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38838682
资源大小:14.7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县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docx
县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 制法XX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XX 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行动计划(20212022年) (X综改2021) X号)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推 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的通知(X政发 2022) XX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 政执法改革推进会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 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建 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山区样板的目标,以数字 化改革为引领,以构建协同高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为 重点,以“一支队伍管执法”为突破,以“综合行政执法+ 部门专业执法+联合执法”为模式,加快形成职责更清晰、 队伍更精简、协同更高效、机制更健全、行为更规范、监督 更有效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二、工作目标到2022年8月底前,县级执法事项梳理完成,部门间 监管和执法间关系基本清晰,“一支队伍管执法”运行机制1 畅通,执法效能明显提升,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22年底,行政执法统筹协调指挥机制和平台全面 建立,全覆盖的整体政府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 健全完善。综合执法事项拓展到60%以上的执法领域,60% 以上的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执法事项纳入综合执法范围, 60%以上的行政执法量由综合执法部门承当;60%以上的执法 力量在乡镇(街道)。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大综合一体 化”行政执法新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底,权力规那么化、规那么数字化、数字智能化 基本实现,整体执法效能全面提升,权责统一、权威高效“大 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成熟定型,形成具有示范引领 作用的改革成果。三、工作任务(一)进一步扩展综合行政执法范围1 .梳理执法事项。推进构建“1+3”全覆盖的执法事项 管理体系:即执法目录总清单+综合执法清单、专业执法清 单、乡镇(街道)执法清单。编制重点领域监管执法事项清 单,同时做好与省权力事项库(监管库)对接,全量汇聚所 有执法职能部门的执法事项。2 .进一步推进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在XX省综合行政 执法事项统一目录XX市地方扩展目录(2022) 2号) 的基础上将自然资源、林业、民政、水利、教育、建设、发 展改革、农业农村等8个方面的68项执法事项按照“专业 适宜、应统尽统”的原那么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待省市批 复后实施)。(二)完善行政执法队伍体系3 .深化执法队伍体系。在“1+8”执法队伍体系基础上, 加强对特殊领域的执法力度,司法、财政、审计、统计、医 保等专业性较强的执法领域,由原业务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 行使,实行“管执一体”。4 .建立统筹协调指挥机构。健全县综合行政执法统筹协 调指挥机构,负责行政执法统一指挥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 行,统筹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履行统筹协调、指导监督 和考核行政执法、完善执法工作机制、协调指挥各执法主体 执法活动、调配使用执法力量等职责,协调解决行政执法体 系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三)推进执法人员编制优化整合5 .合理配置行政执法力量。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 原那么,根据省统一目录和地方扩展目录事项划转情况,统筹 配置执法资源,做强做优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做精做专部门 专业行政执法队伍。推进职责与编制优化整合同步实施,具 体机构、编制、人员调整方案由机构编制部门研究提出。(四)“一支队伍管执法”提质增效6 .完善工作机制。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人编双锁定”,坚持下沉编内编外人员日常管理考核均归 乡镇(街道)的原那么,原部门不随意抽调执法人员离岗,乡 镇(街道)不随意安排非执法工作任务。建立乡镇(街道) 执法队常态化培训制度,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3 法行政工作水平和实战工作能力。7 .动态调整乡镇(街道)赋权目录。根据“放得下、接 得住、管得好、有监督”的事项赋权原那么,结合赋权乡镇(街 道)的区位特点和实际需求,根据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 展需要,动态调整执法事工程录。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 序规定,向社会公布后组织实施。8 .实行“县属乡用”队伍管理模式。根据下沉乡镇(街 道)执法力量占比到达60%以上的要求,相关执法编制、人 员采取“县属乡用、锁定编制”的形式予以推进落实。各执 法队伍按照核定人员编制的60%下沉乡镇(街道),人员下 沉后福利待遇和管理严格按照关于印发关于推行乡镇(街 道)干部“战斗力指数”数字化管理考评,锻造“新时代挺 进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遂组通2021) 20号)执行。 日常工作接受所在乡镇(街道)的统一指挥和管理,业务工 作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的 监督指导。(五)推进执法数字智治改革9 .构建执法统一指挥平台。无缝对接省指挥平台和执法 办案、执法监督两大系统,以“12345“、数字城管、"iXX”、 基层治理四平台为前端基础平台,注重“智慧执法”平台的 深度开发和迭代升级,形成省、市、县、乡四级统一的综合 行政执法指挥平台。进一步强化县乡政府对行政执法的统一 领导和协调,统筹制定本行政区域执法监管计划,管理考核 辖区内执法检查、执法协作等执法活动,健全行政执法协调 指挥机制。10 .执法监管一体联动协同。监管事项在前期梳理和认 领的基础上,实行动态调整清单化管理,统一纳入“互联网 +监管”平台运行和监督。根据“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 监管,处分事项划转、监管责任不减”原那么,业务主管部门 制定明确监管规那么和标准,会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编制监管 职责分工案例,全面界定部门监管职责边界。结合综合行政 执法事项划转和执行情况,迭代升级基层治理“一件事”, 持续谋划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化多 业务协同应用。全面推广应用省统一 “综合查一次”系统, 实施组团式执法,“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优 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六)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建设11 .规范执法编制人员管理。根据执法监管实际需要, 进一步明确执法机构性质,统一编制类别,不得占用、挪用 执法编制。推进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招录、管理、分类考 核和分类培训。12 .严格落实规范化执法建设。认真贯彻执行行政执法 规范化建设标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统一执 法文书、标志标识和执法服装,按标准保障执法装备、办案 场所,推进执法规范化和队伍正规化。深入推进分层分级培 训,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办案考核制度,全面提升行 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七)推进行政执法体系完善13 .厘清监管和执法的关系。明确综合执法部门与原业 务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批后监管及有固定监管场所和对象 的由原业务主管部门承当,以日常巡查为主的监管由综合执 法部门承当。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为综合执法部门开展执 法活动提供技术鉴定,专业认定等执法保障。14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县乡两级行政执法协调监 督工作体系建设,推进省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系统的有效应 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和行政执法 评议,推动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 革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 作,强化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推进。县 级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要充分认识推进“大综合一体 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全面推进综合 行政执法改革纳入工作大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各项 任务落地见效,形成县乡联动、各部门协同发力的整体工作 格局。(二)强化保障措施。按照事权和支出相适应原那么,建 立健全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对行政执法装备、技术 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投入。按照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机构会同 省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方法,落实执法人员福利待遇 保障,激励执法人员全身心干事创业。建立行政执法尽职免 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强化工作力量。加强县乡两级行政执法干部队伍 建设,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行政 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用好人才引进机 制面向社会选拔高学历、专业化干部,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 部到基层执法平台锻炼力度。涉及执法权限划转的行政部 门,要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跨部门调训搭建平台。(四)严肃工作纪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机构改革有 关规定,涉及机构变动、职责调整的部门和单位,要从大局 出发,对上级明确的改革任务要坚决落实到位,不讲条件、 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开口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 思想不乱、干劲不减、工作不断,各项工作上下贯通、运转 顺畅、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