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骨科开题报告 .pdf
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椎间盘突出症并下腰椎不稳术中用与不用胶原蛋白海绵的短期及长期疗效对比研究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研 究 生 姓 名谷雨学号 2008213013093 导师姓名、职称徐振华教授入 学 年 月 2010年 9月 填写说明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一般于第三学期进行,完成时间最迟不能超过第四学期。二、开题报告评议小组由3-5 名副高职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评议小组设秘书一人,协助组织和处理评议事宜,并做好详细记录,记录由学院作为原始材料保存备查。三、本开题报告一式二份,学院、研究生处各留一份。一 立论依据(所选课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脱出症。它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以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作为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5-10%,占腰腿痛病人的60%以上,是困绕病人和医生的一大顽疾 1。关于 ldh 的发病机制,自从1934 年 mixter创立机械性压迫学说以来,机械压迫一直是ldh 发病机制的经典解释,对其手术治疗也往往建立在机械压迫的基础上,自从1 9 3 4 年mixter和 barr 首先成功应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通过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来消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即使到目前,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或显微镜下手术,无不与机械压迫紧密相连,虽然目前各种手术方式多样,但开放手术仍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没有微创手术系统的医院,对于合并有下腰椎不稳的患者,开放仍然手术不可取代。无论何种手术,手术本身总是有创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某些并发症,其中神经根粘连就是手术常常需要注意预防的一种最多见的情况,如何预防神经根粘连一直是脊柱外科医师研讨的问题。粘连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创面渗血凝固后血痂中收缩蛋白单一方向收缩引起的。目前已有学者在学术会交流报道保留部分黄韧带的方法预防神经根粘连,但现在这种方法还没有经过长期疗效的证明,暂时也无法广泛推广。随着生物材料的发展,胶原蛋白海绵开始应用于临床,胶原蛋白海绵是以牛跟腱为原材料,通过酶解、纯化制取高纯度型胶原,再根据互贯网络技术制成。胶原(collagen)是机体的主要结构蛋白,由3 个肽链组成螺旋结构,每条肽链由1000 个以上的氨基酸构成;哺乳动物之间的胶原结构相似。制备后的产品保持了蛋白质的三股螺旋结构,因而具有活性;胶原分子能够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在使用时通过压迫创面激活内源性凝血,以达到止血效果,王永胜(2)对其止血作用已有研究。胶原蛋白海绵属于典型的甘xy 结构(x、y 分别代表脯氨酸和羟基脯氨酸),其中主要为羟基脯氨酸,而羟基脯氨酸是人体中唯一一种起修复作用的氨基酸保持原有生物活性,无抗原性,无免疫性,通过酶切技术和钴60 灭菌工艺制备,纯度高,生物相容性优异,可吸收性,可降解为氨基酸从而被人体所吸收,该产品呈网状结构,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8 页 -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对于其结构和毒力学,早在 1998年既有学者(3)报道,国外(4)也有报道;陈晓东(5)等研究认为;胶原蛋白海绵对创面修复及愈合,加速肉芽组织的生长、促进慢性溃疡和压疮创面生长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胶原蛋白是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海绵兼有修复、止血和填充三种作用,谢杨(6)研究认为: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小面积骨外露有其独到之处,主要是因为胶原蛋白是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它与人体各器官、组织及细胞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因此胶原蛋白制品很适合人体器官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且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其促进创面愈合机制有5 点:(1)诱导成纤维母细胞衍生、聚合,刺激机体本身胶原生成、排列;(2)刺激毛细血管生发中心的形成,保障肉芽组织血供和氧供;(3)诱导、趋化单核一巨噬细胞及白细胞,增强局部抵抗力;(4)实验表明:胶原对成纤维母细胞及上皮细胞均有诱导作用,可诱导上皮细胞再生,最终促进缺损创面完全修复;(5)胶原激发组织对骨形成蛋白的活性,利于新骨形成;骨感染、骨外露的骨组织大多失去骨膜,无软组织覆盖,质地干燥,不利于肉芽和上皮细胞的生长。由于胶原蛋白海绵所具有的以上优点,用于外露的骨创面还可形成一层膜状物,使创面与外界隔离,但不影响坏死组织不断液化排出。肉芽组织生长较快,逐渐覆盖外露的骨组织,同时,周围上皮细胞爬行生长,逐渐缩小封闭肉芽创面,愈合后瘢痕减少,利于功能的恢复。郭炜(7)总结认为,胶原蛋白海绵对于骨髓炎及感染窦道病灶清除后腔隙填塞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大面积创面广泛渗血具有良好的效果。黄显凯(8)等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应用生物蛋白海绵,可以明显缩短创伤后创面出血停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减少了创面分泌物,使创面很快达到清洁,组织充血水肿消退,从而缩短了伤后至植皮时间。创面细菌明显减少,有利于创面感染防治。胶原蛋白海绵在脊柱手术中可作为止血膜及引导组织的再生膜使用,同时它还有防粘连的作用。如果手术中植入活性胶原蛋白,创伤部位的血肿即可渗入胶原的孔隙中形成血痂,血小板具有伪足和含有丰富收缩蛋白,此环境下,血小板中收缩蛋白的收缩只能发生在胶原蛋白海绵的孔隙中,从而大大减少了因血小板中收缩蛋白单一方向的收缩引起的相邻组织之间粘连的发生。但目前还未见有胶原蛋白海绵在预防神经根粘连的疗效报道,故本课题选择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在椎间盘突出症并下腰椎不稳术中应用与不应用胶原蛋白海绵的短期及长期疗效进行研究,若证明应用与不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在预防神经根粘连中有显著性差异,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二、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具体说明课题研究内容、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本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要取得的成果):【研究内容】1 研究用与不用胶原蛋白海绵在椎间盘突出症并下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2 研究用不用胶原蛋白海绵在椎间盘突出症并下腰椎不稳的长期疗效。【关键问题】1 完整收集纳入研究患者的手术前,短期及长期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资料。【预期目标】1 对在本院进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下腰椎不稳手术患者,按是否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分组,对比分析短期及长期疗效,得出建议临床是否值得应用胶原蛋白海绵的结论。2课题完成后,预计在统计源期刊或核心期刊上发表1-2 篇论文。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现有的研究基础:【研究方法】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比研究。时间及地点:2006 年 6 月至 2008 年 6 月在武汉大学医学院中南医院。对象:选择在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并下腰椎不稳手术患者。分组:根据手术后是否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分为2 组: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8 页 -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检查、x 线片(包括正侧位、斜位及动力位)和mri 证实符合手术治疗标准,且已完成手术随访在两年以上者。排除标准:1 多节段、有钙化及无下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 因为各种原因未行内固定的患者。设计、实施、评估者: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本人设计,收集资料;由同一小组完成手术及实施干预;并进行随访、评估。干预措施:一组手术完成后在硬膜外置入胶原蛋白海绵,另一组未置入胶原蛋白海绵。材料:由无锡贝迪生物公司提供的胶原蛋白海绵(批准文号:国食药械(准)字2006第 3640727 号,产品标号yzb/国 1207-2003)效果评价:分别在手术后 3,6,1 2,2 4月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进行x-线检查,在 12,24 月时月进行mri 检查,根据 x 线摄片及mri 检查测量椎间盘高度比值。分别记录术前和 12 月、24 月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评分)、下腰痛及下肢根性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运用改良的macnab分级法记录最终的临床疗效。统计学分析:采用s p s s 1 0 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 检验 p<0 0 5 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篇二:骨科康复护理开题报告骨科康复护理开题报告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日常生活中因骨科疾病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诊治及时、手术成功和用药得当等治疗过程均按照主治医生的治疗计划进行,但在护理过程中尤其是基础护理过程中常常因为护理不当造成后期康复中难免在身体某部位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实只要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按照医疗规定的程序,配合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基础护理能解决病患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骨科病人的后期护理尤其是基础护理过程中,加强基础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减少致残的关键,各级各类医护工作者必须对护理工作高度认同,以高度的责任感面对骨科病人的康复工作。同时在基础护理中,心理康复护理在全面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贯穿于整个骨科病人护理的全过程,只有医护人员在医学伦理知识的指导和医疗执业道德的指引下,对病患施以热心责任和舒适康复护理,方能保证病患尽最大可能的康复。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骨科病人在基础护理中区别于其它科病人,因为骨科创伤的独特性,加之多发骨折、复合伤、截瘫病人及老年病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等诸多原因,因治疗过程中疼痛原因的限制,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并很容易发生并发的各种症状,因此必须加强骨科康复护理的质量控制和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同时又针对特性病例施以独特的治疗康复方案,从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入手,加强和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制度化的绩效管理方式加强管理,同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最大限度的降低骨科病患在康复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三、关键词及定义基础护理;质量管理;骨科康复。四、文献回顾周谋望在 深入临床积极开展骨科康复一文中对骨科康复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16.)赵洁在骨科护士实施康复护理工作现状的调查一文中对目前骨科护理存在的主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国康复.2005,20(2):122.)刘春荣和谢发连在骨科病人的心理康复护理一文中主要就骨科病人的心理康复问题进行了探讨(福建医药杂志,2006,28(6):160 161.)综上所述,骨科护理方面的主要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目前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加强医护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8 页 -工作人员医学伦理学和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学习,重点培养医护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积极营造的医院和谐文明的人文关怀氛围,提高对骨科康复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五、研究设计类型本文主要针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属于基础研究。六、研究对象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目前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对策。七、研究工具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和理论分析法,通过观察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借助理论分析,寻找对策。八、研究步骤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步骤主要通过观察法找出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九、统计学分析本文主要是通过骨科康复护理护理过程中的临床观察,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论文的主要方向是骨科康复护理的经验体会,属于经验总结型论文。附件:论文大纲引言一、目前我国骨科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对骨科基础护理康复执行程序不甚了解。(三)医护人员自主性不强,病患缺乏沟通。二、高度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医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一)加强医护工作人员医学伦理学和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学习。(二)重点培养医护工作人员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三)营造积极的人文关怀氛围。三、提高对骨科康复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一)充分理解和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二)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纠正护理缺欠。(三)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四、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几点体会。(一)护士长应切实加强病房护理基础管理工作。(二)在骨科康复护理过程中强化舒适护理的工作理念。(1)环境舒适。(2)体位舒适。(3)治疗舒适。(4)心理舒适。(5)帮助病人减轻疼痛。(6)耐心的指导。(7)详细明确的药物使用说明。五、提高骨科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一)加强护理专业尤其是骨科康复护理专业的培训。(二)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三)制定康复反馈制度。(四)针对特性病患制定护理应对预案。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8 页 -(五)将护理质量监控结果作为评价每个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的硬指标。结语篇三: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关键词:钢丝环扎四肢长骨骨折济南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骨折不愈合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症,其中以四肢长骨多发,例如胫骨,股骨,肱骨等,针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二次手术我院多才用植骨术配合lcp 重新内固定。自体髂骨作为植骨材料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取材简单、组织相容性好、无移植排斥反应、骨诱导作用强等,这些优点使得髂骨成为一种最佳的植骨供材,这在临床上已形成共识。植骨是治疗骨折不愈合的重要方法,其机制是爬行替代所引起的支架作用与供给矿物质的作用,爬行替代顺利进行的条件要求准确的复位、充分的植骨和坚强的固定。为达到充分的植骨,及早促进骨折愈合,我们采用髓内外36植骨的方法,外用钢丝环扎,配合lcp 坚强内固定,术后31 个月内进行随访,根据愈合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选题目地在于探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课题以导师多年的临床资料为依据,通过对骨折不愈合手术治疗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随访调查及回顾性分析,根据骨科特殊生物力学特点和导师治疗骨折不愈合的多年临床体会,分析治疗效果,并对手术中的细节问题做初步探讨与论述。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对导师的临床实践的研究、总结,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二、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动态、水平治疗骨折不愈合,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植骨术加更改断端内固定。骨折不愈合应用自体骨移植治疗效果显著,已经形成共识。植骨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方法,植骨方式临床多采用髓内外联合植骨。沿肌间隙进入,骨膜下小心剥离显露骨折部位,取出内固定器械,清除骨断端间瘢痕,咬除硬化骨,打通髓腔,修整骨折端,手法复位,按照骨缺损情况取骨。髓内植骨以比髓腔稍粗的骨棒,贴紧髓腔骨质;髓外上盖植骨宜用螺丝钉固定植骨块;骨碎屑充分填充残余的空隙,这样才能确实达到植骨的目的和要求。自体皮-松质骨植骨的爬行替代缩短了骨折愈合过程,新鲜的自体骨具有生物活性,不存在免疫排异,无传染疾病的风险,同时存在骨传导和骨诱导能力。内固定物更换得坚持以下原则,原钢板内固定者,可更换成交锁髓内针或更长的钢板置于张力侧;原交锁髓内针内固定者,可选用更大号髓内针或钢板内固定;原先短钢板内固定者,可改成较长的钢板。所有病例均需植骨。更换内固定物后,,术后石膏外固定者,应及早进行肌肉收缩锻炼活动,骨痂生长良好后,去石膏开始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但是临床上医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可以根据骨痂生长情况酌情处理,出院时务必详细医嘱病人注意事项,配合医生,直到骨折完全愈合。lcp钢板内固定适用于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可用拉力螺钉固定碎骨块及移植骨块,并对断端行轴向加压锁定。手术关键是将骨折端的瘢痕结缔组织全部切除,骨端硬化骨全部咬除,露出正常骨质,钻通髓腔,植入的骨块必须牢固的嵌入缺损区,间隙用松质骨填满,。应积极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严格定期随访及指导。避免过早的不正确的负重。综上所述,对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自体骨移植疗效确切,安全稳妥,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值得提倡。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本研究病例均采集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 (二)采集时间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8 页 -9年 5 月 1 年 1 月 (三)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 (1)病史:明确的外伤史,骨折后 6 个月没有愈合,并且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已有3 个月。()症状:患者骨折端成角、旋转、侧移位、短缩畸形或者节段性骨缺损、持重疼痛或不能持重、局部在应力下疼痛等。(3)体征:局部窦道形成、流脓、假关节形成或伴有局部软组织瘢痕、缺损等 (4)辅助检查:x 线表现:骨端硬化,髓腔封闭;骨端萎缩疏松,中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或骨端硬化,相互成为杵臼假关节等这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就可以定为骨折不愈合。(1)符合本病诊断标准;()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有假关节形成;(3)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多次复查x 线拍片显示,骨折线清晰可见,未见内外骨痂或内外骨痂极少;(4)拍片显示骨折线增宽,骨折端骨面致密性硬化,骨髓腔封闭,骨质疏松,骨痂间无骨小梁形成,或伴有明显的骨缺损;(5)临床表现有骨的感染、缺损、畸形、肢体不等长、局部窦道形成、流脓等。3排除病例标准:(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患者有严重的内科疾病,不能够耐受手术者 (3)精神疾病患者 (4)资料不全影响判断者疗效观察方法对骨不连愈合的评价应包括骨愈合和功能恢复双重评价:(1)骨愈合评价标准:本评价结果决定于四项指标:骨愈合、感染、畸形和肢体长度,其中骨愈合标准为x 线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痴通过骨折线,拆除或试行松动外固定物后骨折无异常活动,下肢可无痛行走,上肢持物骨折处有稳定感。评价标准:优:骨折愈合,无感染,断端畸形<,双侧肢体不等长<cm。良:骨折愈合及其他三标准中两项。可:骨折愈合及其他三标准中一项。差:骨折未愈合或再骨折或虽愈合但不具备其他三标准中任何一个。()功能评价标准功能的评价分上肢与下肢的不同,上肢主要考虑其灵活性,而下肢主要功能为负重行走。将下肢评价指标定为以下五项:明显跛行;踝或膝任何一关节僵硬(完全伸膝或踝完全背伸时,活动范围较正常或对侧丧失15以上):软组织情况不良;有限制活动或影响睡眠的疼痛存在:丧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优:存在工作能力且无其他四项指标。良:存在工作能力且具以上四指标中一至二项。可:存在工作能力并具以上指标中三至四项。差:丧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不考虑是否具备其他指标。对上肢功能评价参照“seu 和 hdlly对上肢功能评价标准”3 观察指标为三项: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日常活动能力。l:上肢功能评价标准分数痛疼任一关节活动受限日常活动优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8 页 -良差 无用力或疲劳后持续性<4>4 完全不受限轻微受限严重受限 5课题进度及安排:9-5 1-1 收集病例及随访 1-1 1-1 资料汇总及数据分析 11-1 11-3 撰写论文、定稿四、本课题特色、预期取得的结果>骨折不愈合应用自体骨移植治疗效果显著已经形成共识,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需要不断的进行,更要求开展回顾性工作及进行系统的整理。因此,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资料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通过搜集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9 至 1 年期间的患者临床资料,对于自体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临床研究与总结。应用统计分析评分进行术前、术后及相关方面比较,对自体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获得客观、真实、准确的评价,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五、可行性分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是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评定的重点学科、重点科室,在省内知名度较高,病人来源广泛。导师王明喜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 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治疗骨折不愈合做过大量研究、临床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题搜集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近几年的临床资料,并在导师指导下对这些一手资料进行研究与总结。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由于并发症较多,治愈比较困难,手术后功能恢复过程漫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是非常必需的,也是可行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山东省中医院近年应用钢丝环扎36植骨配合lcp 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效果分析情况,因此在选题上可行性较强。课题的研究也得到了学校、附院等各部门、科室的大力支持。相信可以圆满地完成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王亦璁,等骨与关节损伤m 人民卫生出版社,3 夏和桃组合式外固定器简介eb/ol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5 4 蒋协运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 人民卫生出版社,5 5 byd hb,lipinski sw,wiley jh j bne jin sug a,1961;43():159168 6 audige l,giffin d,bhndi m,e l ph nlysis f fs f delyed heling nd nnunin in 416 peively eed ibil shf fues johp rel res,5;438:13 jes j mchy,jhn hezenbegtibil nnunins j/ol emediine,ap 9,4 8 周来喜,林本丹,钟志刚,等胫骨骨折三种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比较和临床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5(5):48 43 9 李峰,欧阳跃平骨不连临床研究进展j 国际骨科学杂志,;8():11119 1 hvey ej,henley mb,sinksid mf,e l iyuy,3;34():111116 11 任可,张春才,赵建宁,等持续动态压应力下骨折愈合时软骨内骨化的特点及其机制j 解剖学杂志,8;31(4):554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8 页 -1 李兴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j中医正骨,;19():4344 13 吴国华4 种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双骨折的疗效对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4;13(1):4 48 14 权毅,潘显明,王元山,等交锁髓内钉断钉与骨不连的力学研究及临床意义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3;11(3,4):9 15 seeke w,suge g,kinzl l ll pliins f in-edully nilingjohpde,1996;5:491 篇四:开题报告学号:t2014017 编号: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 论文 工作 实施 计划院(系、所)第一临床医学院学 科(专业)骨伤科研 究 生 姓 名 王芳学科门类与学位级别临床医学硕士导师姓名马勇入学年月开 题 报 告 日 期 2014.6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填 表 须 知 1、论文开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向评议小组报告并听取意见后,由研究生本人填写此表。2、论文开题报告填写完成后,必须经导师审批,院(系、所)意见签署,通过后方能提交。5、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研究生自留放入本人“研究生学习档案材料袋”;一份交教研室或者学科,一份交研究生秘书处,由院(系、所)保存并归入院(系、所)研究生教学档案。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