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
资源ID:39688914
资源大小:1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关于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20_年6月至8月,我县启动并顺利完成了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进一步破除了制约“小县大城”开展的体制性束缚。为全面解了新行政体制运行状况,自今年6月份起,县人大专题调研组深化各乡镇、街道、阳光效劳中心、社区及相关部门,采取听汇报、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总体上看,经过半年多的“磨合”,新行政体制运行良好,到达了“优化资配置、增强开展活力、促进城乡统筹”的预期效果,但新的乡镇、街道在履行职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新行政体制的总体运行情况行政区划调整后,除_、_、_三乡外,新的乡镇、街道逐步实现了行政管理方式和治理形式的转变。从乡镇情况看,新建乡镇整体运转平稳有序,行政管理程度、社会效劳质量进一步优化,与原有乡镇所属村的行政管理关系根本理顺,撤并乡镇干部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不断增强。县委、县政府按照“效劳机构不散、效劳职能不变、效劳程度不降、惠农政策不变、帮扶机制不改、三农投入不减”的承诺目的,在原_、黄_、云_、大_、沙_、_村、_、_管理处设立阳光效劳分中心,加强了属地管理,方便了群众办事,确保了平稳过渡。从街道情况看,在撤销原云_镇、云_乡的根底上,设立了_云、元_、白_山、凤_山等四个街道,辖七个社区,并完善了工作机构,出台了管理机制。通过设立街道,我县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空间布局得以优化,各街道开展定位不同,良性竞争态势日益显现,行政拉力明显增强,干群联络更加亲密,城市化管理格局初步显现。二、新行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半年多的运行理论证明,我县新的行政体制符合“小县大城”核心战略的开展需要,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的集聚开展、交融开展。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1局部群众思想观念需进一步转变。一是对新行政形式缺乏理解。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的范围广、力度大,但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局部群众对新的行政形式一知半解,认为街道、阳光效劳分中心仍是一级政府,和乡镇相比只是“新瓶装老酒”,对街道的效劳功能和新乡镇的管理职责缺乏足够理解。二是原有的思想观念尚未转变。受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影响,群众地域意识强烈,地理属性明显,心理上真正交融尚需时日。对原乡镇依赖感强,办事习惯、诉求方式一时难以改变,导致新行政体制的行政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三是被撤并乡镇的群众心理上有一定的失落感。普遍反映与乡镇领导联络没有以前方便,与主要领导直接接触少了,心理上存在着不被重视、被边缘化的顾虑。局部群众代表还反映,行政区划调整前政府承诺的少数政策没有兑现,如帮扶工程、康庄公路政策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2.行政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一是街道的管理形式仍沿续旧制。虽然目前四个街道都装备了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但设置上仍沿用乡镇形式,难以适应城市管理、社会效劳的开展形势。由于部门受权不到位,街道难以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管理束手束脚、处处受限。各街道内部办事机构仍设党政办、财政办、综治办等几大办,工作人员仍为农经员、计育员、文化员等几大员,但在实际工作却承当着多项事务,人和事对不上号。二是阳光效劳分中心的权利与职责不匹配。从调研情况看,各乡镇阳光效劳分中心仍然承当着原有乡镇的行政职责,但缺乏相应的权限,村民办事存在“两头跑”现象。局部干部感觉分中心只是“二传手”,在回应群众诉求、处理各类矛盾、维护基层稳定等方面,有责无权,压力较大。三是社区管理体制不清。行政区划调整前,社区事务根本上由云和镇社区办负责。设街道后,街道保存事权,而人权和财权由民政部门掌管。人、事别离,双重管理,导致街道对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区作用的发挥。此外,由于划界所致,存在同一行政村村民分属不同街道问题,增加了社区工作难度。3.行政保障体系亟待进一步健全。一是办公经费相对紧张。在调研中,局部乡镇、街道反映财政资金只能保吃饭,办公经费缺乏,开展工作捉襟见肘。阳光效劳分中心实行包干制,根本上入不敷出,靠乡镇补助。公共财政投入较少,区域共建单位分布不平衡,造成社区工作经费缺乏且不平衡,活动开展资金缺口较大。二是后勤保障存在困难。局部街道、乡镇阳光效劳分中心办公用车紧缺,局部社区办公条件简陋。如元和街道的阳光便民效劳中心、档案室、防汛办公室、人武部等专用办公场所至今未解决;新建的_社区尚无办公用房。三是人员保障不能完全到位。目前乡镇、街道普遍缺编,_镇、_镇及四个街道均缺编78人,尤其林技员、农村“三资”管理人员、文化员等专业人员缺乏。局部乡镇、阳光效劳分中心反映,干部流动性过大,外借工作人员较多,对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相应的后续工作尚未完全到位。行政区划调整后,相关部门后续工作没有及时跟上,群众户口簿、身份证、土地房产证、门牌等信息变更进度缓慢,给群众消费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还有群众反映,局部街道办事处的地点设置不尽合理,群众办事多有不便,建议根据管辖的地理区位重新进展选址等。三、几点建议全县行政区划调整,意味着新的管理格局逐步形成。新行政体制运行的顺畅与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开展,关系广阔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当前行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建议:1.深化宣传引导,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新行政形式的宣传。结合各自区域的开展现实和规划,继续向群众讲深讲透行政区划调整的意义,进步认识,凝聚共识。同时,要让群众充分理解新的乡镇、街道的效劳管理职能和办事程序,进步行政效劳程度和办事效率。二是要充分发挥好阳光效劳分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做好效劳工作的同时,应重点做好引导工作,逐步转变群众的办事理念,使群众尽快适应新的行政效劳管理形式。三是要进一步亲密干群联络,加大驻村干部工作力度,更加关心被撤并乡镇群众的消费生活。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兑现调整前的帮扶政策,弱化群众原有的地域观念,增加群众对新行政区划的认同感。2.理顺管理体制,加大行政拉力。一是要区别对待阳光效劳分中心去留。作为过渡时期,在联络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阳光效劳分中心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从加强行政管理的角度讲,设置阳光效劳分中心只是权宜之计,其效劳管理职能应进一步弱化。从调研的情况看,由于地缘接近、交通便捷等因素,_、云_、大_等地融入新乡镇较快,撤销阳光效劳分中心的条件日臻成熟,可逐步弱化效劳功能,撤减工作人员,充实乡镇本部工作力量,增强乡镇的行政拉力。而崇头片区受调整范围大、群众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路程较远等主客观因素,阳光效劳分中心短期内不能撤销,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并且要进一步明确其工作职责。 二是要积极探究街道运行的新形式。要走出“街道即是乡镇”的误区,明确功能定位,完善制度体系,标准办事流程,进步运行效率,尽快实现从“行政管理者”到“社会效劳者”的角色转变,更好地效劳城区经济开展和社会管理创新。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城市管理和社会效劳的需要,在加强部门监管同时,加大对街道的指导和受权利度,派驻执法人员,使其成为城区综合效劳管理平台。对街道实行绩效考核,即要有量化标准,更要有对工作社会价值、公共效益以及效劳优质化、均等化的综合评价,不能搞“一刀切”。三是要明确社区的理主体。尽快理顺街道、民政部门对社区的管理关系,统一人权、事权、财权,进一步加强社区建立,充分发挥社区社会效劳根底作用。3.改善办公条件,强化干部管理。一是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建议县政府及财政部门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街道运行经费问题做一个系统的调研,核算资金额度,确保乡镇、街道、阳光效劳分中心、社区日常工作经费。二是要尽快解决局部街道、乡镇阳光效劳分中心、社区的办公用房紧张、无干部食堂、用车紧缺等问题,改善办公条件,加强后勤保障,解除干部的后顾之忧。三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立。加大乡镇、街道干部招考和选调力度,健全工作队伍,充实基层力量;要进一步标准干部流动、借用等管理机制,确保工作的连续性;要重视并关心区划调整中乡镇留守干部,特别是遥远乡镇阳光效劳分中心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进步他们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4.完善配套建立,解决后续问题。一是要坚持“新官认旧账”、“新官理旧账”,积极兑现调整前的政府承诺,加快教育卫生、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公共根底设施建立,尤其要改善被撤乡镇群众的消费生活条件,进一步消除被边缘化顾虑。加大中心村、中心镇建立,扎实推进下山转移工程,加快人口交融集聚进程。二是要加强街道配套效劳机构建立,优化学校、幼儿园、社区医疗等机构布局,适当增加公安派出所、环卫所等数量,健全街道效劳管理才能。三是建议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完成农户和居民原有各类证件的信息变更工作,防止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