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9页).doc

    • 资源ID:39294867       资源大小:29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9页).doc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第 9 页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阅读训练】1、选出下列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2)唯读书是务。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4、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1)先自度其足(    )(           )(2)吾忘持度(    )  (           )(3)宁信度(    )    (           )5、翻译下列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三、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解释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蜀之鄙有二僧:_       吾欲之南海: _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   子何恃而往_9、翻译划横线的语句。_10、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四、日攘一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11、解释划横的字:1、是非君子之道(       )        (      )     2、以待来年然后已(     )12、翻译下面句子:(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2)是非君子之道。(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五、睹雁烹燔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13、解释划横线的词。(1)将援引射之(     )      (2)宜燔(    ) (3)烹燔半焉(       )      (4)已而索雁(    )1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翻译:_15、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答:_【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究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注解】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译文: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译文:以前有个人看见雕雁在天上飞,想挽弓将它们射下来,说:“(要是)射下来了就煮来吃。”这人的弟弟争辩道:“停在地面时猎取的雁适合煮来吃,飞翔时射下来的雁适合烤来吃。”两个人就这样争吵不休,便去请社伯评理,社伯让他们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于是他们再去找雁,但是雁已经凌空飞走很远了。参考答案1、C    2、D3、多读古人的文章 只是致力于读书。4.(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5.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6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7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 ) 至之市( 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     何不试之以足(鞋子)8边境。到。反而。所以。9您凭借什么到(南海)?10对比,立志。11(这 )( 做法)2、( 停止)12:(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3)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13、牵引 应当 烧 寻找14、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15、三个人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题    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把 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2)唯读书是务。二、阅读文言短文郑人买履,完成47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4、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5、翻译下列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至9题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大行(háng):大路。方:正在。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奚为:何为,做什么。御者:车夫。8、翻译下列句子。吾欲之楚。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9、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答: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至12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因为。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席上食菱 食:         欲以去热也 去:          仕于南方 仕:席上啖菱 啖:          我非不知此 知:1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其人自护其短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2、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至16题    楚人有卖其珠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注:椟(dú):木匣桂:肉桂,椒:花椒辑:连缀玫瑰:如玫瑰花色的美玉鬻(yù):卖13、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分)14、文中加点的“此”指的是谁?(1分)                                 15、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里?(3分)成语“买椟还珠”在如今一般用来说明什么道理?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一【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1、C 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 只是致力于读书. 二【译文】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 ,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他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脚。”4.(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5.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6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7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 ) 至之市( 到、往 )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 何不试之以足(鞋子)三【译文】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8、我想要去楚国 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9、南辕北辙或 背道而驰 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四【译文】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道:“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10、(1)吃(2)除掉、去掉11、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说成知道的。(关键词:曰,土产,强,知)12、略。言之成理即可。五【译文】楚国有一个向郑国人卖他的珠宝的人,用一种叫做木兰的香木制做了一个匣子,用肉桂、花椒等香料熏染,用珍珠和宝石来连接,用美玉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郑国的人买了他的匣子,却归还了他的珍珠。这真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13、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4、指卖珠的人15、批评的是卖珠的人。他在卖珠的工作中过分注重了木匣的装饰,以至匣子的价值及其外表的美观胜过了珠,主次颠倒了。16、如今用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批评“买珠者”一类的人,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本质。 塞翁失马 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塞翁失马节选自_。又名_西汉淮南王_等编著。“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_连用。   2、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马无故亡而入胡          (2)居数月                 (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4)堕而折其髀                 (5)死者十九                (6)人皆吊之                3、翻译下列句子。   此何遽不为福乎                                         丁壮者引弦而战                                       4、写出本则寓言的寓意: 参考答案   1、淮南子 淮南鸿烈 刘安 焉知非福   2、逃跑 经过 带领 大腿 绝大部分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3、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福呢? 年轻力壮的人拿起弓箭参加战斗。   4、祸与福是对立统一的。(或: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9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