为主,将山坳内裸露的山体上种满侧柏,间植构树等易生长的荒山绿化先锋树种,改善山体覆土情况,提高植被覆盖率。远期规划进行林相改造,在山麓、山坳处种植栾树、三角枫、黄栌等色叶树种,丰富山体植被色彩,创造良好的山林野趣生态环境。秋季可观赏到满山遍野的红叶,体验其层林尽染、绚丽夺目的壮丽景观。5.汉王风情景区汉王风景名胜区主要考虑景点环境的整理与改善。在老龙潭与汉王水库周边要考虑耐水湿植物的种植与水生花卉的栽植,丰富水面层次。同时改善其它景点周围的植物环境, 增加植物种植层次,丰富景点植物的季相变化,提高景点质量。规划要求保持现有农田的种植特色与大地肌理,人为控制栽植不同色调农作物,形成与农业活动相关的栽培作物景观。第三十三条古树名木保护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建立档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3 悬挂标牌,明令保护。并建立责任制度,落实古树名木的培育、复壮、防治病虫害和预防风雪雷电等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第二节水体景观规划第三十四条水体景观构成风景名胜区内水体景观有云龙湖、玉带河、汉王水库、石杠水库、王窑河、军民河六部分。第三十五条云龙湖水体景观规划云龙湖水域面积约7.5 平方公里,是景区内最大湖面,与云龙山遥相呼应,周围则被群山环绕。保留云龙湖的平面格局不变;在垂直方向上,根据规划需要强化湖滨、岛屿的绿化,大量种植水杉、池杉、落羽杉等高大挺拔的乔木,以及香樟等常绿乔木,增加湖面的空间围合感,丰富景观层次;逐步改善云龙湖地区的水质,使之满足景观用水的要求;提高云龙湖水面的利用率,适度增加水上活动项目;强化云龙湖滨湖地带的景观设计,规划设计水剧场、游览步道、码头等设施。第三十六条景区其它水体景观规划玉带河规划在遵循原地形肌理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玉带河水体面积, 将稻田、池塘按生态学原理恢复原生环境, 通过人工栽种湿地植物进行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同时兼顾景观功能,拓展滨水活动空间。军民河三环路以北段衔接地势较为低洼的小南湖,规划结合小南湖景区建设适当拓宽水面,大量栽植水生植物,提高景观质量,改善入湖水质。王窑河在景区内的河道狭窄,长度较短,规划将驳岸处理成为自然式岸坡形式,植以草坪和耐水湿植物护岸。第三节建筑风貌景观规划第三十七条建筑风格控制1.云龙山水景区云龙山一带建筑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体现了不同建筑风貌,且已成景点,不可再改建。因该片区以凸显东坡文化为主,规划在梳理这一带景区建筑风貌的同时,加一些宋代风格的休憩小亭等服务建筑,以增强景区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小南湖片区建筑是经过统一规划新建的,色彩、基调已成一体,能营造良好氛围。珠山片区规划主要建筑为佛教文苑,主体建筑为中轴对称型,建筑风格以古典、肃穆为特点。韩山、西凤山片区根据现状规划建筑以红顶白墙的现代风格为主调,用统一的色彩协调建筑风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4 2.凤凰怀古景区该景区内彭园、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两处已成熟完善,各成体系,规划对其中建筑加强维护和管理。梳理泰山上的建筑,规划以明清风格为主调。3.玉带探幽景区该景区以湿地保护为特色,规划景区内的建筑以木材、茅草做外观处理,体现古朴自然的野趣。4.拉犁春秋景区该景区主要体现自然地貌和植被,建筑主要集中在拉犁山汉墓周围。规划该片区建筑主要体现两汉风格,烘托汉文化气氛。5.汉王风情景区汉王镇景观服务建筑以两汉风格为主,充分反映汉代建筑的特点。居住建筑统一规划,作为景区的建筑基质存在。第三十八条建筑高度控制沿湖必要的服务建筑不可超过2 层;山体上公共建筑和旅游度假区的主体建筑不宜超过 3 层;村民住宅宜为12 层,不得超过 3 层。第三十九条建筑与环境的协调风景名胜区所有建筑(单体建筑和组群)的布局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充分融合,特别是与水体的关系。在风景名胜区中,建筑布局根据其性质、规模以及所在位置的不同,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类型:民居建筑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以整改规划,控制村落规模,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旅游度假类的建筑充分体现乡土特色,已建成的的建筑周围多植高大乔木,使建筑掩映在葱郁的植物中,减轻高大建筑的突兀感。规划近期将珠山角矿物宾馆、远期西凤山天齐别墅拆除,扩大绿化面积,加强山与水的联系。文物古迹建筑则重在环境的营造,使“景点”向文化古迹休闲场所过渡,延长游人的停留时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5 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第一节客源分析与发展预测第四十条客源分析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的目标客源市场定位为:一级市场:江苏、山东、安徽;二级市场:北京、上海、广东;机会市场:以国内其他地区、境外客源为机会市场,重点是在长三角经济圈内工作的外籍人士。其中,产品层次主要定位于中高端休闲市场,包括大众休闲市场,中高级度假及会议市场等。第四十一条客源市场规模预测预测结果:近期: 2010 年游人量约为 431.95万人次;远期: 2020 年游人量约为 701.9 万人次。第二节游览设施规划第四十二条风景名胜区旅宿床位预测规划预测旅游床位总数近期(2010)为 410床,远期( 2020)为 1250床。第四十三条游览设施配置服务基地依托徐州市区。规划风景内的游览设施服务体系分为二级,共设三个二级服务中心和十五个三级服务点。(1)二级服务中心规划设置三个二级服务中心(西凤山二级服务中心、珠山二级服务中心、汉王镇服务中心),分别位于云龙山水景区及汉王风情景区,方便景区旅游服务,主要提供游览组织、咨询、导游、交通、宣传、购物及特色餐饮、娱乐、度假等一系列服务。(2)三级服务点规划设置十五个三级服务点(八一天地服务点、淮塔服务点、彭园服务点、泰山服务点、南湖别苑服务点、南湖水苑服务点、清风别苑服务点、杏花村服务点、刘备泉服务点、军事文化大观园服务点、山里人家服务点、玉带茶肆服务点、田园归耕服务点、月亮岛服务点、皇姑窝村服务点),依托规划景点,主要提供咨询、导游、交通、宣传、购物及特色餐饮等一系列服务。详见下表91。表 9-1 游览设施与服务体系分级配置表限定说明:不合适设置为空格;可以设置为;应该设置。设施类型设计项目服务网点二级服务中心一级服务中心服务基地备注旅行1非机动交通步道、马道、自行车道、存车、修理2邮电通讯话亭、邮亭、邮电所、邮电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6 设施类型设计项目服务网点二级服务中心一级服务中心服务基地备注3机动车船车站、车场、码头、油站、道班4火车站对外交通,位于风景名胜区外缘5机场对外交通,位于风景名胜区外缘游览1导游小品标示、公告牌、解说图片2休憩庇护坐椅桌、风雨亭、避难屋、集散点3环境卫生废弃物箱、公厕、盥洗处、垃圾站4宣讲咨询宣讲设施、模型、影视、游人中心5公安设施派出所、公安局、消防站、巡警饮食1饮食点冷热饮料、乳品、面包、糕点、糖果2饮食店包括快餐、小吃、野餐烧烤点3一般餐厅饭馆、饭铺、食堂4中级餐厅有停车车位5高级餐厅有停车车位住宿1简易旅宿点包括野营点、公用卫生间2一般旅馆六级旅馆、团体旅舍3中级旅馆四、五级旅馆设施类型设计项目服务网点二级服务中心一级服务中心服务基地备注4高级旅馆二、三级旅馆5豪华旅馆一级旅馆购物1小卖部、商亭2商摊集市墟场集散有时、场地稳定3商店包括商业买卖街、步行街4银行、金融储蓄所、银行5大型综合商场娱乐1文博展览文化、图书、博物、科技、展览等馆2艺术表演影剧院、音乐厅、杂技场、表演场3游戏娱乐游乐场、歌舞厅、俱乐部、活动中心4体育运动室内外各类体育运动健身竞赛场地5其他游娱文体其他游娱文体台站团体训练基地保健1门诊所无床位、卫生站2医院有床位3救护站无床位4休养度假有床位5疗养有床位其他 1 审美欣赏景观、寄情、鉴赏、小品类设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9 页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7 设施类型设计项目服务网点二级服务中心一级服务中心服务基地备注2科技教育观测、试验、科教、纪念设施3社会民俗民俗、节庆、乡土设施4宗教礼仪宗教设施、坛庙堂祠、 社交礼制设施5宜配新项目演化中的德智体技能和功能设施第十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四十四条对外交通穿越风景名胜区的三环路两侧控制60 米绿带,整治沿线环境, 形成一条快速景观交通干道;玉带河可开辟水上交通,将徐州水上游览与云龙湖风景游览相结合;在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的湖北路、中山南路、金山东路、黄河路与矿大交界处设风景名胜区主要入口,在南三环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