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热冲击项目分析 .pdf

    • 资源ID:39736051       资源大小:55.6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热冲击项目分析 .pdf

    热冲击项目分析:目前标准中热冲击项目要求不尽相同,最常见的是热冲击到130 C 并保持 1 小时。其它的要求如:130 C/0.5h,150 C/10min,150 C/0.5h。其中 150 C/0.5h热冲击条件最常出现失效的情况。失效原因分析:在热冲击测试过程中(如150),只有内部烘箱的热能、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的内能,以及贮存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能。即使是150C 的烘箱温度也不会达到处于满充状态的电池中活性物质的着火点。那么很显然电池失效的原因为电池内部物质电能或者是内能的释放。足够多的热量被释放出来后,将引起电池内部剧烈的化学反应,最后将导致被测物而失效(Fail)。在本测试中,电池本身热量产生的来源有以下几种可能:1)外部烘箱的热量传递;2)阳极化学反应的放热;3)阴极化学反应的放热;4)隔膜在高温下收缩或融化,导致阴阳极短路而释放出热量。如果阳极材料的热稳定性差,高温下SEI 膜分解反应强烈,则阳极在达到150 后温度会继续上升,并且热失控而放出大量热。如果阴极材料的热稳定性差,高温下其和电解液起反应(起始温度约150)所放出的热量不断积累后最终使电池内部温度达到热失控而大量放热,此时发送此现象通常是在达到150 后的 10 15 分钟左右。锂电池所有隔膜由于原料和工艺的不同,它的热稳定性也有所不同。聚丙烯(PP)材料的隔膜熔点在160 左右,聚乙烯(PE)材料的隔膜熔点在130 左右,多层隔膜的熔点与其组成成分有关系。当整个电池做 150 热冲击测试时,可以通过上面的原理进行分析。解决方案建议:如果出现热冲击测试失效,根据上述描述确定了电池的主要发热源后,可以采用热稳定性更高的材料来优化或者改变设计比例方式,使电极在满充状态时处于比较稳定的电压状态。摩尔实验室(MORLAB)的电池测试团队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电池检验数据和相关的实际检验经验。但鉴于篇幅就不过多的展开了,其它测试项目的分析我们将在后续几期中予以陆续补充。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检测项目中,每个检测项目都模拟了一种有可能发生的误(滥)用情况。如过充电测试模拟的是保护IC 失效的情况。由于模拟的情况不同,锂离子电池各个安全测试项目的难度显然是不同的。根据检测经验,过充电、150 热冲击、针刺、挤压、高温短路、重物冲击等是经常发生失效的项目。在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热冲击测试项目的程序、标准要求、失效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方案建议具体请详见上期锂电池安全测试项目分析(一)。本期我们将着重介绍锂电池的过充电测试。过充电项目(一)目前对应普通锂电池的国际标准:以 IEC62133标准及目前普通锂电池的国内行业标准为例,其中与过充电有关的条款如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5 页 -Section 4.3.9 of IEC 62133:2002 测试流程:The cell is discharged as described in IEC 61960,then charged from a power supply of 10 V,at the charging current Irec,recommended by the manufacturer,for 2,5 C5/Irec h.测试判据:No fire,no explosion.(二)目前对应普通锂电池的国内行业标准:测试流程:电池充满电,之后以3C5A 充电,直至电池电压为4.6V/4.8V5V,电流降至接近0A。试验直到电池出现起火、爆炸,或电池表面温度降到比峰值低10,结束试验。测试判据:不起火、不爆炸(三)标准分析:对于终端用户来讲,由于所使用的均是带有保护IC 的 Battery Pack,正常情况下会有过充电保护,从而阻止电池过度充电。但如果保护IC 异常失效,则电芯承受一定过充电能力就显得重要了,目前次品充电器和次品Battery Pack在市场上泛滥,对消费者来说这也增加了电池被过充电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现阶段对于普通电子产品锂电芯而言,最通用的过充电标准是3C/4.6V 或 3C/4.8V,但也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如 3C/5.0V、1C/10V、1C/12V、3C/10V等,这些严格的要求就需要通过优化设计或更改材料来达到了。(四)失效原因分析:通过对过充后而未起火爆炸的电芯进行解剖观察,通常我们可以发现如下事实:内部有少量的气体生成;负极呈现金黄色至微红色,之后迅速变白色。放入水中,有非常剧烈的反应;正极呈现灰色;集流体 Al 箔和 Cu 箔没有明显的变化;通过 DSC 等手段,可发现隔膜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锂电池的充放电机理及实际过充现象的分析我们知道在过充电时,过量的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嵌入或沉积到电池负极上,使得两个电极的热稳定性变差,正极倾向于分解并释放化学能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释放出氧气能够催化电解液的分解。当温度足够高时,将引起负极的化学反应,负极上沉积的活性金属锂与溶剂反应后放热,使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电池的温度将由此迅速升高,最终导致热失控而发生危险事故。锂电池过充状态下的电流率也是影响电池过充性能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高容量电池更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电池中的锂与电池负极中的石墨碳形成LiC6n 化合物,其的反应速度是一定的。在小电流充电时,不会形成锂原子堆积,因此比较安全。在大电流时形成锂原子速度会比形成LiC6n速度快,因此在此情况下会造成锂原子堆积,电池易产生负反应或形成锂枝晶,从而导致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产生危险。电池容量的大小会影响电芯的产热、散热速率,同样也是一个影响电池过充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相同的化学体系下,低容量电池过充性能会优于高容量电池,这也是为什么高容量锂电池相对不安全的原因之一。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5 页 -(五)解决方案建议:根据上述失效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热稳定性更好的材料(如有过充添加剂的电解液,在过充电时添加剂聚合,增加电池内阻,以降低发热量)来增加防过充性能,减小体密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优化过充性能。对于终端电子产品设计者及使用者来讲,应尽量避免使电池大电流充电。本日:3 本周:7 本月:6 总浏览数:67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上一篇元件:锂电池 PSE认证之测试标准 JIS C 8714简介下一篇元件:光伏电池测试简介Analysis for safety testing item of the lithium battery-Part 2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检测项目中,每个检测项目都模拟了一种有可能发生的误(滥)用情况。如过充电测试模拟的是保护IC 失效的情况。由于模拟的情况不同,锂离子电池各个安全测试项目的难度显然是不同的。根据检测经验,过充电、150热冲击、针刺、挤压、高温短路、重物冲击等是经常发生失效的项目。在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热冲击测试项目的程序、标准要求、失效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方案建议(详见“锂电池安全测试项目分析(一)。本期将重点介绍过充电测试项目。过充电:以 IEC62133标准及目前普通锂电池的国内行业标准为例,其中与过充电有关的条款:Section 4.3.9 of IEC 62133:2002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5 页 -Test Procedure:The cell is discharged as described in IEC 61960,then charged from a power supply of 10 V,at the charging current Irec,recommended by the manufacturer,for 2,5 C5/Irec h.Acceptance Criteria:No fire,no explosion.目前普通锂电池的国内行业标准:Test Procedure:电池充满电,之后以3C5A充电,直至电池电压为4.6V/4.8V5V,电流降至接近 0A。试验直到电池出现起火、爆炸,或电池表面温度降到比峰值低10,结束试验。Acceptance Criteria:不起火、不爆炸标准分析:对于终端用户来讲,由于所使用的均是带有保护IC 的 Battery Pack,正常情况下会有过充电保护,从而阻止电池过度充电。但如果保护IC 异常失效,则电芯能承受一定的过充电能力就显得重要了,目前次品充电器和次品Battery Pack 的泛滥,也增加了电池被过充电的可能性。现阶段对于普通电子产品锂电芯而言,最通用的过充电标准是3C/4.6V 或3C/4.8V,但也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如3C/5.0V、1C/10V、1C/12V、3C/10V 等,这些严格的要求就需要通过优化设计或更改材料来达到了。失效原因分析:通过对过充后而未起火爆炸的电芯进行解剖观察,可以发现:内部有少量的气体生成。负极呈现金黄色至微红色,之后迅速变白色。放入水中,有非常剧烈的反应。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5 页 -正极呈现灰色。集流体 Al 箔和 Cu箔没有明显的变化。通过 DSC 等手段,可发现隔膜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锂电池的充放电机理及实际过充现象,都显而知道,在过充电时,过量的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嵌入或沉积到负极上,使得两个电极的热稳定性变差,正极倾向于分解,释放化学能产生大量的热,释放出氧气能够催化电解液的分解。当温度足够高时,引起负极的化学反应,负极上沉积的活性金属锂易与溶剂反应放热,使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电池的温度迅速升高,最终导致热失控而发生危险。过充时的电流率是影响电池过充性能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高容量电池。这主要是由于锂与负极石墨中碳形成LiC6n 化合物的反应速度是一定的。在小电流充电时,不会形成锂原子堆积,因此比较安全。在大电流时形成锂原子速度会比形成 LiC6n 速度快,因此会造成锂原子堆积,易产生负反应或形成锂枝晶,最终导致放出大量热量。电池容量影响电芯的产热、散热速率,因此也是一个影响电池过充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相同的化学体系下,低容量电池过充性能优于高容量电池。解决方案建议:根据上述描述,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热稳定性更好的材料(如有过充添加剂的电解液,在过充电时添加剂聚合,增加电池内阻,以降低发热量)来增加防过充性能,减小体密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优化过充性能。对于终端电子产品设计者及使用者来讲,应避免使电池大电流充电。如需更多资料,请直接联系笔者或发邮件至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5 页 -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热冲击项目分析 .pdf)为本站会员(H****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