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批判_借鉴与升华_圣莫尔_与_安娜_卡列尼娜.pdf

    • 资源ID:3880072       资源大小:339.9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批判_借鉴与升华_圣莫尔_与_安娜_卡列尼娜.pdf

    收稿日期:2011 03 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俄罗斯影响”( 09BWW020) 作者简介:蒋虹 ( 1958 ) ,女,浙江绍兴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美 文学和英国文学史。 批判、借鉴与升华: 圣莫尔与 安娜卡列尼娜比较研究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结局受到劳伦斯的强烈批评,认为它是托尔斯泰基于正统的道德判断,违背人的 本性而蓄意设计的。劳伦斯剖析了托尔斯泰对安娜这一人物塑造的不足之处,并在 圣莫尔中刻意加以修正和升华,从 而不仅清楚地表达了他的艺术主张,而且也显示出俄罗斯文学对其小说理论和创作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劳伦斯;托尔斯泰;圣莫尔;安娜卡列尼娜;俄罗斯影响 中图分类号:I512. 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722X ( 2012)01- 0086- 05 0 引言 托尔斯泰的 安娜卡列尼娜以安娜和沃伦 斯基的爱情悲剧告终,这一结局受到了劳伦斯 ( D. H. Lawrence)的强烈批评,主要见于他的 托 马斯哈代研究( 1915)和为由他本人翻译的乔 万尼维尔加的 乡村骑士所写的译序 ( 1928) 。 劳伦斯认为,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爱情悲剧不是因为 他们违背社会道德和传统礼教,而在于他们最终向 传统的 “人类道德” “人类统治与既定的道德 体制”屈服,沦落为社会 、“人们评判”的牺牲品, 是 “人们的评判而不是他们的自我灵魂或永恒的上 帝的审判毁了他们” 。( Lawrence,1936:420)然而, 造成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正是作家本人,他仅凭自 己或正统的道德判断强行干预人物的命运,违背人 的自然本性而蓄意设计了这出悲剧,这不仅使人物 缺乏真实性,而且这样的作品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劳伦斯的这一观点在后世研究中引发了一些争议。 亨利杰夫德 ( Henry Gifford)认为劳伦斯对托尔 斯泰的批判完全正确,并确信 “小说的策略是直接 针对安娜的” 。( 1965:150)换句话说,小说家预设 了安娜必然毁灭的结局。但雷蒙德 威廉姆斯 ( Raymond Williams)认为劳伦斯的批评是一种误 读 :“考虑到托尔斯泰所创作的元素,他的逻辑是 合理的” ,因为 “他将他一切虚构置于真实的社会 之中” 。( Williams,1965:157 158)对于劳伦斯关于 托尔斯泰出卖安娜并与 “社会”一起致其死亡的观 点,泽塔洛克 ( George J. Zytaruk)不以为然,认为 劳伦斯误读了安娜的性格 :“劳伦斯对这个有勇气 去追求、去争取、去实现自我完善的女人的偏爱使 他不愿接受她的死亡。然而,她的死并非托尔斯泰 之错安娜死时其头部完好无损的这个事实表明 托尔斯泰不愿看到她的死” 。因此,他还得出结论: “安娜的悲剧完全在于这个如此充满生命的女人没有 活的勇气” 。( Zytaruk,1971:94)但笔者对威廉姆斯和 泽塔洛克的观点不予苟同,以下将对此展开探讨。 1 安娜的悲剧是必然的吗? 简单地说,威廉姆斯和泽塔洛克都认为劳伦斯 对托尔斯泰的批评是一种误读。按他们的说法,安 娜的悲剧是合理的,符合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 泽塔洛克指出 :“毋庸置疑,在安娜史上,存在着 某种把安娜推向她的自我毁灭的必然性或决定论。 但这种必然性与其说是小说家强加在小说身上的道 德,还不如说是安娜的性格及其自身偏爱的结果。 安娜卡列尼娜始终被描绘为将死亡看成失去沃伦 斯基的爱后的唯一选择;她真的不想活了,她的自 杀只是她摆脱尴尬处境的捷径罢了。 ”( Zytaruk, 1971:94)然而,小说中与人物和情节相关的一些细 节令人困惑,使我们不得不去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86 第 35 卷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安娜的悲剧是否是必然而自然的?笔者认为,安娜 的悲剧既非必然也非自然的结果,而是托尔斯泰蓄 意设计的,理由是小说某些细节的设计有悖常理。 首先,安娜的性格与最后的悲剧结局似乎不合 逻辑。从性格来讲,她 “单纯、自然、雅致、快乐 而充满生气” 。( 托尔斯泰,2007:81)凡是听过她说 话或见过她的人,都会被她身上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和征服。列文 一个曾经严厉地谴责她的人 在与其交谈之后,彻底改变了先前对她的看法,成 为一个 “欣赏她,欣赏她的美丽、聪明和教养,欣 赏她的淳朴和真挚”的人。安娜天性善良,善解人 意,关爱他人。比如,她一接到哥哥的求助信,就 立刻启程来他家,用真情劝服嫂子陶丽并使他们夫 妻言归于好。对侄子和侄女,她 “不仅记得他们的 名字,而且记得他们的出生年月、性格以及害过什 么病” ,这令陶丽十分感动。( 托尔斯泰,2007:69) 这样一个富有爱心、对生活充满热忱、善解人意的 人,怎么可能在遇到感情挫折时会选择死亡呢?根 据小说的描写,安娜的性格并非冲动型的。安娜离 家前往沃伦斯基母亲家,打算与沃伦斯基理论后坐 火车离开,并没有死的打算。因此,在车站看到车 厢之间的链接后突然跳下自杀的情节与安娜的性格 不符。 其次,安娜与沃伦斯基的关系是有感情基础 的。换句话说,从最初彼此倾心、相爱并生有一 女,到一起私奔去意大利及之后回到沃伦斯基在圣 彼得堡的庄园一起生活,这段感情前后持续了 5 年 之久。即使安娜和沃伦斯基从意大利回到圣彼得堡 后遇到种种令人难堪的事件,也因此发生过一些争 执和不快,但这些似乎尚不足以令安娜感到绝望而 去卧轨自杀。况且,像安娜这样一个感情丰富且个 性独立的女子,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去死。如果沃伦 斯基因迫于社会道德压力而放弃爱情,那么安娜选 择自杀以报复他的绝情尚合情理,但沃伦斯基在得 知安娜死讯时的反应足以说明他没有背叛安娜。鉴 于他们的感情基础以及社会地位和价值观趋同的背 景,小说如此安排结局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再次,小说极度强调安娜对儿子的母爱,却暗 示她对女儿缺少起码的关爱,这一现象也有违常 理。如果说她对儿子的爱是母爱的天性使然,那么 她对女儿的漠视却令人费解,何况女儿又是她与沃 伦斯基的爱情结晶。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陶 丽去看望安娜时,她发现 “安娜难得到育儿室来。 她想给孩子找一件玩具,可是找不到。最使人惊奇 的是,问到婴孩有几颗牙,安娜竟回答错了,她根 本不知道她最近长出的两颗牙” 。( 托尔斯泰,2007: 591)如果我们认为沃伦斯基的频繁社交使他忽视了 与安娜的交流,女儿恰好使她空虚的感情有了寄 托,从而使她对沃伦斯基的关注转移到女儿身上, 那么小说的描写正相反,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最后,安娜对丈夫卡列宁除了厌恶和鄙视,没 有爱。因此,关于安娜因为自己追求爱情和幸福而 愧对卡列宁并希望求得他的宽恕的描写也因不合情 理而显得不真实。 如果正如小说所描写的那样,安娜是因为失去 沃伦斯基的爱而无法活下去,并采用这种血淋淋的 自杀方式以示报复,那么安娜充其量只是一个极度 自我、自私之人,不值得同情。但从上述分析来 看,故事情节的发展存在内在的逻辑缺陷。可以断 定,这些作为铺垫的细节是为了推出这个悲剧的结 局而设计的几个必要条件,因为小说的前提是安娜 必须死而且要死得惨烈。事实上,小说让安娜首次 现身于火车站的一次车祸就已预设了安娜的悲惨结 局。劳伦斯认为,托尔斯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他对自己早年荒淫无度的生活的愧疚感,安娜因而 变成了替罪羊,为他赎罪。因此,劳伦斯断定是托 尔斯泰亲手杀死了安娜,认为这种仅凭自己或正统 的道德判断强行干预人物命运的做法违背了人的自 然本性,从而使人物失去了真实性,也使作品变得 不道德。 尽管劳伦斯对托尔斯泰的批判并非仅限于 安 娜卡列尼娜 ,然而,在他的多篇文章中,劳伦 斯似乎总是拿它作为参照对象,足见这部小说对他 的影响。从 1915 年到 1920 年间,劳伦斯创作的 5 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均可看成对 安娜卡列尼 娜直接或间接、无意或有意的回应。 虹 、 恋爱中的女人 、圣莫尔 、已故男子 、查特 莱夫人的情人几乎展示了同样的主题基调和人物 模式,这些成为了劳伦斯演绎其小说理论的重要渠 道 。圣莫尔是一部中篇小说,它在一定意义上 可视为 已故男子和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 序曲,后两部作品再现了 圣莫尔中女主人公卢 在小说结尾时的希望,即与人建立完美的温柔关系 ( Wilde,1964:170),成功地与它前后的几部作品联结 起来,清楚地勾勒出劳伦斯小说理论形成的脉络。 简言之,托尔斯泰对劳伦斯最直接的影响主要 是后者对 安娜卡列尼娜的结局处理不满,从 而引发他通过小说创作,与托尔斯泰展开智性交 锋,表达他的文艺主张。鉴于劳伦斯对这部小说的 批评主要针对人物塑造,笔者将关注劳伦斯的小说 78第 1 期蒋虹批判、借鉴与升华 :圣莫尔与 安娜卡列尼娜比较研究 人物,特别是他在人物塑造上对托尔斯泰的借鉴和 升华。笔者选择劳伦斯的 圣莫尔作为研究对 象,一是因为它是在作家对俄罗斯文学及其作家作 品的阅读和评论最频繁的时期诞生的,二是它与 安娜卡列尼娜之间的相似之处曾被粗略提及, 但迄今没有得到充分探讨。 2 人物模式的借鉴 圣莫尔创作于 1924 年,于翌年首次出版。 女主人公卢维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一匹名叫圣 莫尔的十分漂亮的烈性枣红马邂逅并将它买下。她 感觉到与这匹马之间心有灵犀,这种精神默契是她 无法从她俊美的新婚丈夫利克身上感受到的,这最 终促使她下决心结束这种贫乏的生活现状,结束与 利克毫无生气且乏味的婚姻,并买下新墨西哥山区 里一座荒废的农场,与其母亲、驯马师菲尼克斯一 起在那里生活。 劳伦斯的卢维特与安娜有很多相似之处,其 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她们似乎都没有过去。除了知 道安娜是圣彼得堡上流社会的一名贵妇人以及她的 不幸婚姻和她对军官沃伦斯基狂热的爱情之外,对 她的过去以及她对人生、孩子、家庭等一般问题的 看法,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Zytaruk,1971:97)而安 娜在离家与沃伦斯基私奔之后,可以说基本处于无 家可归的状态。尽管从意大利归来之后在沃伦斯基 的庄园里过着衣食无忧的优裕生活,但没有名分的 身份很快使她完全脱离了上流社会,从而丧失了归 属感。劳伦斯笔下的卢同样缺乏归属感。小说开篇 对卢的一番描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游历各国,四 海为家,这种无根生活使她变得特立独行 、“我行 我素” 。不过,这种生活方式也使她到 25 岁时 “仍 迷失自我” ,无法确定自己是美国人还是欧洲人。 “那么她究竟是哪类美国人呢?或是哪类欧洲人 呢? ”她唯一确信的是她 “不 属于任何地方” 。 ( Lawrence,2006:41)两者不同的是,卢并没有因此 像安娜一样感到不安和焦虑,相反,这种若即若离 的生活状态反而使她更加独立自主。这一差异的根 源在于卢在经济上是独立的 ,“她相当富有” ,而安 娜必须依赖于他人,先是她丈夫卡列宁,而后是爱 人沃伦斯基。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卢和安娜的身上都洋 溢着强大的生命活力。沃伦斯基在车站初次与安娜 邂逅时,就发现 “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 , “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 。( 托尔斯泰,2007:63) 就是这股 “按捺不住的生气”终于使她无法容忍与 大她 20 岁的卡列宁 一个醉心仕途、虚伪冷酷 的人一起生活下去。僵死的婚姻窒息了安娜的生 命,窒息了她身上一切有生气的东西。作为一个个 性独立、热爱生活的女性,安娜渴望激情般充满活 力的爱情,沃伦斯基就是这种爱情的象征。车站的 邂逅和舞会上的相识使安娜和沃伦斯基感受到彼此 身上那种富于生命活力的激情。这种心灵相通的自 然情感使他们能坦然面对世俗目光,毅然决然地一 起出走,向社会的伦理道德公开挑战。 圣莫尔中的卢与丈夫虽然是一对年龄相仿 的新婚夫妇,且彼此喜欢,但这是 “一种神经性而 非血性的奇怪振动,一种神经性的爱恋而非性爱, 一种奇怪的意志张力而非自发的激情” 。他们的 “婚姻更多的像是友情,是柏拉图式的。这是一个 没有性的婚姻” 。他们的关系 “恰似兄妹” 。( Law- rence,2006:44)与安娜和卡列宁单调乏味的婚姻一 样,卢与利克的婚姻也毫无激情可言,缺乏卢所渴 望的彼此心灵相通、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然情感,但 她却在马身上感受到了这种奇特的生命活力。当她 第一次看到那匹纯种马时 ,“她惊愕地感觉到从马 身上有一股充满生命活力的热流穿入她的体内” 。 当她把手放在马脖子上时,她 “隐隐约约”地感到 “一种古老的理解似乎涌入了她年轻却疲惫的心灵” ( Lawrence,2006:50),给予她的心灵前所未有的震 撼。与马的这种感应或直觉交流使她意识到圣莫尔 和利克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圣莫尔的世界是 古老的,洋溢着生命的原生力,而利克的世界则是 一个充满物欲、浅薄的现代世界。自此之后,她越 来越疏远和回避利克,并且再也 “无法忍受与人的 那种平庸和浅薄的关系” 。( Lawrence,2006:51) 卢之所以从马身上获得共鸣、得到安慰,是因 为她也和安娜一样,痛恨利克出人头地的名利思 想。当利克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越来越成为亨利爵 士和政府官员时,卢浑身上下感觉不舒服” 。( Law- rence,2006:68)圣莫尔的出现使卢恍然醒悟到自己 的生活 “毫无意义” ,而利克则是这种 “毫无意义 的生活的象征” 。( Lawrence,2006:71)显然,沃伦 斯基和圣莫尔的出现分别唤起了安娜和卢内心对新 生活的渴望,使她们仿佛突然找到了解脱的机会。 然而,沃伦斯基和圣莫尔并非如安娜和卢所 愿,能将她们从令人窒息的生活中解救出来。沃伦 斯基和圣莫尔自身的局限性注定安娜和卢被救赎的 幻想会破灭。安娜对卡列宁的厌恶主要源于后者对 官场的热衷和对社会地位的追捧 。“沽名钓誉,飞 黄腾达 这就是他灵魂里的全部货色至于高 尚的思想啦,热爱教育啦,笃信宗教啦,这一切无 8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 年 非都是往上爬的敲门砖罢了。 ”( 托尔斯泰,2007: 203)尽管沃伦斯基为了爱情,毅然放弃成就功名的 机会,但他从小就有的强烈的功名心却时常折磨着 他。尤其是当他再次见到他童年的朋友、军校校友 且现已晋升为将军的谢普霍夫时,他为自己还是个 骑兵大尉感到颇不自在,再次承受被压抑的功名心 的折磨 。“只要时机成熟,像我这样的人也是可以 很快飞黄腾达的。三年前他的地位还跟我一样。我 要是退伍,就会葬送自己的前途。留在军队里,就 什么也不会丧失。 ”( 托尔斯泰,2007:296)沃伦斯基 的局限性恰如他的 “那张生气勃勃的脸忽而被 菩提树林漏下的阳光整个照亮,忽而被照到一部 分,忽而又被阴影遮住” 。( 托尔斯泰,2007:597)威 廉姆斯认为 ,“安娜的悲剧在于她离开了一个不称 职的男人而选择了另一个不称职的男人。 ”( Wil- liams,1963:636)劳伦斯认为沃伦斯基 “只是一种 社会工具” ,显然,安娜所寻求的那种与爱人一起 过充满活力、健康而自然的生活只是一种奢望。 同样,卢在追寻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直寻觅与 人建立自然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关系。在罗马,她 遇见并爱上了英俊潇洒的青年画家利克,之后两人 结了婚。但利克热衷于社交生活,穿梭于各种聚 会,高谈阔论,与卡列宁和沃伦斯基一样,他渴望 社会地位。对此,卢感到由衷的厌恶,她深感他们 的关系中缺失了 “某种另外的东西” 。( Lawrence, 2006:71)她发现在利克或大多数现代男人身上都 缺乏被劳伦斯称为 “quick”的 “原始生命活力” 。 但在烈马圣莫尔的身上,卢首次感受到了这种强烈 的生命活力,这是一种狂野、热烈、纯粹、自然、 高贵的东西,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现代世界的另一 个世界。卢买下了这匹马,并决定离开利克与马一 道前往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牧场。然而,她的理想 再次幻灭。她发现,那里的一切是 “那么粗俗,那 么安逸,那么做作的文明,那么毫无意义” 。( Law- rence,2006:151)她还惊恐地发现曾经显得那么孤 傲、超然、高贵的圣莫尔此刻却开始与其他母马调 情、献媚,最终也只不过是匹平庸的种马。她感到 茫然,不禁连声自问 :“什么是真实的?究竟什么 是真实的? ”( Lawrence,2006:152)理想的破灭、追 求的失落,意味着她梦寐以求的东西虽不是遥不可 及,但却漂浮在远处,抓不住、摸不着。 最终,卢如之前放弃利克一样,放弃了烈马圣 莫尔。在这一点上,她与安娜一样,选择了放弃, 因为她们不接受不纯粹的东西。但是,劳伦斯在人 物结局的处理上与托尔斯泰的方法迥异。 3 人物形象的升华 从上述对卢和安娜的比较分析来看,劳伦斯对 人物命运或者说小说结局的处理不同于托尔斯泰对 安娜的处置。安娜对失意的回应是发出痛苦的叹 息 :“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 骗,一切都是罪恶! ”( 托尔斯泰,2007:729)卢却感 到一片茫然 :“什么是真实的?究竟什么是真实 的? ”两者反应看似不同,但实质相同,都表达了 对人生意义的怀疑和对理想幻灭的绝望。然而,劳 伦斯并未就此却步。卢的话没有成为她的临终遗 言,而只是她追寻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一次挫折。有 趣味的是,在此之后,圣莫尔悄然消失,象征着卢 与马的决裂,如同她之前选择马而放弃利克一样。 这一结局体现了劳伦斯对安娜悲惨结局的修正。劳 伦斯认为,一个充满如此生命活力的人是不该以自 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尽管卢在追寻自我完善的过 程中频频受挫,沮丧绝望,但她没有像安娜那样去 选择死亡。相反,她选择了生并继续她的追梦。她 买下了荒野山地的一个荒废牧场,因为在那里,她 找到了她所谓的 “某种另外的东西” “一种精 神” 。这是一种 “需要她的精神” ,一种 “狂野的 精神” ,它 “深刻而神圣” ,超越了 “低俗的性” 。 ( Lawrence,2006:175)然而,卢承认她无法确定这种 精神究竟是什么。这一细节暗示着卢追寻自我完善 的历程还将继续,同时也反映出劳伦斯本人的困惑 和尴尬。劳伦斯似乎与卢一样,也将继续他的追寻 旅途。事实上,他后来的 已故男子和 查特莱 夫人的情人在很大程度上对这部小说中的困惑做 出了回应。此外,劳伦斯对卢这个人物还做了一些 其他修正。首先,卢经济独立并且相当富有;其 次,卢没有儿女,从而避免了由此而来的一系列矛 盾和痛苦。 为了使人物更可信,更值得同情和理解,劳伦 斯在男性人物的塑造上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首 先,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几乎个个有缺陷,他们要么 阳刚不足,要么缺乏内涵,与生气蓬勃的女主人公 构成鲜明对照。利克是一名肖像画家,他英俊潇 洒,高贵时尚,风流倜傥,但 “他双目中央最醒目 的特征是一种无能为力感”( Lawrence,2006:51), 反映了他精神空虚、浅薄无能,与卢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为他们的婚姻注定死亡做了铺垫。其次,圣 莫尔将利克摔下马,并造成后者终身残疾,这在很 大程度上有助于消解利克的男性权威。这种消解还 进一步体现在利克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特质上,比 如,他喜爱穿紫色衬衫、锦缎睡衣、怪异骑装,喜 98第 1 期蒋虹批判、借鉴与升华 :圣莫尔与 安娜卡列尼娜比较研究 欢与女人有调情但无性的关系。所有这一切都表 明,劳伦斯有意识地在人物塑造上进行修正,为卢 与利克婚姻的最终破裂找到合理的解释。 此外,路易斯和菲尼克斯是卢和母亲维特夫人 雇佣的两名马夫。与利克不同,他们的身上涌动着 原生态的激情。换句话说,这种原生态激情也是卢 和维特夫人在烈马圣莫尔身上所感受到并且向往的 生命活力。路易斯是威尔士人,他肤色黝黑,有着 “浓密的头发和胡子” ,除了那匹纯种马圣莫尔外, 他对周围的一切,漠然视之。而菲尼克斯是半个印 第安人,他 “机警敏捷,具有快速应变能力,冷漠 无情,充满了无声的性力” 。( Lawrence,2006:56) 概括地讲,路易斯和菲尼克斯代表着本能和阳刚之 气,作为小说人物,有效地反衬出利克的虚弱和苍 白。然而,他们同样具有致命的弱点和缺陷。路易 斯本能地排斥女人,声称他从来不能也绝不会爱一 个女人,因为他 “不想那样做,那种想法使我感到 羞耻” 。( Lawrence,2006:132)他对维特夫人说的一 席话反映了他的极度自恋,反而使他丧失了男性气 质,从而消解了他的激情和男性魅力。相对而言, 菲尼克斯是小说中最具阳刚之气的人物,但他幼 稚、自负、愚钝和鄙俗。一方面,他蔑视卢及其所 代表的阶级,另一方面,他又渴望与卢建立一种纯 肉体关系,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目的。他 无法真正理解卢的追求和需求。卢与母亲的谈话暗 示了菲尼克斯的局限性,也表达了卢对他的极度排 斥 。“我必须为某种重要的东西活着,在我的心灵 深处。我想,对我的心灵来说,性可能很重要,如 果它是真正神圣的。但廉价的性会致我于死地。 ” ( Lawrence,2006:174)甚至连那匹纯种马圣莫尔也终 于没能像卢想象的那样保持生命的活力和自由,它 与那些阿谀奉承卢的男人没有两样,到了德克萨斯 州农场后,便开始与母马调情。它之前的高贵和尊 严与利克的男性魅力一样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装腔作 势,卢对它所怀有的美好幻想也随着其堕落而烟消 云散。 综上所述 ,圣莫尔中的男性人物具有这样 或那样的局限性,他们要么缺乏男子气概,要么胆 怯自恋,要么觊觎社会地位,要么贪恋功名。简言 之,他们身上缺失了一种与人、与环境、与宇宙之 间建立起自然、自发、充满活力的和谐关系的素质 和能力。这一切表明,卢的追求注定不会成功。 4 结语 圣莫尔借鉴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意 象,塑造了全新的人物形象,暗示了人类应努力去 追求男女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 完美关系。然而,或许如小说中所写的,这只是人 类的一种 “美妙的圣莫尔幻想”( Lawrence,2006: 137)。尽管小说的结尾似乎表明劳伦斯对这种完美 关系是否真实存在心存疑虑,但他并没有让其主人 公卢像安娜一样因理想的破灭而自杀身亡。小说开 放式的结尾为读者留下了希望和想象的空间,也暗 示着劳伦斯本人对人与周围环境、与宇宙建立和谐 关系的执著追求和真诚希望。 注释: 参 见 Williams( 1960:33 39;1963:636 )和 Zytaruk ( 1971:103)。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M 草婴,译 上 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2 Gifford,Henry Anna,Lawrence and“The Law” C / / Donald Davie Russian Literature and Modern English Fic- tion: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 Chicago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148 152 3 Lawrence,D. H Phoenix: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D H. Lawrence M 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36 4 Lawrence,D. H The Woman Who Rode Away/St. Mawr/ The Princess M London:Penguin Books,2006 5 Wilde,Alan The illusion of St. Mawr:Technique and vi- sion in D. H. Lawrences novel J PMLA,1964,79 ( 1) :164 170 6 Williams,Raymond Lawrence and Tolstoy C / / Do- nald Davie Russian Literature and Modern English Fiction: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Chicago London:The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152 160 7 Williams,Raymond Lawrence and Tolstoy J Critical Quarterly,1960,2 ( 1) 8 Williams,Raymond Tolstoy,Lawrence,and Tragedy J The Kenyon Review,1963,25 ( 4) :633 650 9 Zytaruk,George J D. H Lawrences Response to Russian Literature M The Hague Paris:Mouton,1971 ( 责任编辑刘芳亮) 09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 年 4 795 words during their college English study This requirement,however,fail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actual ability of the freshmen The low vocabulary requirement not only hinders the attainment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but also leads to the low efficiency of English teaching at college We suggest that college graduates should at least acquire 10 000 words The upgraded requirement will not only contribute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but also benefit high school and postgraduate English teaching,and may have impact on English teaching of the society at large Variation in the Acquisition of the Indefinite Article by Chinese EFL Learners,by GUO Hong- jie ( guo- hongjie sjtu. edu. cn) ZHOU Qin- qin ( qiniris yahoo. com) ,p. 54 Resting on Huebners Semantic Wheel Model,this study examines the variability in the acquisition of the in- definite article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and tests its accuracy by means of SOC,TLU,and UOC statistical meas- ures Variable rule analysis is used to account for its variability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striking error pattern is concerned with omission of indefinite articles in obligatory contexts The result confirms that Chinese learners are more accurate with the use of indefinite than definite and zero article The multi- varia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fac- tor groups,including noun phrase type,countability and number,the position of noun phrase,and the premodifier of noun phrases,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variation in the use of indefinite articles,which,to some extent, gives strong evidence of the systematic nature of interlanguage variation The Effects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Training on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Word Reading Skills, by LI Guang- ze ( lxin2835 qq. com) DONG Yan- ping ( ypdong65 hotmail. com) ,p. 59 Using a five- step structured intervention for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a 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pretest- posttest design,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training on English word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experimental class received an 8- week specialized and structured phonemic awareness training while the control class merely followed the normal English instru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gains in phonological awareness measures as well as in English word reading tasks Among 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at different reading levels,poor readers improved the most dramat- ically Th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in the period of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Past Decade,by SHI Chun- rang ( scr200309 yahoo. com. cn) BAI Yan ( baiyan xisu. edu. cn) ,p. 80 During the decade of 2000 2010,a multitude of studies on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were conducted in China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categorize and analyze these studies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status quo and prospective trends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research during the perio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ield in- clude:lacking in theoretical systematicity,inadequate in innovation,weak in methodology and short of constructive criticism Future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research needs to be conducted at various levels,from multiple per- spectives and with greater innovativenes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olstoys Anna Karenina Lawrences St. Mawr,by JIANG Hong ( hjiang bnu. edu. cn) ,p. 86 The tragic ending of Anna Karenina was severely criticized by D H Lawrence,who attributed it to Tolstoys deliberate design which was based on orthodox moral judgment regardless of human nature By criticizing the char- acterization of Anna Karenina, Lawrence on his part corrected and transcended the inadequacies in his characteriza- tion in St Mawr This artistic breakthrough not only helps articulate his theory of novel writing but also show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Russian literature on him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enneth Grahames Life Experiences and His Fairy- tale Narration in Wind in the Willows,by SHU Wei ( shw8860 sina. com) ,p. 91 Owing to its wonderful duality of English fairy- tale literature,Wind in the Willows by Kenneth Grahame can be enjoyed by young readers as a childrens book,and appreciated either cognitively or aesthetically by adult readers as well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inner connection between Kenneth Grahames life experiences and his fairy- tale narration in Wind in the Willows in the light of the realistic basis on which the authors confessional re- alization of life is expressed 公告:本刊所

    注意事项

    本文(批判_借鉴与升华_圣莫尔_与_安娜_卡列尼娜.pdf)为本站会员(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