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_玩偶之家_影响下的_终身大事.pdf

    • 资源ID:3877580       资源大小:227.9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_玩偶之家_影响下的_终身大事.pdf

    第 37 卷第 4 期 Jul. 2010 玩偶之家影响下的终身大事和伤逝 摘要: 胡适的终身大事和鲁迅的伤逝都是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影响下产生的作品。 胡适通过终身大事 把易卜生的个人主义、女性解放以及现代戏剧的形式引进中国。 同时, 胡适也吸取问题剧批判现实的精髓, 通过 终身大事揭示中国旧婚姻制度的反人性的文化根源。 鲁迅则是继续思考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提出的问题, 他 不仅揭示“ 中国娜拉”出走后的悲惨命运, 更暗示娜拉, 不仅指子君这样的女性, 也包括涓生, 挣脱玩偶的命运之路 是艰苦卓绝的。 胡适从文化着眼, 批判旧文化, 引入新文化, 要建设新文化新制度推进现代化进程; 鲁迅则围绕“ 人 的解放” , 揭示人里面的软弱自私黑暗, 提出要战斗要有牺牲的爱, 要肩住黑暗的闸门, 要立现代化的人。 关键词: 玩偶之家 ; 终身大事 ; 伤逝 ; 启蒙; 玩偶;立人 中图分类号: I207. 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2359( 2010) 04 -0201-04 作者简介: 陈玲玲( 1971- ), 女, 江苏徐州人,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文学博士, 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胡适的终身大事和鲁迅的伤逝可以说都是 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作品 。 这两部作品和他们各自对玩偶之家的解读有着内 在的联系 ,反映出五四时代这两位思想启蒙者的不 同追求。胡适通过终身大事把易卜生的个人主 义、 女性解放以及现代戏剧的形式引进中国。同时 , 胡适也吸取问题剧批判现实的精髓, 通过终身大 事揭示出中国旧婚姻制度的反人性的文化根源 。 鲁迅则是继续思考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提出的问 题,他不仅揭示“中国娜拉”出走后的悲惨命运 ,更暗 示娜 拉 不仅指 子君这样 的女性 , 也包括 涓 生 挣脱玩偶命运的道路是艰苦卓绝的。胡适从 文化着眼 ,批判旧文化 , 引入新文化 ,要建设新文化 新制度推进现代化进程 ; 鲁迅则围绕“人的解放”揭 示人里面的软弱自私黑暗, 提出要战斗要有牺牲的 爱,要肩住黑暗的闸门,要立现代化的人 。 一 、 终身大事对现代戏剧的移植和对未来中 国的构想 胡适对玩偶之家的解读集中在易卜生主义 一文中 。首先他将玩偶之家和群鬼看作易卜生 批判家庭恶德的代表作 , 他认为 : “娜拉忽然看破家 庭是一座做猴子戏的戏台, 她自己是台上的猴子 ,她 有胆子 ,又不肯再装假面子, 所以告别了掌班的, 跳 下了戏台 ,去干她自己的生活。 ” 1 胡适的着眼点在 “家” ,看到的是易卜生笔下家的罪恶 ,强调的是娜拉 离家出走的胆识与勇气。其次, 胡适以娜拉为例说 明易卜生的“为我主义” , 认为娜拉离家出走为的是 “救出自己” 。因为娜拉觉悟自己无论是作为妻子还 是作为母亲 ,她首先都必须是作为人而独立存在 ; 娜 拉觉悟要有自由意识要能承担责任, 而丈夫剥夺了 这些,所以她要出走。胡适的解读可以概括为三点: 揭露家的罪恶、 娜拉离家出走的伟大意义 、 自由意识 收稿日期: 2010-05-13 201 的觉醒是必需的 。这些都直接成为终身大事的创 作动机。 胡适在终身大事里创造的中国的娜拉, 就是 敢于冲破家庭营垒的革命天使田亚梅 。“田亚梅是 这出戏的一个亮点 ,我们可以从她身上看到胡适对 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以及他所强调的个人主观意志 导向下的自我拯救 ” 2 。胡适将戏剧主要内容和 场面放在家庭里 ,通过田母为女儿婚事求签问卦、请 算命先生询问二人命相, 以及田父翻出宗谱举出祠 规,以同姓不婚为由( 田陈两姓古时为一家) 反对女 儿嫁到陈家,着力暴露封建婚姻制度内容的腐朽和 反人性。显而易见,终身大事受玩偶之家的影 响,揭示中国家庭的罪恶 ; 而田亚梅最终离家出走则 是翻版了娜拉的结局 。 剧中两个年轻人( 包括未出场的陈先生) 出洋留 学接受西方自由思想自由恋爱 。陈先生打电话通知 田亚梅赶快回家 ,告诉她田母请算命瞎子去了她家 , 然后他自己开汽车等在田家附近以便随时救援 , 并 且以铅笔书写的便条( 很可能是在汽车上临时写的 , 铅笔看似简陋, 但是比传统的笔墨纸砚便利) 及时为 田亚梅决心出走提供了新思想依据 “此事只关 系我们两人,与别人无关 ,你该自己决断” 3 。最终 田亚梅留下字条上了陈先生的汽车离家出走 。 与台上田父母表现出的愚不可及 、可笑至极的 封建陈规陋习相对, 年轻一代对家的罪恶发起反抗 , 但是他们靠的不单是“自由意识”的觉醒。电话通 知、 汽车护驾、 铅笔留言以及最终坐汽车出走, 这些 虽然在剧中都是隐而未现, 多半借助舞台说明和对 话说明,没有那张最后留下来的字条那么显眼 ,但是 这些在 1919 年的民国时代应该说要比自由思想更 形象地代表了西方物质文明的现代化。然而由于电 话、 汽车、铅笔, 对于当时大部分中国人而言都还只 是新名词 ,它们在整个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它 所能寓表的意义没能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 胡适想通过出走的结局来表现田亚梅“自由意 识”的觉醒 。在这场家庭革命中,台上田父母代表的 封建势力被表现得越是顽固, 和田亚梅出走的结局 越是形成戏剧性的张力。但是这个结局所带来的振 奋是虚浮的。只要冷静地考察一下田亚梅的个性以 及她的出走依据 ,就不难发现 ,田亚梅的形象比较单 薄,甚至尚未脱尽旧戏里任性的小姐模样。她在整 个戏中只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她除了表示愤怒就 是耍小姐脾气, 哭, 不吃饭, 没有别的更为个性化的 言行 。字条上“你该自己决断”“我该自己决断 ! ”“孩 儿该自己决断” , 只是改变主语的复述, 看不出田亚 梅的思想发展轨迹 。田亚梅根据这一句话轻而易举 地完成出走 ,这和玩偶之家中“娜拉”在圣诞晚会 上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舞蹈表现出的挣扎觉醒过程 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该剧当时就被讥讽为玩偶之 家的拙劣的翻版 4。田亚梅不是独立思考之后觉 醒 、 出走 ,而是简单顺从出走 ,从旧家庭出走后在形 式上成为新人 。这就为效仿者开出了盲目的道路: 效仿离家出走的行动等于宣告“自己决断”成为新 人 。 终身大事的“出走”是为揭示中国旧式婚姻有 问题 ,是对封建家庭的罪恶的对抗。胡适高度概括 了婚姻问题背后的所有文化根源 : 求菩萨, 算八字, 根据祠规, 甚至父亲反对迷信 , 这样佛 、 道 、 儒 ,包括 所谓新科学思想, 都有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田亚梅 的出走具有深广的文化革命意义 ,也因此 ,出走和觉 醒发生了关系。胡适第一次在现代文学里 ,将婚姻 爱情作为人生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提出 , 通过这个 问题暴露封建家庭文化吃人的罪恶 , 和狂人日记 异曲同工。这也是终身大事能够作为中国现代戏 剧的开山作品的主要原因 。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 瞥 5 中, 对此剧也给予肯定 。 日本的清水贤一郎在娜拉 、 坐汽车 读胡适 的终身大事中这样说: “无疑胡适将田亚梅和陈 先生携手进入的未来中国 ,作为根据西方近代价值 观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来加以描写 。终身大事的汽 车是载着自由恋爱和国民国家的梦轻快地开走的。 ” “田亚梅的出走, 被看作接受了欧化教育 、以西方近 代原理为理论武装的新青年的反抗 。那么 ,坐上具 有国民统合理念的象征意义的汽车 的两位年轻人 抛在背后的家 ,恰恰成为民国中国的缩影 。这样 阅读时 , 就可以将坐汽车出走看作胡适讲述理 想 取代徒有虚名的中华民国而建立真正的共和 国 的手段 。 ” 6他认为胡适在终身大事里借着 坐汽车离家出走来写他的中国梦 在西方近代价 值观基础上建立未来新中国 。 胡适乐观地认为, 借助西方先进的思想、 先进的 物质文明成果是能够解决中国的家庭问题的 ,而对 个体的人的自由意识的觉醒没有深入探索 。胡适输 入文化的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他更关注政治途 径 。 二 、 伤逝对启蒙思想的担忧和“立人”思想的 充实 表面上 ,伤逝也是一个关注女性解放主题的 202 作品 ,虽然“鲁迅未必如易卜生那样 ,立意批判父权 制; 但性别 维度的采用 ,却使伤逝的叙述形成反 讽和反省机制, 对五四个人主义的性别权力, 做出了 生动的揭示” 7 。从娜拉走后怎样可以看出鲁迅 对玩偶之家的解读不是停留在娜拉的命运上 , 他 的着眼点在“玩偶” ,他在继续思考人如何摆脱玩偶 命运 。鲁迅写的是中国的“玩偶之家”, 他不仅揭示 中国娜拉的命运 ,更暗示挣脱玩偶命运( 不仅指子君 这样的女性,涓生也在内) ,或者说玩偶的解放 ,是艰 苦卓绝的工作。这与胡适终身大事所抱的乐观形 成对比。 诚然 ,子君也属革命天使之列, 她即使没有留 学,也受了新式教育 ,读过易卜生; 她不仅宣告“我是 我自己的”离家出走 ,更惊世骇俗地和涓生开始同居 生活 。但是,子君并没有摆脱玩偶的命运,她之于涓 生仍是玩偶。试看涓生的抒情独白 : “我爱子君 , 仗 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 ” 8 110这和一个孩子喜爱玩 偶没有多少区别 。 子君爱涓生 ,为此非常勇敢地思想 、行动 , 可以 说, 摆脱了玩偶式的“别人怎么指挥 , 他便怎么 做” 9 161。但是她仍然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主要 原因在于经济上的不独立 。子君的处境比娜拉和田 亚梅都恶劣: 娜拉在家庭中是不可或缺的,她抚养三 个孩子,经营一个温馨欢乐的家,能够找到工作暗中 偿还债务 ; 田亚梅自己有工作 ,男友很有钱; 子君没 有工作,也不擅长家务 , 她几乎就是孩子( 养鸡 , 养 狗,和房东太太怄气) 。更严酷的是 ,子君所处的社 会现实是这样的 : 涓生因为和子君自由恋爱而失业 , 子君在众多冷眼里和涓生同居 。子君的价值是悬空 的。 涓生也是玩偶 ,他感到“局里的生活 ,原如鸟贩 子手里的禽鸟一般早已不能奋飞” 8 118 ,“就如 蜻蜓落在恶作剧的坏孩子的手里一般, 被系着细线 , 尽情玩弄 , 虐待” 8 125 。涓生一直警觉地意识到自 己的玩偶境地, 他始终没有忘记省察自己不要做玩 偶。但是他无法挣脱别人的摆布做他想做的, 他比 玩偶更痛苦。涓生的压力是双重的 。同居之后子君 从社会隐退进入家庭处于与世半隔绝状态; 只有涓 生在外独当一面 ,结果是败下阵来 ,他也无法掌管自 己的命运 。 涓生失业后故事的重心转向两人内部, 玩偶主 题开始挑战爱情主题 。“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 儡” ,“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 9 163 。涓生面对子 君的种种爱情考验言不由衷, 用玩偶形容再恰当不 过 。作品是涓生的手记 ,原本目的是为忏悔,然而深 处潜伏的是涓生自己的苦情 。所以在子君被父亲带 走后,涓生首先感到“心地有些轻松, 舒展了” 8 126 , 这是玩偶挣脱牵引后的解放感。 然而这并不是鲁迅的全部目的, 可以从娜拉走 后怎样里寻找解读伤逝的线索。鲁迅深入到人 的精神世界 ,揭示诸如说谎 、 做梦 、 忘却、 看客心理等 如何拦阻人认识自己的玩偶本质, 或者说这些本身 就是玩偶的表现; 所以必须从里面养成韧性的战斗 精神自己去争取自由 , 同时必须从里面愿意牺牲自 己去帮助他人获得自由 ,这才可能有出路 。 将伤逝和玩偶之家对比会发现, 鲁迅在伤 逝里塑造的子君和娜拉之间最大的相同之处不是 出走 ,而是她们在爱情上表现出的纯洁与舍己。娜 拉表面上是一个养尊处优 、娇生惯养 、 乱花钱 、 爱做 戏的女子, 但是为了医治丈夫的病, 她甘愿违法借 钱 ,并且独自暗中做工节俭还债 ,尤其是在受到勒索 之际也没有为了钱投靠有钱而且一直暗恋她的阮克 医生。娜拉本质上是一个能够吃苦耐劳有节操的女 子 。而这因为她相信她丈夫海尔茂的爱情 ,她同样 也为自己能为爱情受苦而自豪。伤逝则是通过子 君登场时的背景 “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挂在铁似的 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 8 110 , 衬托出爱 的纯洁 。通过两处细节 , 一是典当首饰营造简易的 居所,一是被涓生抛弃了仍然留下全部生活材料盼 望心爱者能够维持更久, 表现出子君的舍己的爱。 子君没有娜拉痛苦觉醒的过程, 她和田亚梅一样直 接以娜拉觉悟的结果, 也就是自己决断并负责任 ,作 为自己的行动依据 。而子君和田亚梅的不同在于, 子君亲自验证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这个理想之间的 距离,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子君的梦醒了,而田亚梅的 梦比较隐蔽 ,一时还难以显露。 对于子君的爱, 涓生很快冷静下来 ,他的“爱情 必须时时更新 ,生长, 创造” 8 115的正确理论在现实 面前无法实现。他反省认识到, 他们的爱因盲目注 定要失败 , 说 出“人必生活 着, 爱才有所 附丽” 8 121的名言 。涓生没有忘记为了生活需要奋斗, 亦 即 ,在涓生身上表现出韧性的战斗的一面 。但是涓 生最终明白“是我错误了 。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 因为爱” 8 127 。鲁迅在伤逝里围绕玩偶主题引发 了对爱 、 牺牲 、 战斗等诸多人生命题的思考 。人常常 因为爱感到不自由 ,是玩偶还是牺牲 ,取决于如何处 理自己的自由。愿意为爱主动放弃自己的自由, 帮 助成全别人走向自由, 是牺牲 , 如子君 , 夏瑜, 包括 203 复仇二的耶稣、 颓败线的颤动的无名老妇人 、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肩住了黑暗的闸门的父辈 们。与此相反, 玩偶则处处从自己的自由出发 ,不愿 意为他人牺牲( 其实是丧失爱的能力) , 总感到受拖 累,如涓生。鲁迅看到中国启蒙思想中爱的缺失 。 当爱无法成为人生的动力时, 涓生挣脱爱不做爱的 玩偶 ,然而他即使不去负担别人完全为自己去战斗 , 仍然没有找到出路。 鲁迅在伤逝里并没有因此而更多同情子君 、 肯定子君 。相反他沉痛地指出 , 像子君那样对于现 实没有清醒的认识, 没有能力进行韧性的战斗 ,即使 完全为爱去牺牲也不能改变自己和心爱者的玩偶的 命运 。涓生和子君的双双失败揭示了, 人要摆脱玩 偶的命运 ,人要成为真正的人 ,韧性的战斗和为爱牺 牲是缺一不可的 。这是鲁迅对早期“立人”思想的进 一步扩充。 三 、 结语 胡适在终身大事里揭示了中国旧婚姻制度反 人性的文化根源, 结局似乎乐观地表明只要破除这 些制度, 人自然就解放了 。然而现实的任务远比胡 适想象的要艰巨。鲁迅在伤逝里非常沉痛地揭示 了冲破了制度的“新青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解放。 如果说胡适在终身大事里正面肯定了个人主义思 想( 自由意识的觉醒) 和汽车电话铅笔等物质手段都 是获得解放的重要条件 ,那么,鲁迅在伤逝里则从 反面提醒,在思想与物质都还匮乏的中国现实面前, 人要获得真正解放, 需要更加韧性的战斗和为爱牺 牲的精神。胡适的终身大事是文化传播 ,鲁迅的 伤逝则是易卜生的工作的继续 。 参考文献 : 1 胡适. 易卜生主义 J . 新青年, 1918( 6) . 2 孙庆伟. 压制与反叛 对终身大事的结构主义读解 J . 安徽文学, 2008( 5). 3 胡适. 终身大事 J . 新青年, 1919( 3) . 4 向培良. 中国戏剧概评 J . 狂飚, 1926( 10). 5 鲁迅. 鲁迅全集: 第 4 卷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94-295. 6 清水贤一郎. 娜拉、坐汽车 读胡适的终身大事 J . 东洋文化, 1997( 77). 7 杨联芬. 个人主义与性别权力 胡适、鲁迅与五四女性解放叙述的两个维度 J . 中山大学学报, 2009( 4). 8 鲁迅. 鲁迅全集: 第 2 卷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9 鲁迅. 鲁迅全集: 第 1 卷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Expound the Influence of A Doll s House : Zhongshendashi and Shangshi CHEN Ling-ling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Both Zhongshengdashi written by Hu Shi and Shangshi by Lu Xun are the works of profound influence exer- ted by Ibsen. In Hu Shi s work Zhongshengdashi, he introduced Ibsen s consideration on individualism, female liberation and the modern drama s form into China. In the meantime,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problem play , Hu Shi reveals the cultural root contrary to humanity in Old China institution of marriage.Lu Xun, whereas, goes further the question in Ibsen s A Doll s House. He does not reveal Chinese Nola s runaway and miserable fates, but also imply that it is suffering to break the puppets of fate for Nolas, not only the kind of female like Zijun, but also Juansen.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Hu criticizes the old cul- ture and introduces the new, in order to set up new cultural structure and put forward the modernization.While, on the center of Human Liberation, Lu Xun focuses on encouraging Chinese people to fight, to love, to break the darkness, and to be a re- doubtable warrior and a modern men, through his vivid portray and description of selfishness and weakness. Key words:A Doll s House ; Zhongshendash; Shangshi; enlightenment; puppet; human s modernization 204

    注意事项

    本文(_玩偶之家_影响下的_终身大事.pdf)为本站会员(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