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管鲍之交的真相(2).pdf

    • 资源ID:3891216       资源大小:587.3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管鲍之交的真相(2).pdf

    管鲍之交的真相 一缔结友情的双方一缔结友情的双方 说到友情,至少是两个人的事情。管鲍之交,当然是双方互动的结果。在讲述这段友情 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两个人的基本情况。 第一位,这次讲座的主人公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古人的字是用来被别人称呼的。所以我们今天称他管仲,是带着 敬意的。我们不能称他管夷吾,那样就是对祖先直呼其名,不礼貌。 他的出生地,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是现在的安徽省颍上县。颍上县有个管谷村,就是管仲 的老家了。 那么, 管仲是什么时间出生又是什么时间离世的呢?因为后来当上了齐国宰相, 是大人 物,所以他的去世是重大事件,时间很明确,是公元前 645 年。但是,出生在什么时间?因 为他小时候身份普通,所以就没有记载。但是在颍上县有一个传说,说他出生在戊午年、戊 午月、戊午日、戊午时,出生那天农历是五月初五,节气芒种。这一串的信息显得很神秘, 是真实的还是后人杜撰的呢?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现代搞历法的专家经过推算,这 个时间点被定位在公元前的 723 年,公历 6 月 27 日,农历当然还是五月初五,当时处于芒 种节气之间。 所以现在很多纪念管仲的场所的都开始按公元前723年645年来进行解说了。 按这个说法,管仲活了 78 岁,在那个年代是长寿老人了。 也是按照传说,管仲出生了,父母很高兴,就找人算了个命。算命先生一听这个生日时 辰就说,你家的孩子将来是国家栋梁之才,然后给起了个乳名“芒种” 。虽然算命在今天看 来是迷信,不靠谱,但还是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和欢乐。 三口之家生活本来应该很幸福。但不幸的是父亲在管仲三岁那年就去世了。于是,孤儿 寡母相依为命,管仲是靠母亲拉扯长大的,所以他这一辈子跟母亲的感情非常深。有了这个 变故,管仲也就成为了贫寒之士。 接下来,我们再讲讲管鲍之交的鲍。 这个鲍是鲍叔牙,与管仲当然是同期人物。但他具体出生在哪一年,出生在哪里,现在 很难说清楚了。有人说他同是颍上人,跟管仲是同乡;也有说他是山东,杞人忧天的那个杞 国人。我们的讲座不去纠缠这些目前不能确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留给考古学家们去解决,我 们只利用能够说清楚的结论。那么,关于鲍叔牙能够说清楚的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鲍叔牙的家境要比管仲要好,但好到什么程度呢?是一个未知数。 第二就是就是鲍叔牙与管仲很早就认识了。只是这个早,早到什么程度,说法不一。有 人说儿时就在一起,也有人说年轻时在南阳做生意认识的。 讲到这里,管鲍之交就可以拉开序幕了。那么,这样的两个人相遇,到底能够缔结出什 么样的友情呢?中国人形容友情深厚的成语有很多,比如八拜之交、莫逆之交、刎颈之交、 生死之交等等,那么管鲍之交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二管鲍之交的简单二管鲍之交的简单印象印象 在这里,我先提出一个问题,请观众朋友们从现代人的角度思考一下。如果让您选择, 在这一对朋友当中, 你更想做其中的哪一位?是更想做有一定财富能力, 可以帮助别人的鲍 叔牙呢?还是更愿意做家境贫寒,需要帮助的管仲呢? 我相信, 大多数人会选择成为鲍叔牙。 谁不想家境富裕一些?谁不想有能力帮助别人? 谁愿意过经常求人的贫苦生活呢? 但是当你选择做鲍叔牙的时候, 问题就来了。 什么问题呢?你能受得了管仲这个人吗? 在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当中,引用了管仲的一大段话。这段话就是讲他和鲍叔 牙关系的。在这段话的最后,管仲发出了一声叹息。这句叹息就成了千年一叹,甚至可以说 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管仲句型。管仲是怎么叹息的呢?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牙是我的人生知己啊。 怎么样,是不是一直到今天也有这样叹息的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某某。 那么管仲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他们两个人之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其实, 管仲 在发出这句感叹之前,讲了五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两个人曾经合伙做过生意。显然,鲍叔牙家境好,本钱肯定出得多些。 但是分利的时候,管仲说话了,哥哥,你看能不能给我多分点? 第二件事,就是管仲帮鲍叔牙谋划事情,结果搞砸了,害得鲍叔牙也陷入了困境。 这两件事情似乎在说管仲既贪财又没头脑。 这样的人显然是没人愿意合作的。 所以鲍叔 牙能跟管仲做朋友,已经相当有担当了。 但是,接下来管仲又讲了两件事情,虽然跟利益无关,却很影响形象。 第三件事,可能是经商不行,管仲就想去官府谋份差事走仕途。但是到几家官府不就都 被人赶出来了。赶出来的原因我们不知道。但多次被赶出来,至少说明他办事不利,是个蹩 脚听差。 第四件事,经商不行,仕途也走不通,管仲就去参军打仗了。但是,真到了战场上,他 又临阵脱逃,成了战场逃兵。当官被赶跑,那是被动的。但是打仗当逃兵,却是主动的。贪 生怕死,可以理解,但不能纵容。 讲到这儿的时候,我们发现,管仲几乎一无是处了。 但是,事情到这里还没完,还有一件更要命的事情。那就是管仲后来给齐国国君齐僖公 的二儿子公子纠当老师,想要辅佐他继任国君。结果在争夺君位的斗争中,公子纠被杀了。 管仲的同时,公子纠的另一位师傅召忽,人家有气节,自杀殉主了。但是,管仲不死,甘当 受人凌辱的阶下囚。 不死就不死把, 但是更令人看不懂的是他居然转而辅佐杀了他领导的政 敌齐桓公,这回算把不忠不义的说法坐实了。 回到刚才的问题。管仲贪财、懦弱、愚钝、不讲忠义,这样的管仲你能够接受吗?我们 看一看鲍叔牙的表现。 管仲想多分钱,好啊,你家穷更需要钱;管仲把事儿办砸了,没关系,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 是咱们运气不好; 当官被赶出来, 是你没赶上好机会, 没遇到懂你的人; 上战场当逃兵, 不是你不勇敢, 是你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 至于不忠不义的骂名, 这个你是肯定不在乎的, 建功立业扬名天下才是你最想要的。哥理解你,所以哥也挺你! 鲍叔牙厚道、包容、大度,他事事都替管仲着想。他的这种共情之心,识人之智,容人 之量,的确非常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尤其是当事人管仲,更是被深深地感动了。 于是在他当上宰相的时候,回顾前尘往事,不禁叹息一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于是这段故事就成为一段美谈,演变出一个人见人爱的成语“管鲍之交” 。 与其他那些表达朋友情谊的成语, 比如生死之交八拜之交等相比, 管鲍之交是有其特别 含义的:首先,管鲍之交肯定是说哥俩感情好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当一个 人羽翼未丰,潜能没有发挥,才华没有展现,这个时候就有人理解你,欣赏你,支持你,这 种友情才能称得上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鼓舞了无数的中国人, 让管鲍两家的后世子孙交好了两千多年。 居住在颍上的 管鲍两姓长期不通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管鲍是一家人。是亲兄弟亲姐妹。一家人自 然不能谈婚论嫁了。 讲到这里请大家再想一想前面那个问题。你想做管还是做鲍? 有一次讲课,我讲到了管鲍之交。课程结束后有人跟我说,李老师,管鲍之交让我非常 感动,我也非常期待能够有一段管鲍之交。等他说完这话,我说:管鲍之交固然好啊,但是 我想建议您先明确一件事情,就是您到底是想做管,还是想做鲍? 当我们前面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时,很多人会选择做鲍。但是我相信经过这段讲述,很 多人在心里又改成做管。前面选择做鲍,是一种理想主义,谁不想生活富裕又能帮助他人? 但是,做鲍却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所以还得回到现实主义。做鲍很难啊,需要充分的 包容, 需要面对朋友的种种不堪, 需要在情感上和物质上不断地付出, 但回报呢?遥遥无期, 无法期待。所以,在管鲍的关系当中,做管似乎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这条友谊的小船, 鲍叔牙是划桨的,而管仲是看风景的。偶而让管仲划几下桨,他就把桨掉到水里,还得鲍叔 牙跳进水里去捞。如果跟这样的人做朋友,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儿呢? 听了我的问题,这位朋友楞了二十秒钟,突然惊呼一声。他说:对啊!在听了这段故事 之后, 几乎每个向往管鲍之交的人都把自己对应成了管仲, 希望得到鲍叔牙这样忠心耿耿的 朋友,全心全意地包容自己、支持自己。但是,如果大家都想做管,还有谁能做鲍呢?没有 人做鲍,哪还有什么管鲍之交呢?说实话,这个人能够思辨出这样的结果,我从内心里给他 点赞啊。 是的,友情靠付出去深化,不能靠索取来维系。鲍叔牙的付出,使他逐渐成了人们心目 中的大君子!而管仲,虽然建立了丰功伟绩,但是在历史上经常受到非议,很可能就跟管鲍 之交给人留下的意象有关。 但是,事情的真相果然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吗? 管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这段友 情当中到底谁得到的东西更多呢? 三三真相其实并不遥远真相其实并不遥远 关于管鲍之交, 前面所讲的是可以说普遍印象, 绝大部分人都是前面那样描述和那样理 解的。但是这样的管鲍之交已经偏离真相太远了!历史对管仲的误解太深了,其实很多对管 仲的质疑,都是空穴来风,所以我们需要对一些基本事实做个澄清。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管鲍到底各是什么样的人? 在司马迁管晏列传的开篇就说管仲 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虽然, 司马迁并没有说清楚这个少具体是少儿还是少年, 但是两个人应该很早就相识了, 并且结果是鲍叔牙了解到管仲是位贤者。什么是贤?贤就是品德好,能力强。这是鲍叔牙对 管仲的基本认识。 后来鲍叔牙为什么推荐管仲做宰相?而且比自己的地位还高。 一定是因为 他品德好,能力强!并且两者缺一不可。 那么鲍叔牙在管仲心中什么样子呢?按照管子戒的记载,管仲去世之前曾经在齐 桓公面前对鲍叔牙做了评价。他说,鲍叔牙是一位大君子,优点是千乘之国给他,如果不合 道义他也不会接受;但问题是爱憎太分明,眼睛里面不揉砂子。所谓: 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 因此依照鲍叔牙的这种个性进行判断,如果管仲一身毛病,是一个贪财、懦弱、愚钝, 尤其还是不忠不义之人,怎么会容忍那么久呢?友谊的小船早就翻了。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必须注意到,管仲的种种不堪,都是他自己说的而已。他是通过自我嘲讽来树 立朋友的形象。 一个人牺牲自我, 称颂朋友, 这个人的品格高低, 用腿肚子想一想都能明白。 咱们在生活当中总有一些经验, 把自己胸脯拍的嘭嘭作响说自己诚信的人, 多半是不值 得信任的人;到处跟人表白自己给朋友多少好处的人,恰是你需要远离的人。管仲应该怎样 谈论朋友?当然主要谈自己带给朋友多少麻烦, 朋友如何包容自己帮助自己了。 这就是我们 今天常说的感恩嘛。 第二,咱们需要分析一下管鲍分金的真相 但是,还是有人想不通啊。管仲毕竟是多吃多占了。能力行不行,胆子小不小,都在其 次。多吃多占,肯定是人品问题,人品问题就不应该纵容了吧? 在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当中,在说了他是贤者之后,马上又说: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之,不以为言。 显然,这句话跟前一句矛盾了。贤者管仲,怎么会有“欺”人的行为呢? 我们都知道,友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当事人的态度是判断的根本依据。司马迁说鲍叔牙 一直善待管仲,没有任何怨言,说明什么?从道理上说一个人包容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 子包容,从不计较。鲍叔牙的这种态度,当然说明管仲多分钱,是心甘情愿的,甚至给管仲 多分钱是都有可能他自己提出来的。以鲍叔牙的高尚品格,这样做也不奇怪。所以人家哥俩 愉快着呢! 其实“欺”有两种解释,蒙骗或者挤占。管仲是位贤者,不可能蒙骗。所以很可能在别 人眼里看起来,管仲多拿了,相当于挤占了鲍叔牙的利益,就成了欺了。 那么管仲多分钱有没有道理呢? 管鲍做生意的时候, 中国企业管理思想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 两人合伙最简单的分红方 式就是占多少股,分多少红,没有技术股管理股等干股的概念。但是管鲍二人后来是治国理 政的重要人物,所以他们做生意的时候,一定已经开始琢磨怎样管理才是科学的,而公平的 待遇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所以哥俩很可能是在一起摸索管理的经验。给管仲多分钱,也许就 最早的体现干股的设计。 我们从管仲的嘴里听到的原因,是鲍叔牙知道他家里穷,更需要钱。其实,很显然还有 第二个原因,就是管仲的能力强、贡献大。而这第二条原因,管仲自己能说吗?他说:啊, 当年分钱我要求多拿一些,那是因为我能力强嘛!这样说是自我夸耀!这样说话,那还叫什 么贤者啊。 讲到这里,我们看到两个人进入了一个理想模式,类似现代商业合作当中常见现象。一 个有资金,一个有技术。一个是金主,一个是能人。这样的两个一拍即合,优势互补,坚持 不懈,修成正果。但是,如果反过来,富豪看才子是穷光蛋,而才子看富豪是大笨蛋,只关 注对方的劣势,注定一生没有伙伴。 第三,我们如何理解一个奇怪的人 当然管仲不仅仅要求多分钱,关键还有其他毛病。比如说当逃兵,并且还是多次。这个 实在说不过去啊。当然,这个也是管仲自己说的。 其实,后人有个说法,叫春秋无义战。管仲出身贫寒,卷入战争很可能被逼无奈。但是 不义之战怎么能跟奉养母亲相比呢?抛舍了母亲去助纣为虐?管仲那么清醒的人当然不愿 意啊。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当逃兵是要被严厉处置的,这一点古今相同。而管仲多次当 逃兵还能活得下来, 显然与理不合。 也就是说管仲的这个说法也夸张了。 应该是打的赢就打, 打不赢的时候呢?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没有蛮干。应该是非常注意自我保护而已。 一个伟大人物的人,他的胸怀、志向、观念当然不是常人所能理解,忍辱负重几乎是伟 大人物的成长的必修课。 在管仲早期生活当中,他还当过杂役。什么是杂役?就是背点工具走街串巷,你家盖房 子吗?你家割麦子吗?我来帮工吧, 管三顿饭每天给个铜板就可以。 管仲还曾经替人养过马, 孙悟空当弼马温大小还是个官员都忍受不了, 管仲养马则生活在社会底层, 忍受的东西明显 要多。 管仲在市场上做生意曾经多次遭到侮辱而没有能力还击, 虽然我们今天不清楚具体的 侮辱方式,但可以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管仲早年的日子过得贫困潦倒,甚至有史料说 他沦为了鸡鸣狗盗。那么,经受了生活的磨难,管仲是就此堕落了还是由此升华了呢? 孟子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说一个想要承担重大历史使命的人, 必然有一个痛苦磨砺过程。 那么这段话说的是谁呢?孟子明确指出,管仲就是这种堪当大任之人! 四没有四没有完全完全对等的友情对等的友情 讲到这里,有人会说管鲍之交好像是一个不等式。论付出,鲍叔牙大于管仲。如果论收 获,就是管仲大于鲍叔牙了。 但是,凭心而论,这种看法完全是从功利出发,这样是看不清友情真相的。友情当然是 双方互动的结果, 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一味付出而没有收获, 虽然他可能在付出的时候并不追 求收获。但是,完全以功利衡量友情,也会偏离本质。 比如,在管鲍之交当中,有人认为鲍叔牙付出大,管仲收获大,但是如果非要从功利角 度分析,我们也可以说为鲍叔牙的收获可能比管仲还大。 比如,第一种收获。 两个好朋友,都是热血青年。他们合作经商之余,游历山水,对坐小酌,秉烛夜谈,甚 至背靠大树遥望星空,这个时候,管仲畅谈他对宇宙对天地对社会的种种洞见,树立他对未 来对事业对国家对百姓的远大目标, 讲述他对治国理政改善经济优化国防发展科技重振华夏 的多维构想。 这些事情, 鲍叔牙当然也有相当的水平参与讨论, 但毕竟无法企及管仲的高度。 这种时候管仲带给鲍叔牙是智慧层面甚至是灵魂层面的导引啊。 这个收获大不大?于是家境 的差异、股份的大小,生活的小节等等,都会瞬间淡化,无足轻重了。我相信今天这集的观 众朋友当中一定会有很多生活富裕的人, 愿意结交管仲这样的朋友, 愿意像鲍叔牙一样全心 全意地去理解他、欣赏他、支持他。 鲍叔牙为什么后来能给国君的儿子当老师?很可能是管仲促进了他水平的提高, 使他更 关心国家大事,使他对治国理政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使他具备了为国家培养储君的能力, 从而得到国君的认可,然后才能上岗工作大展宏图。 再比如,第二种收获。 后来管鲍二人都到了齐国。 管仲辅佐齐国国君齐僖公的二公子纠; 而鲍叔牙辅佐齐僖公 的三公子小白。而后来,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当上了国君,就是后人所说的齐桓公。 那么,我想问一问,辅佐公子小白当上国君然后称霸诸侯,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齐国, 这原本是谁的愿望?本该是谁的职责?当然是鲍叔牙的。鲍叔牙才是小白的亲老师嘛。 但是,最后这些事情是谁在干呢?实际上主要是管仲在干。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管仲辛勤工作四十年,虽然实现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但同样 也是在帮助鲍叔牙实现愿望,代替他履行职责。从这个角度看,鲍叔牙的收获还小吗? 并且在管鲍二人去世之后,鲍叔牙的身后有十几代人都是名大夫,都有封邑。鲍家备受 国人尊重,是影响国家政治的主要力量之一。而管仲的后人,在重要史料上已经很难见到踪 影,再也没有扮演过重要角色。 根据以上两点,如果我们按世俗角度关注收获的话,鲍叔牙的收获也很大吧?所以,在 这段友情当中,谁的收获更大,根本说不清楚。但是,就是这个按常理早就该翻船的管鲍之 交,后来却成了千古佳话,为什么呢?我感觉,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双方都抛开了功 利。 心灵有多少种形状,关系就有多少种形状。假如说管鲍二人把功利考虑到友情当中, 追求对等付出,友情就充满了世俗气。虽然这样的友情普遍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 是要想靠这样的友情来获得一生的慰藉,想共同开创大事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双方的 关注点很容易从共同开创,转移到对等、对等、对等。 其实,友情也无法真正对等。管鲍二人的背景、资源、能力、个性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需要给他们设计个什么样的公式, 通过怎样的复杂计算才能够算出对不对等呢?所以, 管鲍 之交的实质就是一场付出的互动。没有对回报的计较,所以天长地久。 讲到这里,我请大家再做一次选择,到底是做管还是做鲍?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不 再纠结于做管还是做鲍。能够做管就做管,能够做鲍就做鲍,真诚相待,管鲍之交也就不远 了。无论做管还是做鲍,一生能有这样一份友情,双方都将是充实的,幸福的!有缘学习 更多+ 谓y g d 3 0 7 6 考证资料

    注意事项

    本文(管鲍之交的真相(2).pdf)为本站会员(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