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填空 .pdf

    • 资源ID:38693947       资源大小:1.75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填空 .pdf

    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体液细胞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细胞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淋巴组成细胞外液成分血浆:90% 、无机盐约1% 、7%9% 、血液运送的物质 含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除含很少外,其余成分和含量均与相近本质:是一种溶液,类似于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渗透压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种类离子渗透压:与有关,主要是Na、Cl渗透压:与有关酸碱度:近中性7.357.45 ,与等有关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稳态变化原因外界变化体内活动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性质不断变化具体表现:内环境各种和性质都处于平衡中稳态调节机制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是实现稳态的基础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五、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条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一、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_,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_。2反射:指在_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包括_反射 (先天性 )两种。3结构基础:_,由 _、传入神经、_、传出神经和_组成。反射活动需要有_才能实现。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_的形式传导的。(2)膜电位: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_,而兴奋时是_。(3)传导过程: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_。(4)传导方向: _。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突触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的膜突触间隙:与之间存在的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膜或树突膜(2)传导过程兴奋传导突触小体 释放递质_ _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_内,只能由 _释放,然后作用于 _。知道了吗为什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中枢下丘脑:有中枢、中枢,还与等的控制有关小脑:有维持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2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具有 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W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V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_ S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_ H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_ 探究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观察反射弧的模式图,指出各标号代表名称。思维拓展1据反射弧图示区分感受器和效应器(1)看神经节:与神经节相连的为感受器;(2)看脊髓灰质:与粗大的前角相连的为效应器;(3)看突触的方向: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产生跨突触后向效应器传递。2反射的种类及区别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生来就有,先天的通过学习而建立,后天的具体事物直接刺激引起的反应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应不经过大脑皮层一般经过大脑皮层神经联系是终生的、固定的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可消退数量有限数量无限是生存的根本保证扩大适应环境的能力3.反射的条件(1)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2)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探究示例1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的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 d、刺激 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 和结构 b 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探究点二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依据图像完成有关填空,理解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电传导(1)传导过程(2)传导特点: _传导, 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 _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传递(1)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_或_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2)过程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_突触间隙_。信号转换:电信号_电信号。(3)特点: _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_。思维拓展1在神经纤维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在神经纤维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2在一个神经元内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迅速传至整个神经元细胞,即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3兴奋在反射弧中的单向传导是由突触所决定的。4兴奋在突触的传递,需要突触小体中的高尔基体参与递质的释放,释放的递质需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5静息电位恢复时,膜外阳离子的来源探究示例2(2010 全国新课标, 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 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 中的 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探究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辨析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并完成填空_ 有_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 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_中枢_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 有维持 _的中枢_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辨析大脑皮层各言语区,并指出发生障碍时,主要特征: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促胰液素的发现:(1)假设:在 _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_。(2)实验稀盐酸 _混合研磨获得 _注入狗静脉中 促进胰腺分泌_。(3)实验结论: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神经调节,还有_。2激素调节:机体由_器官 (或细胞 )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思考大多数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一种还是多种?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_和_。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作用途径_ _运输反应速度迅速_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_ 作用时间_ 比较长2.联系(1)实例:人体体温调节:a.产热途径:细胞中_氧化放能。 b.散热途径: _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等。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水盐调节:有_和体液调节两种途径,其调节中枢位于_。(2)关系: 内分泌腺受 _的调节, 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_,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实例分析1构建体温调节模型,完成填空:2完成水盐平衡调节模型,理解其过程。免疫调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_、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 (1)吞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 _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3免疫活性物质:_、淋巴因子、溶菌酶等。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组成。(2)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 体液免疫:浆细胞抗体消灭抗原细胞免疫:抗原吞噬细胞T 细胞记忆 T细胞可杀伤靶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思考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_的细胞。三、免疫失调1免疫过强(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_,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_、类风湿性关节炎。(2)过敏反应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_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特点:发作_、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_(会破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_(会引起、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_和个体差异。想一想过敏原是抗原吗?2防卫过弱(1)举例:如艾滋病,又叫_(AIDS) 。(2)病因:由 _(HIV) 引起, 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T 细胞,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四、免疫学的应用_的发明和应用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根据抗原能和_相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得以解决,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探究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骨髓、淋巴结、生成扁桃体吞噬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中成熟T细胞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等2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_功能、 _功能、 _功能。3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后天才有,因人而异) 1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项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目种类区别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一定防御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起作用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第一道防线 (皮肤、 黏膜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3.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 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4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5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与外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探究示例1下列各项与免疫无关的是() A抵抗病原体的侵袭,预防感染B维持内环境平衡C监视、识别并杀死体内癌变细胞D含有铜、铅等元素的化合物被肝脏转化为无毒物质,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探究点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比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示意图,总结特异性免疫的三个阶段。特异性免疫的三个阶段:感应阶段: _ 。反应阶段: B 细胞、 T 细胞 _以及 _的形成。效应阶段: _、_和_发挥免疫效应。1浆细胞是唯一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该细胞内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较多;还是没有抗原识别能力的细胞。2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相对较短,而记忆细胞可长期或终生存在。3二次免疫: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或效应 T 细胞 )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迅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速率快,也比初次免疫反应强烈,能在机体尚未患病前将入侵抗原消灭。探究示例 2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 2、细胞 3 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 5 仍具有分裂能力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仅细胞4 中含有合成物质a 的基因探究点三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比较项目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原因免疫功能_ 免疫功能_ 免疫功能 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发病机理_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_(遗传缺陷 )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预防与治疗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服用 _药物进行 _,避免接触某些病毒,服用增强免疫功能药物等举例花粉、室内尘土、青霉素、奎宁等引起的过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_ 人与动物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拓展归纳与集训一、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相同点它们都属于 _,共同构成人体_,基本化学组成相同存在的部位血管内组织细胞之间淋巴管中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各种 _ 体内各 _ _等所含的化学成分含有 _的蛋白质蛋白质很少2.内环境稳态与机体健康疾病名称与稳态的关系主要症状治疗与预防肠胃炎丢失无机盐, 无机盐平衡遭到破坏腹泻,四肢无力输液补充 _ 发烧体温升高, 体温平衡受到影响,影响酶的活性食欲不振, 四肢无力, 消化不良,代谢紊乱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低血糖血糖浓度降低,低于_时早期症状: 四肢发冷、 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口服 _补充糖分血糖浓度低于_ g/L时晚期症状:出现_ 静脉输液补充葡萄糖高血糖与糖尿病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 g/L 为高血糖,血糖浓度高于 1.61.8 g/L 时,出现糖尿现象糖尿病症状:“_多_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没有根治办法。 调节控制饮食, 结合药物治疗, 加强锻炼。重度患者还需注射_ 尿毒症肾脏病变导致内环境中有毒物质增多有毒物质积累呈现中毒症状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抽搐血液中 _过低抽筋补充 _ 肌无力血液中 Ca2过高肌肉收缩无力减少 Ca2组织水肿内环境渗透压改变导致组织液积累组织液增加淋巴管阻塞可引起下肢和阴囊慢性水肿,过敏反应可以起局部组织红肿增加蛋白质摄入, 防止淋巴循环受阻, 避免接触过敏原等二、反射弧及兴奋传导、传递1完成反射弧的各部分作用及异常分析兴奋传导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_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适宜的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兴奋(神经冲动) 既_感觉又 _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的一部分将兴奋由 _传入_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_与_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一部分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只有 _无 _ 效应器_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 _对内外界刺激发生相应的规律性活动只有 _无 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效应器或_ 相互联系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思维拓展(1)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2)一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长。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作用,有些神经元(如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还具有内分泌功能。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比较填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 (神经纤维 ) _ 位置同一神经元上相邻神经元之间信号形式_信号_信号 _信号 _信号过程静息电位 刺激动作电位 未兴奋部位兴奋突触小体 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速度_ _ 方向_ _ 是否消耗能量_ _ 三、对比完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表免疫类型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概念抗原被体液中的相应_消灭的过程抗原被相应 _消灭的过程作用对象_ 被抗原侵入的_(即靶细胞 ) 作用方式_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_细胞吞噬消化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T 细胞释放 _,增强有关细胞免疫效应过程都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的识别阶段;反应阶段是B 细胞、T 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T 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关系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_免疫发挥作用,但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不能与这些抗原直接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必须通过 _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 _免疫最后消除,因此两者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思维拓展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有吞噬细胞和T 细胞的参与,且抗原最终被抗体消灭。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水岭是T 细胞。3抗原既可是外来物质(异物性 ),也可来自体内衰老病变的组织细胞。4能产生抗体的只有浆细胞,惟一不能识别抗原的也是浆细胞。5效应 T 细胞只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但不能将其消灭。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发现的过程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_产生某种刺激, 在传递到下部 _时,造成 _面比 _面生长快 鲍森 詹森实验: 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_传递到下部 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_造成的 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_。2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运送到 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生长素的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_、幼叶和 _。2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运输:从_运输到 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_。(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_进行。3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知道吗何为形态学的上端?何为横向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两重性(1)低浓度 _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2)浓度过高时会_生长,甚至杀死植物。2顶端优势(1)现象: _优先生长, _受到抑制。(2)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_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_,发育受到抑制,且侧芽对生长素敏感。3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具有与 _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 a萘乙酸、2,4D 等。(2)应用: 防止 _;促进果实发育, 获得无子果实; 促使 _生根。四、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1赤霉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_的种子、 _和幼芽。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_和果实发育。2细胞分裂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_。(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_。3脱落酸: (1)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2)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3)主要作用:抑制细胞_,促进叶和果实的_。4乙烯: (1)合成部位:植物体的_。 (2)主要作用:促进_。五、植物生长调节剂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_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_。3应用实例: (1)用_催熟凤梨。 (2)用一定浓度的 _溶液处理芦苇,使其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六分析下图,完成下列填空。(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_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_。(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_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_。图示说明:生长素具有_,即 _浓度抑制生长,_浓度促进生长。思维拓展1极性运输强调的是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主动运输强调的是生长素运输的方式。2不要将AA 、BB、CC段理解为抑制阶段,这些阶段仍体现为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渐弱。3向光性的原因分析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或植物茎尖 ),导至生长素横向运输(向光侧 背光侧 )而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分布背光侧:多、生长快向光侧:少、生长慢 弯向光源生长其他植物激素激素名称合成部位生理作用应用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促进 _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_和果实 _ 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_,提早用来播种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 _和组织分化;延缓 _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中,成熟的果实中更多促进果实 _ 促进香蕉、凤梨等果实成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抑制植物的 _,也能抑制种子的_;促进叶和果实的_和_ 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1)概念: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_,是种群 _的数量特征。(2)调查方法样方法适用于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方法有和两种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想一想标志重捕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2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_的比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_的个体占该种群个数总数的比例。4年龄组成(1)概念:种群中各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增长型: 种群中 _个体很多, _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 _。 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_,种群正处于_时期。衰退型:_个体较少,而_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_。想一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构建种群增长模型(1)方法: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 _形式对事物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_。(2)意义: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2种群数量增长的“ J”型曲线(1)条件: 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_等。(2)数学公式: _。(3)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呈“J”型。3种群数量增长的“ S”型曲线(1)条件:自然界的_是有限的。(2)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_的增长曲线。(3)K 值:又称 _,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4)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 值、即环境最大容纳量)后将停止增长,有时在 K 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动动脑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S 型增长 ” 的实质是什么?探究点一种群的概念和数量特征分析完成种群数量特征模型、理解种群数量特征:思维拓展1预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 )的变化趋势首先依据的是年龄组成情况,其次是性别比例, 由此推导预测出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的变化趋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2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比较类型图示种群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长型幼年个体数多于成年、 老年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增大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适中出生率 死亡率稳定衰退型幼年个体数少于成年、 老年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减小探究点二种群密度的调查 取样调查法完成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填空,并加以理解:1样方法(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2)适用范围: _的种群密度调查,昆虫卵、蚜虫和跳蝻的密度调查等(这些生物运动能力 _,活动范围 _)。(3)方法步骤准备:观察地形,注意安全确定调查对象确定样方样方数量: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数目一般为10个样方大小:调查双子叶植物时,样方大小一般为1 m2的正方形取样方法:随机取样,常用的有和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并记录计算种群密度:某植物种群密度_ 2标志重捕法(1)概念:在被调查动物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 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_分布 )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2)适用范围:活动能力_、活动范围 _的动物。(3)计算公式个体总数N个体数M个体数 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m探究点三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完成 “J”型曲线、 “S”型曲线对比表: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条件理想状态:(1)食物、空间条件充裕(2)_ (3)没有敌害、疾病现实状态:(1)食物、空间 _ (2)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增长速率增长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曲线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Nt_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后,将在 K 值上下保持相对稳定实验探究探究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实 验 原 理 : (1) 用 液 体 培 养 基 培 养 酵 母 菌 , 种 群 的 增 长 受 培 养 液 的_等因素的影响。(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_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_曲线。2.实验流程思维拓展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 ”的原则计数。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5计算 1 mL 菌液的数量。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群落的结构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_的集合。各种种群之和群落,或种群种间关系群落2物种组成(1)丰富度:群落中_数目的多少。(2)特点:不同群落_不同。(3)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2)竞争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等。结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劣势甚至灭亡。(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 )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 _,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_。想一想雌螳螂在交配后将雄螳螂吃掉,是捕食吗?4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_现象。(2)水平结构: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 _分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二、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代替的过程。2类型(1)初生演替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_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_,但被 _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阶段(2)次生演替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或其他 _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和_进行。想一想弃耕农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能形成树林吗?群落的空间结构完成下列填空:1群落的垂直结构(1)植物的分层现象与_有关,群落中的 _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2)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_的制约。(3)动物的分层与其_等有关。 可以说, 群落中植物的 _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2群落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 由于光照强度、 地形、 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_的生物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常呈_分布。构建知识网络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1概念:由 _与它的 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其中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_及其 _的总和。3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 _、无机盐、空气。能量:热能、_能。(2)生产者范围:主要是_,属于 _生物。地位:生态系统的_成分。作用:通过光合作用或_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3)消费者范围:主要是_,包括植食性动物、_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生物等。 作 用 : 消 费 者 能 够 _ 。 此 外 消 费 者 对 于 _ 和_等具有重要作用。(4)分解者范围:主要是_和_。作用:将动植物遗传残骸中的_分解成无机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思考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细菌都是分解吗?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_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特点: _是食物链的开始;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条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_营养级。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_。(2)功能:生态系统_、_的渠道。想一想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是否只占有一个营养级?填表完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比较成分名称生物类型 (或成分 ) 同化类型作用地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_和_,是各种生物赖以_和_的基础基本成分生产者_(主要 )、光能自养细菌、化能自养细菌等_ 将_合成 _,把 _或无机物中的_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基本成分消费者营_生活的和_生活的各种生物 (如肺炎双球菌、菟丝子、病毒) 异养型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循环;有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非基本成分分解者_微生物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某些营_生活的动物等异养型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 _,保证物质循环顺利进行基本成分关系_和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 _和_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总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传递、 _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二、能量流动的过程1起点:生产者_开始。2总量:生产者_。3流动渠道:_和_。4特点: (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_流向高营养级。(2)逐级递减每个营养级生物都因_而散失部分热能。每个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分不能被_利用。传递效率为_(形象地用 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三、能量流动研究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实现能量的_。2 帮 助 人 们 合 理 地 _生 态 系 统 中 能 量 流 动 关 系 , 使 能 量 持 续 高 效 地 流 向_。探究点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图,完成下列填空:由上图可知:(1)能量转化: _有机物中的化学能_(最终散失 )。(2)流动形式: _中的化学能。(3)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包括_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_的呼吸作用。(4)能量散失的形式:以热能形式散失。思维拓展1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消费者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不能计入排遗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与上一个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的那一部分能量。例如屎壳郎利用大象的粪便获得能量,就不能说屎壳郎获得了大象的能量,而是获得了植物的能量。2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1)能量的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2)能量的去路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流向下一营养级。遗体、残骸、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遗体、残骸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探究示例 1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探究点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分析能量流动模型,完成下列填空。(1)大方框代表一个_。(2)大粗箭头表示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本生态系统中_ 。(3)能量流动的方向(以箭头表示 )_。(4)箭头由粗到细表示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_。(5)方块面积越来越小表示随营养级别的_,贮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6)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及呼吸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系统外,成为不能再利用的能量。(7)能量流动特点:_、_。(8)能量传递效率:_。计算式为: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100%。2简述能量流动的意义及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思维拓展1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的含义是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如果按20%这一最高效率计算,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100%,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 20%4% ,第 n 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第一营养级能量的15n1(若按传递效率10%计算,公式为110n1),由此可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一般不超过45 个营养级。2确定食物链中的营养关系。据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差值也在5 倍左右,若能量差值远比五倍小,则应位于同一营养级。3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4极值计算: (1)设食物链AB C D,分情况讨论现实问题思路求解D 营养级净增重 M 至少需要A 营养级多少N(20%)3M 最多需要A 营养级多少N(10%)3M A 营养级净增重 N D 营养级最多增重多少N(20%)3M D 营养级至少增重多少N(10%)3M (2)在某一食物网中,一个消费者往往同时占有多条食物链,当该消费者增加了某一值时,若要计算最少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大传递效率20%进行计算, 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 若要计算最多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和最小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少。探究示例2(2010 淮安一模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为kcal/(m2 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B辐射的太阳能中仅有1%左右的能量被生产者利用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和被分解者利用D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利用图中A 的所有能量探究点三生态金字塔完成下表填空:比较三种金字塔类型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形生物量金字塔形状特点正金字塔形一般为 _金字塔形,有时会出现 _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象征含义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 _的特性生物个体 _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生物量 (现存生物有机物的_)沿食物链升高逐级递减每一级含义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_的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_ 每一营养级生物的_ 特殊形状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总是有能量的消耗一株大树上鸟、 虫、树的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会发生倒置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不断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用质量来表示)可能 _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6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探究示例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 、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初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 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等元素。(2)物质循环:无机环境与_之间。(3)范围:整个 _。2特点(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_循环。(2)循环方式: _。二、实例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填空 .pdf)为本站会员(H****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