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docx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2、体验生活中关于面的经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关于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3、在与周长的比拟、辨析中,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的内在涵义。4、培养和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体验感悟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在与周长的比拟、辨析中,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的内在涵义。【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认识面积1、感悟面在体上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面积”,我们先从“面”开始,你觉得什么是“面” ?能举例说明吗?(生举例)师:同学们,面在书上,简称“书面”;面在墙上,简称“墙面”;面在 黑板上,简称“黑板面” 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能画下来吗?(平平的, 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师:你能不能讲一个不一样的面?生举例。出示一个橘子,它有面吗?在 哪里?摸一摸,它有什么不同?(曲面) 能画出来吗?谁有想法?(把 橘子扒开,画出来,是一个不规那么图形)师: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面以后,你得出什么结论?(面是无处不在的。 面都是有形状的。)小结:物体上都有面,面在体上,画下来之后统统都是一些形状。这些形 状都是封闭的。感悟积线成面师:同学们,老师在出去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传统手艺,发现跟我们今天 学的“面”很有联系,你想观观察看吗?播放织布视频。有什么联系?小结:布面是一条线一条线的织起来的,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积 ()成()。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积线成面的事吗?举例:毛衣、书的侧面、百叶窗师:看来大家对面以及有很好的了解了,接下来,我们来看“面积”。3、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看黑板上的三个词:大小、长短、多少。你觉得面积该怎么形容?为什么?小结:物体的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让学生再次摸一摸刚才找的面,感受一下它们的大小。二、绘本学习,深入感悟面积的大小师:同学们,书中自有黄金屋啊,我们数学也离不开阅读。接下来,我们 来一起阅读一本关于面积大小的书,书的名字叫“公主殿下来的那天”。(1)比拟床的大小。用同样的垫子铺满,谁铺的数量多谁就大。(2)比拟三个镜子。用不同的标准无法比拟。(3)比拟餐桌。铺不满也可以通过计算比拟出来,圆形的外面框着一个正问题一:比拟这些东西的大小都是用什么方法?小结:比拟图形面积的大小,就是在线里面铺东西(要用统一的标准), 铺不满也能确定。这样我们能把面积的大小测量成一个数,就比拟出来了。真棒!三、结合具体情境,探寻面积和周长的关系1、师:猜一猜,想一想,被遮住的两个图形(如下列图,只露出局部)哪个面积大?为什么?生L下面图形的面积大,因为它露出的那条边长。生2:我觉得不一定,因为这两个图形都只露出了一条边,但上面图形另 外的边也许比下面图形的边长很多,所以它的面积不一定就小。(演示:遮蔽物移开,露出两个长方形如下列图)师:还真是上面图形的面积大呀!看来仅仅凭图形一条边的长度能不能判 断出它的面积大小呀?(不能)那你觉得图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生:周长越大,面积越大师:周长越短呢?生:面积越小。师:如果周长相等呢?生:面积相等。师:(板书学生的猜测)真的是这样吗?(学生面露困惑,意见开始不 一)这是我们的猜测,还需要验证一下。如何验证?(举例子),正例、 反例。生尝试、展示。师点拨:(出示图)想一想: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下面两个图形,它们的 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生: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师:你怎么知道它们的周长相等呢?生:因为它们是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围成的。师:看来,图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师:面,其实是由线围成的,线的变化,会引起图形周长的变化,也会 引起图形面积的变化。(2)(出示)下面图形的周长是怎样变化的?面积呢?归纳:周长变大,面积变大。(3)(出示)下面图形的周长又是怎样变化的?面积呢?归纳:周长变大,面积变小。小结:那我们刚才的结论,是正确的吗?能改一改吗?归纳:周长相等,面积可能相等;周长变大,面积不一定变大;周长变小, 面积不一定变小。两者没有确定的关系。2、其实周长和面积我们可以用一首诗歌来说明。齐读: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交流收获。小结:其实关于面积还有许多知识需要探究,希望同学们带着今天的收获 继续进入面积的世界。【板书设计】面 面在体上面积 物体的外表的大小积(线)成(面)封闭图形【教学思考】“认识面积”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到底什么是面积呢?教材是 这样定义的:“物体的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可见,面积有两层 含义:一是指物体外表的大小;二是指封闭图形的大小。这里的“大小”不是有的大、 有的小“相差”的意思,而是“每个面各有确定的大小”的意思。面的大小需要通过 测量得到,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拟的过程,这个标准量 就是“面积单位”。以往的教学常常把“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放在一课时完 成,但考虑到课程容量,把面积单位的探究放到了下一课时。本节课的学习创造性的使用了绘本教学,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让孩子们在故事 中思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更容易对面积形成直观的认识。”课程内容不仅包含数 学结果,也包含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以及蕴涵的思想方法。”学生在学习“周长”时 对封闭图形已经有所认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判别哪些图形有“大小”。同时也 发现,“面积”与“周长”作为同时存在于封闭图形中的两个量度,不管在概念形成 时,还是在应用阶段,学生均容易混淆:一是认为图形的大小指的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是认为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必定相等。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即使 学生认识了面积,学习了面积的计算,在解决问题时仍然会出现面积和周长不分的现 象。究其原因,是由于长度概念中的“长短”在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加上学生对抽 象的“面积”概念缺乏认识的感性支撑所导致。学生在观察一个封闭图形时,看到图 形边的长短时,同时也看会到图形面的大小。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是把“面积”与“周 长”完全割裂开来的,教师在教学“周长”时,没有从面的大小的角度来辨析“周长”, 在教学面积时,又没有及时与周长进行比拟,这也是导致学生对这两个重要概念容易 产生混淆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试图通过一系列相关联的数学活动比 较“周长与面积”,让学生体会到围成图形的线的变化会引起图形周长的变化,也会 引起面积的变化。但周长增加,面积可能增加,也可能会减少;周长不变,面积却可 能会变化。从而体会到“周长”与“面积”有联系,但也有区别,从而深化对面积意 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