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在实验改进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df

    • 资源ID:3919997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在实验改进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df

    化学教学 2016年第10期16 化学实验具有实践性、 思维性、 创造性、 趣味 性,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载体。 多年来, 我们徐州市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成 员热衷于化学实验的改进与设计, 并倡导学生挑 战权威,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化学实验的创新, 很 多学生在初三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 青少年科技 创新大赛等科技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有的 学生还发表了实验创新论文。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 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领学生开展实验创新活 动。 1 改进实验方案, 培养批判精神 在化学教材、 实验论文里, 甚至是在化学教师 的实验创新大赛中, 总会发现一些化学实验方案 存在缺陷和疏漏。 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质疑 并优化和改进, 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 提高他 们的质疑能力, 进而引发对化学实验的创新。 例如, 按教材上的方法加热碳酸氢铵时, 学生 容易发现其中的不足: 实验是在敞口仪器蒸发皿 里做的, 无法观察到分解产物水与二氧化碳; 另 外一种分解产物氨气, 虽然能明显地感觉到, 但前 排的学生常常深受其害。 经过师生交流探讨提出 改进措施: 将蒸发皿更换为可以封闭的透明玻璃 仪器、 增加石灰水和酚酞试液等试剂, 师生设计出 下列三种改进方案。 如图1 所示的改进方案 (夹持装置略) 利用了 U 形管和注射器, 只要微热碳酸氢铵, 白色固体就 逐渐减少, 同时 U 形管内壁有水珠、 酚酞棉花变红 色, 充分说明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分解产物有 水蒸气和氨气; 停止加热后, 上拉注射器活塞抽取 U 形管内气体, 石灰水立刻变浑浊, 说明分解产物 还有二氧化碳。 学生因此明白为什么碳酸氢铵要密 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施用后要及时用土覆盖。 20mL 注射器 澄清石灰水 浸有酚酞 试液的棉花 10150 的 U 形管 图1加热碳酸氢铵的改进实验方案之一 图 2 所示的改进方案利用了小气球和长柄 V 形玻璃管 (长柄长约 15cm、 每个支管长约 8cm、 外 径约 1.2cm) , 只要加热碳酸氢铵, 长柄内壁就会出 现大量的水珠, 同时酚酞棉球变红色、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说明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物有水、 氨气和二 氧化碳。 另外, 实验尾气被收集在气球里。 在实验改进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摘要: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丰富化学实验教学资源, 我们注意引领学生参与化学实 验的改进和设计。 通过改进实验方案、 优化实验方法、 设计实验装置、 研制实验用品等, 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 点燃了学生的 创新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技法, 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不断享受化学实验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创新; 学生参与;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00016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子课题 “享受化学实验, 激发 创新思维” (DCA110195-10104) 。 课改前沿 探索实践 化学教学 2016年第10期17 湿润的酚酞棉球碳酸氢铵 石灰水 小气球 图2加热碳酸氢铵的改进实验方案之二 图 3 所示的改进方案借助医用硅硼铝玻璃注 射器(耐高温高压) : 微热碳酸氢铵, 分解的产物 使注射器活塞向外移动, 针筒内壁出现较多的水 珠, 接着果导片 (主要成分是酚酞)变红色, 说明 分解产物有水和氨气; 停止加热, 再将注射器里的 气体推入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分解产物 有二氧化碳。 60mL 注射器 碳酸氢铵 撒在针筒内壁 的果导片粉末 图3加热碳酸氢铵的改进实验方案之三 以上改进方案都有新颖直观、 安全环保、 简 洁方便等优点。 学生在上述探究性学习中, 也认识 到 “缺点列举法” 1 是改进化学实验的一种有效 方法。 2 设计实验装置, 发展创新能力 实验装置是化学实验的硬件和物质基础, 它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激励学 生要敢于质疑实验装置的缺陷, 并力争改进、 创新, 从而使实验装置更加科学、 简洁、 完美, 同时培养 学生善于思考、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例如, 教材上利用三个烧杯、 浓氨水、 酚酞试 液等实验用品去探究微粒运动, 虽然实验现象明 显, 但是实验装置无法固定, 而且浓氨水的用量 大、 氨气极易逸出实验体系。 针对该实验存在的问 题, 师生对实验提出如下的希望: 实验体系密闭、 药品用量少、 操作较为简便, 依据 “缩小省略法” 的创新思路, 落实希望点, 研制出多个理想的实验 装置。 如图 4 所示的改进装置, 只要松开止水夹, 浸 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就很快变红; “酚酞试液与浓 氨水没有直接接触就能变红” 的事实, 充分说明氨 分子在不断运动。 另外, 该装置还能反复使用 (变 红的棉花团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很快褪色) 。 浸有酚酞 试液的棉花 截去最前端的 棒棒冰塑料管 止水夹 浓氨水 图4在棒棒冰塑料管里做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如图 5 所示的改进装置, 只要按图连好实验 用品, 一会儿蓝色硅胶就能变红, 说明水分子在不 断运动; 如果使用热水, 硅胶会更快地变红, 说明 温度升高微粒运动的速率加快 2。 该装置也可以 反复使用 (变红的硅胶用电吹风吹一吹, 即可变回 蓝色) 。 内装蓝色硅胶 的粗玻璃管 18180 试管 蒸馏水 图5借助蓝色硅胶和水探究微粒运动 上述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提升实验设计能力, 促进手脑并用; 也使学生认识到, “希望点列举 法” 3 是设计化学实验、 研制实验装置的又一种有 效方法, “缩小省略法” 4 是追求实验微型化、 简 约化的重要手段。 再如, 教材上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不能 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那么如何设计才能使反 应可控呢? 教师首先展示图 6 所示的发生装置, 帮 助学生明晰反应可控的原因创造了便于固、 探索实践 课改前沿 化学教学 2016年第10期18 3 优化实验方法, 激活创新思维 化学实验一般都有约定俗成的操作方法, 但 是随着实验装备条件的改善和教研活动的深入开 展, 不少化学实验涉及的操作方法还可以优化, 从 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实验过程更简单、 实验结 果更丰富。 例如, 按照教材上的方法点燃蜡烛刚熄灭时 的白烟, 成功率很低; 经过分析, 师生确定其主要 原因是吹灭蜡烛时导致白烟分散; 此外, 实验所用 的蜡烛较细, 产生的白烟稀少。 通过 “逆向思维” 可知, 要确保实验成功, 白烟要多而且集中, 于是 学生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法: 蜡烛做粗一些 7(这 样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就多) , 用容器将蜡烛罩灭 (这样白烟就能集中 ) 。 如图 8 所示的实验, 学生用废旧的蜡烛头制 成粗蜡烛; 用集气瓶将粗蜡烛的火焰罩灭, 再轻 轻提起集气瓶, 同时将燃着的火柴靠近上端的白 烟, 白烟立即被点燃, 并再次引燃粗蜡烛。 如图 9 所示的实验, 用短颈漏斗罩灭粗蜡烛 的火焰 8, 漏斗口处出现较多的白烟, 也容易被点 燃。 用集气瓶将蜡烛火焰罩灭 紧接着用燃着的火柴引燃 图8用集气瓶罩灭粗蜡烛后点燃白烟 图9用漏斗罩灭粗蜡烛后点燃白烟 液药品接触或分离的条件, 给学生的创新搭建支 架, 打通 “最近发展区” 。 石灰石 多孔塑料板 稀盐酸 图6反应可控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原型 接下来, 学生模仿图 7 装置, 开动脑筋、 不断 修正, 终于再造出多个反应可控的气体发生装置 5 (见图 7) : 图 A 通过弹簧夹的开启控制反应 (酸 动、 石灰石不动) , 图 B 通过倾斜或直立碳酸饮料 瓶控制反应 (酸动、 石灰石不动) , 图 C 通过上下 移动粗铜丝控制反应 (石灰石动、 酸不动) , 图 D 通过上下移动烂底试管控制反应 (石灰石动、 酸不 动) 。 引领学生多方位、 多角度地思考, 追求实验装 置的科学美、 造型美, 学生就有了怀疑的勇气, 创 新的潜能也被激发出来。 学生在应用 “模仿创造 法” 6 时, 也培养了创新精神、 提升了创造技巧。 图7反应可控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 石灰石 石灰石 稀盐酸 稀盐酸 稀盐酸 内装石灰石 的尼龙布袋内装石灰石 的尼龙布袋 可上下移动 的粗铜丝 可上下移动 的烂底试管 碳酸饮料瓶 稀盐酸 ABCD 课改前沿 探索实践 化学教学 2016年第10期19 按照上述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学生都能点燃 白烟, 而且可以重复数次, 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 的, 也因此认识到 “逆向法” 9 是优化实验方法的 重要举措。 每年我们都带领学生提取紫甘蓝汁液, 并测 出其变色范围。 进入中和反应的学习, 一些学生又 想到能否用紫甘蓝汁液 “替换” 酚酞试液探究酸与 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在课外活动时间, 师生进行了尝试: 取少许 NaOH 溶液装入大试管, 再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 NaOH 溶液变为黄色; 向黄色的 NaOH 溶液中逐滴 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 (不要振荡溶液) , 溶液从上 往下就依次呈现深红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 色、 黄色等, 宛若彩虹, 学生激动不已; 再振荡, 溶 液最终全部为紫色。 稍作分析, 学生就知道, NaOH 溶液接触到盐酸后黄色消失, 说明 NaOH 没有了 , 进而可知 NaOH 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不仅如 此, 试管里液柱呈现不同的颜色, 还显示了中和反 应的过程 (溶液由强碱性逐渐降至弱酸性) 。 在此基础上, 有的学生又突发奇想, 将 U 形管 “移植” 到该实验中 (见图10) : 先在 U 形管里加 入足量的滴有紫甘蓝汁液的 NaOH 溶液, 再从 U 形管的两个管口同时滴入稀盐酸 (不振荡) , 实验 现象更加绚丽, 从而将中和反应的科学美淋漓尽 致地表现出来。 同时滴入稀盐酸 含有紫甘蓝的 NaOH 溶液 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图10借助紫甘蓝汁液判断酸与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这一创新使中和反应不再是单色变化, 而是 色彩绚丽多变、 显示反应进程、 结论自然顺畅, 使 学生充分享受化学实验的魅力和实验创新的快乐。 同时促进学生, 了解 “替换法” 和 “移植法” 10 是 优化实验方法的有效策略。 4 研制实验用品, 体验学习成功 化学实验室的很多仪器都是百年不变的, 如 果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出新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品, 则能丰富教育装备, 扩大实验路径, 发散思维方法, 并使学生的创造力、 想象力、 动手能力、 节俭的习 惯和热爱劳动的情操等都得到了锤炼。 多年来, 我 们指导学生从实验废液里提取了多种化学药品, 自 制了酸碱指示剂和石蕊试纸, 研制出T 形三通管、 V 形玻璃管、 化学实验杠杆、 地窖空气取样仪、 多 功能塑料瓶等仪器。 例如, 受 2001年版人教社初中化学教材中验 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 11 启发, 我们指 导学生巧妙借助杠杆设计出多个化学实验, 通过 杠杆两端的质量变化, 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 律。 像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也可以借助图11 所示 的杠杆来完成: 先调节杠杆至水平状态, 再轻轻拧 下塑料瓶盖 (瓶盖仍留在塑料瓶上) ; 一会儿杠杆 左端上升、 右端下降。 稍作分析可知, 虽然二氧化 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但敞口正立的塑料瓶里二 氧化碳气体仍然源源不断地逸出 (同时等体积的 空气进入塑料瓶) , 从而说明二氧化碳分子、 氮气 分子、 氧气分子等均在不断运动。 瓶盖与瓶颈 用细线连接 625mL宽口 的塑料瓶 二氧化碳气体 图11借助杠杆探究微粒的运动性 而图12 所示的杠杆则可以比较苏打与小苏打 的热稳定性: 先加热左端的试管 2min, 杠杆保持 水平,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说明苏打受热 不分解。 再加热右端的试管 2min, 杠杆右端上升,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说明小苏打受热分 解, 且分解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 12。 探索实践 课改前沿 化学教学 2016年第10期20 干燥蓝色 石蕊试纸 碳酸钠碳酸氢钠 图12借助杠杆比较苏打与小苏打的热稳定性 另外, 若把苏打换成氯化钙 (或氯化镁) , 小 苏打换成碳酸氢钙 (或碳酸氢镁) , 进行同样的操 作, 还可以说明氯化钙 (或氯化镁) 的热稳定性强, 碳酸氢钙 (或碳酸氢镁) 的热稳定性差, 进而可知 井水、 自来水煮沸可以降低硬度, 而海水煮沸不能 降低硬度。 此外, 活性炭的吸附性也能通过杠杆的平衡 变化直观显示出来 13: 按图13 连接好实验装置, 调节杠杆水平, 一会儿杠杆左端缓缓下沉, 说明炭 包质量变大, 进而可知二氧化碳气体被活性炭吸 附了 (此时可以告诉学生, 目前已有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性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 从而减缓温室效 应 14) 。 二氧化碳气体 活性炭15g 图13借助杠杆验证活性炭的吸附性 上述实验仪器的研制及定量实验的设计, 放 大了实验现象, 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定量意识和 发散思维, 体现了多学科综合的探究途径。 也使学 生体验了更多的实验创新技法, 如 “类比法” 、 “同 类组合法” 、 “异类组合法” 和 “放大法” 15 等。 5 结束语 多年来, 我们相信学生、 敢于放手, 积极为学 生打造实验创新的平台, 及时为学生提供必需的 实验装备, 使基础知识学习与实验创新达到高度 的融合; 重视创设质疑求新的氛围, 倡导学生使用 身边物品改进和设计化学实验; 注重发挥教师的 主导作用, 注意传授发明创新的技法。 学生在实验 创新的过程中, 经历了发明和创造、 体验了成功和 失败、 增加了自信和乐趣, 他们拥有的创新热情必 将持续不断地燃烧。 总之, 科学严谨、 充满乐趣、 富有挑战的化学 实验创新活动, 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有助于学生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 开启独辟蹊径 的思维视角, 并促进化学教学培养出更多具有开 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34691015 李德前. 例谈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的 思维方法 J.化学教学, 2013, (3) : 6568. 2 马逸群, 魏海 . “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系列设计 J.化 学教学, 2014, (8) : 5860. 5 马逸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 个问题的研究 J.实 验教学与仪器, 2010, (1) : 3233. 7 赵红, 陈士元 .自制初中化学实验用蜡烛 J.中国现 代教育装备, 2015, (6) : 3738. 8 郑杏珍, 李坚毅 . “蜡烛刚熄灭时白烟的点燃” 实验改 进 J.化学教育, 2006, (12) : 5050.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 .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 级中学教科书 化学 (全一册)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86. 12 陈立铭, 李德前. 利用长柄 V 型玻璃管比较碳酸钠 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J.化学教育, 2014, (21) : 5657. 13 周广.巧借杠杆改进化学实验 “趣中生智” 例谈 杠杆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J.化学教与学, 2016, (4) : 88, 77. 14 廖景明, 肖军, 沈来宏等. 生物质活性炭吸附二氧化 碳的性能研究 D. 南京: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课改前沿 探索实践

    注意事项

    本文(在实验改进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df)为本站会员(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