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docx
2022年教师招聘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西方学者麦马宏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 );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A.智慧和德行B.民主与科学C.金钱与权力D.法律与宗教信仰【答案】 A2. 【问题】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上的花岗岩巨石,海拔1100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A.由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B.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含有化石C.经历久远转变为变质岩D.岩石硬度大,不易风化【答案】 D3. 【问题】 西藏的弦子属于()。A.歌舞音乐B.戏曲音乐C.说唱音乐D.器乐【答案】 A4. 【问题】 运动员比缺乏锻炼的人肌细胞中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核糖体D.线粒体【答案】 D5. 【问题】 1829年指挥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继而推动欧洲巴赫研究复兴的作曲家是()。A.柴可夫斯基B.舒曼C.门德尔松D.舒伯特【答案】 C6. 【问题】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答案】 A7. 【问题】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答案】 B8. 【问题】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B.边疆防御巩固C.皇权高度集中D.军政实现合一【答案】 C9. 【问题】 音乐片段随后以原来形式出现在同一声部的不同音级上被称为()。A.模仿B.模进C.模型D.模拟【答案】 B10. 【问题】 个体通过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需要属于( )。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自尊的内驱力D.避免规则的内驱力【答案】 B11. 【问题】 某海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定男女性别比为1:1)()。A.1000人B.900人C.800人D.700人【答案】 B12. 【问题】 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A.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B.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C.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D.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答案】 B13. 【问题】 生活中有以下现象: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答案】 D14. 【问题】 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选官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B.C.D.【答案】 D15. 【问题】 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解二元一次方程,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解法,这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属于( )。A.抽象思维B.直觉思维C.聚合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 D16. 【问题】 ?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可被狐捕食。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A.通过兔的呼吸作用散失B.被狐捕食摄入体内C.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D.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答案】 C17. 【问题】 属于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的是()。A.贝多芬B.勃拉姆斯C.肖邦D.巴赫【答案】 A18. 【问题】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童蒙读物,它突出反映了古代教育( )。A.鼓励个性发展B.重视伦理道德C.主张全面发展D.重视知识文化【答案】 B19. 【问题】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D.清朝设置军机处【答案】 D20. 【问题】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其他教育机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A.以人为直接对象B.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C.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教职人员承担教育义务D.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答案】 CD2. 【问题】 在某班,甲同学以前是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自从父母离异后,上课经常走神,也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被教师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位同学的成绩都下降了。 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 BC3. 【问题】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答案】 ABD4. 【问题】 自我意识的心理结构包括( )。A.自我教育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认识【答案】 BCD5. 【问题】 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 )的需要。A.社会舆论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C.个人意志D.社会政治经济E.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答案】 BD6. 【问题】 郑乾读高中时,同学经常跟他开玩笑说:“你既然叫挣钱还来学校干什么!”听多了这种言论他有些“心动”。班主任蒋老师了解情况后,及时找他谈话,“想挣钱没有错,但应先学好本领,才能为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听了老师的话,郑乾觉得很有道理。蒋老师指导他制定了学习计划,督促他学习郑乾上大学后,仍与蒋老师保持联系,经常交流思想。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蒋老师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以身作则B.因材施教C.做学生良师益友D.关爱学生【答案】 BCD7. 【问题】 与新手相比,专家( )。A.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说明其记忆容量大C.善于运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能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答案】 ABCD8. 【问题】 以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A.教师的指导B.规定限制C.采纳学生的意见D.安排日程E.奖励【答案】 ABD9. 【问题】 “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将沿着“实现()”方向,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可望开辟新的境界。A.什么都学B.人人皆学C.处处能学D.时时可学【答案】 BCD10. 【问题】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 )特性。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E.继承性【答案】 ABCD11. 【问题】 下列活动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有( )。A.走楼梯B.研究登山路线C.回忆办公室门号D.慢跑E.走象棋【答案】 BC12. 【问题】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关注的有()。A.发展与教育B.学习与教学C.认知与个性D.一致与差异E.教育与教学【答案】 ABCD13. 【问题】 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A.向学生回归B.向教师回归C.向社会回归D.向学校回归E.向教育实践回归【答案】 BD14. 【问题】 课程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A.教学科目的设置B.学科开设顺序C.各门学科教学时数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E.教学目标【答案】 ABCD15. 【问题】 “原因和结果是我们思维的创造物。”“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下列对这两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A.这两句话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B.这两句话是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C.这两句话否定了原因和结果的客观性D.这两句话否认了科学认识的客观依据【答案】 BCD16. 【问题】 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体系的有( )A.审计监督B.司法监督C.政党监督D.社会及舆论监督【答案】 BCD17. 【问题】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材的研究【答案】 ACD18. 【问题】 以下属于品德心理结构特征的是( )。A.统一性与差异性B.各成分具有层次性C.各成分发展的顺序性与连续性D.稳定性与可变性【答案】 ABC19. 【问题】 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有()。A.以无意识记忆为主B.无意识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忆C.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D.形象记忆效果优于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的差距越来越小E.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答案】 ABCD20. 【问题】 在商品的价值量决定方面,正确的命题有()A.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价值量是在不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答案】 A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近来,山东省青岛市连续发生了数起中学生群殴事件:有的人被同学打得不敢上学、有的人被狂扇耳光、有的人甚至被强制拍摄自己被打的情景不少公众发出疑问,这些原本发生在成人世界的恶性斗殴事件,为何频频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是什么让这些中小学生屡屡向同伴挥起拳头甚至持刀相向?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事件的原因。【答案】(1)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2)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反抗性和逆反心理;(3)中学生还缺乏自制性的意志品质,遇到事情难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4)发生群殴而不是单人对打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中学生的意志缺乏独立性,容易受别人意见的干扰。2.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较去年增加16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究其原因,部分学生自身不恰当的观念和做法加大了就业的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意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有的高分低能,眼高手低。材料二:为了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中部分学生就业难问题给我们的启示。(2)结合材料二,分析党和政府重视大学生就业的政治生活依据。【答案】(1)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包括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同时还要提高个人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重视大学生就业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重视大学生就业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政府重视大学生就业,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也是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3. 材料一:小明是一个七年级的孩子,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开始时劲头十足、热情高涨,但是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不前,经常是虎头蛇尾。材料二:小刚是一个八年级的孩子,他做事非常执拗,即使环境发生变化,仍然墨守成规、固执已见、不能变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道走到黑”。(1)结合意志品质相关知识,分析小明和小刚的行为。(5分)(2)意志品质对中学生意志行动有何影响?(5分)(3)作为中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5分)【答案】(1)小明意志的特点是动摇,缺乏意志的坚韧性,小刚意志的特点是顽固,缺乏意志的坚韧性。(2)意志品质是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也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四个方面。意志的自觉性(独立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个体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善于明辨是非,及时合理而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果断性是以周密考虑和勇气为前提的。意志的自制性(自制力)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阶段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自制性的人,善于控制不良情绪和排除外界诱惑的干扰,忍受各种痛苦和灾难。意志的坚韧性(坚定性、坚持性)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是一个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坚韧性的人,一方面,在行动中能坚持目的和计划,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做到有始有终;另一方面,在行动遇到困难时,能不断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完成意志行动。(3)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4. 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为直角梯形,AB平行于DC,DAB=90°,PA垂直于底面ABCD,PA=AD=DC=AB=1,M为PB中点。(1)求证:面PAD面PCD;(2)求面AMC与面BMC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PA面ABCD,CDAD,由三垂线定理,得CDPD。因而,CD与面PAD内两条相交直线AD,PD都垂直,CD面PAD。又CD面PCD,面PAD面PCD。(2)作ANCM,垂足为N,连结BN。在RtPAB中,M是斜边PB中点,AM=MB5. 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另外,三峡工程还对环境、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益处,但三峡工程的兴建也带来了各方面的问题,如文物古迹的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规模的移民。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三峡工程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付出一定的代价,它与发挥正面效应是相伴而生的。(2)矛盾双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我们必须首先看到三峡工程带来的效益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发挥它的正面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尽量减少给文物、生态和人民带来的负面效应,使负面效应向正面转化。(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负面效应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它的出现和解决能使三峡工程更加完善,正面效应发挥的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