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学业水平的质量标准一下讨论稿 .pdf
-
资源ID:38688683
资源大小:109.5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小学数学学业水平的质量标准一下讨论稿 .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学数学学业水平的质量标准(一下)(讨论稿) 第一单元减法考查能力水平水平描述知识技能A 1、能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20 以内退位减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能每分钟完成8 题,正确率应达90%。3、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有初步的理解,并能正确解答。B 1、在理解 20 以内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基础上,逐步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2、能熟练地口算,每分钟完成10 题,正确率应达95%-100%。3、能根据问题有效地收集和合理地选择信息,对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有初步的理解,并能正确解答。理解概念A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十几减九”的算理,初步掌握十几减9 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借助“十几减九”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迁移的办法,理解并掌握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能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B 1、在掌握十几减9 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上,能熟练计算。2、在掌握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基础上,能优化算法。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能有条理地表述计算过程,总结出计算方法。4、通过比一比,发现加减法算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运用规则A 1、能理解口算20 以内退位减法的不同方法(数数法、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等),有针对性地重点指导学生一、两种方法,让学生找到设和自己的较为优化的方法计算。2、能在简单情境中,合理地选择信息,正确解答。B 1、能用不同的方法(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等)口算20 以内退位减法,选用适合自己的的较为优化的算法熟练计算。2、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问题有效地收集和合理地选择信息,正确解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决问题A 1、借助情境理解题意,感知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能正确列式解答。2、能根据问题有效地收集和合理地选择信息,并列式解答。B 1、借助情境理解题意,感知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量间的关系,并正确列式解答。2、能根据问题有效地收集和合理地选择信息,并列式解答。3、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考查能力水平水平描述知识技能A 1、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2、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提供的素材中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3、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B 1、能正确地分辨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2、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提供的素材和生活中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3、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理解A 1、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积木,通过“画一画”等活动,“做”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利用三维的体认识二维的面, 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2、利用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通过“折、剪、拼”等活动,做”出三角形和平行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概念边形,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B 1、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积木,通过“画一画”等活动,“做”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利用三维的体认识二维的面,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它们的特征。2、利用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通过“折、剪、拼”等活动,做”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图形之间的互相转换。运用规则A 1、在钉子板上围出平面图形,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点。2、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3、利用拼图形,加深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感知图形间的联系。4、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寻求把长方形转换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解决问题A 1、能在常见物体上指出学习过的几种平面图形的面。2、能利用常见的几何体画出正确、规范的平面图形。3、能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获得比较丰富的图形变化经验。4、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B 1、能在物体上指出学习过的几种平面图形的面,能正确区分“面”与“体”。2、能利用常见的几何体画出正确、规范的平面图形。3、能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图形变化经验,并运用于解决问题中。4、动手操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第三单元:认数考查能力水平水平描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知识技能A 1、能独立、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能知道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100以内的数。3、能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4、能知道一个两位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发展数感。5、能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6、能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计算算理。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减法。B 1、能根据要求按群计数。2、能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估计物体的数量。理解概念A 1、能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2、能认识个位、十位,能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知道个位上的几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几表示几个十;初步认识百位,知道百位上的1 表示 1 个百。B 1、能正确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初步体会位值原则。2、能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运用规则A 1、能从比较 20 以内数大小的方法,迁移到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概括出比较数的大小方法。2、能从想数的组成算10 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能根据一道算式推算出另外三道相关算式的得数,发展推理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 能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探究一组数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有根据地推理。解决问题A 能应用 100以内数的知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B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灵活运用100 以内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第三单元:实践活动我们认识的数考查能力水平水平描述知识技能A 能应用 100 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实际描述数量间的关系。B 能应用 100 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感受100 以内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概念A 能在活动中,加深对100 以内数的认识,形成一定的数感。B 能在选择、交流信息过程中,形成对数的大小及特点的直觉判断能力。运A 能根据一定的信息,进行合理的估计和推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用规则B 能根据一定的信息,进行合理的估计和推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估计和推理的依据,养成有根有据地思考问题的习惯。解决问题A 能运用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B 能从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考查能力水平水平描述知识技能A 1、能比较熟练、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每分钟45 道。2、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每分钟34 道。3、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B 1、能熟练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每分钟67 道。2、能根据已知条件推算出算式中缺少的数。理解A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2、初步知道什么是“估算”,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估算的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概念B 能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相关数学问题,体会估算的作用。运用规则A 1、能从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2、能够在加减法的计算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并进行合理推想,发展初步的比较、概括和推理能力。B 能主动探究加减运算中的一些规律,并自觉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A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析题意,运用综合思路分析数量关系,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会简单表述解题思路。2、能解决求原来有多少、去掉多少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B 1、能在稍复杂的情境中,根据问题合理收集和选择有用的信息,并正确解答。2、能根据两个及两个以上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发展问题意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