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pdf
教学课题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课时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授课人教学目标1、掌握事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事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事物形象分类】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2、 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事物形象鉴赏题的提问方式】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3、某物象象征什么?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二高考真题1、( 20XX 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渡 江 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指出 “ 吟对沙鸥一怆神” 中“ 沙鸥 ” 意象的作用。(2 分)【作者简介】张弼(生卒不详),字舜元,莆田仙游人。曾授福州司户参军,充泉州教授,未赴任而卒。著有葆光易解十卷,已佚。【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意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易错提醒】第二问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意象及作用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备考提示】读诗要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结合小注,理解诗的大意。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备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所谓反衬,就是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诗歌翻译】:在这扬子江头我已经是几度经过渡口了,江中的风波还像以前一样作为客人的我却又添了新愁。在船上,看到向西飞去的白日比我还要忙碌,向南走去的青山冷冷得讥笑我这个失意的人。独自睡去,却又为思念家乡的梦惊醒,破旧的衣服上还沾有京师的尘土。朋友都像星星一样零星的散落在各地,面对着江上飞来飞去的沙鸥吟诗,联想到自己孤单漂泊的情形,心中立刻产生了怆然之情。2、( 20XX 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 山 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 “ 山泉 ” 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解析】这是一首 山水诗 。作者储光羲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 “ 泉” 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 “ 映地 ”“飞空 ” 。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 恬淡 ” 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由此看来,咏山泉 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 的山居秋暝 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寄托的 咏物诗 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 不知名 ” ,说山泉的“ 无人问 ” ;写山泉的 “ 恬淡 ” ,说山泉的 “ 长自清 ” 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统一,使此诗“ 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 (殷璠 河岳英灵集)。三、方法总结1、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2、刻画事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古诗刻画事物形象,展示特征的方法,主要有:(1)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2)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解答这类题目,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阅读诗歌, 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3、事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比较事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事物特征、刻画事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答题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整理思路,组织答案。4、常见思想感情(咏物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见思想或情感: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四、课堂训练1、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情?【参考答案】步骤 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 何当 ” 表现心理, “ 踏” 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步骤 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2、石灰吟 (于谦 )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步骤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步骤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步骤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3、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2、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参考答案】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这首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一方面,用“ 小松 ” 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微而终能成就大业;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世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4、蝉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作者借“蝉”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作者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而不需借助秋风,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5、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 瀑布 ” 这一意象。【参考答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瀑布从高处流出,不辞劳苦,冲破溪涧,流经千岩万壑,冲向大海,形成汹涌的波涛(步骤一)。作者描绘了不辞劳苦,汇涓涓细流,壮大自己,一心奔向大海的瀑布艺术形象(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决不满足现状,陶醉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在艰辛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决心干出一番事业的伟大理想抱负(步骤三)。6、病牛李纲耕犁千 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而被罢相。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禾熟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注:孔平仲,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曾多次遭受贬谪,做过地方官吏。对农村的熟悉与了解,使他能够真切而生动地描绘出农村风光;而对官场的厌倦情绪,也正好借这野朴的乡村风俗得到淘洗和宽慰。这两首诗中的病牛有何不同?请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病牛中的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在它老病时 ,却遭到冷遇,没有谁来同情它。但仍念“ 但得众生皆得饱” 。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诗人以牛自喻,写出了自己坎坷与辛酸的遭遇,并借此表达了自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 、甘愿奉献到底的心志。禾熟中的 “ 老牛 ” 在完成自己一年的耕作后,从“ 禾黍香 ”“谷登场 ”的丰收中获得了“ 粗了耕耘债 ” 的轻松与满足,正悠闲自得地享受着主人给自己的奖赏,它不争不怨,知足而乐,随遇而安。这是一个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像老牛一样早点了却“ 役债 ”,舒闲疲惫身心的渴望,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长期仕途坎坷而积于胸中的郁闷之情。7、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参考答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步骤一)。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 作雪 ” 和 “ 成尘 ” 为喻,形成对比,用“ 纵被 ” 和 “ 绝胜 ” 来强调(步骤二),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 (步骤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五、小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