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pdf
-
资源ID:3959439
资源大小:3.56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知识点一: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pdf
同学们好,本次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十章“贸易保护理论”。 从上两章分析中我们知道, 任何干预贸易的政策都会给本国或整个世界带来 一定的损失。那么,为什么要实行贸易保护呢?本章我们就来讨论分析一些贸易 保护的理论以及决定贸易政策的因素。 本次课我们来学习本章的第一个知识点: “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 护理论”。 我们将介绍 5 个流行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他们分别是: 1 1. . 保保护护幼幼稚稚工工业业论论 2.2. 改改善善国国际际收收支论支论 3.3. 改善改善贸贸易易条条件论件论 4.4. 增增加加政政府收府收入论入论 5.5. 民民族族自自尊论尊论 首先,我们来讲第一个:保护幼稚工业论保护幼稚工业论 其基本论点为:一些国家工业刚刚起步,像初生的婴儿,而其他国家的工业 处于鼎盛时期, 若自由竞争, 前者必然会被扼杀。 如果政府实施一段时间的保护, 则可能使新工业成长并有能力参与竞争。 这一理论在中国很流行, 我国也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研究, 有时也称为保护 “民 族工业” 。 然而,幼稚工业是否应该被保护,取决于三个前提条件: 1.被保护的产业必须有成长的潜力,必须有潜在的、通过成长能够发挥出来的比 较优势。 2.保护只是短期的,保护付出的代价必须是有限的。 3.产业成长带来的收益要能够弥补保护该产业所付出的代价。 因此,根据这三个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幼稚工业都应该被保护,而只有那些 确有潜力的工业才应得到保护。但在现实中,情况往往并不是这样。 经济学家发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着三个问题: 1.保护对象如何选择? 由于人们并不能掌握所有的产业信息,所以选择往往是错误的。 2.用什么手段保护?是关税?补贴?哪种手段更好? 一般来说,采用补贴等产业政策优于关税等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 3.保护会否延迟技术进步? 如对计算机保护计算机价格过高计算机不能迅速普及信息产业落后 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历史悠久,主要理论有美国的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和德国的李斯特(Friedrich List) 的幼稚工业保护论。 首先介绍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71804 年) ,美 国开国元勋之一, 宪法的起草人之一, 财经专家, 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 2006 年汉密尔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 100 位人物第 5 名。 为了纪念其为美国所做的突出贡献,将其头像印在了美元上。 汉密尔顿提出的保护的措施包括:实行保护关税制度,限制重要原料的出口 和免税进口必需的原材料,向国内工业发放津贴和奖励金,向私人企业发放政府 信贷,鼓励生产要素(特别是外国资本和熟练劳动者)流入等。 另一位就是李斯特(List, F. 17891846)德国经济学家,保护贸易论倡 导者。生于一个鞋匠家庭。1825 年赴美,任当地德文报纸主笔,1830 年入美籍, 曾任美驻来比锡、汉堡领事。1841 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问世, 数月之内发行 3 版。1846 年赴英,鼓吹保护贸易。因病返德,生活潦倒,身心 憔悴,雪夜开枪自杀,只活了 57 岁。 李斯特的主要观点有: 区分了国内自由贸易和国际自由贸易, 他认为, 国内贸易应该是完全自由的, 而国际贸易是否实行自由贸易原则,必须与一国的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相适应 (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时期、农工商时期。 ) 认为保护的对象是有选择的,首先应当对工业进行保护。第二,保护的程度 是可调整的,也就是说,保护并不是永久的,当受保护的产业能够与外国进行竞 争时,就不再予以保护。 接着,我们来讲第二个:改善国际收支论改善国际收支论 首先,要明确出超(即贸易逆差) ,入超(即贸易逆差)的概念。若出口< 进口,则有入超(贸易逆差) ,反之是出超(贸易顺差) 。出超是外汇净收入的增 加,入超是外汇净收入的减少。 实行贸易保护可以减少进口,从而减少外汇支出,增加外汇储备。 那么问题来了:出超越多越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通过贸易保护手段来 达到出超或增加外汇储备的目的,其带来的损失一定是不小的,既可能引起国家 间的贸易纠纷,也可能对本国消费者及出口行业造成不利影响。请同学们自行思 考。 第三个理论是; 增加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收入论论 关税是政府收入的一个来源,也是政府实行贸易保护的动力之一。 首先,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关税就成为了 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另外,征收关税比增加国内的各种税收容易。关税是在商 品进入本国市场前征收的,由此产生的价格上涨似乎并不是政府的原因,因此这 种税收较少收到来自国内的反对的声音。 下表列出了部分国家关税收入占政府收入的百分比 国国家家 年年份份 关关税税收收入入占占政政府收入府收入的的比比重重 (% %) 喀喀麦麦隆隆 1 1999999 2 28 8 埃埃塞塞俄比俄比亚亚 1991996 6 2 27 7 菲菲律律宾宾 2 2000000 1919 蒙蒙古古 20002000 7 7 韩国韩国 19971997 6 6 印印尼尼 19991999 3 3 美国美国 20002000 1 1 瑞瑞典典 19991999 0 0.07.07 意意大大利利 19991999 0.010.01 从表中可以看出, 关税的比重跟一国的发展程度有反向关系: 发展程度越低, 关税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第四个理论是:改善贸易条件论改善贸易条件论 改善贸易条件论认为, 用增加关税等贸易保护的手段限制进口减少需求可以 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如果是一个大国,它在某种商品的世界进口总量中占有相当 大的份额,那它就成为一个具有垄断优势的购买者。 最后一个是:民族自尊论民族自尊论 将发展民族产业与爱国主义联系起来。为了增加民族自豪感,政府一方面从 政治上把使用国货作为爱国主义来宣传, 一方面企图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减少外 来冲击,发展民族工业。这种理论认为政府应采取高关税和出口补贴来促进本国 工业发展并增强民族自信和自尊。 以上就是本讲的全部内容,同学们听懂了吗?在下一次课程中,我们将会学 习下一个知识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