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第一单元评价测试卷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8分)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蜡月空竹开张必定 B.店铺元宵说明湖涂 C.腊肉年画对联搅和 D.外套广告猜想通霄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一带地广人稀,我们驱车数十里不见一个村落。B.试卷上这两篇习作的主题迥然不同。C.小弟弟得到玩具后破涕为笑,他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真让人难以捉摸。D.喜剧演员的精彩表演逗得我们哄堂大笑。四、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B.参与这次活动的有工人、农夫和青年等。C.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D.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日喜得快要发疯了。五、按要求写句子。(9分) 1.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一般的粥要好吃得多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很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仿写句子)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描绘的景色) 六、依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10分) 1.北京人过春节前的“彩排”是(),春节过后的又一个高潮是()。(4分) A.腊八 B.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C.正月初六 D.正月十五 2.腊八粥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是()(2分) A.八儿的心理活动 B.八儿的语言 C.八儿和母亲的对话 D.母亲熬腊八粥的经过 3.下列不属于“藏戏”特点的一项是()(2分) A.不同的面具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B.靠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C.情节可以随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D.面具上都带有笑容。4.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寒食描写了古代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的习俗,但权贵豪门得到皇帝赐火,可以例外,诗歌暗寓讽刺之意。B.迢迢牵牛星记叙了古时候人们在七夕节望月的习俗。C.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D.十五夜望月分别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呈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七、课内阅读我最棒。(11分)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惊奇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平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1.“呃”要用()的语气来读。(2分) A.惊慌 B.兴奋 C.惊异 D.纳闷 2.下列不属于“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中“一切”的是()(2分) A.在锅里粉碎的栗子 B.黄焖鸡锅子里的栗子 C.煮得肿胀的饭豆 D.脱了皮的花生仁和锅巴 3.让八儿感到意外的是。(3分) 4.想一想:此时八儿的头脑里会想些什么?(4分) 八、课外阅读我能行。(18分) 粽子里的乡愁 琦君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敏捷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似乎立刻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母亲的粽子,种类许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打算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我最喜爱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殊的芳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适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家乡的欢乐时间。但在今日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经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芳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1.下列不属于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的是()(2分) A.布施乞丐 B.包粽子 C.吃粽子 D.扔粽子 2.“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打算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2分) A.母亲觉得自己的粽子包得很富贵。B.母亲祈愿吃了富贵粽的乞丐能够有福。C.母亲和善、有爱心的表现。D.母亲想让自己的粽子名字听起来有喜气。3.下列表述与“粽子里的乡愁”含义不符的一项是()(2分) A.对和善母亲的怀念。B.对家乡过端午节包粽子、送粽子习俗的怀念。C.表达对乞丐的怜悯。D.现在身处异乡,无从体会家乡情味的失落。4.文中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4分) 5.选文的结尾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3分) 6.读了母亲教化“我”要如何看待乞丐的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不少于30字。(5分) 九、口语交际。(5分) 本单元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你最喜爱吃的一种食物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它的做法。 十、习作。(30分) 我们每年都要过好多节日,比如传统的春节、端午节还有充溢现代气息的劳动节、老师节、儿童节更有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我们也总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个个快乐、祥和的节日。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节日活动,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要留意写作依次! 第一单元评价测试卷 一、骆驼贩板栗摊脏缸饺子醋 二、C 三、C 四、B 五、1.虽然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一般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2.示例:在急诊科劳碌不眠的医护人员,在列车上执行任务的乘警,在不同岗位上坚守的军人,提到过年,谁不想和家人团聚呢。3.示例: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似乎铺了一层白色的霜,乌鸦栖息在远处的树枝上。夜深了,清冷的露水静静打湿了庭中的桂花。六、1.BD2.A3.D4.B 七、1.C2.B 3.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4.示例:这些粥快熟了吧,我要馋死了。八、1.D2.B3.C 4.端午节那天,母亲会包一些富贵粽施舍给乞丐,教化“我们”要惜福。5.恰当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围围着端午节的粽子来写的,通过粽子表现出母亲乐善好施的品质,而结尾处说现在很少吃粽子,流露出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6.略 九、示例:我最喜爱吃蛋炒饭。先把淘洗过的大米放在锅里蒸,蒸熟之后,再和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炒,这样做出来的蛋炒饭,米饭的味道特殊香浓,米粒也是一粒粒的,不会粘在一起。十、略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基础百花园(41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9分) gnggèng 万象更新( ) 更正( ) 更加( ) p pù 遮天蔽日( ) 店铺( ) 铺张( ) hng hng hòng 哄堂大笑( ) 哄骗( ) 起哄( )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三、给下面汉字换偏旁变成本单元学过的生字,再组词。(3) 板_()傲_()喝_() 泳_() 桥_() 要_() 四、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说明,填字母。(3分)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A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B歌曲诗文的段落。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A指云南昆明。 B指春天的京城。 3“截”在字典中的说明有:A.割断,弄断;B.量词,段;C.阻拦。截头去尾() 截住他() 一截木头() 斩钉截铁() 五、用“”画出括号中搭配恰当的词语。(3分) (美妙漂亮)的日子 (甜甜甜味)的感觉 (大批大额)的工匠 (雄浑雄厚)的歌声 (神奇隐私)的微笑 (鲜亮显明)的性格 六、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0分) () 七八 () 万 () 更新 () 然不同 () 灯结 () 哄 () 大笑 能 ()善 () 两 () 三 () 青面 () 牙 优哉 () 哉 1这只小牛( )地在河边吃草,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欢乐时间。2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场上到处 ( ),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3人生就像一座山,站在山脚与山顶的感觉是( )的。你假如想要获得登上巅峰的欢乐,就应当加倍努力。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北京的春节,不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改为反问句) 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日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聚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 4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 5给句子加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这苹果不大好吃 _ 主题训练营(14分) 八、日积月累。(3分) 1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身处异乡的人思念家乡,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建的两句诗:_,_? 2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嬉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 3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九、依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这一单元,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观赏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老北京的春节真是喧闹,_、_、_、_、_这几天中的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在元日中的名句:_,_。腊八粥,吃到嘴里,_的,_的,八儿的肚子撑成了一面_。藏戏更具特色。它的开山鼻祖是_,面具运用了_、_的手法,舞蹈动作、唱腔可以_,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十、主题沟通。(4分) 话题:移风易俗之我见有些古老的风俗已不符合时代精神,传递的并不是正能量。你觉得哪种传统风俗有变更的必要?请发表自己的看法。_ _ _ 读写展示台(45分) 十一、课内阅读。(12分)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说明下面的词语。(4分) (1)擢:_ (2)素:_ (3)盈盈:_ (4)脉脉: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关于这些叠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 A这些叠词的运用使整首诗音韵和谐,质朴清丽,情趣 盎然。B这些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3这首诗借神话传闻中_和_的故事,表达了妇 女对丈夫的_之情。(3分)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2分) _ _ 十二、课外阅读。(13分) 安塞腰鼓(节选)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宁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好像从来不曾响过。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_,是急促的鼓点;_,是飞扬的流苏;_,是蹦跳的脚步;_,是闪射的瞳仁;_,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马上变得燥热了,使安静的阳光马上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马上变得亢奋了。 好一个安塞腰鼓! 1将下面的词语精确地填入句中横线上。(只填字母,2.5分) A骤雨一样 B乱蛙一样 C斗虎一样 D旋风一样 E火花一样 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_、_、_(在文中找)的特点。(4分) 3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_句,用一个“_”字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_之情。(3分) 4安塞腰鼓具有显明的地方特色,读完这几段文字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5分) _ _ _ 十三、习作展示。(20分)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在你的印象中,家乡最具特色的风俗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视察,并通过调查、访问进行更深化的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450字左右。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 二、搅拌吞咽汤匙摆摊挤眼灌水朴实 栖息 三、示例:贩小贩熬煎熬褐褐色 脉脉脉含情轿轿车栗板栗 四、1.A2.B3.ACBA 五、美妙甜甜大批雄浑神奇显明 六、零碎象截张彩堂歌舞面刀獠游 1优哉游哉2.张灯结彩3.迥然不同 七、1.北京的春节,怎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呢? 2示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日喜得快要发疯了。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聚饭。4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5示例:这苹果不大好吃。这苹果不大,好吃。八、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甜甜 腻腻小鼓唐东杰布夸张象征随意发挥 十、示例:清明节的时候,许多地方都有烧纸祭祀先人的风俗。这种风俗不仅破坏了环境,还有可能会引发火灾。纪念先人的方法有许多,如扫墓、献花等,希望大家崇尚更健康、更合理的纪念方式。十一、1.(1)伸出,抽出。(2)白皙的。(3)形容澄澈。(4)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2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A 3牛郎织女思念 4主要描写的是织女。能体现织女情感的诗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十二、1.ADBEC 2排比、拟人壮阔豪放火烈 3感叹好宠爱、赞美 4示例:我从中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也感受到了当地后生旺盛的生命力。十三、思路点拨:选取家乡最具特色的一个风俗来写。结合这一风俗的主要特点来进行介绍,留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介绍清晰一两个特点即可。可引用与这一风俗相关的传闻故事或文史资料来进行介绍,增加文章的底蕴。例文略。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基础训练营(3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正月(zhn) 掺和(cn) 翡翠(fi) 水浒传(h) B骡马(l) 似的(shì) 藏戏(zàn) 吞咽(yàn) C搅和(huo) 汤匙(chí) 嘟囔(nn) 哄堂大笑(hn)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北京的春节真喧闹!腊八这天,家家都会áo là b zhu ()。除夕夜家家dn hu tn xio(), bin pào()声日夜不绝。yuán dàn()这天,男人们午前到qn qi()家、挚友家bài nián(),而小孩子最喜爱逛庙会,因为庙会上有sài jiào ch()和sài luò tuo()的。3选字组词。(6分) 水() ()刑 ()洁 ()索 搅() 陪() 凉() 牵() 元() ()售 云() ()夜 4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5分) 万()()新 ()()不同 万不()() ()灯()彩 ()()分文 两()三() (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_,显出一派_的气象。(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聚饭。(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_,但各族人民酷爱祖国、酷爱民族大团结的心是相同的。5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过新年,小孩子()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可以放鞭炮。(2)这()粥,()小型的农业展览会。(3)今日腊八粥的颜色()是深褐色,()枣子同赤豆搁多了。(4)春节()很欢乐,()一挤眼工夫就过去了。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 (3)花生仁儿的红色外皮没有了。(改为拟人句) _ (4)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聚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 (二)综合展示厅(11分) 7日积月累。(8分) (1)你知道下列古诗与哪个节日有关吗?这些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请连一连。(4分) 寒食 春节 赏月、吃月饼 十五夜望月 七夕节 禁火、吃生食 迢迢牵牛星 寒食节 贴对联、贴年画 元日 中秋节 穿针乞巧 (2)依据语境填写诗句。(4分) “今夜月明人尽望,_?”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我还能写两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_。“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 “_”两句就表明白这一点。传闻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诗句是:_。8语言实践。(3分) 过年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有人拿钱去买烟花爆竹玩。请结合当前我市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谈谈你的看法。_ (三)课本直通车(8分) 9依据课本内容填空。(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本文按_依次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2)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_”。_是藏戏的开山鼻祖。(3)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4)腊八粥的作者是_,课文写了_和_两件事。(四) 阅读检阅台(19分) (一) 中小学生网络运用状况调查表 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她始终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指责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起先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1)_ (2)_ (3)_ 11请你在正确理解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告乐乐的话。(3分) _ (二)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竞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喧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打算,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牢固、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季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窟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呼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成功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成功庆祝的500响鞭炮。12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_,涉及面之_,详细写出了“全茶峒人”度端午节的_。(3分) 13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4分) (1)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撑) _ (2)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_ 14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_ 15作者写龙舟竞赛的场面,语言很精练,请你依据提示,绽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当时的情形。(4分) (1)正面描写龙舟竞赛时的激烈场面。_ (2)通过观众的反应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_ _ (五) 习作百花园(30分) 16我们祖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信任这些节日肯定曾留给你很多美妙的回忆。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把节日中发生的某件事写下来。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C 2熬腊八粥灯火通宵鞭炮元旦亲戚拜年 赛轿车赛骆驼 3饺绞皎绞拌伴拌绊 宵销霄宵 4象更截然得已张结身无面 刀 (1)张灯结彩万象更新(2)万不得已 (3)迥然不同 5(1)不但而且(2)不是而是 (3)之所以是因为(4)虽然但是 6(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2)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3)示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4)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聚饭。二、7.(1) (2)不知秋思落谁家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8示例:燃放烟花爆竹虽然能营造喜庆的气氛,但会造成严峻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同事燃放烟花爆竹还具有很大的危急性。我们不如将过年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一些有用的书籍,也可以捐一些给有困难的人。三、9.(1)老舍时间 (2)活化石唐东杰布 (3)万事如意年年高 (4)沈从文等粥喝粥 四、(一)10.(1)中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消遣和学习。(2)大部分学生10岁以前就起先“触网”。(3)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都上网且大部分上网时间 较长。11示例:乐乐,手机的确很好玩,但是我们不能过度玩手机啊。那样既影响了学习,又伤身体,还会淡化亲人间的情感,甚至可能还会误入歧途,你说呢? (二)12.多广盛况 13(1)不能。“撑”的速度没有“划”的速度快,且“撑”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应是站在船上的,而龙舟竞赛的桨手是坐在船上的。因此用“撑”这个动词不恰当。(2)不能。“摇摆”的幅度大,且没有节奏感,“挥动”有节奏感,用“挥动”写带头人的动作符合他的身份特征。14主要写了出城看划船、河上赛龙船、成功者领赏三个 场面。15(1)示例:船头的带头人,挥动着手中的小令旗,嘴里大声地叫喊:“一二,一二”桨手们齐声应和。锣鼓声、呼喊声,响彻天空。(2)示例:岸边的人们为选手们呼喊助威,发出响彻云霄的加油声。五、16.思路点拨:首先,写自己经验过的真实的事,真实的事才能打动读者。其次,留意事情内容与节日风俗的关联。第三,要能从事情中发觉主动意义,并表达出明确的主题。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