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艺体生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docx

    • 资源ID:39728534       资源大小:1.57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艺体生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docx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练习一、单选题(2020·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天体类型与其视觉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A恒星星光闪烁 B行星一闪即逝C星云轮廓模糊 D彗星拖着长尾2关于图示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天体系统共有五级B图示天体系统中,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C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D总星系就是宇宙3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宇宙(2022·江苏·扬州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到中部集热塔,塔内熔盐被加热,高温熔盐流入热熔盐罐中。当需要发电时,罐中的熔盐将水加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下图为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此光热发电站可能会(     )A误伤途经飞鸟 B干扰电子导航 C提升地表温度 D提高作物产量5下列省市最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的是(     )A重庆市B甘肃省C上海市D海南省(2020·黑龙江·绥化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我国古代智者用观日玉(半透明的玉石片或墨色水晶)观察太阳,留下了“日色赤黄,中有黑气知飞鹊”、“日暴赤如火,中有三足乌”等记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古人通过观日玉观察太阳发现了(     )A耀斑B黑子C日珥D太阳风7该现象多发时(     )A全球粮食将丰收B地球可能出现磁暴现象C全球各地夜晚可以看到极光D太阳大气层稳定(2022·云南昆明·高一期末)古生物学家在湖北省首次发现了生活在三叠纪,头部和捕食方式与鸭嘴兽(图1)极为相似的卡洛董氏扇桨龙化石(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卡洛董氏扇桨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9卡洛董氏扇桨龙生活的时期可能(     )A哺乳动物出现 B蓝藻繁盛C两栖动物起源D人类诞生(2022·河南濮阳·高一期末)2022年1月l4、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连续两天剧烈喷发,首都努库阿洛法出现1.2米高的海啸。卫星图像显示,喷发的大片火山灰以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从蓝色的太平洋海域升起。据此完成下面问题。10此次火山口喷出的岩浆可能来源于(     )A岩石圈B地壳C软流层D地核11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巨大烟雾柱)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C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2021·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某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2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km处B17km处C33km处D2900km处13该地可能位于(     )A中国北方地区B中国西南地区C南极点D太平洋中部14关于图中表示的地震波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A横波传播速度较慢B纵波传播速度较慢C纵波传播速度较快D横波传播速度较快二、综合题15(2022·云南·腾冲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 (填名称),相邻外侧的行星是 (填名称)。(2)图中C表示的是 ,B表示的是 。(3)中国计划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届时会登陆 (填字母)星球。(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极其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 。16(2022·甘肃·兰州一中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一切顺利的话,“天问一号”将在太空中飞行大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材料二: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材料三: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1)据图说明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2)从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立的有利条件。(3)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17(2021·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气候环境可能为 ,森林广布;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脊椎动物中的 和 全部灭绝, 植物明显衰退。(2)中生代,生物变化很大, 盛行,后来空中出现了 ,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 植物迅速发展。(3)AG地层中,形成时间最早的地层是 (填字母),形成于 (填地质年代);形成时间最晚的地层是 (填字母),形成于 (填地质年代)(4)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B和 、F和 、G和 ,判断依据是 。18(2021·河北武强中学高一期中)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界面; 界面;曲线到达界面突然消失,说明界面以下的物质状态为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名称A ;B ;C 。(3)岩石圈范围是指 。(4)2021年9月22日7时15分,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南纬37.45度,东经146.35001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震源所在的圈层结构为 ,若附近海域恰好有邮轮经过,邮轮上人们的感受是 。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练习 参考答案1B 2B 3A【解析】1本题应选不正确的选项。恒星能够自行发光,所以恒星星光闪烁,A错误;行星会反射恒星的光线来发光,不会一闪即逝,B正确;星云由于体积较为庞大,具有很多气体和尘埃,故其轮廓模糊,C错误;彗星在宇宙中运动时其内部的物质会释放出来,形成彗尾,D错误。故选B。2图中共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一共为四级,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为同级,A错误,B正确。天宫二号空间站围绕地球运动,始终在地月系中运行,C错误;总星系仅是目前观测到的宇宙,宇宙还包括广大的未知部分,D错误。故选B。3地球与月球构成了地月系。在地月系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是中心天体,A正确。太阳系中其他行星均围绕太阳旋转,太阳为中心天体,B错误。地球为行星,围绕恒星太阳运动,而银河系和宇宙包含了数量众多的恒星,不可能以地球为中心,故CD均错误。故选A。【点睛】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排序: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总星系。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4A 5B【解析】4定日镜会遮挡部分太阳辐射,会降低该区域地表温度,C错;光热发电站是利用太阳辐射,不会干扰电子导航,也不会提高作物产量,B、D错;罐中热熔盐将水加热,产生蒸汽,会误伤途经飞鸟,A对。故选A。5由所学知识可知,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B正确。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地形较为封闭,水汽难以扩散,且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不适合建设塔式光热电站,A错误。上海市、海南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日照时间短,太阳能资源贫乏,不适合建设塔式光热电站,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6B 7B【解析】6由题干可知,我国古代智者用观日玉(半透明的玉石片或墨色水晶)观察太阳,留下了“日色赤黄,中有黑气知飞鹊”,“日暴赤如火,中有三足乌”等记载,人们把太阳表层出现较暗的黑点、黑气成为黑子。耀斑是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日珥是在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太阳风是指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据此分析选B。7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由题干可知,我国古代观察太阳,留下了“日色赤黄,中有黑气知飞鹊”、“日暴赤如火,中有三足乌”等记载,该现象为太阳活动中的黑子,该现象多发时也就是太阳活动加强时,耀斑及太阳风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干扰地磁场,使地磁场,可能出现磁暴现象,B正确;黑子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但不能确定粮食是否丰收,A错误;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C错误,此时为太阳活动频繁期,太阳大气层不稳定,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8C 9A【解析】8三叠纪、侏罗纪以及白垩纪属中生代时期,从材料可知卡洛董氏扇桨龙主要生活在三叠纪,故应属于中生代,C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C。9哺乳动物最早出现在晚三叠纪时期,而卡洛董氏扇桨龙主要生活在三叠纪,二者时间较为接近,A选项正确。蓝藻繁盛的时期为前寒武纪时期,前寒武纪时期远在中生代之前,B选项错误。两栖动物起源于古生代时期,远在中生代之前, C选项错误。人类诞生在新生代时期的第四纪前后,人类不可能诞生在中生代时期,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距今灭绝年代超过千年的古哺乳动物的属或种乃至亚种都可称古兽,哺乳动物最早出现于晚三叠纪侏罗纪时代,至恐龙灭绝开始兴盛,故称古近纪,新近纪及第四纪更新世为古兽时代,至全新世纪告终。10C 11D【解析】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浆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下面,属于上地幔,所以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11火山灰物质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喷出地表之后进入大气圈,经过沉降过程落在地表,然后进入水圈、生物圈,最后在地表沉积,进入岩石圈,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12A 13D 14C【解析】12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时,速度明显增加,图示中地震波在5千米以下的地方速度明显增加,该处应为莫霍界面,而古登堡界面在2900千米处,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选择A。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霍面以上是地壳的部分,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大陆地壳比较厚,海洋地壳比较薄,且陆地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图中显示其莫霍面深度为5千米,得出该地应该位于地壳较薄的海洋上,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选择D。14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地震波的横波传播速度较慢,一般是3-7km/s,纵波传播速度较快,一般是8-14km/s,根据图中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大小可判断,该地震波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选择C。【点睛】地震波特点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莫霍面以上是地壳的部分,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大陆地壳比较厚,海洋地壳比较薄,且陆地海拔越高,地壳越厚。15(1)金星     火星(2)小行星带     哈雷彗星(3)E(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分析】该大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个小题,涉及天体系统、行星名称、行星运动特征、生命存在的宇宙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内向外分布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A是太阳,B是哈雷彗星,C是小行星带,D是天王星,E是火星。依据八大行星距日远近关系可以判断,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金星,相邻外侧的行星是火星。(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内向外分布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A是太阳,B是哈雷彗星,C是小行星带,D是天王星,E是火星。(3)图中A是太阳,B是哈雷彗星,C是小行星带,D是天王星,E是火星。中国计划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届时会登陆E。(4)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并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显示,太阳系中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为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16(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或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原因: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2)西昌纬度较低,海拔较高,自转线速度大,有利于发射;地处川西山区,隐蔽性强;发射中心位于山谷之中,地势平坦,利于基地建设。(3)多雷电,强降雨天气;沿海,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较低;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容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解析】本题涉及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及成因、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和问题,发散思维,多角度的组织答案。(1)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应结合图中信息进行归纳描述。图中显示,海南岛西南部年太阳总辐射量在5500单位以上,而东北部年太阳总辐射量在5300单位以下,年太阳辐射总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的成因应从纬度、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进行分析。海南岛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单位面积的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盛行东南风,图中显示,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部为夏季风背风坡,多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海南岛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太阳辐射较弱,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2)从位置角度分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28°N附近,纬度较低,初速度较大;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海拔在1900米等高线附近,海拔高,线速度大,发射的初速度较大,有利于发射。从地形角度析,西昌地处川西山区,隐蔽性强,利于保证安全;据等高线判断,发射中心位于山谷之中,地势平坦,利于基地建设。(3)题意表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应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进行分析。文昌位于热带地区,地面高温,容易出现雷电和强降雨天气,不利于航天发射;图中显示,文昌位于沿海,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较低,不利于发射和发射后的观测;文昌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不利于航天发射;文昌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是台风多发地区,容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不利于航天发射。因此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17(1)   温暖湿润     原始鱼类     古老的两栖类     蕨类(2)   爬行动物     始祖鸟     裸子(3)   A层     古生代     G层     新生代(4)   W     Y     Z     每对地层中含有相同的古生物化石【解析】本题以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地球历史的演化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根据所学知识,煤是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成的沉积有机矿产,所以成煤时期的气候环境是温暖湿润,森林广布。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生物史上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97%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其中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2)中生代的气候条件总的说来是有利于动植物发展的,中生代早期的植物以裸子植物,如松柏、银杏以及某些真蕨为主。到中生代晚期,出现了能够真正开花结果的植物被子植物。在动物界里,中生代常常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其中以恐龙最为繁盛,到侏罗纪时期成为地球的霸主,始祖鸟出现了。(3)根据图中信息,A地层中有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时期,G地层中有哺乳动物化石,说明是新生代时期,B地层中有鱼类化石,说明是晚古生代时期,D地层中有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是中生代时期,F地层中有恐龙足迹和鸟类化石,为中生代时期,所以最早的是A地层,最晚的是G地层。((4)根据图中信息,B和W,F和Y,G和Z地层的化石分别相同,为同一地质年代。18(1)   莫霍     古登堡     液态(2)   地核     地幔     地壳(3)软流层以上的部分(4)   地幔     感受到上下颠簸【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1)读图可知,在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均明显增快,结合其深度信息可知,该界面为莫霍界面。在界面,横波波速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结合其深度信息可知,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曲线表示横波随深度的波速变化曲线,在古登堡界面突然消失,由于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说明界面物质状态应为液态或气态,但由于地球内部深度大,压力巨大,物质状态不可能为气态,所以其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2)结合前面分析可知,A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表示地核。B介于古登堡界面与莫霍界面之间,表示地幔。C位于莫霍界面以上,表示地壳。(3)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坚硬的岩石构成,称为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4)结合材料经纬度信息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海洋上,海洋地壳较薄,约78km,所以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幔,附近海域如果有邮轮经过,邮轮上的人们只能感受到纵波,即上下颠簸。11

    注意事项

    本文(艺体生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