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腹泻的常用药 [周炳文治疗小儿腹泻验方] .docx
-
资源ID:38987722
资源大小:13.6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治疗小儿腹泻的常用药 [周炳文治疗小儿腹泻验方] .docx
治疗小儿腹泻的常用药 周炳文治疗小儿腹泻验方 周炳文,男,1916年2月生,江西省吉安县人。江西吉安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精于内妇儿科。从事中医业务60余年,接治病人百万人次中,屡起疑难沉疴,活人无算。在各级医学杂志书报发表医论和临床报道50余篇。倡“运脾转枢”论点,对脾胃学说有独到见解,运用于临床,著周炳文,陆床阅历集,为全国首批(五百名)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学术阅历导师之一。 周老将小儿腹泻分为暑热、寒湿、伤食、惊吓、脾虚5个类型,其病因多为寒热食积虚实惊。强调治疗应驾驭标本主次、虚实演化与气候季节的关系。 协热泄泻 多在夏秋季发生,起病急暴,改变极速,最易气液俱脱。症见:高热吐泻,其泻如倾,烦渴肛赤,肠鸣腹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指纹浮露;如目陷露睛,精神萎靡,为气液将脱之象。发热吐泻三者并作最为急重,乃由协热所迫,治疗当以解肌清热为先,继用升阳益气以举陷,分利止泻以存津,理脾养胃以救液;先后分投或掺合并用。 治之以自拟香葛合剂;香薷3g,扁豆6g,厚朴3g,葛根9g,黄芩5g,黄连3g,甘草3g,木瓜9g。此方为解肌清肠、升清除浊之剂。对暑闭热迫火热泄泻之中毒性消化不良,用之无不热退泻止;呕恶加伏龙肝、檀香,或竹茹、藿香;尿短赤加滑石、车前子;大渴加石膏、竹叶、粳米;腹痛加蚕砂;液脱且陷加白参、参须,去厚朴、黄芩;初起表热偏重,或实中夹虚,清热不行过用苦寒;向有积热食滞者,止泻忌用涩剂,以免留邪。 对脾湿水逆,热泻呕恶,或服第一方热退而泻不止,恶心烦乱,神气萎靡者,可用加减春泽汤:党参9g,猪苓6g,泽泻5g,白术6g,茯苓9g,滑石9g,小儿为稚阳之体,易虚易实,婴幼儿火泻,每用上述方药,常收立竿见影之效。 例1 李某,女,2岁。中毒性消化不良、°脱水,输液吸氧抢救无转机,于1975年9月23日邀会诊。脉纹均沉伏,症见神昏目呆,身热肢厥,息促,气液两竭,即将脱亡。予以加减春泽汤加五味子、麦冬,肉桂。1剂吐泻立止,小便即通,且稍能进食,但肢厥脉伏如前,脾肾阳微,亟待改善,遂用附予理中汤加熟地、五味、麦冬回阳益阴。2剂热清厥回,即停用温补,继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患儿痊愈出院。 寒湿泄泻 脾性喜燥恶湿,脾为寒湿遏滞,则中阳不振,肠鸣腹胀,泻下清澄,气味腥秽,四肢清冷,不渴或呕恶,舌淡腻,脉沉细,指纹淡粗。治宜温中散寒、理脾渗湿。 理中汤:党参9g,白术6g,干姜3g,甘草3g,寒甚肢厥者加明附3g挟热有呕吐黄色酸水者加黄连2g;泄泻反复不止,加公丁香2g,温肾助阳,其泄必止;但温热之剂中病即止,不行过服。 此方为理脾化湿分利之剂,对脾虚太阴、寒湿久泻的单纯性消化不良且下利不止者,用后无不尿长泻止,屡用屡效。 加味四苓散:猪苓6g,泽泻5g,茯苓6g,白术6g,葛根5g,陈皮3g,车前子5g。 例2 罗某,男,8个月。泄泻10余天,日夜10余次,尿短不渴,不热,舌淡,苔薄白,粪检脂肪球(+)、白细胞(+)。服上方3剂即愈。 伤食泄泻 小儿之病伤食最多,伤食泄泻尤为常见,其症胀满腹膨,痛则即泻,泻后即快,粪便臭如败卵,嗳气腐浊,不思食,尿黄浊,治宜消食导滞,分利小便。每治以自拟平苓汤。药用:苍术5g,厚朴5g,陈皮3g,猪苓5g,泽泻5g,茯苓6g,炙神曲5g,山楂3g,麦芽5g。此方为醒脾消食、分利止泻之剂。食积膨胀,泄泻恶食,小便短赤者,服之多效。如腹部灼热,烦躁少寐者,加胡连、条芩清热除烦。 惊吓泄泻 由于惊吓气乱,脾胃升降失调之腹泻,其症必惊惕不宁,睡中时惊醒,泄泻粪便如水,苔绿色,目珠淡蓝,指纹淡红,或青色;如兼肠热夹食则大便胶糊,泄次无度。治宜益气镇惊,理脾养血。每用自拟之加味益脾镇惊散:党参9g,白术5g,茯苓6g,甘草3g,钩藤5g,朱砂03g,琥珀1g。此方为扶脾抑肝镇惊之剂怯弱小儿、偶触惊吓成泻者颇效。 例3 患儿,男,3岁。因透视进暗室受惊,当天即起先腹泻,初未弄清病因,经10天中西药治疗,泻不止,日七八次,下苔绿色水样大便,神倦目蓝,纹青,食少,惊惕不宁,寐则惊醒。始悟为惊泻,即改用上方,1剂见效,3剂痊愈。 如兼肠热食滞,腹膨,大便次数无度,黏如胶,矢气或试肛表即滑出,须加黄连、木香、砂仁、焦三仙、陈米即效。 脾虚泄泻 脾失健运,泻利清稀,食后即泻,水谷不化,神疲肢倦,不欲饮食:面萎黄,唇舌淡白,纹淡脉濡,米泔小便。其中有偏脾阳不振,形寒面觥,手足清冷;有偏脾气下陷,气怯声微,头倾脱肛。治宜升津健脾和胃,方用七味白术汤:党参9g,白术6g,茯苓6g,甘草3g,藿香5g,木香3g,葛根5g。此方为升津益气,醒脾化湿之剂。系脾虚久泻伤津,发热烦渴要方。如夹积热便滞,加川连;膀胱湿热,小便短赤者,加车前子;久泻清气下陷,加黄芪、升麻。 对脾气衰微,食少便溏,体倦面肢浮黄,脉弱舌淡者,可用参苓白术散。曾用此方治愈久泄养分不良全身水肿患儿。 另有一些先天不足、肾阳先虚小孩,既不温养于脾,又不禁固于下。由肾及脾,肠鸣作胀,下利清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其泄多在夜半以后,腥秽异样,每予土成汤(党参、茯苓、甘草、补骨脂、五味子)与参苓白术散交替服用,可收泻止体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