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
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1页,此课件共11页哦丁肇中第2页,此课件共11页哦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任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的名言:“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第3页,此课件共11页哦检查预习:2、释义:格 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 知:获得知识。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修 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清 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诚 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正 心:即心要端正。齐 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彷 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1、注音:丁肇中zho 彷徨png hng第4页,此课件共11页哦二、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结构:明确:第1部分(1)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2部分(212)分析问题: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3部分(13):解决问题: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第5页,此课件共11页哦三、分析问题:1、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明确:(1)解释: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2)含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3)古今区别:古代:目的不在求知而在平天下。现代:目的是获取真正的新知识 2、丁教授在文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6页,此课件共11页哦3、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明确: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原因: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4、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明确:大学里讲的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第7页,此课件共11页哦5、理解句子“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6、第4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明确:举例论证。以王阳明为例。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和致知的真正含义。第8页,此课件共11页哦7、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说明什么?明确:“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淡就可求到的。”说明实验是获得新知的唯一途径。8、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明确:实验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的观察,而是有计划的积极的探测。9、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明确:实验是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目标的探测,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10、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第9页,此课件共11页哦11、第12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明确:举例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1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3、本文的主题?明确: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第10页,此课件共11页哦感谢大家观看感谢大家观看第11页,此课件共11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