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词(88页).doc
-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词-第 88 页新陈列讲解稿一 黄河文明的摇篮史前时期(115万年公元前21世纪)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老的华夏民族就是在黄河流域生息繁衍、成长壮大的。陕西境内考古发掘获得的实物资料丰富而齐全,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从关中到陕南、陕北都有典型的重大发现,文化高峰迭起并首尾相连,再现了陕西乃至中华民族充满生机的童年。 远古先民1. 蓝田人(复员景观)1964年,考古学家在陕西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分别发现了一具头骨化石和下颚骨化石。蓝田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对探索和考察人类起源具有重大意义。这是蓝田人生活场景的复原,从这个虚拟场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童年生活的状况。(1) 蓝田人复原头像(独立柜)依据蓝田人头骨化石复原而成。据科学检测可知,这是一位年约30岁左右的女性。蓝田人的相貌特征比较原始,前额低平,眉骨粗壮,吻部突出。大脑容量仅有780毫升,为现代人类的一半左右。蓝田人生存的年代距今约115万年,是迄今已知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2)大型刮削器、砍伐器(坡面柜)这些形状不规则的大型刮削器和砍伐器是当时蓝田人用来狩猎和采集食物的工具。这些石器比较粗糙、原始,并且具有一器多用的特点。考古学上把使用粗糙打制石器作为生产和生活用具的史前阶段称之为旧石器时代。(3)剑齿象、巨貘化石标本公王岭还出土了40 多种动物化石,有大熊猫、毛冠鹿、剑齿象及巨貘等等。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动物化石都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说明蓝田人所生活的秦岭北部当时的气候是比较温暖、湿润的,而且植被也应十分茂密,很适合人类繁衍生息。辅助展品说明:A陕西、中国、世界古人类化石与旧石器主要遗址对照表从这些图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期人类活动的分布情况。B地质年代、考古学年代、史前对照2大荔人 继蓝田人之后,1978年在陕西大荔县附近发现了一具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大荔人头骨化石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是我国目前为止,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中最古老的,同时又是古老人头骨化石中最完整的。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世界东半球人类的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人类学家认为大荔人的体质特征与“北京猿人”及现代黄种人之间存在着某种亲缘关系,应是正在形成发展中的黄色人种。(1)大荔人头骨据科学检测,大荔人已石化的头骨化石距今约20万年,地质年代属于中更新世末期,是一位年纪约20岁左右的男性头骨。其大脑容量约为1120毫升,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是早期智人中的古老类型。(2)石器一组与大荔人头骨化石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些细小的石器、石片和石核。这一时期的石器器型普遍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4厘米,重量约在20克左右。以刮削器为主, 其次是尖状器和少量的石锥、砍砸器以及石球、石片等。大荔人小巧的石器多由采自河床的砾石加工而成,单刃多于复刃。(3)梁山石器一组位于陕南汉中市南郑县汉水南岸的梁山遗址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梁山遗物以石制品为代表,已经发现的有1000多件,包括石器、石核和石片这三类,其中石器最多。石器中的砍砸器占百分之四十三左右,是梁山旧石器遗址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石球也是梁山遗址石器的主要类型。梁山旧石器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汉水上游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其石器风格除了具有华北旧石器文化传统外,还具有华南以砾石石器为主的特点。这种文化并存的特征为研究我国南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及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辅助展品说明原始人石器加工图当时的石器加工以向一面打击者为多,一般一次成型,简单粗糙,很少再加工。(二)氏族的社会生活氏族的概念氏族是指人类早期由实行族外群婚的血族逐渐形成的一个界线分明的社会集团。逐步形成的氏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他们实行集体劳动,共同居住,平均消费。1老官台文化老官台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因1955年首次发现于陕西华县的老官台而得名,是陕西省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新、旧石器时代主要有三个区别:一是有无磨制石器 ;二是有无制陶;三是有无定居与原始农业。从老官台文化遗存可知其已具备了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特征。(1)三足钵、三足罐老官台文化中的典型器物。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第一次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一种物质, 也就是将柔软的粘土烧制成了坚硬的陶器。这一改变为人类吃熟食提供了条件,从而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也促进了人类体质与思维能力的进化。(2)带孔石铲、有肩石锄这些石器明显经过了二次加工,说明当时对石器的加工,已从简单粗糙的打制方法进步到二次加工磨制的方法。人类当时已从单纯靠采集狩猎获取生活资料,发展到使用石铲和石锄来从事原始的农耕活动。辅助展品说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表2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因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文化繁荣阶段,当时的人们以母系血缘为家族纽带在一起生产生活,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陕西境内的仰韶文化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主要有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1)红陶尖底瓶(半坡)尖底瓶是仰韶文化中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汲水器。它的器形特点是:小口、鼓腹、双耳、尖底。尖底瓶具体的用法是先将绳子系于双耳之上,当尖底接触到水面时瓶身便自然倒下,当水注满时则又自动立起,汲水非常方便。尖底瓶还有两大优点,一是口小,水装满后不易溢出;二是瓶腹部两边有耳,穿绳后便于背挎和手提。尖底瓶这种自动汲水的奇妙现象,恰是近代物理学中重心原理和定倾中心法则的最早运用。虽是一种巧合,但体现出半坡人所具有的智慧和创造。(2)葫芦瓶(北首岭)模仿葫芦造型做成各式陶器是黄河流域这一时期陶器的一大特点,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典型。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葫芦的种子,说明当时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葫芦。葫芦功能的多样性和葫芦造型的可变性,是葫芦形器皿得以发展和延伸的基本条件。(3)陶甑(姜寨)甑是人类最早利用蒸汽来加工食品的炊具。陶甑与陶罐和陶盖配套使用,蒸饭时,先将盛食物的陶甑放置于盛有水的陶罐之上,盖上陶盖,接着在罐下烧火,水烧开后,蒸汽通过甑底部的孔眼将甑里的食物加热蒸熟。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式各样蒸笼的雏形。陶甑的出现,结束了人类只能吃烧烤或煮食物的历史。(4)石器一组磨光的石斧、石锄、石铲、石镰都是半坡人使用的农具。早期的半坡人把石刀绑在手上收割谷穗。半坡晚期,人们发明了石镰,并开始把石器绑到木棒上进行使用,这样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石磨盘、石磨杵是姜寨出土的细化食品的工具。(5)鱼骨叉、石网坠据考古资料可知,这一时期人类至少使用三种捕鱼方法:第一种是用鱼钩钓鱼。使用的是带倒刺的鱼钩,鱼一旦上钩就很难逃脱;第二种是叉鱼法。鱼叉通常是用兽骨的角料磨成,尖端非常锋利,两边都有倒刺。人们将鱼叉固定在标杆的顶端,直接投掷叉鱼;第三是用鱼网捕鱼。石网坠就是人们张网捕鱼系于网上的器具。(6)骨锥、骨针这里陈列的骨锥和骨针是当时人们用来缝制兽皮和麻织物的器物,主要是由兽骨、象牙或鹿角制成。在当时要制成这样一枚骨针是十分困难的,首先要把骨头劈或锯成很薄的条状,然后刮削成为锥形,再将其磨光后钻眼。经历了长期的劳动实践,人们摸索出了先钻孔后磨针的制针方法,这种方法磨针成功率比较高。(7)骨质项链装饰品的出现反映出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这条由数千枚细小骨片穿制而成的项链出土于姜寨遗址一个少女的墓中。每个细小的骨片上都有孔,骨片切割匀称、大小统一、加工细致。(8)骨笄、陶笄各种质地的发笄是当时人们束发的工具,相当于后来的簪子。无论是骨制、陶制还是石制的发笄都光滑细腻。当时人们把头发挽起来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劳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9)人面鱼纹盆(姜寨)(独立柜)仰韶文化也被称之为“彩陶文化”。彩陶是指在陶器的内、外壁上用含铁量较高的一种矿物质颜料绘制出各种花纹和图案。彩陶的纹饰主要有两种:动物纹和不明意图的几何纹。人面鱼纹盆是彩陶的代表作之一,画上的人面和鱼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只见人面戴着一尖顶饰物、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嘴上还衔着两条小鱼。关于它的含义国内外专家看法各异,有近三十种解释,其中较普遍的观点有三种:1、人面鱼纹是当时图腾崇拜的产物;2、是巫师作法时戴的面具,绘在陶器上的人面鱼纹则是代替巫师主持祭祀活动的专用图案;3、当时人口增长率很低,人们希望像鱼一样繁衍子孙。不论怎么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和鱼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人面鱼纹盆的底部还有两个圆圆的小孔,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当时小孩的成活率不是很高,小孩夭折后,父母会把孩子的尸骨放到一个瓮中,再把人面鱼纹盆扣到瓮的上面,并埋葬在房屋附近。这两个小孔就是为了方便小孩的灵魂自由出入的,从那时起人们已经产生了灵魂不灭的观念,并相信存在死后的世界。(10)陶塑人头像(黄陵)(11)陶埙、陶铃(姜寨)陶埙是我国最早的吹腔乐器之一。具体的演奏方法是用嘴吹顶端的孔,用手指按住边上的孔,然后根据手指的起落吹出不同的乐曲。原始社会时期,埙还是单音孔、二音孔或三音孔,发展到商周时期为五音孔,汉代有六音孔陶埙,现在经过改良的埙则有八音孔和十一音孔等。陶埙的声音悠远空灵,非常好听。 (12)贴塑蛇纹罐(西安南殿)贴塑是制陶的一种装饰技法,即将泥塑或捏出一定的纹样粘贴在陶器之上,起装饰和美化作用,这种装饰纹样又被称为附加堆纹,有着很强的立体美感。(13)骨雕人头像(何家湾)1982年出土于陕西省西乡县何家湾遗址,高2.5厘米。人头像是以兽类肢骨为材料雕成,面部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五官清晰,眼睛大而圆,眉毛左右相连,鼻子凸起,嘴唇微噘,流露出一副憨厚的表情。这件骨雕头像制作粗旷、简练,刻划准确、生动,是迄今所见最早的骨雕人头像,具有珍贵的资料价值。(14)刻符陶钵仰韶文化中,出土了很多陶器上刻划着具有一定规律和共性的符号,姜寨遗址中发现的刻划符号有38种,半坡遗址中发现了27种。这些符号显然不是无意识留下的痕迹,考古学家认为它们与甲骨文、金文非常类似,可以说是汉字的雏形,它们对研究探讨汉字的起源具有一定的意义。辅助展品说明A半坡房屋模型(复制品) 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有方顶和圆顶两种。早期的房屋主要为半地穴式建筑,但由于空间狭小、潮湿阴暗,不利于居住,后逐渐改为地上建筑。房屋结构采取的是木骨涂泥的加固方式,是我国土木混合建筑结构的雏形。B仰韶文化时期制造陶器工序图 早期的制陶方法为泥条盘筑法,即先将泥搓成泥条,然后将泥条盘绕成所需的器形,最后再用手或陶拍将器物拍光抹平。当时的陶器以手制为主,少数经过慢轮修整。用轮旋转修整的陶器比手拍的更圆润。C复合工具的使用(斧、锛、簇、鱼叉、磨的安装、使用等)早期的复合工具主要是石与木的结合,石为器,木作柄,等于手臂的延伸。D女子纺织示意图3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历城?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9004100年之间。这时男子逐步取代了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支配地位,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繁荣阶段。这时制陶、农耕、畜牧业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私有财产开始出现,人类迈向了文明社会的门槛。陕西省境内的龙山文化分布广泛,其中以渭河流域最为密集,考古学家称其为陕西龙山文化。 (1)斝(姜寨)龙山文化中彩陶消失,灰陶大量出现,黑陶、红陶较少。制造工艺主要以轮制为主,陶胎厚薄均匀,器物造型多样。由于生产力的进步,象征男性阳刚之气的饮酒器也大量出现。斝是典型的酒器,三足支撑,可以加热,用来温酒。(2)陶盉(姜寨) (3)陶斛(紫荆) (4)刻划鸟纹尊(米脂)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和西周初期,有圆形和方形之分。早期为陶制,商周时期多为青铜制造,后世还有用漆木、金、玉等制作的。 (5)石钺(旬阳)(6)玉铲、石铲(城固)古代玉器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玉器作为物质文化,被广泛地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装饰等领域。以他质坚、性温、美观大方而久享盛名。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以它“温润而泽”、“廉而不刿”,而为历代仁人君子推崇。考古资料证明,早在七、八千年我国就出现了玉器,是世界上公认玉文化最发达的国家。玉器工艺脱胎于石器制作,而在石器衰落消亡后,玉器却在不断的发展而且越做越精美。这里陈列的玉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典型作品,此时用的玉料包含角闪石、大理岩、绿松石等,符合“美石”即广义上“玉”的含义。这些玉制品多为祭祀时使用的礼器,极少作为实用的生产工具使用。(7)玉人头这件玉雕侧面人头像出土于陕北神木,高4.5厘米。玉人目光平视,鼻梁隆起,五官比例准确。从其工艺可以看出当时玉器加工已经采用了开片钻孔和抛光技术。其用途可能与氏族、祖先崇拜与宗教巫术有着某种联系。辅助展品说明A陕西龙山文化分布图陕西龙山文化,或称为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泾、渭流域。B黄帝及黄帝陵 史记·五帝本纪和礼记上记载:“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就是说黄帝生下来就十分神奇,不满七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就智慧过人,无所不知,长大后德才兼备,成人后聪明能干。在后代人心目中,黄帝时中华民族的始祖,同时也时一位英雄,一位领袖,是文明的使者,智慧的化身。人们把中华民族迈入文明之门时期的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传说皇帝命令他的部下仓颉创造了文字,隶首创造了数字,大挠创造了甲子,容成创造了历法,伶伦创造了乐律。黄帝的妻子螺祖发明了养蚕缫丝,黄帝本人和岐伯、雷公发明了医学。此外,宫室建筑、车船工具、货币的发明等等,也都与黄帝有关。据说黄帝在位100年,死于荆山。后人对他的死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传说他完成了治理大地的使命后化作神灵,天龙下界迎接他,他跨在龙背之上,近百名大臣宫女陪伴左右,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升入天堂。黄帝陵北距西安150公里,座落于今天黄陵县城北侧的桥山上。黄帝陵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当优美,陵墓周围古柏似海,绿荫入毡,山上山下,郁郁葱葱,苍黛相映,壮丽幽静。陵墓四周近2000亩山地,共种植了8万多株柏树,其中的黄帝手植柏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当地的老乡以“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来形容柏树粗大,则更增加了它的古老色彩。陵墓位于古柏环绕的中心,陵高3.6米,周长48米,陵前的祭亭竖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三字的石碑。陵墓南侧有一个数十丈高的土台,相传是汉武帝巡视塑方时,路过黄帝陵时所筑,人称汉武仙台。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及其早期文明形成的象征,这里以成为中华民族祭奠自己共同祖先的祭坛。每年清明,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问祖,认同中华文化,爱国之情在这里升华,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内心力。c华夏、东夷、苗蛮所在地理位置示意图 这是我国传说时代三大部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在龙山文化后期,即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历史进入传说时代,即历史学上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黄帝”、“炎帝”和“蚩尤”是这个时期三大部落的首领。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最早居住在陕西的姬水流域和姜水流域一带,也就是今天的陕北南部和宝鸡地区。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南方的蚩尤部落,“黄帝”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成为了华夏民族从蒙昧跨入文明的象征。二 礼仪之邦的形成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展示了中华民族迅速成长的历程。陕西是西周的国都,地上地下丰富的文物资源,反映出当时的文明状况。我们这里向您展示的周不仅仅是西周王朝的文明,而且展示了周从一个弱小民族发展到诸侯国,继而取代商王朝建立起强大西周政权的发展历程。周民族、周方国和周王朝的整个发展过程,在时间上分别与夏、商、周同期。周族的祖先后稷与夏代的第一个统治者“启”是同时期的人。(一)周族的兴起1、周人起源周人的始祖是夏朝的农官,被称为后稷,原名“弃”,意思是“被抛弃的孩子”。据史记·周本纪记载,黄帝的曾孙帝喾(ku)有一位妃子叫姜嫄。一天姜嫄在野外因踩踏上巨人的脚印而生下一个男孩儿,她害怕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所以就想把他抛弃掉。可是接连抛弃了几次,这个孩子都大难不死,姜嫄认为有神灵在保佑,便决定把他抚养成人。相传弃很小就显露出农耕的天赋,长大以后为农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舜帝为表彰他,将弃封在邰地(现在陕西武功一带)。邰地接近姬水,周族便以“姬”为姓。周立国前的十五代祖先中,除后稷外,第四代公刘和第十三代古公亶父都对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说明周是一个擅长农耕的民族,也可以说正是周奠定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基本国策。(1)石器一组(凿、锛、铲、刀等,郑家坡出土)周族早期的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这时的石器加工更加精细,分工也更加明确。这里陈列的石凿、石铲和石刀等石器的样式一直沿用至今。(2)陶纺轮、石纺轮(郑家坡出)这组纺轮有陶制和石制两种。当时的纺织技术已有了较大进步,从纺轮的制作工艺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纺织业的发展水平。(3)陶鬲鬲是一种炊煮器,类似于现在煮饭烧水的锅,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为它三足中空,形似口袋,并且连在一起,因而被称为连裆袋足鬲。(4)卜骨卜骨是人们用来占卜的工具。当时人们认为天上的神灵主宰着人间的一切,死去的祖先甚至山川河岳都能给人们降福或者降祸,因此在行大事之前都要进行占卜。人们认为龟和牛羊都是有灵性的动物,可以预示天的旨意,因此多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占卜由专职的贞人负责,方法是先由贞人将所问之事向神灵祷告,然后用艾草捻成绒条,点燃后在事先凿好圆坑的卜骨背面灼烧,骨头受热以后就会出现裂纹,贞人根据裂纹的粗细、长短、方向和曲直等来判断事情的吉凶,最后将占卜的时间、所问事项和结果等都刻在卜骨上,于是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成型文字甲骨文。甲骨文在商代已经成熟,西周运用也很普遍,为我们了解商时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5)铜甗(yn)、 铜鼎(尚家坡出)甗是蒸饭的器皿,类似于现在的蒸锅,最初是陶制,后发展为青铜制造。甗在商代早期就已出现,一直沿用到战国后。甗有方圆之分,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为甑,下半部是鬲。甑是蒸煮器,用来盛放所蒸之物;鬲的三足中空用来装水,甑鬲之间放置有带孔的铜箅。甗早期为上下合体,后期变为上下分体铸造,使用时可分可合更为实用。鼎是青铜器中最常见的器物,早期为炊煮器,类似我们现在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不断发展,鼎逐渐演变为一种礼器,成为身份等级的象征。鼎最初也是陶制,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后来多为青铜制造。鼎分为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圆鼎较为多见,现在常说的“三足鼎立”就反映出它的造型特点。这件圆鼎造型简单,立耳,三尖锥形足,仅在口沿下有三道简单的弦纹,器壁较薄,是早期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辅助展品说明:A先周世系表弃(后稷)不喾(ku)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YU公非高圉亚圉(yu)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太王)季历(王季、公季)昌(西伯、文王)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从弃到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之前,周经历了十五代。夏初开始,周就活动在夏王朝的西部,夏末政权出现混乱时,周的第二代祖不喾率部族迁移到戎狄地区与他们杂居。商朝初年,公刘为振兴农业,率族人迁到豳地(现陕西旬邑县西),改进生产工具和武器,为周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商代中期,周发展成为商西部的大邦。至第十三代祖古公亶父时,周人迁至周原,在这里周人进一步发展农业,兴建城邑,设立官制,建立起国家的雏形,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之后古公亶父年幼的儿子季历继位,被商王朝封为“牧师”,就是商王朝在西方的方伯之国。季历死后,他的儿子昌继位,史称周文王。文王政治开明,广纳贤才,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文王晚期,周人势力已经是东达江淮、南及江汉、西南入巴蜀,大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之势。这些都为其灭商和建立强大的西周王朝作好了充分的准备。B夏代疆域图夏人起源于西北方,后来逐渐向东南迁徙。夏朝鼎盛时期,其活动范围在今山东、河北和河南三省之间,到夏晚期政治中心西移至河东及伊洛流域。2、周原立国公元前十二世纪,周族第十三代祖古公亶父时期,周人居住的豳地经常受到戎狄的侵扰。古公亶父便率部南迁至今天岐山一带,在那里定居下来。岐山位于渭水之北,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和狩猎,加之歧山山脉又是阻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所以周人在这里不断繁衍壮大。周人定居在这里以后,这一地区就被称为“周原”。周人在周原居住了七十八年,共经历太王、季王和文王三代,因此这里出土了大量建筑材料、甲骨、青铜器还发现了宫殿基址群,这些都反映出当时周方国的繁荣景象。(1)三足瓮(扶风)1985年4月扶风县出土,通高68厘米。平沿,大口微潋,腹部呈桶形,三个乳状袋足。此瓮除口沿部分外,通体装饰有细绳纹。瓮是用泥条盘筑法制成,三足与瓮身是分开制作拼接而成的。说明在这一时期,泥条盘筑法仍是制作陶器的主要方法。这件瓮是储藏粮食或盛放其它物品的容器。(2)空心砖1976年在歧山凤雏村发现了一组大型的西周建筑基址,同时在扶风县召陈村也发现了大型的西周建筑基址群,这里是当年周人的活动范围。两处建筑基址中出土了大量建筑材料,空心砖就是其中的一种。空心砖不但可以减轻自重、省工省料、容易烧制,还可以起到隔音保暖的作用。早期多用作台阶的踏步,后来逐渐被广泛运用。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空心砖,为研究西周陶制建筑材料增添了新内容。(3)筒瓦、板瓦周方国时期关中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人们在修建房屋时为了泄水方便,多把屋顶修成“人”字坡或四面坡。由于这样的屋顶坡度较大,为防止瓦下滑,人们就在瓦上加了瓦钉,将瓦钉插入屋顶的泥中固定,就不会下滑了。周原的召陈宫和凤雏宫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瓦。当时的瓦有筒瓦和板瓦之分,板瓦用做仰瓦,筒瓦为覆瓦,来覆盖两瓦之间的垅缝。凤雏宫和召陈宫遗址分别是西周早期和中晚期的建筑遗存,凤雏宫遗址中发现的瓦数量相对较少,说明在周初期用瓦还不普遍,制瓦业也处在初级阶段。召陈宫遗址中出土瓦的数量大、种类多,到了周晚期,瓦变小、变薄,烧制火候更高,逐渐向规范化发展。(4)拐头水管从周原发掘的西周建筑基址中可以发现,西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陶制水管和开挖水沟的方法来排放污水。陶制水管被做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便于套接使用。召陈村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带格箅的灰陶筒状水管,它装在一排水管的第一节进水口处,用于过滤水中的杂物。陶水管多为直管,带拐头的水管比较少见。水沟分为明暗两种。明水沟在地表就可以看到,暗水道则利用筒瓦或石块覆盖在水沟上,再覆土,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地下阴沟。辅助展品说明:A 商代疆域图商是起源于东方的民族,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商代疆域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以南,控制范围远远大于夏朝。B 召陈宫遗址复原图召陈宫遗址于1976年发现于扶风县召陈村,以地名命名,是一个大型的西周建筑基址群。歧山凤雏村也发现了一组大型西周建筑基址,称为凤雏宫遗址。召陈宫遗址属于高台建筑,台基由夯土筑成。截至目前为止,已发掘了6375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砖瓦以及下水管道等建筑材料。召陈宫遗址发掘具有深远意义:1、它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宫室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此前关于西周时期的宫室制度文献记载多有不同,学者们也各执己说,这两处西周建筑基址的发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填补了我国建筑史上的空白。此前人们普遍认为我国成组建筑群始于秦汉,而召陈宫遗址说明早在西周时期我国群体建筑已基本成熟,同时为研究西周的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材料提供了实物资料。C 周原遗址及西周歧邑宫殿遗址分布图周原是周人第13代祖先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bn)地(现陕西旬邑县西)迁至歧下立国建都的地方。在西周王朝建立、文王武王迁都丰镐以后,这里仍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直至西周末年,犬戎入侵才变为废墟。西周岐邑在今岐山县京当、扶风县黄堆和法门三个地区的交界范围内。此地周代文物分布密集,发掘了大型建筑基址、大量西周墓葬、车马坑、建筑材料以及数以万计的卜甲;出土青铜器数千件。3、 周的四邻在周不断发展过程中,周的左邻右舍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公元前16世纪,商族灭夏,在中原立国,势力范围达泾渭地区。古公亶父在周原立国,商退守关中东部,但周仍臣属商王朝称为“周方伯”;周北邻是游牧民族鬼方;南邻汉水流域是巴方蜀方文化,同时还有井方、羌方等,这些方国不断斗争,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使陕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1)陕西商文化周的东部是商,商早期十分强大,势力曾达陕西泾渭地区。商文化在当时比较发达,对周人影响很大,西周很多青铜器都显示出商晚期特有的凝重、夸张的神秘色彩。 金耳坠 金银是人类发现和使用最早的贵重金属,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我国对金银的认识和利用要晚于铜。所以甲骨文和钟鼎文中的“金”主要指的是铜而不是黄金,黄金和铜的区分在春秋中期以后才逐渐明确。金银出现初期时多被用作装饰品,我国现存最早的金制品是夏代墓葬中出土的金耳环等,也就是说最迟在夏代,我们祖先就已经掌握了金的冶炼方法。金耳坠于1982年出土于陕西省淳化县西周墓中,耳坠主体为捶揲而成的薄片,表面整洁平坦,光洁度很高。因同出的还有男性使用的兵器,推测它应是男子佩戴的饰物,也有可能是巫师使用的饰品。 饕餮纹鼎1977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商代晚期器物。此鼎造型古朴、两立耳为曲槽形,鼎口有加厚的宽沿,鼎腹饰变形饕餮(to tèi)纹。饕餮之名源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铸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可见它是因为吃人哽咽,变成了有头无身的怪物。有人认为我们的祖先把饕餮的形象铸到器物之上,是为了告戒子孙不要贪吃、暴饮暴食。现代汉语中“饕餮大餐”、“饕餮盛宴”等词都是由此而来。凤柱斝(ji)斝是古代的一种温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凤柱斝于1973年出土于歧山贺家村,因两个立柱上各铸有一只高冠凤鸟而得名。凤鸟是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表现手法变换多样,平面纹样的较为多见,但这件斝上的凤鸟为立体造型,极为罕见。凤柱斝的三足为菱形,腹侧铸有一只兽形柄,整体造型大方稳重,呈现出一种祥瑞之气。透雕羽纹戈古代青铜兵器分为两大类:进攻性兵器和防御性兵器,戈是商周时期最常用的一种进攻性兵器,古称勾兵,是用来钩杀的兵器。这件戈中间部分采用透雕,锋部卷起,显然不是实用器。已发现的商周青铜戈中,部分戈锋都有卷起现象,这是一种刻意行为,有学者认为这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有关。这件戈特点鲜明,戈援呈三角形,是陕南汉中早期蜀文化的典型造型,但其装饰的羽状纹样却多见于北方地区,因此这件器物应该是北方文化与汉中盆地早期蜀文化融合的产物。辅助展品说明:陕西商代遗址文化分布图商族早在五帝时期就活动于黄河流域,商朝建立后不断扩大势力范围,成为“邦畿千里”、“肇域彼四海”的大国,商文化也随着领土的扩大而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商文化的中心在河南,陕西中部有西安老牛坡、扶风白家窑和华县南沙村等地的商文化遗存,陕北清涧李家崖商文化遗存,陕南城固商文化遗存,这些都显示出了商文化的影响力。(2)陕北鬼方文化鬼方文化是一种草原文化,为周的北邻,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山西的北部,最远到达内蒙古的伊靳霍落齐。鬼方部族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因此多以动物为表现题材。殷商时鬼方的势力相当强大,自契到汤的六次迁都,都与鬼方的逼迫有关。王国维等学者认为,鬼方在西周时称猃狁,到汉代称匈奴,也就是说,鬼方是匈奴的祖先。马头刀、蛇首匕1965年陕北绥德出土的商代晚期器物,都带有典型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匕是商周时期比较少见的短兵器,可以刺,也可以用来劈砍,类似于早期的短剑。这件匕首扁长而且很薄,中间有脊,剑锋呈圆形无尖。它的杀伤力较小,可能是餐具或者生活用品。匕柄为蛇头形,蛇头吻部突出夸张,蛇嘴呈半开合状态,蛇双目以圆孔表现,看上去深邃阴森。整体形象生动逼真,是青铜匕中的珍品。马头刀造型上宽下窄,刀身弯曲似弓,刀柄为马头形。双耳耸立成环形,双耳透空,形态夸张。马口微张,下颌有一半圆形环。马耳及马头下的半圆形环均可穿绳,便于携带。用马头、羊头或蛇头等动物作为刀剑的柄首,是鬼方文化喜欢使用的装饰题材。羊首勺1977年陕北清涧解家沟出土。勺是古代挹酒器,一般和酒器配套使用。这把羊首勺柄端是羊头形状,羊角大而向下弯曲。羊的双眼圆睁,张着嘴,像在嘶鸣。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勺柄上铸造了一只老虎和一只小山羊。老虎大嘴箕张,虎尾拖地卷翘,虎脊突出,身体微向后坐,呈现欲扑之状。而小山羊小尾后竖,双耳直立,努力向前奔跑,惊恐之态跃然器上,生动的体现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活情景。这件制作精美,独具匠心的羊首勺是少见的青铜瑰宝。饕餮纹斗斗在古代也是挹酒器,造型与用途和勺相似,流行于商周时期,常与觥,方彝等大中型盛酒器伴随出土。石骷髅像这件雕有骷髅像的青石板于1983年从陕北清涧李家崖古城遗址中出土。青石板上的骷髅像刻画的较为形象。鬼方文化的图腾是鬼和骷髅等,这件骷髅纹青石板可能是鬼方文化图腾崇拜的产物。辅助展品说明:A 陕北鬼方文化介绍 鬼方是活动在陕西北部的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在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中都有关于鬼方的记载。周易·既济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西周 “小盂鼎”的铭文中也有周王朝与鬼方之间战争的记载,这些都足以说明鬼方在当时与周王朝的密切关系。B“鬼”字陶文照片 (3)陕西巴文化 巴族是我国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巴人起源于湖北西南部,后来活动于川东、鄂西北等地。时代大致从商后期到战国晚期。春秋时期,巴国与楚国有较多交往,甚至还曾一度成为楚国的威胁。陕西境内的巴文化主要分布在陕南汉水流域,文化特征与关中一带有明显差异。饕餮纹单柱爵1972年出土于歧山京当乡。平底,颈细长,下有三刀形锥足,上有单柱。腹部有一扁形扳手,颈部和腹部装饰有单线条组成的饕餮纹,商代早期的典型器物。爵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一种饮酒器,其腹部一般为圆形或方形,前有流后有尾,一侧有扳手。器口上有一柱或两柱,也有无柱的,下有三个尖足。爵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广泛用于祭祀和宴飨。出土的爵当中,少数底有被烧过的痕迹,因此推测,爵也可用来温酒。 三羊尊这件三羊尊为圆形,肩部等距离铸有三个羊头。羊首作为青铜器的装饰在商周时期较为流行,尤其是在商代中晚期最为多见。羊,古时有吉祥的寓意。这件尊上所饰的三只羊首,似乎与“三羊开泰”有关,应为岁首称颂之语,取新年伊始、万物复苏之意。四足鬲1981年出土于陕西城固县,商代中期器皿。它纹饰清晰,铸造精美,最为独特的是它铸有四足。四足鬲是目前全国已知的孤品,四足上各有一变形饕餮纹,饕餮的眼睛采用高浮雕手法,装饰效果极强。青铜鬲是在陶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出现于商代早期,西周中期以后极为盛行。面具若干1976年出土于陕西城固县,分人面具和兽面具两种。人面具是仿人面制成,五官透雕有孔,制作精致,形象逼真。兽面具形似牛面,牛角粗大上翘,凶猛威武。关于面具的用途,民间的说法是:覆盖在死者面部,灵魂能够升天;祭祀时佩带可以与神对话,是沟通神和人的法器;娱乐时佩戴可以忘我。至今有些民族还有佩戴面具的习俗,不过种类更丰富,材质更轻便。长胡四穿戈周王朝建立之后,为了扩大统治范围,不断对外作战,正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是祈求神灵的保佑,而战争是为了掠夺疆土和奴隶。因此这一时期的兵器也相应增多。戈是早期最重要的一种格斗兵器。用于横击、钩杀和搏击。我们现在很多与古代战争有关的成语如“兵戈相见”,“反戈一击”等都与戈有关 。戈的不同部位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据考工记·冶氏记载:“戈广二寸,内备之,胡三之,援四之”,“内”同“纳”是戈头后部插入长柄(柲)的部分,“内”上有穿绳缚柲用的孔,称为“穿”。“援”是戈长条形锋刃的部分。为防止钩杀时戈头脱落,又常在援、内之间设“阑”,并在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也有“穿”。通过穿可以用绳索将戈更好的固定在柄上。并不是所有的戈都有胡,商代就盛行无胡戈。我们眼前的这一件戈的胡部较长,胡上有四个穿,因而称为长胡四穿戈。长胡戈是有胡戈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颖形制。人面纹斧1964年出土于陕西省城固县。斧刃呈半圆形宽边,上卷至器身一半处,在斧面上铸有人面,眉眼分明。把人面铸造在兵器上极为少见,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蛙纹钺钺是由斧发展而来、用于砍杀的兵器。青铜钺初见于夏代晚期,一直沿用到战国。和其它兵器不同的是,它还是权利和威仪的象征,常用于祭祀和仪仗等活动。1979年出土于陕西洋县。纹饰极为独特,中心部位镂空雕刻一青蛙形象,青蛙四肢张开作匍匐状。蛙是水边生活的动物,关中地区并不多见,应是多雨和水资源丰富地区常见的表现题材。这件钺保存完好,未见使用痕迹,中央又采用镂空雕刻,专家推测这件钺不是实用兵器而是仪仗用品。透顶泡、尖顶泡尖顶泡和透顶泡的边沿处有孔,从孔的位置来看,应该是通过一定方法将其固定或穿系在其它物体上。这些铜泡很可能是车马、盾饰或甲胄等物上的装饰品。辅助展品说明:汉水流域巴文化遗址分布图(二)西周王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这一天,周武王的军队在牧野与商军决战,纣王军队临阵倒戈,杀向昏庸暴虐的商纣王,商纣王见大势已去,自焚于鹿台。从此,西周王朝正式建立。从这一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西周。西周王朝建立以后,实行分封制,并以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度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国家制度,基本上完成了中国式国家理念的构建。辅助展品说明:A 西周世系表 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恭王(姬YI扈)懿王(姬JIAN)孝王(姬辟方)夷王(姬XIE)厉王(姬胡)共和时期宣王(姬静)幽王(姬宫涅) 西周王朝建立以后,实行了一系列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各种制度。成康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成为奴隶制社会的强盛时期。昭穆两代开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周王朝的统治力量渐渐削弱,奴隶制度也不断遭到破坏,走向衰落。周厉王(前877-前841年)时期,爆发了“国人暴动”,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群众暴动。之后召公、 周公临时主持政务,号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厉王死,其子周宣王即位,此时局势虽已稳定,但各种矛盾没有从根本上缓和。公元前771年诸侯叛乱,周幽王被杀死于骊山下,西周灭亡。西周王朝从前1046年武王伐商至前771年幽王被杀,共历十二王,276年。B 西周疆域图 西周的疆域比夏商两代有所扩大,直接控制的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河北、山西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江苏、湖北、安徽北部等地区。1、建都丰镐 公元前十二世纪,周文王在沣河营建丰京,实现了政治中心东移的目的。武王灭商后,又在沣河东岸营建镐京。丰京是宗庙和苑囿的所在,镐京是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丰镐二京是西周王朝的都城,也是西安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治中心。西周王朝近300年的统治期间,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达到我国奴隶社会的顶峰。 (1)白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