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振兴汽车装备制造业的意义 .pdf
专题九:天津市汽车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12-31刘 源一、振兴天津汽车装备业的积极意义第一,汽车产业是创造巨大产值的产业。汽车是耐用消费品,既是高价值的产品,又是批量大的产品。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提高,汽车的附加值越来越高,汽车产品向着高级化、多用途、人性化、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汽车产值的增长幅度往往可以超过汽车产量的增长幅度。目前全球汽车工业年总产值在15000 亿美元以上。第二,汽车产业是影响范围最广和影响效果最大的产业。从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汽车工业对钢铁、有色金属、橡胶、塑料、玻璃、涂料等原材料工业,铸、锻、热、焊、冲压、机加工、油漆、电镀、试验、检测等设备制造业,机械、电子、电器、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配套产品和零部件等会产生巨大需求;从汽车的使用过程看,汽车对公路建设、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从而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汽车销售带动了相关贸易业、金融服务、保险、维修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三,汽车工业对促进新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起着重要作用。与其他产业相比,汽车开发所涉及的新技术的范围、数目、周期和规模,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汽车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型钢材、合成橡胶等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装备制造业领域,各种高性能设备、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机器人、电子计算机等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此外,各种先进的配套产品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在汽车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第四,汽车产业是强大的出口产业。汽车生产的集中性与市场的分散性,决定了汽车产业成为一国强大出口产业的地位,可以为国家创造大量的外汇储备。只要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就可以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第五,汽车工业可以提供大量而广泛的就业机会。汽车的大规模生产,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随着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普及率的提高逐步提高;更重要的是,汽车工业为众多的上游产业和汽车使用相关服务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个数量远远大于汽车生产中提供的就业机会。目前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约占其总就业机会的10%-20%。第六,汽车工业是创造巨额税收的产业。汽车不仅在生产过程创造税收,更主要的是在销售、使用过程中创造税收,而且后者远远高于前者。例如德国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汽车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税收占税收总额的23%左右。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和汽车普及率的提高,汽车提供的税收在税收总额中占据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广阔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4 页 -从大背景看,目前中国的平均汽车保有量非常低,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应该有1.6 亿辆汽车,是目前的8 倍。2003 年,我国每千人的轿车拥有量只有5.16 辆。世界上亚、非、拉美的29 个国家人均GDP 均低于我国,可是它们的每千人轿车拥有量却高于我国。例如位于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虽然人均GDP只有 701 美元,但每千人轿车拥有量高出我国16.6 倍;人口数仅次于我国的印度,其人均 GDP只及我国的39,可是每千人轿车拥有量却只与我国相差10。我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据预测,2010 年,我国汽车生产量和消费量将跃居世界第二位,相关装备需求预计将超过1000 亿元。三、国内汽车装备制造业现状汽车工业是综合性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汽车工艺装备等相关工业的发展。汽车行业,也是机床装备业的最大用户,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的发展都表明,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过程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工业发展的水平。国外的机床设备制造业40%至 60%的设备是提供给汽车制造业的,而我国,机床设备制造业只能为汽车制造业提供15%左右的国产设备。需要大量进口,这就意味着用别人的装备生产终端消费品,我们只能赚到劳力钱。这不仅削弱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而且直接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建设强大的汽车装备制造业。汽车装备国产化对于提高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四、天津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具有坚实基础天津汽车工业作为天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至目前已累计生产汽车192 万辆汽车,畅销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天津汽车工业年均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左右,每增加 7000 万元产值,将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上升约1 个百分点。围绕为天津汽车工业配套的天津企业就有近180 家,其中很多企业都是依赖天津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壮大的。按照天津汽车未来发展规划,至2010 年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1210 亿元,汽车总产量 77.4 万辆,形成轿车高、中、低档次齐全;微型乘用车成系列;高、中档豪华客车形成规模的多品种、系列化的产品格局。振兴天津汽车装备制造业对于降低成本、开拓汽车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天津汽车产业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天津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汽车产品的多样化、车型覆盖的宽领域、大批量生产的快节奏,以及汽车工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汽车工业对装备的需求呈现层次多、领域宽、技术新、质量高、数量大的特点,从而构成了对技术装备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技术装备必须制造周期短、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先进的技术性能、有极好的可靠性,保持较好的开工率;还要做到不仅能提供性能稳定的主机,而且要配套完整,包括夹具、刀具、量具、冷却、排屑等辅助装备以及必要的物流系统;同时,技术装备应具有一定柔性,以适应汽车工业多品种加工和产品换型的要求。汽车工业对装备技术的要求,可归纳为:高效、精密、可靠、成套、实用、柔性、环保。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4 页 -(一)冲压装备发展展望 21世纪的制造业,正从以机器为特征的传统技术时代,向着以信息为特征的技术时代迈进,即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冲压设备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更具柔性,以适应“及时生产”的要求。压力机用户要求设备的所有控制功能集成化,从而实现全套模具的菜单化管理,主要包括滑块行程调整、平衡器气压的调整、气垫行程调整,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各个环节的参数设定。压力机控制系统的集成化,可通过单一操作接口实现所有压机和模具的各项控制功能,包括故障诊断、模具菜单配置、可编程限位开关和模具监控的调整等,并使设备的维修保养更加方便,而且明显增加压力机的有效工作时间。制造汽车车身需要使用大吨位压力机和深拉延性能好的优质冷轧钢板这就促进了大型冲压设备大型模具加工技术和机床的发展也促進了深拉延冷轧薄钢板的大量生产以及半连续全连续的热轧和冷轧钢带机的发展。(二)、焊接装备的发展展望焊接是汽车制造链中的一个重要加工环节。针对汽车产品“节能、环保、轻量化、低成本”的需要,当前的汽车焊接技术正从传统的材料连接概念与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地延伸和拓展,并向先进的 精量化焊接制造 发展。由于汽车用材料和总成结构的不断变化,几乎所有先进的焊接技术和工艺在汽车制造业中都得到了应用,如:摩擦焊技术、电子束焊接、激光钎焊技术等。由于激光焊接具有热影响区小,变形小、成型好、生产率高等优点,目前广泛地应用于白车身、车顶、车门等焊接加工,其中较为典型的应用是激光拼焊板工艺。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已将50的车身部件点焊生产用激光焊接代替,使制造成本相对降低了约30。此外,变极性MIG/MAG焊、激光 MIG复合焊、磁脉冲焊接、胶接和机械连接方法等都已开始成功地应用在各类新车车型的制造中。另外,局部真空和非真空电子束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汽车铝合金结构件的焊接。为确保汽车焊接自动化生产高效、高质量的进行,基于过程参数的焊接质量实时监控和缺陷检出以及焊接生产过程及其产品质量信息的在线反馈也在实施中。而基于虚拟现实建模的机器人焊接过程仿真技术提供了工件、夹具和机器人焊枪姿态的三维信息已大量地应用于焊接过程规划、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焊接夹具的设计等各个制造环节。目前中国的焊接装备生产企业综合技术实力不足,所以在提高中国汽车焊接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中国焊接装备制造技术水平,降低中国汽车制造成本,是对中国焊接工作者的挑战和机遇。(三)油漆工艺装备发展趋势涂装工艺及设备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环保型涂装材料的应用,减少废水、废渣的排放,降低成本,优化汽车生产过程等几个方面。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4 页 -在欧洲,涂装设备的结构材料以不锈钢为主,设备的电气线路均设计在设备结构中,取消了电气管路,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和车间的立体分区布置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涂装的高清洁度要求和安全防火要求,无外部风管及内部辐射强化对流的新一代烘干室大幅度提高了热效率和烘干温度的均匀性。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车身自动涂装机逐渐被多自由度的喷涂机器人所取代,喷涂和密封大量采用机器人自动操作,比涂装机更适应柔性化生产。机械化传动链条普遍采用非金属材料,大幅度降低了传动噪音。(四)装配工艺装备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汽车消费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汽车装配作业也从传统的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向多品种、中小批量转化,装配生产的批量性特点趋于复杂,安装零件的品种、数量进一步增多,对零部件的接收、保管、供给,装配作业指导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的变化,必将使装配生产方式产生新的变革。尤其是进入90 年代以后,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器人的迅速发展,使汽车装配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如下:机器人在汽车装配中被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柔性装配线。整车装配线和零部件装配线向柔性装配线方向发展,以满足多品种生产和自动化装配要求;加注设备向真空式加注设备方向发展;试验检测设备向微机控制、数字化、高精度、自动化方向发展;专用装配设备向高精度、适应性强、自动化方向发展,一台专机应能适应23 种产品的生产要求,以适应多品种生产的要求;以静扭扳手和定扭矩电动扳手替代冲击式气动扳手是装配工具的发展趋势;一些产量大、零件数量少的零部件装配线趋于采用全自动装配线;将柔性装配线和其上的各种装配专机及检测设备有机的结合一起,由同一厂家设计、制造、安装,即交钥匙工程,是以后装配设备制造的发展趋势,这样便于保证设备的制造质量,避免扯皮现象,有利于提高装配工艺装备的整体制造水平,因此,未来汽车装配专用设备生产,应向以专业化工厂的生产组织形式发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