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年的_哈姆莱特_结构与人物.pdf
第 35 卷第 6 期 V o l . 35 , N o . 6 20 0 3年 Nv o em l芜 r 1 1月 2 003 1 60 1年的 哈姆莱特 : 结构与人物 , 摘 要 哈姆莱特的阐释者多为近现代 自然主义戏剧观所囿 , 因而在阐释与批评过程中 遇到了许多困难 。 而如 果在1印1年的英国基督教文化与中世纪英国宗教戏剧的语境 中解读 哈 姆莱特 , 则可以看 到 : 剧本表现的是一个类基督教圣徒成长的心路历程 , 并且在哈姆 莱特 与圣经的新约之间存在一种对话关系 。 关键词哈姆莱特 ; 圣徒;结 构 ; 人物 ; 阅读程式 中图分类号 : B刀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1】) 一 5 57 9(2X ( ) 3) 肠 一 0111一0 7 英国的希腊文学教授基托在 195 6 年时写道 : “ 哈姆莱特的真正问题的确就包括在瓦 尔多克所提的那些事实里 : 在一七三六年以前 , 批评家对这一剧本似乎未感到问题 , 但这以 后 ,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就出现了 。 一七三六年 , 托马斯 汉莫爵士提出一个问题 , 说 哈姆莱特为什么不立即杀死克劳狄斯? ” l . ( n4 2 7 )自汉莫以来数百年来 , 评论者围绕哈姆莱 特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 总结起来 , 这些问题中有两个是根本性的 : 哈姆莱特为什么在 为父复仇的过程中一再延宕(由此产生的种种解释直接关系到对这个全剧主人公的形象评价 问题 , 如 , 哈姆莱特是否是个濡夫 , 是否软弱) ; 哈姆莱特的结构是否很差 (这个问题与 延宕问题紧密相关l ) 饰 4 2 7 ) 。 俗话谓 , 有一百个读者 , 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 。 但对严肃的 莎士 比亚学者来说 , 这种俗语根本不能带来任何安慰 , 不能构成回避哈姆莱特之谜的借 口 。 特别是 , 在否定( (哈姆莱特的评论者中有两个绝对文豪 : 艾略特和托尔斯泰 。 前者撰 文论证 哈姆莱特是个 “ 毫无疑问的艺术失败 ” , 因为 “ 莎士比亚尽管在该剧结构方面用 尽气力 , 却表现不出他心目中的那个哈姆莱特 ” 川. ( n4 2 8 ) , 无论中外 , 凡有心研究哈姆莱 特的学者 , 无不熟悉艾 略特的这个惊人结论(诗人艾略特也是伟大的戏剧家 , 而他作为评 论家的地位同样崇高无比) ; 后者认为 , “ 使人们盲目崇拜到催眠状态的哈姆莱特是个没有性 格 的人 ,。 2(p . 9) 对于哈姆莱特这颗戏剧诗人之王的灿烂王冠上面的 “ 最光辉的金刚钻 ” 的崇高地 位 , 应该无须引经据典的论证 。 那么 , 那种种令人不安 、 疑惑的 、 足以让金刚钻失色的有力 的质疑 , 究竟应该作何解释?什么样的反洁或辩护 , 才能让那 “ 怀疑 ” 的幽灵离开哈姆莱 收稿日期 : 么刃 3一6 一 5 作者简介 : 梁超群 (l叭拓e e) , 男 , 江苏启 东人 ,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副教授 ; 张愕(1肠8一) , 女 , 上海人 , 华 东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 。 特 ? 窃以为 , 围绕 哈姆莱特而产生的疑惑 , 泰半是近现代自然主义戏剧(文学) 观念的 产物 , 是以今人之意强解古人之作 , 是一种无意的 “ 误读 ” , 是自恋式的 , 是评论家 “ 消极 感受力 ” 缺席而自我 中心意识膨胀病态下的解读 。 接近莎士比亚 , 走进哈姆莱特的世界 的重要途径之一 , 应该是敞开自己的心灵 , 谦卑地回到莎士比亚时代 , 回到16 01年的 哈 姆莱特 。 关于延宕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本身 , 一般有两种观点 。 一是认为根本不存在这个事实 , 复 仇之一再被推迟 , 是因为哈姆莱特一直在耐心地等待机会 , 如当代美国著名学者阿西莫夫就 认为哈姆莱特非常有政治见识 , 他的一动一静都与他策略选择有关s ; 而当机会来临 (克 劳狄斯祷告一场 )时 , 哈姆莱特之所以放弃机会 , 那是因为如果在敌人 “ 毫无防备中从 背后一刀杀死他 , 在情势上说来 , 只等于下流的谋杀 , 决不是堂堂正正的报仇 ” .( n3 2 ) 。 也 许卞之琳不会想到 , 另有学者认为 , 这一场景似乎正反映了哈姆莱特内心的黑暗 : 他竟然不 但要杀死仇敌 , 还要让仇敌的灵 魂进 人地狱 , 这 与基督 教的仁恕精神相悖 。 s (第 二 卷 p . 1 25 ) 有文本支持 , 也更为合理的观点是 : 延宕是事实 。 问题是 , 延宕这个事实是否就以 有力地支持某些关于这个悲剧的结构与人物形象的结论?换言之 , 莎士比亚会用 “ 延宕 ” 这 个词来定义或者说指述这个事实吗?不会 , 因为 , “ 延宕 ” 是呼应 “ 复仇 ” 这个目标的 , 而 莎士 比亚要讲述的不是一个复仇的故事 。 哈姆莱特 16 01年的观众会对 哈姆 莱特的一再 “ 延宕 ” 失去 耐心吗?不会 。 173 6 年前的评论家困惑于主人公的 “ 延宕 ” 而谓 之 “ 软弱 ” 、 “优柔寡断” 、 “ 无能 ” 吗?没有 。 “ 远在 16以年 , 自称为莎士比亚的朋友 、 自称看过哈姆 莱特上演的一位作者说过 : 真的 , 该叫人人都喜欢 , 像哈姆莱特 ” 闭. ( n9 2 ) 。 为什么?因 为他们想看的 , 他们所看到的 , 并不是一部中古式的复仇剧 。 从 160 1 年到 173 6 年 , 一百多 年的间隔 , 似乎埋葬了许多文化信息 , 形成子让众多评论者看不见的文化断层 。 如果哈姆莱特真是歌德所谓的 “ 只能种植可爱的花卉 ” 的一个 “ 宝贵的花盆 ” , 一个不 堪担负 “ 伟 大的事业 ” 的人 , 那么怎么让 “ 人人喜欢 ” ? 无怪乎 , 胡适坦言实在看不出 “ 那 举世钦仰的哈姆莱特有什么好处 。 哈姆莱特真是个大傻子! ” s . v ( 5 ) 柯勒律治谬托知己 , 认为哈姆莱特像他和许多浪漫主义者一样 , 是 “ 他生活的伟大目标 在一味地下决心却从不行动 ” 的人 , 而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 “ 旨在向我们阐释这样一 个真理 : 行动是存在的主要目的 ; 人的智力天才不管如何高明 , 与行动相比起来都是无足轻 重的 ” 。 如果真是如此 , 那么 , 哈姆莱特更像一个滑稽剧 , 哈姆莱特更应该是一个让观众 俯视的角色 。 歌德所谓的 “ 伟大的事业 ” 与柯勒律治所谓的 “ 生活的伟大目标 ” 是为父复仇 。 后世读 者的阅读期待先人为主地成了为父复仇 。 于是故事的情节成了为父复仇 。 阐释与评价的出发 点成了为父复仇 , 于是复仇中的 “ 延宕 ” 、 “ 犹疑不决 ” 凸现 , 放大 , 进而定格 。 论者要么由 此引出直接或间接地贬损作品的观点 ; 要么否定事实 , 指鹿为马(多出于维护这部杰作的 良 好愿望) ; 要么 回避 、 绕开 。 但任何希望解读哈姆莱特的读者都无法绕开这个巨大的 “ 绊脚石 ” , 这个 “ 冒名顶 替的幽灵 ” , 这个加在通 向哈姆莱特秘密花园门上的一道符咒 。 要解开这道符咒 , 就需要拨开障目之叶 , 注意到时间在我们与哈姆莱特 这座高山之 112 间开掘的巨大鸿沟 , 意识到莎士 比亚的哈姆莱特在本质与形式上从来就不是一个为父复 仇的故事 。 也许 , 根本无须把探究的目光投射到 160 1 年 , 我们就能廓 清种种有关 “ 复仇 ” 与 “ 延 宕 ” 的迷误 。 早在1 76 5年 , 约翰孙就曾写道 : “ 全剧中哈姆莱特并不是行动的主宰而是处处 受到外界变化的支配 。 按此剧的安排 , 哈姆莱特证实了国王的罪行之后并未打算惩治他 。 最 后国王之死也不是哈姆莱特主动安排的行动 。” e . v ( 3 88 ) 哈姆莱特文本对约翰孙的上述陈 述足以构成有力的支持 。 尽管约翰孙没有否定哈姆莱特演绎的是一个为父复仇的故事 , 但他的这个发现足以颠覆对故事的这种解读 : 一出复仇剧如果没有主人公朝着复仇方向的主 动作为 , 那它还能构成一出复仇剧吗?任何一个故事 , 如果没有主人公的主动行为 , 那它还 能构成一个故事吗?在任何一个故事中 , 从定义上讲 , “ 主语或英雄 ” 就是 “ 施事 ” ( a - g e n t ) 。 v . v ( 1阅 。 无论故事的各个局部如何展开 , 从整体结构而言 , 故事的主人公必须是 “ 施事 ” 。 因此 , 如果承认 哈姆莱特中有一个故事 , 承认哈姆莱特是故事的主人公 , 那么 就不能认为 , 哈姆莱特 讲述的是一个为父复仇的故事 。 但还是让我们把眼光投向( (哈姆莱特诞生的 16 01年 。 而且 , 当我们推理 、 揣度 、 重 构 16 01年的戏剧场景时 , 我们应该悬置近现代自然主义戏剧观念 。 因为 , “ 莎士比亚的时 代 , 不但在时间上 , 而且在其它一些方面 , 更接近乔史和行吟诗人的时代 , 而不是我们这个 时代 。” 8(p 9 3) 李赋宁曾写道 : “ 莎士比亚继承了三方面 的戏剧和文学传统 : 古代希腊罗马的 、 中世纪 英国的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 , 这三方面的戏剧传统对莎士比亚的剧作都有影响 。” 0 . v ( 1卿 这种总结应该是不会引起任何异议的 。 但出于多种原因 , 在 中世纪英国戏剧对莎士比亚的影 响方面 , 研究相对有限 , 而且多限于戏剧角色的传承与蜕变 。 对哈姆莱特结构与中世纪 英国的关系 , 目前尚没有研究者在其中 “ 试水 ” 。 窃以为 , 哈姆莱特的形象特点与基督教圣徒的形象相合 , 全剧的结构也与中世纪英国的 宗教剧在整体上相近 。 哈姆莱特在 16 01年的英国观众眼中是一个他们并不陌生的圣徒形象 , 只是更丰满 , 更复杂 , 更有人性 , 因而更真实 , 更可亲 ; 因为熟悉 , 他们不会拒绝 , 不会感 到隔膜 ; 唯其真实 , 人性化 , 他们才为它如痴如醉 , 宛如 “ 被催眠了一样 。” 16 01年的英国 观众看到的哈姆莱特是一出圣徒受难剧 , 对于业已浸淫于基督教文化数百年的英国文化 语境下的观众来说 , 它的 “ 异质性 ” 被丰富而又典型的 “ 圣徒受难剧信息与信号 ” 所淹没 , 掩盖 ; 它又比耶稣受难剧的情节更为生动 , 曲折 , “ 故事性 ” 更强 , 已经包含了近现代戏剧 的几乎全部重要元素 。 它体现的悲剧观念也与 “ 中世纪英国叙述体悲剧中命运巨轮转动的概 念 ” 图. ( n1 4 9 )有显著的亲源性 。 以莎剧为代表的英国戏剧的源头是复杂的 , 但在莎士比亚时代到来以前 , 在英国各地都 可以见到的是 “ 神秘剧 ” (晰s e t y rlPa y s , 也称 i Ma c r l。l Pa y s , “ 神迹剧 ” 之谓也 ) 。 s . ( nv s ) 。 无 论是 “ 神秘 ” , 还是 “ 神迹 ” , 都是关于圣徒与耶稣的故事 , 起源于基督教教堂的礼拜仪式 , 兴盛于十三世纪后半叶至十五世纪末 。 它实际上有点像 “ 系列剧 ” , 李赋宁称之为 “ 组戏 ” , 每年在街市上分阶段演出 , 从 “ 上帝创世 ” 一直演到上帝的 “ 末日审判 ” , 可谓以上帝开篇 , 以上帝结尾 , 但故事的主角是圣徒 , 主角中的 “ 领衔主角 ” 是耶稣基督 , 故事的重头戏(或 谓 “ 中心 ” ) 是耶稣受难与耶稣复活 。 年复一年 , 故事的情节基本不变 , 观众是全体英国人 1 13 民 。 故事的蓝本就是 圣经 , 包括 旧约与新约 。 从留存下来的少数剧本可以看出 , 许多 “ 台词 ” 直接 来 自圣经 。 “ 到十五世纪末 , 出现了一种新的宗教 剧 , 叫作道德剧 (o Ma lriy t l Pa y s ) 。” 0 体卿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 , 这种戏剧的宗教成分少了 , 世俗道德的元素 明显增加了 , 主角变成了凡人 。 但在今天的研究者眼中 , 这还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宗教剧 , 道 德是非的纠缠 , 为的只是 “ 灵魂的拯救 ” , 与整部( (圣经 尤其是新约 的 “ 主 题 ” 完全一致 。 而戏的主角形象可谓 “ 由圣徒 向凡人跨近了一大步 ” , 类似于哈姆莱特 。 近现代的许多莎士比亚学者言必称 “ 人文主义 ” , 但是 , “ 人文主义 , 并不是莎士比亚戏 剧生命力的唯一源泉 。” l 0 饰 5 4 )莎士比亚的创造力来自他与大众心灵的全面接触与互动 ; 在 莎士比亚的时代(而不是四百多年以后的今天) , 莎剧 的魅力缘于它们与大众习惯的娱乐形 式与思维方式的祸合 。 在莎士比亚的 “ 四大悲剧 ” 中 , 哈姆莱特问世最早 , 在结构上与 近现代戏剧样式最远 , 因此 , 最常为人垢病 、 挑刺 , 但是 , 无论是 当时 , 还是现在 , 哈姆 莱特的魅力却是无出其右的 。 使它得以在 16 01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之一 , 正在于 , 在 诗人所有的悲剧中 , 它最接近大众 。 因此 , 在莎士比亚时代到来以前 , 中世纪的宗教剧构成了全体英国人民 “ 文学准备 ” 的 主体 , 培养了他们的 “ 文学理解与欣赏能力 ”。 以宗教剧为主要特征的戏剧文化 , 以基督教 为主导之一的生活方式与理念 , 是莎士比亚作为一个送话者与他的受话者( 16 01年的伦敦 观众)在创作与解读哈姆莱特时共同分享的语境与相互交流时所使用 的代码系统 。 盛宁在为他所译的( (结构主义诗学 所撰写的译者前言中写道 : “ 卡勒的结构主义诗学 主张 , 批评的注意力不应该着眼于具体文本 , 也不应该仅停留在文学传统体系 , 而必须着眼 于读者 , 具体地说 , 就是读者的 “ 文学能力 ” , 读者的 “ 阅读行为 ” (即阐释的过程 ) , 以及 读者用以理解和阐释文本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程式 。 文本的意义由读者 内化了的阅读和 理解程式所决定 。” l l 只p 8 ) 在文学研究者的眼中 , 有的文本比另一些文本更像 “ 孤儿 ” , 因为 他们所熟悉 、 习惯的阅读程式不足以给它找个 “ 继父 ” l (参见卡勒 , p 姗) 1736年以后 , 哈姆 莱特 就成了这样一个孤儿 , 因为时间藏匿了 16 01年时伦敦观众的解读程式 , “ 自恋 ” 使我 们漠视与哈姆莱特构成互文关系的那些文本与历史记忆 。 与哈姆莱特构成互文的历 史与文本中 , 中世纪英国的宗教剧和基督教的圣经 , 是最重要的 。 在这种互文语境中的 16 01年的伦敦观众的阐释程式与观剧期待足以使其中的 “ 圣徒受难剧 ” 的结构 与主旨及人 物形象凸现出来 。 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的发现并非由各个部分的意义的归纳而成 ; 只有根据对整体意义所 作的假设 , 各个部分的意义才能界定l l ( p 叫 。 假定哈姆莱特是一部复仇剧 , 那么它依 次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 第一幕 : 哈姆莱特被告知父亲死亡的真相(主角的角色 : 受事) 第二幕 : 哈姆莱特被试探(主角的角色 : 受事) 第三幕 : 奥菲利娅的试探令哈姆莱特失态 ; 哈姆莱特利用戏中戏(自以为)发现父亲死 亡的真相 ; 出现复仇的机会 , 但他放弃了 ; 痛责母亲不忠 ; 意外杀死波洛涅斯(主角的角 色 : 受事与施事) 第四幕 : 哈姆莱特被送往英国(意图加害) , 但他逃脱 ; 奥菲利娅发疯并死亡(主角的 角色 : 受事 ) 114 第五幕 : 哈姆莱特再次被设计陷害 , 在死亡前杀死了奸王(报了仇)(主角的角色 : 受 事 ) 在向着为父复仇的目标 (整体)逼近的过程中 , 各个阶段(部分) 的哈姆莱特几乎都是被动 者 , 都是 “ 受事 ” ; 对一部复仇剧而言 , 他唯一的主动作为(戏中戏) , 只是让他回到了起点 (了解真相) , 复仇的结果只能说是天意 , 或者说意外 。 但如果不是先人为主地认定( (哈姆莱特是一部 复仇剧 , 而是假定它是一部圣徒受难 剧 , 那么各幕意义的概括应该是这样的 : 第一幕 : 灾变开了他的 “ 天眼 ” (主角的角色 : 受事) 第二幕 : 他睁开的 “ 天眼 ” 看到并痛斥背叛(两位老友) 、 愚蠢 与庸俗(波洛涅斯 、 与 邪恶 (奸王)(主角的角色 : 施事 ) 第三幕 : 悲悼爱情的软弱与无力 , 更加孤独 , 更感无助 ; 利用戏中戏确认 “ 天眼 ” 所 见 ; 机会来临 , 却无力杀奸王(暗示哈姆莱特的痛苦是灵魂的痛苦 , 尘世的了结已经失去意 义) ; (借责备母亲) 痛斥贪婪与肉欲 , 感慨 “ 人子 ” (耶稣自称 “ 人子 , ) 的无助 (主角的角 色 : 施事) 第四幕 : 奸王设计意图加害 , 但他逃过了劫难 ; 他的言行导致奥菲利娅死亡(主角的角 色 : 受事与施事) 第五幕 : 迎接死亡(成圣 ) (主角的角色 : 受事与施事) 上述的第一种解读 , 会产生各种矛盾与困惑 , 结构也显得松散零落 , 在复仇的意义框架 上 , 即使是许多篇幅较长的部分(如波洛涅斯一家热闹而不无快乐 , 充满亲情气氛的场景 ) , 也难以找到 自己的位置 , 哈姆莱 特的形象也更像一个懦夫 、 弱者 、 疯子 、 甚或 “ 大傻瓜 ” , 即使不是一个让人鄙弃的丑角 , 也至少是一个让人可怜的 、 应该引以为鉴 的 “ 心理问题患 者 ”。 而第二种阐释则可以让各个部分的意义各得其所 ( 哈姆莱特之导致恋人一家三 口死亡 可以理解为意在揭示 “ 成圣 ” 过程的残酷 , 这种残酷不但是针对哈姆莱特自己的 , 也是针对 他人的 , 包括他所爱的人 ; 而这种残酷甚至可以理解 为 “ 成圣 ” 前圣徒身上的魔性 ) 。 对于 现代读者而言 , “ 复仇说 ” 比 “ 圣徒受难说 ” 更容易接受 , 因为 , 世界的世俗化 , 基督教的 衰微(对中国读者而言是隔膜) , 使我们无法认同这么一个 “ 圣徒受难 ” 的 “ 乏味的故事 ” , 而复仇可以说是各种文化语境下盛唱不衰的题材 。 尽管如此 , 我们还是应该 “ 还原 ” 莎士 比 亚 , 把准现代主义的哈姆莱特 “ 还原 ” 成 “ 16 01年的 哈姆莱特 ” 。 仔细地阅读( (新约中的四大 “ 福音 书 ” , 我们可以看 到如下的故事结构 : 耶稣诞生 受迫害传道受迫害传道死亡并升天(成圣 ) 。 可以看出 , 它的 “ 故事 发展 ” 与哈姆莱特的故事几乎如出一辙只要我们意识到 : 哈姆莱特所有或清醒或疯 狂的言论就是传道 。 难道不是吗? 四 哈姆莱特是第一部以悲剧 (而不是喜剧)的方式 , 严肃地 、 集中地揭示人类日常生 活中的邪恶 、 虚假 、 愚蠢 、 贪婪的英语文学作品 。 但如果我们扩大文学的定义 , 将圣经 请进文学的殿堂 , 那么可以说 , 新约借主人公耶稣基督之 口早已说出了哈姆莱特的话 。 考察哈姆莱特与新约 , 我们可以肯定 , 两个主人公处于非常相似的话语系统之中 , 而基督教文化熔炉中的 16 01年的伦敦观众则可以完全无碍地进人这两个话语系统之 中 。 新约的重要主题之一 , 是斥 责现世生活中的种种邪恶 , 拯救人堕落的灵魂 。“ 你们 115 一 不能够洞察这个时代的征兆 ! 这时代的人竟是那么邪恶 、 淫乱 ! (耶稣语) ” (马太福 音 : 要求神迹)在马太福音 : 耶稣开始在加利利传道中耶稣又说 : “ 离开你们的罪恶 吧! ” 哈姆莱特的眼中 , “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 (第一幕第五场)他的四周几乎都是 “ 有罪 的人 ” (第五幕第一场) 。 奸王邪恶 、 伪善 ; 王后是欲望的奴隶 ; 波洛涅斯是个蠢人 、 庸人 ; 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奴颜蝉膝 , 为虎作怅 , 卖友求荣 ; 雷欧提斯纵垮 , 轻信 , 愚蠢 , 为 奸人所用 ; 无辜的奥菲利娅 , 也似乎背叛了爱情 , 让他失望 ; 奥斯里克则是 “ 在母亲的怀抱 里的时候 , 也要先把他母亲的奶头恭维几句 靠着一些繁文褥礼撑撑场面的家伙 。” (第五 幕第二场 ) 在 16 01的伦敦观众的眼中 , 哈姆莱特的使命也是彰显罪孽 , 拯救灵魂 : “ 我要把 一面镜子放在你的面前 , 让你看一看你 自己的灵魂 。” (第三幕第四场) 哈姆莱特是疯狂的 , 耶稣就不是吗?这里所说的疯狂缘于他们不易为世人接受的激烈的 表达方式 , 是世人眼中的疯狂 。 马太福音 : 不是和平 , 而是刀剑中耶稣说道 : “ 我并没有 带来和平 , 而是带来刀剑 。 我来是使儿子反对他的父亲 , 女儿反对她的母亲 。 人的仇敌 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 马太福音 : 罪的诱惑中耶稣又说 : “ 如果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使你 犯罪 , 把它砍下来 , 扔掉 。 缺手缺脚而得永恒的生命 , 比手脚齐全而被扔进永不熄灭的烈火 中好多了 。 如果你的一只 眼睛使你犯罪 , 把它挖出来 , 扔掉 。 只有一只眼睛而得永恒的生 命 , 比双眼齐全被扔进地狱的火里好多了 。” 因此 , “ 大家都讥笑他 。” (马太福音 : 会堂主 管的女儿和患血崩的女人) 哈姆莱特言辞之激烈与 “ 疯狂 ” , 之 “ 惊世骇俗 ” , 比耶稣更是有过之 , 而无不及 。 他与 耶稣一样 , 是以思想的刀剑来拯救世人 , 是以火(而不是水)来荡涤灵魂 。 与哈姆莱特一样 , 耶稣也被世人认作 “ 不祥鸟 ” , 人们或避之惟恐不及 , 或低毁 , 甚至 阴谋陷害 。“ 全城的人都出来看耶稣 , 他们见到了 , 就要求他离开他们的地区 。 ( (马太福音 : 治好两个被鬼附身的人) ” 法利赛人说 : “ 他是仗着鬼王来赶鬼的 。” (马太福音 : 治好哑 巴) 哈姆莱特的形象悲壮 , 但他并不悲观 ; 哈姆莱特的这种悲壮形象也与耶稣相仿 。 就 “ 故 事 ” 的 “ 主基调 ” 而言 , 记述耶稣形迹的新约 “ 福音书 ” 也是昂扬的 , 非悲观主义的 , 与哈姆莱特一样 。 从巧2 5年到 16 11年间 , 英国曾有十多人(组 )分别 、 先后从拉丁文向英文翻译圣 经 。 圣经的翻译 , 代表了英国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融合的努力 。 在成功的圣经英语 本出现以前 , 英国人与基督教文化始终存在一种语言上的 , 从而也是精神 、 文化 、 心灵上的 隔阂 。 ( (哈姆莱特的创作 、 演出与观赏 , 也是一种类似的文化移植 , 一种解读 。 莎士比亚 时期的英国 , 由中世纪的宗教禁锢一变而为文艺复兴的自由解放 , 其实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宗 教的衰落 , 而应该是宗教与文化一起获得了新生的机会 。 中世纪时期 , 教会与信徒之间的等 级关系决定了两者的隔阂 , 宗教扮演了武断的强迫者的角色 。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一旦获得 与基督教对话的权利 , 基督教教义的传播在纵深方 向获得了发展 。 中古的戏剧要么沦为道德 说教 , 与大众接近 , 但疏离了灵魂(道德剧) ; 要么热衷与日常生活脱节的 “ 神迹 ” ( “ 神迹 剧, ) 。 当莎士比亚将 “ 神 ” 的语言翻译成 “ 人 ” 的语言时 , 大众与 “ 神 ” 都获得了一种解 放 , 他们的交流进人一个新的境界 。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这种努力的结果 , 是1 6世纪英 国文化培育下的产物 , 是 当时的大众期待已久的作品 。 但 哈姆莱特绝不是 新约福音书的简单翻版 , 哈姆莱特也不是耶稣基督的影子 。 116 如前文所言 , 人文主义与基督教有一种对话的关系 。 哈姆莱特与 新约之间 同样存在 对话关系 。 对于所有 的 “ 异教徒 ” 来说 , 耶稣是个难解之谜 。 “ 福音 书 ” 宣称他是上帝之子 , 落地 即已宣布他的使命 , 一 出世就是 “ 出家的行者 ”。 哈姆莱特则可以说描述的是一个 “ 出家 前的 ” 圣徒 , 故事是一个圣徒的成长经历 。 他有犹疑 , 仿徨 , 有孤独 , 痛苦 。 由拒绝到顺从 “ 天命 ” , 这里有一个痛苦万分的过程 。 其实 , “ 福音书 ” 中似乎也 留下 了耶稣 “ 由人而圣 ” 的 “ 雪泥鸿爪 ” : “ 于是 , 魔鬼离开了耶稣 , 天使就来伺候他 。” (马太福音 : 耶稣受试)这 与哈姆莱特先魔后圣的心理历程相似 。 耶稣是神 , 所以他能预见自己的死亡 。 面对死亡 , 他似乎有神的从容 。“ 耶稣清楚地指 示门徒 , 说 : 我必须上耶路撒冷去 , 在长老 , 祭司长 , 和经学教师手下遭受许多苦难 , 并 且被杀害 , 第三天复活 。 ” , (马太福音 : 预言他的受难和死) 但在被捕的当夜 , 耶稣露出 了更多人的面目 。 “ 他开始忧愁难过 , 对他们(门徒)说 : 我 的心非常忧伤 , 几乎要死 。 (他一再祷告上帝) 我的父亲哪 , 若是可以 , 求你不要让我喝这苦杯吧! ” , (马太福音 : 在 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这章节是( (马太福音的华彩部分 , 写尽了耶稣面对死亡时的孤独与 伤感 , 他三次独 自出门祷告 , 每次回来都只见到他的门徒们呼呼大睡 , “ 连眼睛也睁不开 ” , 而耶稣此前曾要求他们 “ 呆在这里 , 跟我一起警醒吧 ”。 待他被捕时 , 他 “ 所有的门徒都离 弃他逃跑了 ” 。 但是 , 莎士比亚毕竟不是乔伊斯 , 他不可能如后者戏仿 奥德赛 那样戏仿新约 。 16 01年的伦敦人是看到的哈姆莱特是一个圣徒的成长历程或者说心路历程 。 哈姆莱特的 创作目的也绝不是颠覆 新约 。 在莎士 比亚与 16 01年的伦敦观众的眼中 , 哈姆莱特只是基 督教圣徒般的人物 。 毕竟 , 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 而在哈姆莱特的成长历程 中 , 圣母是缺席 的 。 他的母亲马利亚已经跟约瑟订了婚 , 但是在成婚以前 , 马利亚知道 自己 已经由圣灵怀了孕 。 约瑟 有意要秘密解除婚约 , (但)主的天使在梦中向他显现 , 说 : “ , 别怕 , 尽管娶马利亚作妻子 , 因为她是由圣灵怀孕的 。 她将要生一个儿子 , 你要给他取名叫耶稣 , 因为他将拯救他的子民脱离他们 的罪 。” 马太福音 : 耶稣基督的诞生 哈姆莱特 : 你(指他的母后 )可以使贞洁蒙污 , 使美德得到了伪善的名称 。 哈姆莱特第三幕第四场 (责任编辑胡范铸) 参考文献 : l j杨周翰 . 莎士 比亚评论汇编 (下)C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 1 . t幻杨周翰 .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上 )C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 79 . 仁 3s Ai , l s sa c s A 、 。 诬衣倪o t Sh a 触钾粗r e , N , Yo k r : 凡川d om Ho us e , 19 7.0 4卞之琳 . 莎士比亚悲剧论痕【 M3 . 北京 : 三联书店 , 198 9 . 5王元化 . 莎剧解读c j .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卯. 8 【 6张泅洋 . 莎士比亚大辞典M . 北京 : 商务 印书馆 , 2的1 . 7罗伯特 休斯 : 文学结构主义【 M . 刘豫译 . 北京 : 三联书店 , 198 8 . 【 5 Fod r , I幻i r , 服 八袄 剐 兔沁 o t肠娜自h功口以叭 , v olume l , e n P 即i nO B 砍s , 1 98 2 (v i e r 刘a n d e却a n d司 曲i t。) 9李赋宁 . 英国文学论述文集仁 C .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叨7 . 1 0F o记 , 氏 . 服 八肠 e l P 自衣份o t肠州h动翻tu e r , v olx n e U n , e n P 厕 n B刀ks , 1 98 2 (丽初 a n d e即朋de d 戒ito n) 【 1 1乔纳森 卡勒 . 结构主义诗学 (盛宁译)M . 北 京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1987 . 1 17 文学语言 性别移动与上海流动空间的建构 从海上花列传中的 “ 马车 ” 谈开去 . 一 罗 岗 1 . 89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初步独 立 清平山堂话本文体形态论 考 . 王庆华1 . 9 8 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 刘大为 1 . 10 5 生命范畴概说 王 迁 1 . 13 1 试论旧体词曲与新文学诗歌创作的关系 . ,. 赵山林 2 . 5 9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 预演 ” “ 诗界革命 ” 与黄遵宪之本心 . 柯 玲2 . 6 7 “ 陶冶性情 , 别有风 旨 ” 王夫之诗歌美感作用论简析 . 王思馄2 . 7 5 强程度标记的叠加 马清华2 . 7 9 试论中日教科书的日本二战小说 从文学批评的历史把握谈起 . 高宁 韩小龙 3 . 6 0 简论转型期的俄罗斯文学创作 陈建华3 . 6 8 姨妈的故事 : 现代人的生存悲剧 吴宝康3 . 7 5 从 “ 了 ” 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潘文 国4 . 6 2 “ 水文 ” 中的数字与干支研究 王元鹿4 . 7 0 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 淄衣引诗异文考 . ” ” ” 王平 4 . 7 2 穷尽式的研究法应当大加提倡 序华学诚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 ” . “ “ 鲁国尧4 . 7 9 论 5任一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的文学想象 “ . “ “ 杜国景4 . 8 2 孙犁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探析 李遇春4 . 8 9 廿世纪的代言人 : 贺施蛰存先生百岁寿辰 ” 李欧梵5 . 1 施蛰存先生著译年表 刘 凌 5 . 3 忧患人生 : 徐中玉教授的学术精神 吴 炫 5 . n 徐中玉教授著述简目 谭 帆5 . 1 7 中国鸟信仰的形成 、 发展与衍化 陈勤建5 . 1 9 实话如何实说 : 突发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 的政府信息发布 危机管理的语用分析之二 ” 胡范铸6 . 8 4 关于明清上海地区稀见文献五种 ” 陈大康6 . 卯 “ 奇书 ” 与 “ 才子书 ” 对明末清初小说史上一种文化现象的解读 ” ” 谭 帆6 . 9 5 元佑六年后 的苏 、 秦关系及其他 试论秦观踏莎行的曲折寄托 ” 程 怡6 . 10 3 16 01年的 哈姆莱特 : 结构与人物 梁超群 张愕6 . 1 11 (上接第 12 2 页) 份压55 ( a T S肠I云堵) , eo ll lo ps ed inh t e 印i r ngo fh t e f o u h l r yea r d u i r ng h t e e ri,o fSlla o she ng a w s o m s likel y aeic ruio u ts po r f e ssion inhisdaysin e劝 leo t U Sh S i v i a SU , s 伍e n dHI JANGi T n幻ia n . Ke洲钧 r d s : e r Ti d n g no n 份此 5 , Pay r t e on f lio t d u i rg nh t e e r ig no f u Y a nyo u , po rf es sio n , e r 笋 t 月恤陇介才i n 16 01: l o P t a n dFe o r (坊 IJANG Ch a o 一 q u n , Z HANGE) A加如et : o T inte甲e r t h t eso t w a l ld po r t解驹nlsto f a H n l龙t , m o steir ite s o b s e v e r d h t e I P即u n kn ow - inglyi f nxna e P s r pe etiv eo f xno dem nau t 二h stie dra m a a l one 田ld e a m e up i wh t n la n y u na n s w e h a r le q U e s - tion s an d 哪 se t i r e s , n Ih t e lig h t O fChi r stia neu lu te rO f1601 , h t e pl即 e m e 笔e d a saso t 巧o f a go r i w哩 Chi r sit a n s i an t . 旋洲阳 r d s : 如蒯亡 t , si a n t , s t r U eu t 二 , eha a c r e t r , ine t甲e r tive e ov nen t 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