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一位小数加减法教案 .pdf
-
资源ID:38689372
资源大小:315.2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一位小数加减法教案 .pdf
名师精编精品教案一位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81、82 页信息窗 2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2、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之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3、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兴趣。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团结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 :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 日常学习用具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去老师家参观了客厅和书房,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再来参观一下老师家的厨房和卧室。一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课件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那些信息?学生可能发现的信息:灶台的适宜高度为0.7 米左右。锅底与火口的适宜距离为0.03 米。抽油烟机离灶台 0.6 米左右。书桌高度为 0.7 米左右。桌椅高度差为 0.3 米左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汇报,教师筛选问题并板书:(1)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2)书柜比书桌高多少米?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探讨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法。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谈话: 同学们所提的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们一起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一下。出示探究导航:(1)要解决的这两个问题是什么意思?。(2)请试着列出算式。(3)根据小数的意义及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能把算式中的两个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进行计算吗?试试看!(4) 先回顾一下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再猜测一下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你能试着列竖式计算吗?(5) 根据推理思路写出答案。(6)尝试总结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开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探究中。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一)探究小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出示问题( 1) : “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哪一组的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学生根据题意列算式: 0.7 0.6= (2)交流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下列情况(找不同组同学分别进行反馈交流,其他同学补充):生 1:我是这样想的: 0.7 米7 分米 0.6米6 分米 7 6=13(分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13 分米就是 1米 3 分米,也就是 1.3 米,所以 0.7 0.6 1.3 (米)。生 2:我采用了竖式写法。 整数部分表示 “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 “分米”,相加的结果是 1 米 3 分米,也就是 1.3 米,这样书写看起来很简洁,和我们原来学的整数加法的竖式差不多。让生展示竖式的写法:米分米0. 7 0 . 6 1 1 . 3 (小数点要对齐)质疑:如果我们脱离具体的情景(不涉及单位名称米和分米),直接算两个小数相加,还可以这样计算吗?生交流:应该是可以的,因为它的算理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加法是一样的。请其他同学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致认为这种方法正确并且简便)再次质疑:想一想,我们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师生交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要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3)及时练习:计算0.5+0.8= 学生独立完成后讨论汇报, 说说算法, 检查、反思自己用的是不是最简便的方法。(二)探究小数减法计算方法。问题( 2) :书柜比书桌高多少米?请学生联系相关信息完整地理解题目意思:如果书柜的高度为1.3 米,书桌的高度为 0.7 米,书柜比书桌高多少米?请学生尝试列出算式,并想一想这样列式的理由。交流所列算式: 1.7 0.7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然后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各小组交流算法情况预设:生 1:因为 0.7 米7 分米,1.5 米15 分米, 15分米 7 分米 8 分米,8分米就是 0.8 米,所以 1.5 0.7 0.8 (米) 。生 2:用竖式解答: 1 . 5 0 . 7 0 . 8 重点讨论: 5减 7 不够怎么办?得数前面的0 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交流结果:如果不写得数所表示的意义就有所改变,所以小数点和 0 必须对齐写下来 . 质疑:想一想,我们在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师生交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要对齐);从末位减起,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3)学生及时练习:计算0.9-0.4= 提醒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说说算法。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与小数有关的加减法运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呢?(掌握了)那好请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认为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最简便? 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最简便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要向高位借一。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是一样的。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交流, 大家不仅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明白了方法背后的数学道理, 有了这些理解, 相信你们一定能够灵活而准确的解决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进入闯关游戏,看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1、勇闯第一关:摘取智慧星。自主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看哪位同学算得又对又快,前三名算完的每人奖励一个智慧星。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生板书)想想自己的算法,看哪位同学最细心,能够全对。2、勇闯第二关:细心算一算,到底花了多少钱呢?题目创设的是超市购物的情景, 练习时给两名小朋友起上名字, 先让学生理解图意,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独立解答,通过交流,相互订正。3、勇闯第三关:水果比一比。本题创设的是购买水果的情境。由于题目的信息量比较多(单价、数量、总价),练习时,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观察、思考、计算的时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还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勇闯第四关:开心连一连。这是一道巩固小数的意义的题目,让学生认真思考、 正确判断后连线。 教师提问,对于连错的同学,教师及时点拨。4、最后一关,跑步比赛。完成“新课堂” 84页第四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温馨提示:想一想,要求小强跑了多少秒?必须先求什么?小明 50 米测试跑了多少秒?你是怎样想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解答一下?板书设计一位小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要对齐) ;从末位算起,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使用说明: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 1. 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之处:(1)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现实的生活情景和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小数的加减法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2)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我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 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 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 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到小数的过渡和迁移,培养学生的能力。(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巩固新知。因为计算课教学比较枯燥乏味, 所以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闯关完成,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增长新知,形成技能。2. 使用建议:拓展例题功能,渗透搭配规律。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也提供了可拓展的空间。在教学完例题后,再让学生同桌合作,提出不同问题,列出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搭配规律,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3、需破解的问题能否将小数的加减法再作深一步探讨,一位小数变成两位小数, 使课堂更高效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