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园林植物水分与矿质营养生理课件.ppt

    • 资源ID:38764689       资源大小:5.80M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园林植物水分与矿质营养生理课件.ppt

    关于园林植物水分与矿质营养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73页1.1.植物体内水分含量植物体内水分含量植物种类:植物种类:水生水生90%90%以上以上 陆生陆生40-90%40-90%旱生旱生(沙漠)植物(沙漠)植物6%6%。木本。木本 阳生。阳生。植物器官:植物器官:生长点、根尖、幼嫩茎等达生长点、根尖、幼嫩茎等达90%90%以以上上 功能叶功能叶70-90%70-90%树干树干40-50%40-50%休眠芽休眠芽40%40%风干种子风干种子8-14%8-14%。凡是生命活动越旺凡是生命活动越旺盛的部分,含水量也越高。盛的部分,含水量也越高。一、一、植物的含水量及水分存在状态植物的含水量及水分存在状态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水的代谢水的代谢 水在植物体内的意义水在植物体内的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73页2.2.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1 1)自由水()自由水(free waterfree water):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自由流动的水分。2 2)束缚水()束缚水(bound waterbound water):靠近胶粒而被胶粒):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束缚不易流动的水分。束缚不易流动的水分。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73页3.3.植物体内水分状态与代谢的关系植物体内水分状态与代谢的关系1)1)束缚水一般不参与植物的代谢反应束缚水一般不参与植物的代谢反应。植物某些细胞和器官主。植物某些细胞和器官主要含束缚水时,则代谢活动非常微弱,如越冬植物的休眠要含束缚水时,则代谢活动非常微弱,如越冬植物的休眠和干燥种子,仅以极弱的代谢维持生命活动,但抗性却明和干燥种子,仅以极弱的代谢维持生命活动,但抗性却明显增强,能度过不良的逆境条件;显增强,能度过不良的逆境条件;2)2)自由水主要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自由水主要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其含量多少还影。其含量多少还影响代谢强度,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响代谢强度,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3)3)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可作为衡量植物代谢强弱和抗性的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可作为衡量植物代谢强弱和抗性的生理指标之一生理指标之一。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73页二、二、植物体内水分的生理生态作用植物体内水分的生理生态作用 1 1)水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水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含水量一般达含水量一般达7070-90-90););2 2)水分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和产物(水分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和产物(光合、呼吸等光合、呼吸等););3 3)细胞分裂及生长都需要水分;细胞分裂及生长都需要水分;4 4)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及生化反应的溶剂;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及生化反应的溶剂;5 5)水分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水分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维持细胞紧张度维持细胞紧张度););6 6)调节植物体温及其大气湿度、温度等(调节植物体温及其大气湿度、温度等(蒸腾失水蒸腾失水)。)。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73页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 渗透性吸水渗透性吸水Osmosis absorption:Osmosis absorption:借助渗透作用,即水借助渗透作用,即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进行吸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进行吸水(最主要方式)水(最主要方式)。代谢性吸水代谢性吸水metabolism absorptionmetabolism absorption: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A)A)吸涨性吸水吸涨性吸水imbibition absorption:imbibition absorption:亲水性胶体物质吸水膨亲水性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胀的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73页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1 1 根系吸水的途径根系吸水的途径1 1)质外体途径:水分经胞壁和细胞间隙移动,不越膜,移动快)质外体途径:水分经胞壁和细胞间隙移动,不越膜,移动快2 2)共质体途径:水分依次从一个细胞经过胞间连丝进入另一细胞)共质体途径:水分依次从一个细胞经过胞间连丝进入另一细胞3 3)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经两次膜。)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经两次膜。有研究表明,水分在细胞膜内的移动又有两种方式:一是单个水有研究表明,水分在细胞膜内的移动又有两种方式:一是单个水分子直接越膜,二是经过一种膜通道蛋白分子直接越膜,二是经过一种膜通道蛋白水孔蛋白进行水孔蛋白水孔蛋白进行水孔蛋白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73页2、吸水部位、吸水部位 根系主要吸水区域根系主要吸水区域-根毛根毛区区 数量度多,吸收面积大数量度多,吸收面积大;细胞壁较薄,透水性好;细胞壁较薄,透水性好;输导组织发达。输导组织发达。栽植物时要带土,尽量减栽植物时要带土,尽量减少根毛损伤,以利成活。少根毛损伤,以利成活。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73页(1 1)主动吸水:)主动吸水:根系本身生理活动而引起植物根系本身生理活动而引起植物吸收水分的现象。吸收水分的现象。伤流伤流Bleeding-汁液从伤口(残汁液从伤口(残茎)的切口溢出的现象茎)的切口溢出的现象-伤流液伤流液(bleeding sap)。3 3、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73页吐水吐水 -土壤水分充足、大气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或清晨,土壤水分充足、大气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或清晨,未受伤叶尖或叶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未受伤叶尖或叶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荷叶、草莓及禾荷叶、草莓及禾本科吐水较多。本科吐水较多。可利用吐水作为选择壮苗的一种生理指标。可利用吐水作为选择壮苗的一种生理指标。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73页 根根压压产产生生的的机机制制 Root pressure(根压根压):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沿木质部导管上升的压力。一般为从根部沿木质部导管上升的压力。一般为0.1-0.1-0.2MPa 0.2MPa。它大小和成分代表根生理活动和强弱它大小和成分代表根生理活动和强弱。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73页水分和溶质在根内的横向运输可能通过三条途径。水分和溶质在根内的横向运输可能通过三条途径。1 1 通过质外体通过质外体 2 2 通过共质体通过共质体 3 3 通过细胞膜通过细胞膜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73页几个相关的概念质外体质外体:是一个开放性的连续自由空间,包括细胞:是一个开放性的连续自由空间,包括细胞壁、胞间隙及导管等。壁、胞间隙及导管等。共质体共质体:是通过胞间连丝把无数原生质体联系起来:是通过胞间连丝把无数原生质体联系起来形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形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贯穿胞壁的管状结构物内的连丝微:是贯穿胞壁的管状结构物内的连丝微管,其两端与内质网相连接。管,其两端与内质网相连接。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73页被动吸水被动吸水 是指由于地是指由于地上部的的蒸上部的的蒸腾作用而引腾作用而引起根部吸水起根部吸水。(2)被动吸水)被动吸水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73页植物在蒸腾作用强烈时植物在蒸腾作用强烈时植株只有被动吸水,而植株只有被动吸水,而植株在春季叶片尚未展植株在春季叶片尚未展开以及当植物蒸腾受抑开以及当植物蒸腾受抑制时,主动吸水才占主制时,主动吸水才占主导地位。导地位。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73页根系吸水的动力根系吸水的动力 根压(根压(root pressureroot pressure)蒸腾拉力(蒸腾拉力(transpirational pulltranspirational pull):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主要动力。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主要动力。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73页4 4 根系吸水的影响因素根系吸水的影响因素A)A)植物本身因素植物本身因素 1)1)根系发达程度根系发达程度 2)2)根系活力强弱根系活力强弱 3)3)根系细胞水势根系细胞水势B)B)大气因子,土壤条件,其中土壤因子直接影响根系吸水大气因子,土壤条件,其中土壤因子直接影响根系吸水能力能力 1)1)可用水分多少可用水分多少 2)2)通气状况通气状况 3)3)温度温度 4)4)土壤溶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73页 1)1)土壤有效水或土壤可利用水土壤有效水或土壤可利用水 是指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其含水量高于萎蔫是指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其含水量高于萎蔫系数系数(wilting coefficient)(wilting coefficient)以上的水。以上的水。萎蔫系数萎蔫系数是指当植物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中是指当植物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中尚存的水分含量尚存的水分含量(以占土壤干重的百分率计以占土壤干重的百分率计)。萎蔫萎蔫(wilting)(wilting):植物体内水分不足时,叶片和:植物体内水分不足时,叶片和茎的幼嫩部分下垂,这种现象称为萎蔫茎的幼嫩部分下垂,这种现象称为萎蔫(wilting)(wilting)。大气因子,土壤条件,其中土壤因子大气因子,土壤条件,其中土壤因子直接影响根系吸水能力直接影响根系吸水能力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73页 暂时萎蔫暂时萎蔫Temporary wilting -Temporary wilting -当蒸腾作用大于根系吸水当蒸腾作用大于根系吸水及转运水分的速度时,植物会产生萎蔫现象称暂时萎蔫。及转运水分的速度时,植物会产生萎蔫现象称暂时萎蔫。当蒸腾速率降低时,能消除萎蔫状态。如晚间、遮阴等。当蒸腾速率降低时,能消除萎蔫状态。如晚间、遮阴等。立即灌水可消除萎蔫状态。立即灌水可消除萎蔫状态。永久萎蔫永久萎蔫Permanent wilting-Permanent wilting-土壤中缺少有效水,根系吸土壤中缺少有效水,根系吸不到水而造成的萎蔫叫做永久萎蔫。不到水而造成的萎蔫叫做永久萎蔫。降低蒸腾,不能消除萎蔫状态。降低蒸腾,不能消除萎蔫状态。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73页2)2)土壤通气状况土壤通气状况 CO2 CO2、N2N2处理根部,吸水量降低;供处理根部,吸水量降低;供O2 O2,吸水量,吸水量增加。增加。缺乏缺乏O2O2使根细胞呼吸减弱,影响主动吸水;细胞进使根细胞呼吸减弱,影响主动吸水;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较多酒精等,使根系中毒,行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较多酒精等,使根系中毒,吸水更少。吸水更少。不同植物对土壤通气不良的忍受能力差异很大。不同植物对土壤通气不良的忍受能力差异很大。原因有二:其一,结构;其二,生理原因。原因有二:其一,结构;其二,生理原因。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73页水和原生质粘度增加水和原生质粘度增加,水扩散速率下降,不易,水扩散速率下降,不易通过原生质;呼吸作用减通过原生质;呼吸作用减弱,影响主动吸水;根系弱,影响主动吸水;根系生长缓慢,有碍吸水表面生长缓慢,有碍吸水表面的增加。的增加。根易木栓化,导水根易木栓化,导水性下降。性下降。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73页4)4)土壤溶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根系细胞水势必须低于土壤溶液的水势,才能从土根系细胞水势必须低于土壤溶液的水势,才能从土壤中吸水壤中吸水(-0.1MPa(-0.1MPa)。化肥施用过量或过于集中时,可使土壤溶液浓度突化肥施用过量或过于集中时,可使土壤溶液浓度突然升高,阻碍根系吸水,产生然升高,阻碍根系吸水,产生 烧苗烧苗 现象。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73页植物吸收的水分植物吸收的水分用于代谢用于代谢散失散失1595%99%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73页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的概念 蒸腾作用(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transpiration):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体的表面散失的过程。植物体的表面散失的过程。4.1 4.1 蒸腾作用的部位与方式蒸腾作用的部位与方式 枝、果枝、果皮孔蒸腾皮孔蒸腾叶片叶片角质层蒸腾角质层蒸腾 气孔蒸腾气孔蒸腾(主要方式)(主要方式)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73页气孔气孔-气体和水分交换的主要通道。气体和水分交换的主要通道。4.2 4.2 气孔蒸腾气孔蒸腾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73页禾谷类上下表皮的气孔数较为接近;禾谷类上下表皮的气孔数较为接近;双子叶植物气孔多半分布于叶片的下表皮。双子叶植物气孔多半分布于叶片的下表皮。上表皮型:浮水上表皮型:浮水植物植物-睡莲等睡莲等下表皮型:苹果下表皮型:苹果、桃、珊瑚树、桃、珊瑚树等等上下表皮型:上下表皮型:大多数植物大多数植物1 1,气孔大小、数目及分布,气孔大小、数目及分布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73页小孔条件下面积、周长小孔条件下面积、周长与水分扩散的关系与水分扩散的关系水蒸汽通过多孔表面扩水蒸汽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孔的周长成正比。(气孔扩散的小孔定律气孔扩散的小孔定律)2 2,气孔扩散的小孔定律,气孔扩散的小孔定律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73页在边缘处,扩散分子相互碰撞机会少,因此扩散在边缘处,扩散分子相互碰撞机会少,因此扩散速率就比在扩散面的中间部分要快。速率就比在扩散面的中间部分要快。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73页意义意义(1)(1)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的温度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的温度;(2)(2)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个主要动力。(3)(3)促进植物对矿质和其它溶质在体内传导与促进植物对矿质和其它溶质在体内传导与分布。分布。4.3 蒸腾作用的意义及其测定指标蒸腾作用的意义及其测定指标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73页(1)Transpiration rate(1)Transpiration rate(蒸腾速率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g/m2(g/m2s)s)。昼。昼1.5-7.51.5-7.5,晚,晚0.30.3。(2)Transpiration efficiency or transpiration(2)Transpiration efficiency or transpiration ratio(ratio(蒸腾效率又名蒸腾比率蒸腾效率又名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植物每消耗1kg1kg的水所形成的干物质的的水所形成的干物质的g g数。野生数。野生1-8g/kg1-8g/kg,作,作物物2-10g/kg2-10g/kg。(3)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 or water require-(3)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 or water require-ment(ment(蒸腾系数又名需水量)蒸腾系数又名需水量)。植物制造植物制造1 g1 g干物质所需水分的克数。干物质所需水分的克数。野生植物野生植物125-1000 g 125-1000 g,作物为,作物为100-500 g 100-500 g。指标指标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73页第五节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土壤土壤根毛根毛根的皮层根的皮层根的中柱鞘根的中柱鞘根的导管和根的导管和管胞管胞茎的导管和管胞茎的导管和管胞叶柄的导管和管胞叶柄的导管和管胞叶脉的导管和管胞叶脉的导管和管胞叶肉叶肉细胞细胞叶细胞间隙叶细胞间隙气气孔下腔孔下腔气孔气孔大气中大气中5.1 水分运输的途径水分运输的途径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73页1 1,植物类型,植物类型Plant typesPlant types:第六节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6.1 植物的需水规律植物的需水规律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73页2 2,生长期,生长期Growth stagesGrowth stages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73页Critical period of water(Critical period of water(水分临界期水分临界期)指需水量不一定多,但植物对水分不足最敏感,指需水量不一定多,但植物对水分不足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最易受害的时期。花分母细胞减数分裂到四分体时期花分母细胞减数分裂到四分体时期.禾谷类作物有两个水分临界期,即拔节期(相禾谷类作物有两个水分临界期,即拔节期(相当于花分母细胞减数分裂到四分体时期)和当于花分母细胞减数分裂到四分体时期)和灌浆期。灌浆期。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73页1 1,形态指标形态指标Morphological index Morphological index (1)(1)幼嫩的茎叶易发生凋萎。幼嫩的茎叶易发生凋萎。(2)(2)茎叶颜色转深。茎叶颜色转深。(3)(3)茎叶颜色有时变红。茎叶颜色有时变红。(4)(4)植株生长速度下降。植株生长速度下降。6.2 合理灌溉的指标合理灌溉的指标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73页2 2,生理指标,生理指标Physiological indexPhysiological index(1)(1)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 指叶组织实际含水量占水分饱和时含水量的指叶组织实际含水量占水分饱和时含水量的百分率百分率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73页(2)(2)叶片水势和水势的日变化叶片水势和水势的日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73页3 3,灌溉方法,灌溉方法Irrigation methodsIrrigation methods (1)(1)地面灌溉法。地面灌溉法。(2)(2)喷灌法。喷灌法。(3)(3)滴灌法。滴灌法。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73页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的必需元素植物的必需元素1.1.矿质元素与非矿质元素矿质元素与非矿质元素1 1)矿质元素矿质元素:将植物烘干并充分燃烧后,余下一:将植物烘干并充分燃烧后,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分,而以氧化物形式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分,而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的元素称为存在于灰分中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灰分元素或或矿质元素矿质元素。2 2)非矿质元素非矿质元素:燃烧时以气态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燃烧时以气态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元素,如的元素,如C C、H H、OO、NN、S S等)。等)。第二第二部分部分 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矿质营养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73页2.2.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A A)大量元素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达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重达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 C、HH、OO、NN、P P、KK、CaCa、MgMg、S S等等9 9种元素。种元素。Si B B)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稍多即会发生: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稍多即会发生毒害的元素包括:毒害的元素包括:ClCl、FeFe、MnMn、B B、ZnZn、CuCu、MoMo、NiNi等等8 8种元素。种元素。Na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73页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 1 生物膜的结构与特性生物膜的结构与特性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73页 植物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植物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 离子通道运输离子通道运输 载体运输载体运输 离子泵运输(质子泵和钙泵)离子泵运输(质子泵和钙泵)胞饮作用: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获取物质的过程。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获取物质的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73页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 1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1 1)对水分和盐分的相对吸收;)对水分和盐分的相对吸收;2 2)选择性吸收;)选择性吸收;3 3)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2 2 根部对溶液中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根部对溶液中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1 1)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2 2)离子进入根部内部。)离子进入根部内部。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73页3 3 影响根部吸收矿物质的因素影响根部吸收矿物质的因素1 1)温度:过低、过高都不利。如温度过低,代谢)温度:过低、过高都不利。如温度过低,代谢弱,能量不足,主动吸收慢;胞质粘性增大,离弱,能量不足,主动吸收慢;胞质粘性增大,离子进入困难。其中以对钾和硅的吸收影响最大。子进入困难。其中以对钾和硅的吸收影响最大。2 2)通气状况:影响呼吸作用。)通气状况:影响呼吸作用。3 3)溶液浓度)溶液浓度:过低、过高都不利。:过低、过高都不利。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73页4 4)pHpH值:值:一般作物生育最适的一般作物生育最适的pHpH值是值是6-6-7 7。在土壤溶液碱性的反应加强时,。在土壤溶液碱性的反应加强时,FeFe、CaCa、MgMg、ZnZn呈不溶解状态,能被植物呈不溶解状态,能被植物利用的量极少。在酸性环境中利用的量极少。在酸性环境中P P、KK、CaCa、MgMg等溶解,但植物来不及吸收易等溶解,但植物来不及吸收易被雨水淋失,易缺乏。而被雨水淋失,易缺乏。而FeFe、AlAl、MnMn的的溶解度加大,植物受害。溶解度加大,植物受害。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73页4 4 根外营养根外营养4.1 4.1 植物根外营养的吸收特点植物根外营养的吸收特点 A A)根外营养的主要器官为叶片,故又称为叶片营根外营养的主要器官为叶片,故又称为叶片营养;养;B B)营养物质可经气孔或角质层进入叶内,并经营养物质可经气孔或角质层进入叶内,并经胞壁中的外连丝抵达质膜,再进入细胞,最后胞壁中的外连丝抵达质膜,再进入细胞,最后到达叶脉韧皮部。到达叶脉韧皮部。是叶片表皮细胞通道,它从角质层的内侧是叶片表皮细胞通道,它从角质层的内侧延伸到表皮细胞的质膜。延伸到表皮细胞的质膜。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73页4.2 4.2 根外施肥的优点根外施肥的优点 A A)在生育后期根部吸肥能力衰退时或营养临在生育后期根部吸肥能力衰退时或营养临界期时,可根外施肥补充营养;界期时,可根外施肥补充营养;B B)某些肥料(如磷肥)易被土壤固定而根外某些肥料(如磷肥)易被土壤固定而根外施肥无此现象,且用量少;施肥无此现象,且用量少;C C)补充植物缺乏的微量元素,用量省、见效快。补充植物缺乏的微量元素,用量省、见效快。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73页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氮代谢植物氮代谢1 1 植物的硝酸盐还原植物的硝酸盐还原1.1 1.1 植物硝酸盐还原的主要过程植物硝酸盐还原的主要过程 A)A)硝酸还原硝酸还原 HNOHNO3 3 HNO HNO2 2 B)B)亚硝酸还原亚硝酸还原 HNOHNO2 2 NHNH3 3 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73页1.2 1.2 植物硝酸盐还原的主要特点植物硝酸盐还原的主要特点1 1)发生反应的细胞器(硝酸还原在细胞质;亚硝发生反应的细胞器(硝酸还原在细胞质;亚硝酸还原在叶绿体);酸还原在叶绿体);2 2)参与反应的酶种类及其性质;参与反应的酶种类及其性质;诱导酶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如硝酸还原酶可为NONO3 3-所诱导。所诱导。3 3)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73页2 2 植物的氨同化植物的氨同化 2.1 2.1 植物氨同化的主要方式植物氨同化的主要方式1 1)还原氨基化:氨与还原氨基化:氨与-酮酸结合生成相应氨基酸;酮酸结合生成相应氨基酸;2 2)氨基交换作用: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到一种酮氨基交换作用: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到一种酮酸上形成另一种氨基酸和酮酸;酸上形成另一种氨基酸和酮酸;3 3)氨甲酰磷酸化:氨与二氧化碳、氨甲酰磷酸化:氨与二氧化碳、ATPATP结合形成结合形成氨甲酰磷酸;氨甲酰磷酸;4 4)酰胺化作用:氨与氨基酸结合形成酰胺。酰胺化作用:氨与氨基酸结合形成酰胺。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73页2.2 2.2 植物氨同化的生理意义植物氨同化的生理意义解除氨毒;解除氨毒;形成新的物质(如氨基酸等);形成新的物质(如氨基酸等);酰胺化得到的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在植物体酰胺化得到的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在植物体内氨不足时可释放出氨。内氨不足时可释放出氨。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73页第五节第五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1 1 矿物质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矿物质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1.1 1.1 矿物质运输的形式矿物质运输的形式金属离子:金属离子:以离子状态运输以离子状态运输 (P P:主要以正磷酸根离子向上运输):主要以正磷酸根离子向上运输)(NN:主要以氨基酸和酰胺形式向上运输,少量以:主要以氨基酸和酰胺形式向上运输,少量以硝酸根离子运输)硝酸根离子运输)(S S:主要以硫酸根离子向上运输):主要以硫酸根离子向上运输)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73页1.2 1.2 矿物质运输的途径矿物质运输的途径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韧皮部向上运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韧皮部向上运输;输;叶片吸收的矿质元素的上行和下行运输都以韧叶片吸收的矿质元素的上行和下行运输都以韧皮部为主;木质部中的矿质元素可横向运输到皮部为主;木质部中的矿质元素可横向运输到韧皮部,韧皮部中的矿质元素也可横向运输到韧皮部,韧皮部中的矿质元素也可横向运输到木质部。木质部。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73页2 2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2.1 2.1 可再利用元素可再利用元素 以离子或不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可转移至以离子或不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可转移至其他部位循环利用,如其他部位循环利用,如NN、P P、MgMg、KK、ZnZn等,等,其中以其中以、最为典型。当植物缺乏这类元素时,最为典型。当植物缺乏这类元素时,它们就从衰老组织转移到新生的幼嫩部位,从代它们就从衰老组织转移到新生的幼嫩部位,从代谢水平低的部位转移到代谢旺盛部位,所以衰老谢水平低的部位转移到代谢旺盛部位,所以衰老的叶片出现相应的缺素症。的叶片出现相应的缺素症。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73页2.2 2.2 不可再利用元素不可再利用元素 以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难以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难以循环利用,如以循环利用,如CaCa、B B、CuCu、MnMn、S S、FeFe,其中以其中以CaCa最为典型。这些元素在老叶中的最为典型。这些元素在老叶中的含量高于幼叶中的含量,缺乏这些元素,幼含量高于幼叶中的含量,缺乏这些元素,幼叶或新生组织会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叶或新生组织会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73页第六节第六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仅要有足够的肥料,而且还要合理施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仅要有足够的肥料,而且还要合理施用。合理施用就必须了解肥料在生长中的生理作用和作物需肥用。合理施用就必须了解肥料在生长中的生理作用和作物需肥的一般规律,并与灌溉、密植等技术配合,适时、适量地施肥,的一般规律,并与灌溉、密植等技术配合,适时、适量地施肥,这样才能收到施肥的良好效果,达到丰产的目的。这样才能收到施肥的良好效果,达到丰产的目的。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73页一、作物的需肥特点一、作物的需肥特点 1、不同作物需肥不同、不同作物需肥不同 尽管农作物需要各种不同的必需元素,但不同作物对各尽管农作物需要各种不同的必需元素,但不同作物对各种元素的相对需求量不同。例如以收获子粒为目的的作种元素的相对需求量不同。例如以收获子粒为目的的作物(小麦、玉米、水稻)需多施物(小麦、玉米、水稻)需多施N、P肥,以利于子粒肥,以利于子粒饱满;栽培块根、块茎类作物(甘薯、马铃薯等)多饱满;栽培块根、块茎类作物(甘薯、马铃薯等)多施施K、B肥,以促进地下部分肥大;栽培叶菜类(白菜、菠肥,以促进地下部分肥大;栽培叶菜类(白菜、菠菜、甘蓝等)可偏施用氮肥,以使叶片肥大。菜、甘蓝等)可偏施用氮肥,以使叶片肥大。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73页2、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时期需肥不同、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时期需肥不同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其生长发育时期有关。例如果树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其生长发育时期有关。例如果树前期生长增施氮肥,后期增施磷、钾肥。前期生长增施氮肥,后期增施磷、钾肥。需肥临界期:需肥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缺乏矿质最敏感的时期,又叫植物营养临界作物一生中对缺乏矿质最敏感的时期,又叫植物营养临界期。期。最高生产效率期:最高生产效率期:施肥对作物增产效果最好的时期,又叫植物营养最大施肥对作物增产效果最好的时期,又叫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为生殖生长时期)。效率期(一般为生殖生长时期)。3、不同作物,需肥形态不同、不同作物,需肥形态不同 例例水稻适宜铵态氮而不适宜硝态氮,因为水稻体内缺乏硝酸水稻适宜铵态氮而不适宜硝态氮,因为水稻体内缺乏硝酸还原酶;而烟草和马铃薯则施用草木灰比氯化钾效果好,因为还原酶;而烟草和马铃薯则施用草木灰比氯化钾效果好,因为氯可降低烟草的燃烧性和马铃薯的淀粉含量。氯可降低烟草的燃烧性和马铃薯的淀粉含量。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73页 合理施肥就是要满足作物对必需元素的需要,同合理施肥就是要满足作物对必需元素的需要,同时使肥料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确定作物是否需要肥,时使肥料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确定作物是否需要肥,需要什么肥,需要多少,要有一定的指标,可以从形需要什么肥,需要多少,要有一定的指标,可以从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上进行确定。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上进行确定。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73页1 1、形态指标、形态指标:反应植物需肥状况的外部形态。反应植物需肥状况的外部形态。(1 1)相貌:)相貌:一般来说,氮肥多,生长快,叶色浓,株形松散;氮一般来说,氮肥多,生长快,叶色浓,株形松散;氮肥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短而直,株形紧凑。因此,可以把作物肥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短而直,株形紧凑。因此,可以把作物的相貌作为追肥的形态指标。的相貌作为追肥的形态指标。(2)叶色:叶片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追肥指标。这是因为,叶色反映)叶色:叶片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追肥指标。这是因为,叶色反映快,敏感。例如叶色深快,敏感。例如叶色深N素与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浅,两者含量均低。素与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浅,两者含量均低。叶色还是反映植物代谢类型的良好指标,叶色深的植株为以扩大型叶色还是反映植物代谢类型的良好指标,叶色深的植株为以扩大型代谢为主;叶色浅的植株以代谢为主;叶色浅的植株以C素代谢即贮藏型代谢为主。前者大素代谢即贮藏型代谢为主。前者大多数光合产物用于新生器官的形态建成,后者则主要分配到贮藏多数光合产物用于新生器官的形态建成,后者则主要分配到贮藏器官中去。器官中去。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73页2、生理指标、生理指标 生理指标就是根据作物的生理活动与某些养分之间的关系,确生理指标就是根据作物的生理活动与某些养分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些临界值,然后再进行追肥。定一些临界值,然后再进行追肥。(1)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由于目测叶色有较大的误差,所以分析叶绿由于目测叶色有较大的误差,所以分析叶绿素的含量就更为精确。素的含量就更为精确。(2)酶类活性:)酶类活性:植物组织中各种酶活性的高低常常与许多营植物组织中各种酶活性的高低常常与许多营养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有关养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有关。例如缺。例如缺Cu时,抗坏血酸氧化酶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下降;缺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下降;缺Mo时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活时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活性减弱;所以对比植物组织中某些酶类的活性,可以判断植物性减弱;所以对比植物组织中某些酶类的活性,可以判断植物体内某些元素的含量体内某些元素的含量水平,因此,可作为追肥的生理指标。水平,因此,可作为追肥的生理指标。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73页(3)营养元素含量:通过多次分析叶片营养元素的含量和反复对比试)营养元素含量:通过多次分析叶片营养元素的含量和反复对比试验,可以确定追肥的临界值以用作指标。例如水稻心叶下第三叶鞘为验,可以确定追肥的临界值以用作指标。例如水稻心叶下第三叶鞘为测定部位,氨基酸含量在测定部位,氨基酸含量在150200mgL-1为正常,低于为正常,低于150 mgL-1为低为低量,低于量,低于100 mgL-1为缺乏,高于为缺乏,高于200 mgL-1为充足,达到为充足,达到250 mgL-1为过剩。为过剩。(4)酰胺和淀粉含量:植物体内酰胺含量的高低可作为)酰胺和淀粉含量:植物体内酰胺含量的高低可作为N营养水平营养水平的标志。此外,的标志。此外,N素不足常引起水稻叶鞘中积累淀粉,因此,可根据叶素不足常引起水稻叶鞘中积累淀粉,因此,可根据叶鞘中淀粉含量的多少作为追施氮肥的指标。鞘中淀粉含量的多少作为追施氮肥的指标。现在学习的是第66页,共73页三、合理施肥增产的原因三、合理施肥增产的原因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产的原因在于通过光合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产的原因在于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作用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1、施肥增产的生理基础、施肥增产的生理基础 合理施肥可提高作物的光合性能。具体表现在,扩合理施肥可提高作物的光合性能。具体表现在,扩大光合面积,提高光合能力,延长光合时间,促进光合大光合面积,提高光合能力,延长光合时间,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与分配。产物的运输与分配。现在学习的是第67页,共73页 2、施肥增产的生态基础、施肥增产的生态基础 施肥也能改善作物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状况。例施肥也能改善作物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状况。例如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地温,延如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地温,延长肥效;在长肥效;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石膏等,既能提高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石膏等,既能提高pHpH值,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又能增加团粒结构,提高值,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又能增加团粒结构,提高地温。地温。现在学习的是第68页,共73页 适当灌溉,以水调肥适当灌溉,以水调肥 适当深耕,改善土壤条件适当深耕,改善土壤条件 改善光照条件改善光照条件 控制微生物的有害转化控制微生物的有害转化 改善施肥方式:改善施肥方式:根外追肥、深层施肥根外追肥、深层施肥 多种肥料配合使用多种肥料配合使用四、四、提高肥效的措施提高肥效的措施现在学习的是第69页,共73页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自由水、束缚水、质外体、共质体、萎蔫、自由水、束缚水、质外体、共质体、萎蔫、蒸腾作用、水分临界期蒸腾作用、水分临界期(二)问答题(二)问答题1.1.简述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简述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2.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有哪些?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有哪些?3.3.简述灌溉的指标。简述灌溉的指标。现在学习的是第70页,共73页1.1.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 的时期。的时期。A A消耗水最多消耗水最多 B B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C C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 D D不大需要不大需要水分水分 2.2.施肥不当产生施肥不当产生“烧苗烧苗”时时 。A A土壤溶液水势(土壤溶液水势(土)根毛细胞水土)根毛细胞水势(势(细)细)B BWW土土WW细细 C CWW细细WW土土 现在学习的是第71页,共73页(一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矿质元素、必需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根外施矿质元素、必需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根外施肥、需肥临界期肥、需肥临界期(二二)问答

    注意事项

    本文(园林植物水分与矿质营养生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