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pdf
-
资源ID:38691289
资源大小:153.3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pdf
1 / 4 课时训练3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据此完成 13 题。1下列关于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A耕作农业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B林业和特产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C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D舍饲养畜业 广大林区和农区2东北地 区的农作物分布和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是() A玉 M B 小麦和大豆C春小麦 D甜菜3下列不属于放牧畜牧业区的是() A松嫩平原西部 B呼伦贝尔草原C三江平原 D林区草地【答案】1.D2.A3.C 【解读】第 1 题,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此外,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也较快。第2 题,根据题中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在东北地区的分布可知,玉M 的分布和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第3 题,东北地区的放牧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和部分林区草地,三江平原开垦后主要属于农区,以种植业为主,可发展舍饲畜牧业。20 世纪6070 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据此回答46 题。4本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B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C土壤肥沃,黄土广布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5近年来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沙漠化扩大 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恶化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6现在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是() A粮食已经能够自给B没有人愿意到“北大荒”开垦土地C保护沼泽等湿地,改善生态环境D“北大荒”土地没有肥力【答案】4.A5.B6.C 【解读】第 4 题,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黑土广布;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第5 题,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下降。第6 题,为了保护东北沼泽湿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国家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发。2018 南京模拟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 ” ,仅冬枣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 000 元 /年。 “沾冬二号 ”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2 / 4 场供不应求。 据此回答78 题。7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栽培技术先进 B运输条件改善C政府支持 D媒体推介8近年来,当地发展了冬枣加工工业,其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增加农民收入 B增加就业机会C利于规避市场风险 D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答案】7.B8.D 【解读】第 7 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第8 题,当地发展了冬枣加工工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利于冬枣的储存,规避市场风险,同时增加了就业机会。但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读下图,回答910 题。9有关图中各地农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BB 地区农业发展引河流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CC 地区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该地热量不足D与 D 地相比, F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土壤肥沃、光热充足10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该地地质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A地质 B地形C气温 D植被【答案】9.C10.C 【解读】第 9 题, A 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B 地引水灌溉易引起土壤的次生盐碱化;F 地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C 地位于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 故农业多分布在热量条件较优越的河谷地区。第10 题, E 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多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条件不稳定、地形崎岖、植被覆盖率低和降水集中有关,与气温高低基本无关。2018 新课标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 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回答 11 12 题。11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12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答案】11.A12.D 【解读】第 11 题,太湖平原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很快,耕地被大量挤占;再加上农业结构发生改变,故在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明显。第12 题,黑龙江省与人口大省河南相比,人口较少,粮食商品率较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3 / 4 读下图, 回答 1314 题。13影响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 B土壤C地形 D市场14如果开发不当,当地最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C土地荒漠化 D湿地破坏【答案】13.C14.A 【解读】第 13 题,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及其在不同高度的分布可知,图示为江南丘陵地区的立体农业,是对当地地形的最佳利用方式。第14 题,图示地区是丘陵地形,如果过度发展种植业,在陡坡开垦,会引发水土流失。二、综合题 (共 44 分) 15.2018 福州质检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2 分) 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长期租给外国人耕种。(1)指出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走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3)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区不宜盲目扩大水稻播种面积的原因。(4)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答案】(1)走向:东段为东西走向。西段为东北 西南走向。主要的影响因素:东段受纬度(太阳辐射 )的影响,西段受地形的影响。(2)地下水丰富。河流、沼泽多;降水较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较多;植被条件较好,涵养水源能力较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层中有冻土。(3)种植水稻耗水量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加;沼泽面积减少;“ 井灌种稻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年径流总量减少。(4)乙地区闲置土地面积较大;两国政策的支持;乙地区土地租金较低;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中国邻近乙地区;中国劳动力充足。【解读】第(1)题,季节冻土等日数线东段大致呈东西延伸,受纬度影响显著;西段大致为东北 西南走向,受地形影响显著。第(2)题,该地区纬度较高,蒸发弱,多沼泽,地下水丰富,因而可以发展该种植技术。第(3)题,大面积发展水稻种植导致耗水量增多,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径流量减少,生态恶化。第(4)题,从区位、地价、政策、劳动力、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4 / 4 场等角度分析。16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2 分) 甲乙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8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27.1 亿斤,比2018 年总产量616 亿斤增产11.1 亿斤,实现 “八连增 ”。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 ” 安徽粮食 30 年增产 300亿斤。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 ”、“思念 ” 、“三全 ” 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 中国粮仓 ”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答案】(1) 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4)原因: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对策: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解读】第(1)题,河南位于淮河以北,安徽位于淮河以南,主要是气候和作物种类的差异。第 (2)题,食品加工业是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河南是主要的小麦产区,原料丰富;人口多,提供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便利。第(3)题,考查河南省农业的发展方向。第(4)题,两个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原因一是全球气候异常;二是人为破坏生态,干旱灾害加剧。应对措施要针对问题提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