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资源ID:39729000
资源大小:898.0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位于地理1第一章第三节,教材结构安排上将地理教学视角由宏观宇宙环境转入地球本身的自然环境和内部圈层结构。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影响巨大,知道自然环境主要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构成,为“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人地协调观: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认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意识到人类活动能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综合思维:通过动画演示,对比横波与纵波在地球内部的方向、速度、地震体验等传播特征,划分地球内部圈层。区域认知:在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示意图上正确标记岩石圈和软流圈,说出各圈层的主要范围与特征。地理实践力: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地球外部圈层关系图,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递特征,岩石圈与地壳之间的关系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导入】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主人公可以再地下旅行,甚至穿过地心。但就当前实际的科技水平来说,人类还无法实现地心漫游。目前最深的钻井,深度为12千米,仅仅接触地球的表皮。追问学生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科学家们通过什么手段探测地球内部?由此转入“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知识点】一、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两波分两面,两面分三层”依据: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1.原理:地震波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因此根据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经过的物质不同进行划分。2.“两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对比)纵波呈纵向运动,传播速度快,能够通过固、液、气三态,上下颠簸;横波呈横向运动,传播速度慢,且只能通过固态,左右摇晃。3.地震波向地球内部传递特点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加快;在地下平均2900千米处:纵波速度下降,继续向下传播;横波消失;在这两个界面地震波的速度发生了变化,说明两边物质性质不同,该界面我们称之为不连续面。【课本思考题一】: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横、纵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纵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4.“两面”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33千米的不连续面称之为莫霍界面;地下平均2900千米的不连续面称之为古登堡界面。根据这两个界面两边的物质不同。两个界面将地球划分为三部分:【由外及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补充知识点:二、地球内部结构及特征1.地壳(1)地壳的范围:莫霍界面以上,为固体外壳。(2)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510km),大陆地壳厚(39-41km),与陆地海拔有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2.地幔(1)范围: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占地球总体积的80%。(2)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3)软流层位置:上地幔的上部。(4)岩石圈范围: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3.地核(1)范围:古登堡界面以下,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厚度约3400多千米,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2)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3)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课本思考题二】三、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N2和O2。大气圈笼罩着地球,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时提供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氧气。大气中的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2.水圈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海洋。水圈的形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水是最活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一,在地球表面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顶部。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活动,共同构成人类懒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课本思考题三】: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喜羊羊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12题。1.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一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2.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 B D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中P、Q为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据此完成34题。3图中()A甲为上地幔 B乙为地壳C丙为下地幔 D丁为内核4火山爆发的岩浆物质最可能来源于()A甲的上部 B乙的顶部C丙的底部 D戊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6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 其他圈层之中;占有独立空间,厚度为300多米;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BCD【参考答案】【思考题一】: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横、纵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纵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思考题二】:【思考题三】【选择题】【答案】1.D 2.A【解析】第1题,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表及里为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故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故选D。第2题,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石油为液态物质,若遇到石油,横波会消失,纵波通过时波速也突然下降。图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故选A。【答案】3C. 4.B【解析】第3题,图中P为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Q为古登堡界面,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而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分别对应乙和丙,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丁为外核,戊为内核。故选C。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山爆发的岩浆物质最可能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中,结合图中圈层进行判断,乙圈层为上地幔,丙为下地幔。因此岩浆的发源地位于乙的顶部。故选B。【答案】5.D 6.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结合图示圈层的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D为大气圈;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