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1).docx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张慧玲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代文学艺术对地域文化的倚重由来已久。诗经“十五国风”就反映着地域文化的 差别。我国文艺与地域的话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才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深入,与改 革开放及文化多元时代的到来有关。在此之前的数十年间,我们的时代往往都被重大而又 统一的政治主题所涵盖,都有清晰的、共同的文化精神走向,这些政治主题与文化精神走向 甚至用一、两个关键词就能做出概括,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 开放,再比如“五四”时期的启蒙,1930年代的救亡、革命等。这就是所谓的时代“共名” 现象。在统一而又重大的时代主题面前,其他话题都因无条件地服从“共名”而会被遮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降,主流政治的引导虽然仍强大,但市场经济的冲击,全球化、网 络化、影视叙事以及包括地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的影响开始不断增长,这就使得我们的时 代由“共名”进入了 “无名”。如果说“共名”时代是政治文化主导,其潮流是“众水会涪 万,瞿塘争一门”,那么,“无名”时代的文化潮流则好比是冲出夔门后的长江,此时的格局 好比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浩荡江面泛起的浪花何止千千万万,要一枝独放、一 枝独秀已不大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域文化就愈加变得重要起来,文艺与地域的倚重关系亦变得 更加醒目起来。现在流行的价值观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过, 在认真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的基础上,还必须强化两个意识, 切实处理好文艺与地域的关系问题。所谓文艺超越地域的问题意识,是指在文艺创作过程中,要有问题性思维定势与心理 惯性。如果文艺只有对地域性的倚重,只有各美其美,没有美人之美,没有美美与共,那是 很容易自足甚至自恋,很容易流于对地域文化特征的外在捕捉与表现,而如此一来,文艺就 容易走向清浅、单薄,走向平面化和表面化。问题意识的意义,就在于指导文艺如何从现实 出发,以对地域性的发现、探询、探究、比较和质疑,来开掘题材、提炼主题、升华艺术。 只有这样,才能在开阔、开放的视野中,切实解决好如何认识脚下的土地这类问题。所谓对话意识,则是指文艺创作无论对历史还是对现实,对地域还是对时代,对生活 还是对艺术,都必须采取在场的而非缺席的,参与的而非旁观的态度。同时,内蕴于文艺创 作中的思想倾向、情感诉求和艺术表现,要呈现为一种开放式的结构,要能够以小见大,能 够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特殊看到普遍。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形成潜在的、与多方面的交流、 沟通和碰撞,也就是形成一种与理解有关的对话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有情怀,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只会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彰显和强化。目前' 人类命运 的意识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接受。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繁荣和富强都是在 开放的条件下取得的。人类不同文明形态彼此有别又 的历史大势没有改变也不会 改变,但会有新的内涵和特点。人类社会本来就是由不同文明组成的集合体。各个国家在制 度安排和治理方式方面各具特色,需要平等相待,取长补短;交流互鉴,开放合作。文明没 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新冠肺炎疫情启示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地球村 里的我们,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沟通,才能成功面对全球性挑战。文明共生永远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主旋律,人类文明的互动与 只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推移休戚与共互通互鉴A.推移休戚与共互通互鉴融合B.流逝休戚与共互通互鉴融汇C.推移和衷共济互通有无融合D.流逝和衷共济互通有无融汇.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复杂而具体的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把这一观点再次证明了B.这一观点再次被复杂而具体的人类社会生活实践证明C.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复杂而具体把这一观点再次证明了D.这一观点被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复杂而具体再次证明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地球村里的我们,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沟通,才能成功面对全 球性挑战B.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地球村里,只有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沟通,才能成功面对全球 性挑战C.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地球村里,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沟通,才能成功应对全球 性挑战D.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地球村里的我们,只有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沟通,才能成功解决全 球性挑战【答案】17. A 18. B 19. C(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氯化石蜡常被作为增塑剂添加在塑料材料中,,柔韧度一强,就可以塑形和提高 触感柔软度。氯化石蜡按照碳链长度可分成短链、中链和长链,其中短链氯化石蜡具有一定 的生物毒性,通常碳链越短毒性越强。氯化石蜡常被用于书包的制造。而书包伴随着学生的整个读书时代,,午休时 甚至会枕着书包入睡。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书包存在短链氯化石蜡的暴露风险,有毒物质 可能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进而损害学生的健康。我国目前针对书包的生产、检测标准中,所以市场监管部门在每年的儿童用 品及学生文具用品产品质量抽检过程中,都不会检测短链氯化石蜡这个指标。专家建议,相 关部门应尽快将短链氯化石蜡纳入监管,建立书包等消费品中短集氯化石蜡的检测方法,完 善相关标准体系,为消费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撑。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21 .请用一段话概括上述材料的意思。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 过65个字。【答案】20. (1)可以增加塑料材料的柔韧度(2)学生几乎每天都会接触书包(3)没有短链氯化石蜡这一项。22 .短链氯化石蜡具有一定的毒性,常用于制造书包,所以容易对学生的健康造成损害,因 此相关部门应将短链氯化石蜡纳入监管。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失误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 平均值设计的。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 时,平均值系统和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后来,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 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 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略有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还要有眼光、有志向、有深邃的思想,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 有对人类情感以及人性、人的生命意志的发现。(摘编自杜国景文艺与地域:一个亘古话题的百年消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艺术自古以来就倚重地域文化,但在“共名”时代,这种依赖关系曾一度消失。 B.时代由“共名”走向“无名”,是主流政治文化受市场经济冲击、多元文化出现的结果。 C.地域文化在进入“无名”时代后变得愈加重要起来,文艺与地域的倚重关系愈加明显。 D.文艺既要倚重地域文化,又要超越地域文化,这样才可避免文艺创作 浅薄化、表面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比较得出,改革开放前我国文艺被政治主题覆盖,八九十年代以后才改变了这 种状况。B.文章使用比喻论证,形象地论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共名”时代与“无名”时代的文 艺格局。C.选文用事实阐明了我国文艺对地域文化的倚重关系的消长现象,也用事实证明了未来发 展方向。D.文章站在人类文艺发展的高度,论述了文艺创作要发现人性与生命意志,关注人类社会 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地域文化千差万别,各有特点,所以诗经的“十五国风”才能流传后世。B.带着问题意识,在开阔开放的视野中,文艺创作才能解决好乡土文学的问题。C. “共名”时代,在一个重大而统一政治主题的主导下,文化往往一枝独秀。 D.只有视野开阔、想象丰富的作者才可能巧妙回避文艺的时代问题与地域问题。【答案】1. A 2. C 3. 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巴黎协定提出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L5C以下的目标。我国正努 力探索实现这一目标下的减排路径,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 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仝球占比32%,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分别连续10 年和11年位列世界第一。中国清洁能源领域专利数、装机数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 一,投资额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全球50%的新能源汽车、52%的公共慢速充电站和82% 的公共快速充电站都在中国,城市公交几乎实现全部电气化。2019年NASA公布卫星图片显 示,中国新增绿化面积约占全球1/4,贡献比例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放缓全球温室气体排 放增速的重要力量。第73届联大主席埃斯皮诺萨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减碳目标上的投入 让其印象深刻,无论是开发低碳技术还是推行减碳政策,中国都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摘自吕剑锋绿色复苏,中国减碳按下“加速键”,环球网2020年10月17日) 材料二: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在11月3日举行的2020第九届中国盐城环保产业博览会上表示, 我国目前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中,PM2. 5达标标准为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选的是世 卫组织最低档的一个达标标准,未来我国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会不断提升。“只有大气环境 治理和气候治理协同,才能使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 质量改善奠定基础。”现在,很多研究者在开展我国未来空气质量标准提升的研究。例如,目前已有60%的城 市达标,未来到“十四五”结束,可能会有80%的城市将达标,到那时2012年的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已实施13年,我国是不是应该将空气质量标准提升到新的阶段?我国PM2.5达标 标准什么时候从35微克/立方米提升到25微克/立方米,从25微克/立方米再提升到15 微克/立方米?贺克斌表示:“其中一个研究的结果是,2030年到2035年期间,所有城市会达到空气 质量PM2. 5浓度3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2035年之后,进入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二阶段,我 们的分析表明,到2050年有可能达到PM2. 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J“要实现PM2. 5浓度15微克/立方米是非常难的,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治霾 和减碳的结合。如果仅仅是单独治霾,要治到15微克/立方米,没有跟碳的结合、跟能源 结构的结合,那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贺克斌强调。(摘自刘毅贺克斌院士:治霾与减碳的目标须协同实现,人民日报2020年11月9日) 材料三: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深圳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市,近五年碳排放只增长 了 400万吨,主要因为深圳优化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单位产出增长和碳排放开 始逐渐脱钩。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介绍,建设坪山新能源汽车基地是 深圳降低燃油车排放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深圳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完成替换,这些年 的替换效应相当于1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替代60万私家车产生碳排放当量;深圳淘汰低 端企业上万家,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深圳还最早在全国设立生态县,规定内的 土地不能开发,并且不断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建设生态景观林,对空气和碳减排有很重要的 作用。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之一是减少煤炭的使用,自“十一五”以来,中国在每个五年规划 中都确立节能减碳的约束性目标,并分解到各省区市,强化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为实现达 峰目标,生态环境部表示,“十四五”规划将有一系列硬措施,不仅包括指标设定,还包括 更好地借助市场手段,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选自凤昇、张悦减碳按下快进键,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 1月24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新能源汽车全球占比50%,绿化面积约 占全球1/4,各项贡献比例全球第一。B.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是世界卫生组织最低档的PM2. 5达标标准,我国明确提出了 15微克/立方米的更高空气质量标准。C.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如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已替换60万私家车, 而且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D.为实现达峰目标,中国将坚持把节能减碳作为约束性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还会 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多种措施,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多个指标稳居世界 第一,从而赢得世界的关注和好评。B.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减碳投入,积极开发低碳技术,推行减碳政策,中国已成为放缓全 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速的重要力量。C.要让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 就必须协同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理。D.要实现PM2. 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非常困难,治霾与减少煤炭使用相结合会使问 题迎刃而解,中国势必采取综合措施。6 .中国为何高度重视减碳工作?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说明。【答案】4. D 5. D6. (1)根据巴黎协定,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2)我国的 空气质量水平相对低下,将减碳与治霾相结合,有利于提升空气质量。(3)减少碳排放,改 善生态环境,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必要举措。(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戈壁绝尘严风华在山水秀丽的南方,我们实在很难想象戈壁是什么样子。当我飞临甘肃的上空,从飞机舷窗往下一看,我立即目瞪口呆。飞机下面全是山,是我从没见过的如此辽阔无边、连绵成片的群山。但山山皆秃,没 有林木遮掩,没有河水流淌,仿佛一群肌肉发达的或蹲或卧的虎豹全都被扒光了皮毛,光着 身子任由太阳炙烤,而导致皮肤干裂,变得全身灰黄,毫无光泽和血色。噢,大西北,裸露的大西北,灰黄的大西北。落到地面,戈壁滩的苍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目瞪口呆了。四周环顾,没有人影。天和地之间,是一条平直的线。遍地里,每一颗沙粒、石块, 每一堆沙土、乱石,每一条干枝、枯草,忽然都活了起来,仿佛就是词典里挣扎着跳出来后 散落一地的词,一个个都代表着孤寂、干渴、饥饿、迷失、慌乱、恐惧、死亡这样的词义。 捡起来读,心会发毛,手脚颤栗。我知道我来到了曾经的古道一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最早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 李希霍命名的。想必当年肯定是一条充满灵性充满浪漫的路吧,常常是驼队不断,马蹄声脆, 绸缎拖地,五彩缤纷,轻柔而曼妙。也许我站立的地方,就曾经有驼队小憩过。夜色里,篝 火灿烂,奶茶飘香,烤肉诱人,说不定地面上还残存着当年的残骨或木炭。望茫茫旷野,已经看不出半点当年的喧嚣,看不出轻柔而曼妙的景况。一种苍凉的气 息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戈壁的地面和上空。当我被戈壁的苍凉淹没了全身之后,很快就对 这片辽阔的苍凉产生了敬意。我听到了脚步声,一阵一阵的,由远及近。西汉的张骞,第一个穿过了西域的苍凉。建元三年,张骞告别汉武帝,率随从百人,首次出使西域。张骞的队伍,一字排开, 夹杂着马蹄声、驼铃声和人的脚步声,一路浩荡,经陇西,过敦煌,日行夜息,让这不曾出 现过人烟的戈壁第一次留下了一串串人的脚印。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张骞 几经周折,前后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用脚步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丈量出了一条 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长骞无疑成了功臣,名垂青史。但两千年了,丝绸之路的砾石、风沙早已把张骞的脚 印埋没得毫无踪影。而且,这条古路也早已停止了运行,但张骞的故事依然流传在这一片辽 阔的苍茫里。颔艮幸运,在这条古道上,在这一片荒漠里,有一些事物竟能经受住风沙的冲刷,留下 了足迹。玉门关玉树临风,最为坚贞和强悍,这是我的戈壁之旅最强烈的印象。玉门关是汉武帝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于公元前121107年间下令修建 的。这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周边无一建筑,唯见茫茫沙砾,空旷无人。尽管日月侵蚀,已 经显出破败,但它那种孤傲和霸气,依然镶嵌于城墙中,巍然不动。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 门关盖将军歌:“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其时,守关甲兵多达五千,其规 模之大可以想见。但今天它难免寂寞了。当年的热闹不再,当年的雄关已成文物。它只能作为历史的见 证,为后人努力地与日渐一日的衰败和冷清抗争。(§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多是无边无际的荒漠,但因为有这么一些人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自 张骞之后,穿越过戈壁滩、大沙漠的人,还有大司马霍去病,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西域行 军司马班超,高僧法显、唐玄奘,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然还有许多的无法记入史册的 无名小卒。他们当中,有的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守护者,也有一些掠夺者、破坏者。正因 为有了这些人,丝绸之路才有了悲喜交加的历史。但一切都归为苍凉。那些人来时,步履匆匆,搅得沙飞石走,尘烟骤起。但时间一长, 尘埃终要落地。后来者,看着前人留下的废墟,一番唏嘘之后,却找不到他们的脚步了。谁 都是戈壁的过客。我长久地站在那儿,感受着那一片苍茫,渐渐又被苍凉淹没。戈壁如果没 有丝绸之路贯穿,那只是一片荒漠;丝绸之路要是没有那一群人走过,那条路就必然寂寞; 那一群人如果没有留下悲喜,那就没有了苍凉;人要是没有经历苍凉,那就是苍白。苍凉是戈壁的神。(节选自2011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比喻戈壁的沙石草枝等,形象写出作者初到戈壁时震 惊绝望的心情。B. “当年的热闹不再,当年的雄关已成文物”,这句话说明玉门关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在 戈壁留下“苍凉”。C.文章运用由远及近、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戈壁之景,作者对戈壁的深沉感慨借此表达得 淋漓尽致。D.文章以戈壁的“苍凉”贯穿全文,写出了作者在戈壁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文脉清晰,形 散而神不散。7 .文章使用张骞出使西域和汉武帝修建玉门关等大量史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8 .题目“戈壁绝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 A 8.这些史料体现了戈壁曾经的热闹繁华,与如今的衰败冷清形成对比, 突出丝绸之路的昔盛今衰。表达作者对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和曾经创造的辉煌成就的敬意和 礼赞,以及对如今沧桑巨变的惋惜和感慨。运用大量的史料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增加了文化底蕴。9.茫茫戈壁已不再是商品运输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已经消失。丝绸之路上悲喜交加 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灿烂的文化都归于沉寂。表达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繁华不再的深沉慨叹和 无限惋惜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张存,字诚之,冀州人。举进士,为安肃军判官。天禧中,诏锭司以身言书判取士,才 得二人,存预其选。知大名府朝城县,寇准为守,异待之。御史中丞王曙,屡荐为殿中侍御 史,迁侍御史。仁宗初亲政,罢百官转对,存请复之。又言:“前者曹修古辈同忤旨废黜, 布衣林献可因上封事窜恶地,恐自今忠直之言,与夫理乱安危之机,蔽而不达与因引周昌、 辛毗事,以开帝意。西边动兵,以天章阁待制为陕西都转运使。黄德和诬刘平,存奏言:“平 与敌接战,自旦至暮,杀伤相当,因德和引却,以致溃败。方贼势甚张,非平搏战,其势必 不沮;延州孤垒,非平解围,其城必不守。身既陷没,而不幸又为谗狡所困,边臣自此无复 死节矣J朝廷采其说,始遣文彦博按治,由是平得直,而德和诛。元昊求款附,议者犹执 攻讨之策。存建言:“兵役不息,生民疲弊。敌既有惨心,虽名号未正,颇羁縻之。”迁龙图 阁直学士,知延州。以母老惮行,徙泽州,还为待制。契丹与元昊结昏,阴谋相首尾,聚兵 塞上而求关南。存言:“河北城久不治,宜留意。”乃以为都运使,尽城诸州。入知开封府, 复使河北。王则反,坐失察,降知汀州。久之,以吏部侍郎致仕。 存性孝友,尝为蜀郡,得奇缙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愁不使一 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与宾友燕接,垂足危坐终日,未尝倾倚。枣强河决,势逼冀 城,或劝使他徙,曰:“吾家,众所望也,苟轻举动,使一州吏民何以自安? ”讫不徙。卒, 年八十八,谥恭安。(宋史列传第七十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得奇纳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蔑/不使一人失所/家 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B.得奇缙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蔑/不使一人失所家居 /子孙非正衣冠不见/C.得奇缙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整/不使一人失所/家 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D.得奇缙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整/不使一人失所家居 /子孙非正衣冠不见/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冀州,上古唐尧、虞舜、夏禹三帝曾建都于此,“王畿所在。所以被列为九州之首。B.转对,是指唐宋时期,大臣们轮流到皇帝面前接受皇帝的询问,并指陈时政得失的制度。 C.待制,官职名,唐代始设,京官五品之上值守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宋因其制。 D.吏部,是古代掌管文武官员任免升降的官署,与“户、礼、兵、开h工”并称为六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存很受赏识。他担任大名府朝城县令后,受到寇准的厚待;后来,御史中丞王曙又多 次推荐他担任殿中侍御史。B.张存善于进谏。他请求恢复转对制度,指出拒受忠言的危害,同时还引用古代正直大臣 进谏的事例,开悟帝心。C.张存秉性正直。黄德和诬陷刘平时,张存为之申辩,认为没有刘平,一定打不下延州, 从而使其冤情被昭雪。D.张存有胆有识。契丹和元昊结盟后,他建议注意河北城防;枣强河决口,他不肯迁离冀 城,以此来安定百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恐自今忠直之言,与夫理乱安危之机,蔽而不达。朝廷采其说,始遣文彦博按治,由 平得直,而德和诛。【答案】10.C 11. D 12. C13. (1)我担心从今以后,忠诚正直的言论,与那些关于治乱安危的策略,就会隐臧起来 无法传到陛下耳中。(2)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才派遣文彦博查办,因此刘平得到(被)昭雪,而黄德和被 处死。参考译文:张存,字诚之,是冀州人。考中进士,担任安肃军判官。天禧年间,皇帝下诏要求佐司 以身言书判选拔官员,仅录取了两个,张存被选中了。担任大名府朝城县令,寇准是太守, 对他非常赏识。御史中丞王曙屡次举荐他担任殿中侍御史,升为侍御史。宋仁宗最初亲政, 停止了让百官转对的制度,张存请求恢复它。又说:“以前曹修古等人一同忤逆圣旨被罢官, 布衣林献可因为呈上封事而被流放到险恶的地方,我担心从今以后,忠诚正直的言论,与那 些关于治乱安危的策略,就会隐藏起来无法抵达陛下耳中。”于是引用周昌、辛毗的事例, 以使皇帝明白过来。宋朝边境开战,他以天章阁待制的身份担任陕西都转运使。黄德和诬陷 刘平的时候,张存上奏说:“刘平与敌人作战,从早到晚,我们伤亡的与敌方伤亡的数目相 当,因为德和引兵后退,以致打了败仗。当时敌人的气焰很嚣张,如果不是刘平奋勇搏杀, 那形势一定不能挡住敌人;延州是一座孤城,如果不是刘平解围,那城一定不能守住。他牺 牲在战场上,却不幸又被谗言和奸人所困扰,边防的臣子恐怕从此不再有为守节而死的了 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才派遣文彦博查问惩办,因此刘平得到昭雪,而黄德和被处死。元 昊想要归附,商议的人依然坚持攻打讨伐的策略。张存建言,说:“战争不停止,百姓疲惫 不堪。敌人既然有了悔过之心,尽管其名号还不正当,也很应当笼络控制他。”升任龙图阁 直学士,担任延州知州。因为母亲年老害怕远行,转调到泽州,回京后又做了待制。契丹与 元昊结为婚姻关系,阴谋互相支援,就聚兵到塞上而求取关南的土地。张存说:“黄河以北 的城池很长时间没有整治,应当对此留心于是让他担任都运使,在各州全都建城修城。 入京担任开封府知府,又出使黄河以北。王则造反,他因为没有发觉,降职做汀州知州。很 久以后,以吏部侍郎退休。张存天性孝顺友爱,曾管理蜀郡,得到奇异的缗文锦回来,他全都放在大堂上,任凭兄 弟们挑选并取走。他收录照顾本宗的亲属,给穷困的女子、寡妇办婚事,不让一个人没有安 身之处。平时在家,不端正衣冠不见子孙。举办宴会接待宾朋,他整天垂足正襟危坐,不曾 歪过身子。枣强县河流决口,洪水直逼冀城,有人劝他转移到其他地方,他说:“我的家, 是大家都观望着的,如果轻举妄动,让全州的官吏百姓靠什么来安定自己? ”最终也没有转移。去世时八十八岁,谥号恭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寻雍尊师隐居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注】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 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峭”字写出群峰高耸的姿态,“碧”字描绘出天空青绿的色调,景色清雅。B.颔联调动读者视听感官,呈现出诗人途中的见闻:山路古朴,流泉叮咚,沁心悦耳。C.颈联用字精妙,“卧”与“眠”两字使雍尊师居所清幽、安谧的境界活脱而出。D. “语来”二字巧妙地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高谈阔论的细节,体现出诗歌语言的凝练。15 .最后两联的画面色调截然不同,起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请加以分析。【答案】14. A 15.颈联中:“花”“青”“白”等五彩交映,画面静美和谐;尾联“暮” “寒烟等以素冷色调为主,画面清幽而寒气袭人。后两联画面色调截然不同,颈联表达诗 人寻师访友的欢快,而尾联写别后诗人的离愁与无奈。既照应了诗题,又巧妙写出诗人情 感的波澜起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蜩与学鸠起飞后只能“",飞得不高便落到地上,所 以它们才不解地诘问大鹏:“? ”(2)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如琵琶行中的“”就描绘了 杜鹃悲啼的画面,蜀道难中“” 一句也使用了这一意象表现蜀道之上的旅愁。(3)陆游游山西村中“, ”两句,写出了诗人未尽的游意,刻画了与 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答案】.抢榆防而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杜鹃啼血猿哀鸣.又闻子规啼夜月.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