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28课时: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38896618
资源大小:16.7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28课时: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28课时: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1 古诗词三首 一、教学目标 1. 相识“榆、畔”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4. 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3.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好,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ppt1:(单元导读插图) “四时景物皆成趣。”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画面,感受不同景致中的情趣,并尝试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写出景物的改变。今日我们先来学习两首古诗和一首词,它们分别描写了雨后初晴的山居秋景,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和行军营帐的边塞雪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之美吧。(二) 初读诗词,识记生字,了解作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诗词,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ppt2: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唐王维 唐张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江枫渔火对愁眠。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姑苏城外寒山寺,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夜半钟声到客船。 ppt3: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请同学们留意:“畔”读“pàn”,不要读成“bàn”,“畔”表示旁边、旁边的意思,可以组词:湖畔、枕畔等。多音字“更”作表示时间的量词时读“gng”,以前人们把一夜分成五更,一更大约是两小时,可以组词:半夜三更。它还有一个读音是“gèng”,可以组词:更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共有6个。其中“孙、泊、榆、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孙”时,要留意“小”左边的点要穿插到左半部分“子”的提的下面。“泊、榆”要写得左窄右宽。书写“榆”时,不要漏写右半部分“人”下面的短横。在课前预习时,同学们肯定搜集了三位作者的资料,我们来沟通一下吧。ppt4: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苏轼曾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ppt5:张继,字懿孙,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是巡游见闻、酬赠送别之作,风格清远,以枫桥夜泊最为知名。ppt6: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满族词人。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缠绵,哀婉感伤,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三位作者风格各异,描写的景致各具特色,让我们去诗词中细细品尝吧。 (三)学习山居秋暝,指导学习方法 我们先来观赏王维的雨后秋景图。 ppt7:请同学们默读山居秋暝,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ppt8:出示山居秋暝和课文注释 这首诗的题目叫山居秋暝。“山居”指的是“山中居所”。结合注释,我们知道 “暝”表示:日落时分,天色将晚。因此“秋暝”就是秋天的傍晚。通过诗题,我们知道了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居所看到的秋天傍晚时的景色。ppt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旷的山林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凉爽,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澄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ppt1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结合注释,我们知道了“浣女”指的是洗衣物的女子。“歇”是“尽”的意思,“春芳歇”可以理解为“春天的花草凋零”。“王孙”在本诗中指的是诗人自己。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情愿许久地留在这里。ppt11:请同学们朗读山居秋暝,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ppt12:(出示图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旷的山间刚下过一场秋雨,万物一新,银色的月光洒落在青翠的松林里,好一幅“明月高照”图,所以,“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描写。“清泉石上流”让我们仿佛听到泉水在岩石上淙淙流淌的声音, “清泉流淌”是动态描写,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清爽秀丽的景色。 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中还有哪句也是动态描写呢?同学们肯定找到了这句: ppt13:(出示图片)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青翠的竹林里传出热闹的声音,原来是洗衣女子的欢乐声。挨挨挤挤的荷叶轻轻晃动,沙沙作响,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安静。作者通过富有诗意的动态描写,呈现了山中的人们悠然自由的生活、劳动场面。ppt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静态和动态描写让画面更加详细、生动。请你读读这两句诗,静态描写的诗句可以读得轻缓一些,读出画面的清幽之美。动态描写的场景可以读得明愉快泼,读出诗人闲情逸致的心情。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ppt15: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间的景色如此美妙,作者流露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心愿。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诗人对山林美景的宠爱和对归隐生活的憧憬。ppt16:知诗意 品意境 借助插图 悟诗情 联系注释 诵诗句 想象画面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借助插图、联系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知道了诗句大意,体会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了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接着学习枫桥夜泊和长相思。(四)学生自学,品读枫桥夜泊和长相思 初秋季节,山中的景物清爽美妙,令人流连忘返。诗人张继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ppt17:出示枫桥夜泊(课文插图和注释) 借助课文注释,我们了解了“枫桥”是江苏苏州的一座古桥。插图中一只小船停靠在岸边。“枫桥夜泊”的意思是诗人夜晚将船停岸在枫桥边。ppt1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落”这一现象,是因为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会慢慢沉落。“霜满天”是诗人身处深秋夜里的一种感觉,形容天气很冷。作者到江南避难,泊船苏州城外,写下了这样的景色: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渐渐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面对这些景象,诗人心中充溢愁绪。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入客船。读枫桥夜泊你肯定想象了这样的画面: ppt19:(配图)深秋的半夜,江边停岸着一只孤寂的客船。船上诗人抬头仰视,看到月亮慢慢落下;听见几声乌鸦的啼叫打破了夜的安静。霜气驾临,带来阵阵寒意,诗人无法入眠,与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静默相对。此时,寒山寺的钟声悠悠传来 作者围绕一个“愁”字,借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客船”这些景物,写出了作者漂泊异乡、心忧家国的愁绪。用“乌啼”衬托月夜的静谧。“钟声”也是诗人所闻,用动景衬静景,宁静、清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因避难他乡、远离故土而产生的孤独感。 ppt20:出示古诗枫桥夜泊 让我们伴着音乐朗诵这首诗,你可以用比较缓慢深厚的语调读出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与前两首古诗不同,长相思跟我们四年级学过的清平乐·村居一样,是一首词。词一般分为两段,句子有长有短。ppt21:出示长相思及注释 “长相思”是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作为康熙帝的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描绘了将士们长途跋涉的情景。从注释中,我们知道了“榆关”就是山海关。“那畔”是“那边”的意思,在这里指关外。“聒”形容声音嘈杂,在本词中指风雪声。ppt2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渡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千顶帐篷都亮着灯。ppt2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词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家乡来。因为家乡是那么暖和、安静,哪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ppt24:(出示地图) 作者随军队向山海关进发。从北京到山海关路途遥远,即使是现代在高速马路上开车行驶,也须要三个多小时。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更是一路艰辛、困难重重。ppt25: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山一程,水一程”联系生活阅历,我们仿佛看到词人所在的军队越过峰峦起伏的群山,趟过波涛汹涌的江河,写出了战士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遥远和艰辛。“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借助课文插图,让我们想象到军队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前进,经过漫长的跋涉后,夜间在荒山野岭中安营扎寨。数不清的帐篷中灯火闪耀,犹如夜幕中繁星点点,特别壮丽。作者强调了“身”字,表现出自己“身心分别”的苦痛,虽然自身向山海关行进,但是心里却牵挂着家乡。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行军队伍的壮丽,读出征途的艰辛。ppt26: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营帐外寒风咆哮,暴雪整夜未停。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词人躺在营帐中辗转难眠,不禁思念起家乡来。“风一更,雪一更”写出了关外环境的恶劣,刺骨的寒冷让原本漫长的路途变得更加凄苦。“聒碎”形象地表现出狂风暴雪的气概,再次强调了关外生活条件的艰苦。一个“ 碎”字,让我们感受到将士们的思乡之苦。一句“故园无此声”更是生动地表现出词人身处荒芜之地特别思念家乡的心情。其实家乡也有风雪之声,但是那里有暖和、舒适的家,有亲人、挚友的陪伴,不会觉得孤独、乏累。边关的苦寒、孤寂与故园的温馨、美妙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试着用低沉而哀痛的语调读出词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三首古诗词描写了不同的画面,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请同学们再读三首古诗词,试着背诵下来。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了诗词的意思,并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了诗词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感受了诗词中蕴含的情感。课后,同学们可以接着搜集、积累写景的古诗词,感受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四、作业 让我们来看一看今日的作业。ppt27:课后作业: 1.仔细书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2.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预习第22课四季之美。今日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