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及运行问题解决措施.docx
试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及运行问题解决措施摘要:本文在阐述了清水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和节水灌溉工程在农 业开展中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运行;问题;措施1清水县水资源利用现状清水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北部,海拔11122201m,总面积 2012km2o辖18个乡(镇)260个村委会,总人口 32.19万人,其中: 农业人口 29.76万人,占总人口的92.45%。全县耕地63.26万hm2, 人均耕地0.27hm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26万hm2,实灌面积0.19 万hm2。粮油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蚕豆等,经济 作物主要有苹果、葵花、麻子、大麻、沙棘等,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 的农业县。清水县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系陇中南中温带半湿润气 候区,雨量是东部偏多,西部偏少,气候温凉。四季的气候特点:冬 季干冷少雪;春季光照充足,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多,但气候多变, 易发生干旱和低温冻害;夏季温热多雨,有的年份伏期干旱;前秋雨 量仍多,且多连阴雨,降温快,深秋雨量减少,气温继续下降,多秋 高气爽的晴朗天气。年平均降水量545.5mm,多年平均气温8.8, 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温度-23.2C,多年平均蒸发量 1271.2mm,多年最大风速17m/s,有记录的最大冻土深0.77m,年平 均无霜期171.4d。清水县境内有渭河一级支流牛头河,牛头河主要支 流有柳林河、汤峪河、樊河、后川河、白驼河、稠泥河等。牛头河发 源山门镇境内的芦子滩,在天水市麦积区社棠镇汇入渭河,主河道全 长84.6km,流域面积1846km2。根据甘肃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 调查评价有关成果,清水县被划分为山丘区地貌类型。评价计算中采 用基流切割法,经计算,清水县地下天然水资源量(山丘区地下水总 排泄量)为0.6453亿m3,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为0.4968亿m3。清 水县相对天水市其他县(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县内在川区地带从20世纪以来修建的自流灌溉渠有南干渠、汤峪渠、 暖湾区、河北渠、杜川渠等,这些灌溉渠年久失修,渠首损坏,渠身 垮塌,已无法运行。20世纪90年代在中西部乡(镇)兴建了一批集 雨节灌工程,由于“重建设,轻管理”,目前也无法发挥作用。清水 县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建成了永清镇柳树嫄节水灌溉工程,2011 年建成郭川乡宋川节水灌溉工程,2013年建成白沙乡西林山节水灌 溉工程,2014年建成郭川乡田川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建成后由于运 行管理不完善,导致工程没有发挥作用。因传统观念的影响,群众“靠 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干旱少雨时常发生, 群众只能是广种薄收,经济开展速度缓慢,生活水平不高。因此,要 充分利用水资源,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改变农业灌溉模式,开展现代 化农业,提高县域经济已迫在眉睫。根据县内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 源利用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水资源可利用系 数不高,蓄水能力薄弱。清水县人口密度大局部集中在西部乡(镇), 农业经济开展的主片区也在西部,而西部区域没有比拟大的河流,为 数不多的小沟小溪大多数为季节河。县境内的农业种植绝大局部分布 在山区,而河流都集中在川区地带,两岸农田面积极少。全县只有3 座水库,目前全部淤积严重,蓄水量几乎为零,水库的运行基本处于 瘫痪状态。二是全县现有灌溉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群众节水灌溉意 识淡薄,水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工程维修养护不到位,灌溉技术落 后,渠系配套不完善,水资源浪费严重。三是现有小型灌溉工程供水 保证率低。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开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 断增加,局部小型灌溉水源水量缺乏,导致工程灌溉效率低下。2节水灌溉工程在农业开展中的重要性清水县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是一个农业县,全县境内山多川少, 人多地少。县内自然条件差,农业灌溉率低。县境内西部乡(镇)是 全县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但是年均降雨量低于全县平均降雨量,干 旱少雨尤为显现,多年来一直是“靠天吃饭”。随着清水县经济社会 的开展,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实施,苹果、 核桃、高山蔬菜已为清水县三大支柱产业。清水县西部郭川、金集、 贾川、土门、远门5个乡(镇)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被列为清水县苹 果生产基地。虽然群众经济收入有所提高,但干旱少雨制约着当地经 济的开展,林果质量不好,经济作物产量不高。在20世纪90年代后 期,这些乡(镇)实施了集雨节灌工程,虽然解决了局部农作物灌溉 的问题,但由于年内降雨量偏低,受传统观念影响,群众灌溉方式粗 放,大水漫灌依然存在,作物生长期灌溉次数有限,有限的水资源利 用率不高。因此,要开展节水灌溉农业,改变灌溉模式,使农业灌溉 科学化。2.1 节水灌溉是提高供水保障率的有效途径清水县人均拥有水资源量较少,县境内的河流有渭河的一级支流 牛头河,二级支流有樊河、汤浴河、后川河、白驼河、稠泥河等,县 内农作物种植80%左右在山区地带。近几年旱情连年发生,加上降水 不适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旱和伏旱明显加剧,县内仅有的水资 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农产品质量不高,当地经济开展缓慢。因此, 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经济开展这一问题,节水灌 溉工程实施可提高供水保障率,水资源利用系数由原来的40%提高到 95%,可见利用先进技术是提高供水保障率的有效途径。2.2 节水灌溉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气候变化多端,受干旱的直接影响,农民种植的经济作物 品质不高,经济作物成熟时间推迟,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开展。因此, 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直接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对当地农业经济开展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当地经济开展的民生工程。节水灌溉工程 的实施,不仅对林果业和农业经济开展起到带动作用,而且还可以发 展中药材、花卉、蔬菜等作物的种植,并逐步开展养殖业,使当地传 统农业逐步走向生态农业,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2.3 节水灌溉是实现用水管理科学化的迫切需要推广和开展节水灌溉是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改变传统的灌溉模式。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 是把农业灌溉科学化、精细化,是农作物高产增收的有力保障。3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清水县已建工程现场实际查勘和农户走访调查,目前大部 分工程处于瘫痪状态。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满足不了农 业灌溉需要,而且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3.1 工程建设过程中局部管道选线不合理节水灌溉工程中输、供水管道是工程的重要组成局部,输、配水 管道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行。根据现场查勘,部 分工程管道埋设在滑坡地段,并且管道断裂外露。3.2 农民思想观念比拟落后经过入户走访调查发现,大局部农民对节水灌溉工程了解不透彻, 受经济条件限制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习惯于粗放式生产方式,对节 水灌溉工程从思想上认识模糊,并有一定的疑虑情绪。3.3 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节水灌溉工程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本钱,如电费、电机保养及 维修费、管理人员工资等。根据实际走访调查发现,灌溉用水水费收 缴比拟困难,无形中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行,致使工程陷入瘫痪 状态,从而导致节水灌溉功能逐步弱化,水资源利用率下降。一项节 水灌溉工程涉及几个组或几个村,由于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工 程管理职责不明确,往往会相互推诿责任。这一现象的出现,不利于 节水灌溉工程的正常运行,对工程设备的维修养护等方面不能及时到 位,导致工程无法有效运行。4解决措施优化设计方案,强化质量监督节水灌溉工程是一项保障农业开展、农民增收的惠民工程,在建 设过程中,工程的输、供、配水管道尽量优化选择,查清当地的地形 地貌,掌握埋设管道的地质情况,管道埋设尽量避让滑坡地带,选择 地质坚硬、地表无渗水、便于后期维修的阳坡地带。工程建设过程中 强化质量监督,认真落实工程监理制。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质检规程和 标准进行质检,建设单位严格执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和工程质量“三检” 制,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自查自检,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目标管 理。工程开工前,工程所属村组选出村民代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 行质量监督。4.1 转变思想意识,引导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实施过程中,选出村民代表参与工程建设,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组织村民代表参观外地已建并运行的节水灌溉工程,增强 村民对节水灌溉的认识,带动所有群众转变思想,提高节水灌溉工程 技术的推广。工程建成后,在全村选出经济条件比拟好、新事物接受 能力强的农户进行试点工作,使实施的节水灌溉工程真正能够增产增 收,从根本上消除农民的顾虑。4.2 健全运行管理机制为了确保节水灌溉工程长期稳定运行,根据工程特点,成立“节 水工程管理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协会会员由灌溉工程受益人员 组成,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协会理事长、理事等,制定协会章程,建 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展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与日常维护工作。 明确工程产权权属,其中水源工程(包括机井工程、泵房工程、上水 管道工程、泵站集水井工程、蓄水池工程、输配电线路工程)产权权 属为国家所有。按照田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相关规定,明确协会的主 体管理责任,工程建成后移交协会,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那么, 采取承包等管理形式,确保工程的正常维护和运行。运行管理经费的 筹措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那么,由 受益农户或集体筹集解决,各受益户合理分担维修费用,并按季或月 由承包人收取,设立专户管理,并严格执行协会的财务管理制度。灌 溉系统要定期按时保养,一般在每年的开灌前和停灌后对所有设备各 进行1次全面检查,包括泵站、供电系统、上水管、输水管、田间配 套灌溉系统等。尤其对田间铺设的滴灌管道认真检查,及时清理管道 中存在的泥沙,如果运行过程中出现管道破裂,管口堵塞要立即维修 和更换,保证水压正常,使灌溉工程设备在运行中不出现任何故障, 延长节水灌溉工程使用寿命,使其发挥更大的工程效益,为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证。4.3 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水利基本建设程序,全面落实工程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 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逐步推进工程代建制和电子招投标。加强 市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市场,推进建设市场主 体信用信息公开和履约考核。加强工程质量和平安监督管理,加大水 利工程建设工程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水利工程投资计划、资金使用、 质量与平安方面的监督检查,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和调度规程, 积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着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和现代化。5结语节水灌溉在农业经济开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促进农业 经济的可持续开展。但是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在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仍然 存在着施工不合理、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明确、农民节水灌 溉意识缺乏等问题,在实施节水灌溉工程过程中必须解决好各个不利 因素,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应有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