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套导学案教案 .pdf
选修六-导学案教师:张明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人类环境【导与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环境的概念,区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 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人类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一些实例,区别自然和社会环境,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2. 通过对环境与资源、环境与生态、 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环境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重难点】1. 区别自然和社会环境2. 环境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课堂导入】当今社会, 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此同时,资源耗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选修六:环境保护,第一单元第一节。【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堂合作探究】一、环境及其分类1、概念: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2、分类A。自然环境: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包括: 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B。社会环境: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荒漠流沙等包括: 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旅游环境二、环境与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关系环境与自然资源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经济技术下,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的概念应把握其本质特点:第一,自然属性,即“ 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第二,经济属性,即“ 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关系: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环境与自然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周围所有的客观自然存在物,自然资源则指人类主观认定的,对人类有价值的客观存在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相互影响:环境影响资源的类型以及利用状况;环境的改变也会对资源利用产生影响;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保护自然资源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之一。环境与生态系统【P5 知识窗】关系:相互影响:生物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着生物的生理过程、形态结构和地理分布,体现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指示性;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利用指示植物找矿:我国古书上载有“ 山上有葱,其下有银;山上有韭,其下有金;美国的”灰毛紫穗槐 “ 能指示铜矿;植物能指示土壤类型、酸碱度、土壤水分等:油蒿是土质沙性很强的指示植物; 铁芒萁是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红壤等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而碱蓬的生长反映了盐碱性的土壤环境;骆驼刺的生长反映了干旱环境;芦苇的生长反映了水湿环境。土壤结构 : 矿物质有机物水分空气森林的作用:净化空气吸烟滞尘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降低噪声吸纳灰尘杀灭细菌等一个结构完整、 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可容纳较多的污染物质而不至于造成环境污染;反之,则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发生。三、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情景激励: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郊,距市中心约50 千米。 50 万年以来相继是“北京人”(50 万30 万年前 )、 “新洞人” (10 多万年前 )、 “山顶洞人” (3 万 l 万年前 )和现代人 (1 万年以来 )的家园。 科学家利用洞穴堆积物中人与动物的化石以及植物的孢子、花粉, 模拟出了当时人类与环境的状况。在 50 万年前, 这里有着适合猿人生活的环境;西北边低山丘陵茫茫林海,东南边平原上森林、草原、湖沼相间,清澈丰沛的河水自北而南从这里出山进入平原。猿人们栖息在一个能容上百人休憩的宽大溶洞(“猿人洞” )里,过着渔猎采集、 茹毛饮血的生活。多年以后, 可能是林火为他们提供了火种。以后,他们又学会了人工取火,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 还可能在山顶洞外建造人工居所。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生活虽然艰苦,却为后人留下了青山绿水依旧的环境。几十万年过去了,到了近一万午前,这里的人类离开了祖先世代居住的山洞,移居到平原上生活,四五千年前开始了农业生产。可以推想,周口店地形、土壤条件优越,应是最早进行农业开发的地区之一。三千年前西周燕国人在周口店东南约10 千米处建起了都城,金、元、明代也相继在北京建都,大规模建筑用材取自西山山地,历代的砍伐使当地林木荡然无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泛滥频繁。20 世纪 60 年代在周口店的北部建起了石油化工厂,高高的烟囱上浓烟滚滚、火炬熊熊,河流成了化工厂的排污沟。70 年代以来,以小水泥厂和小煤窑为代表的乡镇工业进一步污染了本区环境,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人们不禁要问,以破坏生态造成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能延续多久? 思考: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 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 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效益。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自然环境, 顺应自然环境,使二者真正达到协调。4进入 21 世纪,你认为周口店乡应该如何对待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进入 21 世纪,周口店乡应该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关停污染企业,处理石化区废水,造林绿化,保护 “ 北京人 ” 遗址,发展旅游业。环境与人类的关系1、关系:对立统一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历史时期环境问题对自然的态度采集渔猎时代对人类威胁小崇拜自然对立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统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依赖对立协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农业文明时期人口集中区出现改造自然工业文明时期恶化,危及人类征服自然新技术革命时期日益突出谋求人地协调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2.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A3.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B 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4. 人类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把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C 【典例剖析】例 1:下列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是()A. 城市B. 农田C. 原始森林D. 三峡大坝例 2:下列物质和能量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 煤炭B. 小麦C. 钢材D. 雷电滥 伐 森水土流失严重物种灭绝土壤侵蚀沙尘暴盛行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增多生 态 环境失调人工造林涵养水源气温降低风速减小吸烟滞尘湿度增大调节小气候生 态 系 统良性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 明确什么是环境问题, 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了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分析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过学习和探究 ,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和意识。【重难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实质【课堂导入】复习: 地相关模式图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与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为何用两组箭头表示?【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堂合作探究】一、环境问题及其分类1、环境问题的概念就是指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变化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广义的环境问题还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按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机制,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界本身引起,而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的环境问题,如各种自然灾害。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实际上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它们之间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叠加,形成“ 复合效应 ” 。二、环境问题的发展从人类诞生起, 就存在着人与环境的矛盾,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始终伴随左右, 往往是旧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产生了。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环境问题是能够得以解决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三、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实质材料 1:非洲的粮食问题二战后, 亚非拉地区人民在夺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各国在发展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 还进口一些粮食,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但是大多数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增长不多。特别是1971 年以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致使人均粮食拥有量开始下降。近些年, 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一些非洲国家,情况相当严重问题:请大家根据材料分析亚非拉粮食匮乏的主要原因?材料 2:墨西哥城的环境变化1325 年,当人们在一片湖泊中央的一个岛屿建起这个当时叫特亚奇提特兰的城市时,它还根本不起眼。 1924 年墨西哥联邦议会决定,定都于墨西哥城。此后这儿的大部分湖泊经填充和排干, 城市开始向各个方向发展。到1995 年,其市区人口达到1630 万,也就是说全国1/3 的人口都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墨西哥城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超级大城市,为世人所瞩目。然而,问题与奇迹相伴而来。这座曾以“ 空气清新,能见度高” 而著称的城市,近年来因人口过多, 工业迅速发展,向大气和环境中排放的烟尘、有毒气体等废弃物较多,已被淹没在蒙蒙的烟海之中。 今天的它, 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还有便是它拥挤的交通和频繁的事故,在路上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祸从天降。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找出墨西哥城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1、巨大的人口 压 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复习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1950 年(二战)前 基数小 ,增长较慢1950 年(二战)后 基数大 ,迅猛增长人口发展的地区差异:亚非拉:基数大,增速快- 生态破坏欧美澳:基数小,增速慢- 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大材料 3:缩小了的洞庭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江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庭湖,江水注入湖泊,洞庭湖起接纳洪水, 削减洪峰的作用, 冬季相反。 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泥沙的淤积,湖底抬高,特别是周围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小,仅 1977 年到 1985 年,其水面就减小了46%。这样,其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1998 年长江大水之际,中下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大堤决堤,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问题:围垦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材料 4:内蒙古草地的退化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多以牧业为生。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地,种植作物,使牧区的范围缩小了。被开垦的地区,冬春季节地表没有植被保护,此时风力又很大,地表遭受风蚀,表土被吹走,逐渐变为沙漠。牧区缩小之后,有些草地超载严重,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会导致土地沙化,这些都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生态环境恶化。近几年冬春季节我国北方频发的沙尘暴,就与内蒙古草地的开垦、沙化有关。问题:开垦草地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2、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强调:人口问题又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也是其它两大问题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财富越多 ,生活质量就越高吗? 【典例剖析】指定完成练习册配套练习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导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 识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二)过程与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重难点】【课堂导入】【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堂合作探究】一全球性环境问题阅读教材P17P19,完成:1.全球气候变暖讨论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造成的影响是什么?2.臭氧层遭到破坏讨论 1.氧层分布在大气圈的哪一层,对地球生物有什么作用?2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有哪些?分布在哪些地区?3.酸雨蔓延讨论 1 什么是酸雨,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2.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4.森林锐减讨论 森林锐减的原因是什么?5.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哪些?6.土地荒漠化讨论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有哪些?7.生物多样性遭破坏讨论 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有哪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5 页8.垃圾污染与危险废弃物转移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结合教材讨论:(1)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当代环境问题呈现怎样的特点?【典例剖析】环境伦理指定完成配套练习相关内容指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和善意和解的紧密相关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第二单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第一节: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导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举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问题,说出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资源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初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重难点】主要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课堂导入】(复习)【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堂合作探究】【典例剖析】第二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导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表现和成因。2、 了解我国生态危机的现状及成因。(二)过程与方法1、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表现,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2、 收集资料,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我国生态危机的现状及其地区分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5 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全球的环境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2、 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重难点】造成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课堂导入】【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堂合作探究】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1、生态问题的类型水土流失、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生态危机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抗外界干扰能力低,当受到外界力量作用后恢复比较困难,自身稳定性差,易受破坏而形成生态环境问题。人为原因: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枯竭。3、危害产生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高效记忆:创造现代文明生态环境恶化人为原因人类大规模高强度影响环境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危机自然资源枯竭抗外界干扰能力低自然原因自然生态系统相对脆弱自身稳定性差4、脆弱生态系统的成因及主要分布区(1)成因自然原因:自然条件恶劣或组合欠佳人为原因: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使人为作用和自然作用强烈叠加。(2)分布人口密集区和经济活动频繁地区,特别是人为作用力和自然作用力强烈叠加地带。例如: 海陆交界带、河流变迁带、山地平原过渡带、绿洲荒漠交界带、农牧交错带、城乡交接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污染影响严重区等。拓展补充:表现具体方面原因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的破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森林面积锐减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大量燃烧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物种灭绝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5 页二、我国的生态危机1、现状与危害(1)现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2)危害: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国家生态环境安全2、成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工程建设中环保措施不力。3、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1)上游表现: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危害:泥沙侵蚀总量和输沙总量超过黄河,直接威胁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2)中游表现:湖泊面积缩小。危害: 损害了湖泊的生态功能,降低了平原区防洪排洪能力,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威胁,增加了农田排水压力,以及农业与渔业之间、水资源调蓄与水产养殖之间、排水与灌溉之间的矛盾。(3)下游:环境污染严重。高效记忆:长江流域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洪水加剧下游水质污染拓展补充: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森林破坏东北、西北华南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森林火灾等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过度放牧过度垦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滨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沉 积 物 自 然 充 满湖沼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物 种 都 有 一 定 的寿命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人口稠密过垦严重降 水 季 节 变 化 大且多暴雨土地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区过牧严重降水少气候干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5 页【典例剖析】指定完成配套练习相关习题第三节:资源及生态保护【导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加深对资源和生态保护必要性的认识2 能够针对某一生态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有关资料,结合实例,说明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形成珍惜和节约资源的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城市生态和农村生态建设的初步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重难点】1. 资源和生态保护措施2. 能够分析具体生态问题【课堂导入】【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堂合作探究】一、自然资源保护1、资源问题的 实质 是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矛盾2、我国资源问题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近1/2;森林面积占世界人均近1/6;草原面积; 占世界人均近1/2;水资源;占世界人均1/4;矿产;占世界人均1/2 但是:中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我国已探明的铜矿资源储量总量6218 万吨,占世界储量的8.95,居世界第六位。品位低、矿体复杂、开采成本高、难度大,探明的矿体相当一部分是“ 呆矿 ” 。铜矿的平均品位只有 0.86,品位大于 1的储量只占资源量的35,储量 200 万吨以上的矿床,品位大都在 1以下。矿床多为多金属矿共生,伴生元素多,组分复杂,增加选冶难度。尽管我国是一个严重贫铜的国家,铜资源仍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一矿多开、 乱挖滥采尚未杜绝,严重地浪费了国家资源。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全国拥有水资源2.8 万亿m3,但人均占有水资源2300m3,只有世界平均的1/4,排在世界第121 位。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约有 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它与人口、耕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匹配,南方水多、人口多、耕地少,北方水少、人口多、耕地多。同时,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表现为人地矛盾;西部缺水,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匹配。华北则是人地矛盾、水土矛盾的叠加,成为人口与资源矛盾的焦点地区。他山之石: 以色列从 80 年代以来,农田灌溉普遍采用由电脑控制的滴灌和喷灌技术,使农用水减少了30%。日本采用节水的生产方法和废水处理循环使用,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5 页加拿大安大略省通过采取提高水价等方法在短短3 年内使该市的人均用水量下降了7%。3、资源问题的变化变化因素:人口数量、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人类生活水平。资源利用不当资源掠夺性开发4.利用和保护措施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节约、综合利用,寻找新的替代品可再生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因地制宜,利用中更新中国的资源问题的对策 保护和科学地利用资源(解决资源问题的最好办法)1、转变观念,对可再生资源,要树立观念;2、要依靠法律和政策;要树立“ 法制 ” 观念3、要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4、崇尚节约; (“ 把树立节约观念放在首位 ” , )5、依靠科学技术,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6、努力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二、农场生态建设1、概念:农村生态建设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有效的生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2、农村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1)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2)农林产业结构合理调整(3)农业资源多层与高效利用(4)乡镇企业污染管理(5)农村肥料、饲料、燃料建设(6)发展生态型庭院经济(7)生态农业或持续农业体制建设(8)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村建设等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态建设重点:P44 三、城市生态建设什么是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生态建设是指: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实施生态工程,对城市进行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以达到或基本实现生态城市目标的综合性建设。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类活动支配下,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城市生态系统的显著特点:(1)生物组成部分是以有思想意识的人为主体;而非生物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如:房屋、道路、生产和生活设施等);(2)对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分解功能不完全;(3)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都较弱。完善城市生态建设的措施:1)加强城市生态的建设和保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5 页(2)做好城市生态的立法、景观布局、城市绿化、环境污染防治和城市灾害预警、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资源配置等工作。【典例剖析】配套练习相关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导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环境污染的概念,知道环境污染的分类方法和主要类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增强保护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重难点】【课堂导入】【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堂合作探究】一、环境污染及其类型1、环境污染的概念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2、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1)当进入环境的废弃物浓度或数量超出环境自净能力(2)废弃物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时,就造成了环境污染。3、环境污染的类型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气体, 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的现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5 页城市光污染是城市夜间室外照明产生的溢散光、反射光和炫光等干扰光对人、物和环境造成的干扰或负面影响的现象。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不少高档商店和建筑物用大块镜面用大块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玻璃幕枪等形成的光污染为白亮污染; 夜间一些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大城市中设计不合理的夜景照明等。强光直刺天空,使夜间如同白昼,这属于人工白昼;舞厅或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则构成了彩色污染。光污染的危害: 光污染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 出现恶心呕吐和失眠等症状。彩光污染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心理健康。还有室内光污染也会造成各种眼疾2、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二、环境污染的危害1、环境污染的危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5 页2、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上)3、八大公害事件公害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及造成的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的危害。公害事件是指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八大公害事件中,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间接的?间接危害:水俣病、富山痛痛病。补充: 4、环境污染的特征(1)影响范围大。环境污染涉及地方广、人口多。而且接触的污染对象,除从事工矿企业的健康青年外,也包括老、弱、病、残,甚至胎儿。(2)作用时间长。接触者长时间不断的暴露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每天可达24 小时。(3)污染物浓度低,情况复杂。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受到大气、 水体等的稀释,一般浓度往往很低。他们不断可以通过生物或物理化学反应,产生不同危害,往往发生复杂的联合作用。三、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1、我国污染的发展2、中国的水污染3、淮河水污染的治理1、我国环境污染的治理2、中国的水污染我国是一个 资源型缺水 (联合国规定, 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700m3,称为资源型缺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已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的国家和 水质型缺水(不是因为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而是因为水源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而造成的缺水)的国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5 页(1)主要的水体污染现象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在全球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现象,其污染物为植物营养元素氮、磷等。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农业和生活污水等重金属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重金属的主要释放源。采矿和冶炼也是向环境中释放重金属的最主要污染源。【典例剖析】1、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实质()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B、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C、人类向环境中过度索取资源D、工业 “ 三废 ” 的排放2、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类型的划分标准是()A、按环境要素划分B、按污染物的性质划分C、按污染物来源划分D、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大小划分第二节: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导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生产造成的主要污染,理解工业污染、 治理和预防的相互关系。明确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2.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原则, 了解循环经济的最佳模式 生态工业园区。3.明确农业污染的类型和危害,以及农业污染的防治途径。4.了解当地工业污染或农业污染的状况,选择突出的问题,研究预防和治理的措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工业生产造成的主要污染,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课堂导入】【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堂合作探究】用本节开头的情境导入。补充DDT 的发明初期给人类带来的惊喜,及后来对其危害的认识方面的资料。展开讨论,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新课。承转: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污染也是空前的。引导学生读火力发电厂、造纸厂排放“ 三废 ” 示意图。 得出结论:工业污染主要是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简称“ 三废 ” 。引申: 解决工业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废物的终端治理及达标排放;第二是推广清洁生产;第三是发展生态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补充资料,通过实例说明:对于工业污染,预防优于治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5 页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以 “ 预防为主 ” ,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讲解: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想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进入90 年代开始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清洁生产得到发展。推广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涵。点拨:清洁生产包含工艺(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可补充说明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读 “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比较表” ,描述清洁生产比末端治理有哪些优越性。承转: 20 世纪 90 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讲解: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 资源 产品 废物 ” ,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来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 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 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 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 的反馈式流程, 实现“ 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窗和正文,回答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目的和特征。学生自学课文。提问: 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生态工业园,与一般工业园区有什么不同二、农业污染的防治农业污染类型: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白色污染、大气污染特点: 发生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特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基本等同于生态农业,概念含义要比生态农业更加专门化。有机农业以农作物的副产品和生物排泄物做肥料,进行既能保持土壤肥力,又能保持作物产量的农业生产,是用自然的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以生产出更洁净食品的农业。有机农业所利用的有机肥是作物秸秆、 绿肥、畜禽粪便等,不施用化肥农药,主要靠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白色农业 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白色农业生产环境高度洁净,生产过程不存在污染,其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加之人们在工厂间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化地称之为“ 白色农业 ”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如云贵高原在河谷地带和低山区水田以冬作物水稻一年二熟为主,旱地以小麦一玉米、甘薯一年三熟或二熟为主,还可种植热带、亚热带瓜果;半山区以一年一熟水稻或一年二熟旱作物为主;高山区只种玉米、马铃薯、 荞麦等一年一熟旱粮;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属微观异基面立体农业。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5 页【典例剖析】第三节:城市垃圾污染防治【导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垃圾构成及其危害2. 通过探究城市生活垃圾的防治,了解防治生活污染的途径3. 了解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及其综合利用的主要措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节约资源、可持续生产和适度消费的环保观念【重难点】【课堂导入】【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堂合作探究】一、城市垃圾的构成与危害1、城市垃圾的定义垃圾是固体废弃物的统称,是指在建设、 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2、城市垃圾的特点(1)种类多,数量达。城市是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地域,垃圾数量庞大。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垃圾数量不断增长(2)来源广泛,变化大。城市垃圾来源广泛,其成分随时间、场所,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许多因素而变化3、城市垃圾的危害主要有占用土地,污染土壤, 淤塞河湖水道, 污染水质, 污染大气, 传染疾病, 损害健康等,城市垃圾严重的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威胁人体健康,已成为社会公害。4.城市垃圾的类型:二、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5 页1、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2、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无利用价值垃圾的处理方法2、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1)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2)改变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3)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可分解、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4)对加工深度不够而产生大量废弃物的商品,要提高加工深度,实行净菜进城、小包装出售等。(5)大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燃料结构。尽量使用电能、天然气、太阳能和沼气生物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灰、炉渣等固体废弃物排放填埋处理城市垃圾应注意:(1)填埋处理用地,尽量选用人工开发资源的废粘土矿、废采石场、废矿坑等。将垃圾填埋坑中,有利于恢复地貌,维持生态平衡。(2)垃圾填埋时,首先要防止从废物中挤压出的亚体滤沥及雨水径流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要严格的防渗漏处理。(3)填埋场要设置通畅的排气管网系统,以使厌氧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气体能及时排出,避免发生爆炸。(4)回填后的场地, 一般在 20 年内不宜在其上修建房屋,避免由于回填场不均匀下沉造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5 页的结构破坏。但可作绿地、农田、牧场等使用焚烧处理城市垃圾产生的问题:焚烧法适用于可燃物较多的垃圾。垃圾经过燃烧, 体积减少,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燃烧时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