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怎么治疗.docx
子宫腺肌病怎么治疗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良性病变,病理上见子宫肌肥厚,肌壁间有呈岛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伴有子宫平滑肌纤维增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痛经、经血量多与子宫增大。子宫腺肌病在妇科较为常见,发病亦有上升趋势,但术前诊断率较高。现将我院20002005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证明的子宫腺肌病48例进行简要分析。 资料与方法 年龄分布:48例子宫腺肌病年龄分布见表1。 48例中44例(90.9%)为已婚产妇,绝大多数妊娠2次以上,有30例分娩2产次以上(68.2%);末次妊娠为人工流产者28例,4例的原发不孕者中2例合并单或双侧卵巢巧克力肿。 症状与体征:临床症状以月经异样为主要表现,其中经量增多35例(79.5%),经期延长20例(36.4%),周期紊乱13例(29.5%);其次为不同程度的经前或经期腹痛31例(70.4%),经量增多伴痛经或不同程度增大,略大至4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等。其中 >12周妊娠子宫的6例中合并子宫肌瘤者4例,子宫均可增大18例(40.8%),其余患者子宫可扪及硬结或局部实性增大,伴贫血者12例(27.2%),血红蛋白最低者48 g/L。 子宫腺肌病与宫内手术:48例子宫腺肌病宫内手术见表2。 协助诊断:48例做过阴超检查,提示子宫腺肌病可能,或待排者仅4例,提示子宫肥大者1例,余均提示子宫肌痛。 手术所见及病理诊断:本组48例全部手术切除,其中次全子宫切除4例,全子宫切除44例。子宫>6孕周8例(9.1%),612孕周者35例(79.5%),>12孕周者5例(11.4 %)。子宫腺肌病病变部位。 病变分布以匀称弥散和子宫后壁为多见,子宫切面可见褐色小点12例,紫蓝色小结节8例,壁间小腔隙5例。 并发症:并发子宫肌瘤11例(25.0%),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9.15),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卵巢非敷生性囊肿3例(6.85),卵巢肿瘤及卵巢冠囊肿、输卵管积水各1例。 讨 论 发病年龄: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到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本组患者均为30岁以上已婚妇女,最小30岁,最大57岁,平均年龄42.6岁;发生在3039岁年龄组占25.5 %,40岁以上占75.1%,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子宫腺肌病与妊娠和宫腔手术:本组48例已婚产妇占90.9%,38例妊娠2次以上,有人工流产史者占68.2%,1/3患者有其他宫腔内手术史。现认为,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的创伤是导致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缘由。有人指出,性激素平衡的紊乱及子宫内膜的损伤促使子宫内膜长入子宫肌壁中。本组25例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中10例处于月经后半期子宫内膜仍为增殖期变更,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1例并发子宫肌瘤均提示雌激素影响。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不但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并向肌层内扩散,而且人工流产、诊刮、剖宫取胎等常可增加内膜碎片进入肌层的机会。因此,应选择有效避孕措施,尽量避开人工流产、诊刮、剖宫取胎等常可增加内膜碎片进入肌层的机会。 痛经和经血量增多是本病的主要表现。有人认为,痛经的程度取决于子宫腺肌病的类型(结节型或充满型)、内膜长入肌层的深度、侵扰腹膜和异位内膜的位置距子宫骶韧带的远近。结节型比充满型痛经猛烈。本组不同程度经期腹痛40例中,36例妇科检查扪及子宫有结节感,尤其是病程长的继发性进行痛经患者均可扪及子宫有结节。 子宫腺肌病用阴式B超诊断率比较高,早期就可以诊断肌层是否匀称,是否有大量条索状回声,其中可见少量的液性回音区,这是子宫肌腺病与子宫肌瘤的区分。自从我院引进阴道B超,对于诊断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提高到95%以上,使患者得到刚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