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项目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
幼儿园项目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工程质量目标确保“合格”工程。2、质量体系及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2.1质量保证体系(1)严格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标准,遵循既定的质量方针,建立更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使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质量均处于受控状态。(2)在施工过程中,以设计文件及现行规范标准为依据,通过对质量要素和质量程序的控制,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部经理应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部总工程师要对质量总负责,管生产的施工负责人必须管质量;项目部设安质部,并设专职质量检查员,作业班组设兼职质量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各道工序从“人、机、料、法、环”诸方面加以控制,确保工程质量。2.2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1)组织保证措施1)项目经理、工长、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机械员等管理人员,均为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较为丰富的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及管理经验者,并持证上岗。2)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均具备相应的技术职称,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3)新工人、变换工种人员和特种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4)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者进行培训。5)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每项工作均由专人负责。(2)技术保证措施1)设专职资料员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检查、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使施工技术资料在时间、内容、数量三交圈。2)执行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实行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资料总负责制,并做到分级把关。物资组负责提供钢材、水泥、防水材料、外加剂等进厂原材料的材质证明。技术组负责编制施工技术交底,提供原材料、半成品试验报告,办理隐蔽工程检查,办理设计洽商。施工组负责提供质量评定、预检等原始资料。安质组负责质量核定、预检、隐检的把关,严格按验评标准做到核定准确,签字齐全。3)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05-2000)做到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施工日志、试验报告、隐检记录、预检记录、质量评定记录在时间、内容、数量三个方面交圈。3、质量通病治理措施3.1钢筋工程(1)表面锈蚀1) 现象: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就变为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2)原因分析: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时间过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3)预防措施:钢筋原料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内部干燥;钢筋放置于离地面200mm以上,库存期不得过长,原则上先进库的先使用;场地四周有排水措施,存放时间尽量短。4)治理办法: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除锈。盘条细钢筋可在冷拉或调直过程除锈。对于锈蚀严重的钢筋不用于工程,另作处理。(2)闪光对焊氧化1)现象焊口局部区域为氧化膜所覆盖,呈光滑面状态,或焊口四周或大片区域强烈氧化,失去金属光泽,呈发黑状态。2)原因分析烧化过程太弱或不稳定,液体过梁的爆破频率降低,产生的金属蒸汽较少,从数量和压力上都不以保护焊缝金属免受氧化。从烧化过程结束到顶锻开始之间的过渡不够急速,或有停顿,空气进入焊口。顶锻速度太慢或带电顶锻不足,焊口中熔化金属冷却,致使挤破和去除氧化膜发生困难。至于焊口遭受强烈氧化的原因,则中由于顶锻留量过大,顶锻压力不足,致使焊口封闭太慢或根本未能真正密合之故。防治措施:确保烧化过程连续,并具有必要的强烈程度。采用适当的顶锻留量,使其既能保证接头处获得不小于钢筋截面的结合面积,又能有效的排除焊口的氧化物,纯洁焊接金属。采用尽可能快的顶锻速度。保证接头处具有适当的塑性变形。3.2混凝土工程(1)麻面1)现象: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2)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摸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模板接缝拼接不严,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 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3)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钢筋板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治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既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2)蜂窝1)现象: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孔洞。2)原因分析: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 、水泥材料计量 有错,或加水量不准确 ,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未按操作按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 振捣又下料,因漏振造成蜂窝。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形成蜂窝。3)预防措施: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3.3楼地面工程(1)地板砖楼地面空鼓1)现象:板块铺设不牢人走动时有空鼓声或板块松动,有的板块断裂 。2)原因分析:基层清理不干净或浇水湿润不够,水泥素浆结合层涂刷不均匀或涂刷时间过长,致使风干硬结,造成面层和垫层一起空鼓。垫层砂浆应为干硬性砂浆,如果加水较多或一次铺得太厚,砸不密实,容易造成面层空鼓。板块背面浮灰没有刷净和用水湿润,影响粘结效果,操作质量差,锤击不当。3)预防措施地面基层清理必须认真,并充分湿润,以保证垫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垫层与基层的纯水泥浆结合层应涂刷均匀,不能用撒干水泥面后,再洒水扫浆的做法,这种方法由于纯水泥浆拌和不均匀,水灰比不准确,会影响粘结效果而造成局部空鼓。板块背面的浮土杂物必须清扫干净,并事先用水湿润,等表面稍晾干后进行铺设。垫层砂浆应用1:31:4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厚度以2.53CM为宜,如果遇有基层较低或过凹的情况,应事先抹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铺放石板时比地面线高出34MM为宜。如果砂浆一次铺得过厚,放上板块后,砂浆底部不易砸实,往往会引起局部空鼓。板块作初部试铺时,用橡皮锤敲击,既要达到铺设高度,也要使垫层砂浆平整密实,根据锤击的空实声,搬移板块,增减砂浆,浇一层水灰比为0.5左右的素水泥浆,再安铺石板,四角平稳落地,锤击时不要砸边角,垫木方锤击时,木方长度不得超过单块板块的长度,也不要搭在另一块已铺设的板块上敲击,以免引起空鼓。板块铺设24H后,应洒水养护12次,以补充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保证板块与砂浆粘结牢固。灌缝前应将地面清扫干净,把板块上和缝子内松散砂浆用凯刀清除掉,灌缝应分几次进行,用长把刮板往缝内刮浆,务使水泥浆填满缝子和部分边角不实的空隙内。灌缝后粘滴在板块上的砂浆应用软布擦洗干净。灌缝后24小时再浇水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上人走动。3.4抹灰工程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现象:墙面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往往在门窗框与墙面交接处,木基层与砖石、混凝土基层相交处,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以及墙裙、踢脚板上中等处现空鼓、裂缝情况。原因分析: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吸引,影响粘结力。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不当。2)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率较大。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距离过大或木砖松动,经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处产生空鼓、裂缝。3)拌合后的水泥砂浆不及时使用完,停放时间过长,砂浆逐渐失去流动性和凝结。在石灰砂浆墙面上,后抹灰水泥踢脚板、墙裙时,在上口交接处,石灰砂浆未清理干净,水泥砂浆罩在残留的石灰砂浆上,大部分工程会出现抹灰裂缝和空鼓。、防治措施:1)抹灰前的基层处理,砖石基层表面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污、泛碱等,均应事先清除干净。墙面脚手孔洞应堵塞严密;水暖、通风管道通过的墙洞和剔墙管槽必须用1:3 水泥砂浆堵严抹平。2)抹灰前墙面应浇水处理。抹灰用的砂浆必须具有良好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抹灰用的原材料和使用砂浆符合质量要求。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的配合比应基本相同。3)基层墙体平整和垂直偏差较大,局部抹灰厚度较厚时,一般每次抹灰厚度应控制在 810mm为宜。中层抹灰必须必须分若干次抹平。门窗框塞缝应作为一道主要工序由专人负责。3.5防水工程(1)防止卫生间渗漏的主要保证措施1)卫生间隔墙下打20cm 高素混凝土反台,提高墙体根部的抗渗能力。2)卫生间上下水管道安装完毕,其预留洞口应认真仔细填堵,堵洞混凝土中掺水泥用 10 的UEA ,混凝土终凝后作围水试验,检查堵洞处有无渗漏,若有渗漏应重新封堵。3)一定严格按工艺流程施工,前道工序不合格,不施工下道工序。防水层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并掌握好下水口的标高位置,防水层要做到下水口内5cm,形成完整的防线。(2)防止安装管件渗水保证措施1)管道及管件进场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验收,必须达到国标标准。安装前对管道、管件进行打压实验,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安装时严格按照国标中有关规定进行安装。2)安装完毕后,作水压和闭水试验,达到要求后再继续安装以保证管件不发生渗水现象。4、已完工程保护措施4.1 建立健全成品保护制度要求施工单位经常性地开展对职工的成品保护意识教育,做到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得在已完成品或半成品上乱涂、乱画、乱刻。对各班组进场施工前做好相互间的移交接收工作,否则不得擅自开工。自接收日起负责对已成成品和半成品的保护工作。遵循合理的施工程序,不得野蛮施工,避免施工不当造成返工和对已完成成品的破坏。各班组之间加强联系,多碰头,在进入下道工序之前,通知上道工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进行验收,符合要求签字盖章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安装施工计划与装饰施工计划相互协调配合,不得各自为政,杜绝多次开槽,反复修补,破坏成品的不良情况。4.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进场砂、石料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以便按不同工程对象取用,减少不必要的代换使用,以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效益。水泥进场均入库房保管。所有木制品进场均入库房保管,以免遭受雨浸蚀,日光暴晒而造成弯曲、变形。进场铁件按规格、种类分别堆放整齐、及时做好除锈刷油工作。4.3 结构工程产品的保护措施挖土至设计标高后,加强基坑降、排水工作,以免地基被水浸泡。在常温条件下,砼浇捣达到终凝后,及时派人浇水养护,覆盖草包。用普通水泥拌制的砼养护期不应少于7昼夜,矿渣水泥拌制的砼,不应少于14昼夜。拆模时间应严格按模板操作工艺的有关要求进行,以免人为的造成砼结构的损坏。拆模时应谨慎小心,选择适当部位撬动模板,以防损坏砼的边角棱面。4.4装修和装饰工程的产品保护措施在进行装饰工程时,结构上已安装好的钢、木配件和小五金均不得任意碰撞,以免造成错位和损坏。凡能待粉刷结束后安装或进行的装小时后施行洒水养护,三天内不准让人行走,七天内不准进行有拖拉磨擦和有振动的施工。如先做地坪,后做粉刷时,应随时将落地灰清扫回收,以免日后结硬,造成铲除困难,甚至损坏地坪。水泥抹灰工程,严格仔细地清理抹灰基底,严禁在软底子上做水泥粉刷,以免造成粉刷开裂,脱脚和空鼓。做好的抹灰面均应注意保护,搬动物件和施工应避免碰撞,特别是线角和边楞处更要当心。楼梯的每级踏步口严禁用器件碰撞和敲打,必要时可采取护角技术措施(如采取钢木条外贴护角,封闭通道阻止人员通行)。安装施工与结构、装修施工交叉作业时,应按照批准的计划安排作业顺序,以杜绝多次开凿,反复修补的不良情况。修工程,应尽可能在后期施工,保证装修质量的一次成优和减少不必要的返修工作量。地面施工后保证有充分的养护期,一般规定在常温条件下,48小时以后实行洒水养护,三天内不准让人行走,七天内不准进行有拖拉摩擦和有振动的施工。如先做地坪,后做粉刷时,应随时将落地灰清扫回收,以免日后结硬,造成铲除困难,甚至损坏地坪。水泥抹灰工程,严格仔细地清理抹灰基底,严禁在软底子上做水泥粉刷,以免造成粉刷开裂,脱脚和空鼓。做好的抹灰面均应注意保护,搬动物件和施工时应避免碰撞,特别是线角和边楞处更要当心。楼梯的每级踏步口严禁用器件碰撞和敲打,必要时可采取护角技术措施(如采取钢木条外贴护角,封闭通道阻止人员能行)。安装施工与结构、装修施工交叉作业时,应按照批准的计划安排作业顺序,以杜绝多次开凿,反复修补的不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